本文專家:蘇復工,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清明螺賽肥鵝!」
要知道,江浙地區的田螺,
食法頗多,
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
也可煮熟挑出螺肉,
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嘬一口,嘖嘖嘖,
這個味道真是美滋滋!
不過隨著氣溫的上升,福壽螺的繁殖季節即將來臨。
小編最近在看新聞的時候,有報導稱蘇州出現大量福壽螺卵塊,不明真相的市民誤把福壽螺當做田螺捕捉食用,今天咱們聊一聊福壽螺!
福壽螺
福壽螺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原產地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進入我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目前,在我國華南、華東、華中和西南等地區都有發現。
福壽螺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很強,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種類繁多能破壞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農作物的生長。
福壽螺的特點很好辨別,顏色大多是青黃色偏黃,尾巴較短,螺口較大,而且殼普遍較脆可捏碎。
在這裡我們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福壽螺的繁殖高峰期到來,千萬不要下河捕撈和食用福壽螺,避免感染寄生蟲。
福壽螺的危害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怎麼區分福壽螺和田螺
從外形來看:
福壽螺和田螺是有很大區別。首先從個頭來看,成年福壽螺體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再從顏色上來看,福壽螺顏色偏黃,田螺則偏青褐色。」
從構造來看:
即便是個頭相當的田螺和福壽螺,構造上都會有很大的區別。田螺的尾部呈椎體形,蓋頭是片圓形,而福壽螺尾部很短,蓋頭偏扁,整體呈圓盤形。
不帶殼的螺肉
要如何區分呢
這個其實也不難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
兩種螺肉主題色也不一樣!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煮熟的也能區分!
關鍵是看大小!福壽螺個大是因為福壽螺有兩對觸角,田螺只有一對。所以當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較多且雜亂的時候,那就是福壽螺沒差了!
百度百科上也有區分
福壽螺與常見田螺的表格!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以及其他寄生蟲,因此,不管是吃福壽螺還是田螺,一定要煮熟,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不要吃。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邊看到
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們揉碎、剝落!
父母應嚴禁孩子單獨去河邊玩耍
更不要好奇這種粉色的螺卵
而去撥弄螺卵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