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等待的日子 蘇格蘭孔院老師們普通又溫暖的故事

2020-08-13 神州學人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趙燕燕 

  年初國內疫情暴發之時,正值寒假,由蘇格蘭中小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蘇格蘭孔院」)選送的20名在天津師大學習的獎學金學生正在中國參觀。為減輕國內合作夥伴的管理壓力,蘇格蘭孔院經研究決定,立即組織學生返回蘇格蘭。為了讓這些學生在下學期返回天津師大後,能馬上進入漢語學習狀態,經過半個月準備,所有獎學金學生於2月17日在格拉斯哥蘇格蘭孔院總部複課。我們把學生分為初級、中級兩個班,每班每周12小時課程。20位學生,16人到總部上課,其餘4人通過網絡遠程視頻同步學習。此舉令學生及家長非常感動,他們給蘇格蘭孔院送來了鮮花、巧克力表達謝意。

蘇格蘭中小學孔子學院辦公大樓

複課計劃出臺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每周憑空多出來的24小時課程由誰來上?

  我給在格拉斯哥周邊行政區的公派教師和志願者發了公開信,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按照獎學金學生的課表,把自己能上課的時間標出來。不到一天,由公派教師宋婧瑤、邱晟楠,志願者於賀、魏瑋、尚琦琦、閆萍、唐佳慧,還有當地漢語教師周小妍組成的臨時教學組成立了。大家集體教研,同步協商,先是面授,然後是線上,這個課程一直上到6月底。蘇格蘭孔院對老師們的付出表示感謝,老師們都說疫情當頭,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他們多幹點活不算什麼。

  還有一位公派教師董路,我們親切地稱她為「島主」,她在蘇格蘭的第三大島嶼阿倫島的7所中小學校任教,是島上的第一位漢語教師,有點「開疆拓土」的感覺。她是蘇格蘭孔院一張流動的傳播中國文化的名片,在島上她是名人,在她即將離任離開阿倫島的幾天裡,她的同事、學生、鄰居,甚至平時乘坐的大巴車的司機都來和她道別。

  董路在居家隔離期間將自己在島上兩年的工作和生活用特殊的方式記錄下來,當地報紙用整版進行了報導

  我們蘇格蘭孔院老師們的事跡雖然普通,但當你讀到他們的故事時,總能感受到溫暖。(作者系蘇格蘭中小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相關焦點

  • 特殊時期,堅守信念 蘇格蘭中小學孔院教師疫情下的堅守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朱印   2020年9月10日,中國的教師節,這個對教師而言獨特的日子,於我而言,今年,格外不同。在蘇格蘭長達五個月的封鎖之後,8月10日蘇格蘭所有中小學開學,我們孔院還剩8位公派教師,與當地教師一樣如期到各校上班,但疫情還未結束……  戴好口罩,走進學校,今天我們先複習數字,然後講動物,最後教畫熊貓。因為過程中發熊貓貼紙的鼓勵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孩子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一節課學會了好多動物名詞和簡單句子。
  • 蘇格蘭孔院重啟線下中文教學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呂紅燁   截至8月21日,蘇格蘭中小學已經開學兩周。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蘇格蘭除了已被重新封鎖的阿伯丁需要繼續封鎖一周外,格拉斯哥和拉納克郡也出現社區性感染,確診病例中有多人是返校學生。
  • 上外孔院教師李晨旭:烏國孔院戰「疫」教學二三事
    在孔院中方院長與撒外校方溝通後,決定錄製零起點的「一起說漢語」系列課程。我和同事接到錄製任務。校方建議課程儘快上線,孔院教師也迅速響應,在接到學校通知的當天下午,便開始了授課計劃、課程講稿和課件等教學資料的準備工作。經過院長和老師們的配合,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開始了前5課視頻的錄製。
  • 肯大孔院 | 裴琪婷:美國小學的疫情教學活動
    大部分老師讓孩子們通過閱讀一些材料,或者觀看視頻進行自學。通常老師是在平臺附上一些連結,每天一個主題;或者一本書,一篇文章,告訴孩子們觀看主題內容的視頻,閱讀相對應的圖畫故事書(picture book);再到一些其他的拓展,可以是手工活動,可以是遊戲,或者分析材料。
  • 清邁孔院成功舉辦第二次網絡居家考試
    清邁孔院教師依據上次網絡居家考試積累的經驗,對本次居家考試的流程進行了更規範、專業和熟練的操作。報名和繳費完成之後,孔院老師就立刻建立了考生服務Line群,讓所有的考生都加入到群裡,方便為考生及時答疑解難,順利通知並指導考生下載考試客戶端、模擬考試、下載準考證、下載密碼等等。
  • 濟大商務孔院一名志願者教師的教學心得體會(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在濟州大學商務孔子學院擔任志願者教師的日子就要結束了,心中充滿了不舍與眷戀。
  • 科克孔院全面啟動2020年秋季學期教學工作
    在中外方院長的協調下,科克孔院公派教師郭雯毅然擔負起協調孔院教學的全部工作,另外還承擔了科克大學本科四年級的漢語專業課和商務漢語課的教學任務,還有一對一課程等;王鳳玲老師承擔了科克大學本科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漢語專業課教學,還承擔了一個中學的漢語教學,另外還有夜校課、一對一的課程,教學人數多、時數長;留任志願者李苗苗老師除了自己4所中學的教學任務外,還擔負起孔院的各種行政雜務,如與眾多中小學協調漢語網絡課開課意向
  • 蘇格蘭最佳飲品推薦,為你送上冬天的溫暖
    蘇格蘭南北長441公裡,東西寬248公裡。面積77169平方公裡,約佔大不列顛島面積的三分之一,它的首府是愛丁堡。蘇格蘭以風笛、格子花紋、蘇格蘭裙、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從威士忌和熱騰騰的咖啡,到天鵝絨般的熱巧克力,這裡的飲品會讓你流連忘返。隨著日子變得越來越短,元素更加苛刻,層次更厚,人們更容易出現冬季憂鬱。
  • 各地孔院多措並舉打造漢語教學新模式
    為了控制疫情擴散,同時滿足特殊時期大家對漢語學習的需求,多地孔院迅速轉換教學模式,實現了「線下課堂」到「線上課堂」的融合和轉變,保證了孔院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羅馬尼亞停課前一周,孔院各教學中心陸續開始把線上教學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羅馬尼亞全境停課後,為了讓更多漢語教師儘快熟悉線上教學,孔院決定舉辦「線上教學分享會」,與各地孔院教師分享相關調研結果及資源。當地時間3月14日,「線上教學分享會」如期舉行。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線上教學籌備小組成員李傑、馬昱、宋樂全擔任主講人。
  • 漢考|清邁孔院首次網絡「雲漢考」順利完成
    5月31日,清邁孔院成功舉辦了HSK/HSKK網絡居家考試。共有50名考生參加了HSK四至六級和HSKK中高級的考試。  2020年上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多個國家和地區取消或暫停了漢語水平考試。對於要申請獎學金和赴華留學項目的考生,以及要參加學校的中期評審的在讀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大難題。
  • 老師輪流獻聲,《師聲故事》與學生們「雲」中相約
    一天……」2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阮夢釗點開學校微信公眾號,發現多了一個新欄目——《師聲故事》,由該校語文教師鄧貴鳳講述的《諸葛亮妙對老師》一下吸引了她的耳朵。將近6分鐘的時長,鄧老師講得聲情並茂,為這個因疫情而無奈演變成的「史上最長寒假」增添了些許色彩。語文老師鄧貴鳳與學生「雲」中相約。
  • 等待陽光帶來光亮和溫暖
    等待陽光帶來光亮和溫暖文/孫樹恆這個陽光的日子,風聲緩風把乾枯的藤壓在牆上,失去了鮮明的光澤。恍如隔世,便喚醒了一切記憶,鳴叫開始變得親切,仿若是故鄉走失又回歸的孩童命運在一聲聲鳴叫裡變得平緩凝重,我凝視著時光留下的痕跡,風裡,一根枯藤在牆上靜靜燃燒,等待陽光帶來光亮和溫暖,氤氳著一陣陣清香,把陽光收割在心裡。
  • 秘魯聖瑪麗亞天主教大學孔院舉辦系列文化活動歡度佳節
    阿雷基帕市軍政代表、天主教大學正副校長、各學院院長、合作中學校長、歷任孔院外方院長以及孔院師生以及當地民眾上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當天上午首先進行的是莊嚴的升旗儀式,中國國旗與秘魯國旗共同飄揚在秘魯上空,教師們高亢地唱響了中國國歌。之後,中方院長彭啟貴博士在會上做了發言。
  •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孔院學生戴擔義:孔院促進中國與世界語言相通...
    他還發起並參與組建孔子學院讀書俱樂部,與本地中文愛好者一起在孔院教師指導下閱讀欣賞中國文學名作的中文原著。「我們從閱讀裡獲益良多,從老舍、巴金、沈從文到莫言、蘇童、劉震雲,在原汁原味的經典名著中,我們欣賞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和仁厚堅韌的民族性格。」
  • 走進愛奧那島 遨遊蘇格蘭神秘宗教古蹟
    乘著船緩緩靠近Caledonian MacBrayne渡口,引入眼帘的愛奧那島看起來非常普通:小島東岸零星地點綴著一些房屋,典雅別致,一如童話故事裡的風景。極具特色的現代式小路沿著小島穿延而過,孤零零的街燈佇立在碼頭,為整座小島平添了一分親切。這座擁有美麗的白沙灘、看似荒野的愛奧那島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這蘇格蘭一隅,幾乎誰也無法想像在曾經的幾個世紀中,這裡上演過怎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 清邁孔院2019年度漢考人數喜破10000+
    單槍匹馬遠赴考場清邁孔院李艾倫老師,於11月16日,一人單槍匹馬遠赴泰國東北部四色菊皇家大學監考,清邁孔院距離四色菊皇家大學李老師獨自一人擔任總監考,圓滿完成了四色菊皇家大學共138名考生的監考任務。隨後在12月1日的HSK考試中,李老師繼續獨自帶著試卷,遠赴距清邁139公裡的帕夭府進行監考。在一個月中,清邁孔院還有很多老師都一人挑起了監考的重擔。
  • 泰國農大孔院分校區舉辦中國語言文化體驗活動
    泰國農大孔院分校區舉辦中國語言文化體驗活動   本次活動為期4天,考慮到參加者多為漢語零基礎的人群,孔院志願者李冬婉設置「介紹中國」、「自我介紹」、「數字表達」、「顏色表達」、「學說中國吉利話」等基礎漢語課程,除此之外,還設置了「中國臉譜」、「書法體驗」、「漢語歌曲學唱」、「中國傳統服裝秀」等豐富有趣的文化體驗活動。
  • 湖南衛視「漢語橋」節目組抵達西澳拍攝宣傳片 西澳大學孔院全程參與錄製
    西澳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班布裡市政府國際關係專員Carol McDowall為本次拍攝的重點對象,她是西澳大學孔院成人漢語班布裡課堂的發起人,同時也將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中國藝術展等許多中國文化活動帶到了班布裡。Carol從小就喜歡中國,在她的辦公室中國元素隨處可見:風箏、中國泥人、中國結等等,這些中國元素為宣傳片的拍攝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