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海人才落戶「一網通辦」系統將全面啟用。引進人才申辦常住戶口、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常住戶口、夫妻兩地分居調滬和留學回國人員申報常住戶口等4項申報工作,都將在這一系統中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辦」系統可通過市人社局官網(rsj. sh.gov.cn)「網上辦事一證通」欄目登錄。
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丁峰介紹說,通過數據充分共享和系統優化改造,人才引進「一網通辦」基本實現了「材料更加簡化」「流程更加優化」「過程更加透明」。
圖說:今後在市人才服務中心辦事大廳,拖著拉杆箱來辦事的現象將越來越少。魯哲 攝
數據一網共享
在市人才服務中心一樓的辦事大廳,「拖著行李箱來辦事」是常見現象,今後這個現象將大大減少。丁峰說,在跨部門數據共享的基礎上,人才引進中的「數據孤島」現象大幅減少,以往需要用人單位提供的資格要件,比如營業執照、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地區總部批覆等等,以及需要個人提供的社保繳納、隨遷子女就讀等信息,通過大數據平臺的信息共享,用人單位和個人都不需要提供,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不僅簡化了申報材料,也極大提高了審核效率。其中,人才引進直接落戶從原來的16-18項,減少到最少僅需4項;留學回國人員落戶,從原來的22-25項,減少至最少僅需5項。丁峰說,過去一個人的材料一個大號文件夾裝不下,現在一個小號文件夾就夠了。
對於丁峰說的申報材料簡化,上海電氣集團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負責人吳江深有感觸。吳江每年都為一兩百名集團員工辦理落戶手續。原先辦理落戶,單位要提供企業營業執照複印件、經辦人身份證複印件、介紹信,個人要提供社保證明、未婚承諾、集體戶口同意落戶證明、個人19年以前的納稅清單等,今年三四月開始試運行的新系統,企業註冊時,一次性提供企業相關材料,系統實現大數據比對,前置調閱人才檔案等舉措,這些材料都不需要提供了,大大簡化了紙面材料,減輕了經辦人員和人才在準備材料中的負擔。「原來像這種大熱天,還要頂著烈日跑到辦事窗口,現在在空調房裡就能提交電子版材料完成預審,方便多了!」
上海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人事專員陳春燕也說,過去公司辦理「國內人才引進」、「留學生落戶」、「居住證轉常住戶口」 和「夫妻分居解困」等四項人才落戶類業務要分別在不同的網頁註冊登記,還要分別跑不同窗口遞交相同的單位材料。新系統試運行以來,只要一個公司CA數字證書登錄「一網通辦」自助經辦服務平臺,在網上就能全部搞定。
材料一次遞交
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當好人才服務「店小二」的要求,市人社部門通過人才引進流程的優化和再造,實施了一系列便民新舉措。如,實行「在線申請」「批件寄送」等,實現用人單位 「只跑一次」;通過「網上預約」,減少現場辦理的等候和辦理時間;通過審批數據的跨部門傳送,實現引進和落戶辦理「一次申報、自動串聯」。
圖說:上海人才落戶「一網通辦」可以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登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
「過去所有材料都需要提交窗口,現場審核,有問題再回去補充或更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人力資源部人才引進專員劉娟說,「我們單位在閔行,來趟市人才中心,單程至少需要1小時,來回就要2小時,很不方便,原來的流程讓經辦人員耽誤不少時間,辦事效率低。現在通過新系統網上先預審,有問題的話,可以通過網上操作完成。預審通過後再根據網上反饋的提交清單只跑一次現場就夠了。而且,現場提交材料也不再需要厚厚一沓,通過大數據比對,簡化了不少材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以往審批通過拿到批覆後,在公安辦理落戶過程中,還需去人才中心開具「落戶證明信」。現在,新系統人社部門和公安部門都聯網了,這一步也省略了,又一次簡化流程。
進展一目了然
在系統再造的基礎上,市人社部門充分運用網際網路+人社等信息化技術,通過「網上預審」等方式,讓用人單位足不出戶,即可了解申報信息的進展情況,同時,辦理流程也可在「一網通辦」系統內準確查詢,實現流程公開透明。
陳春燕說,公司招聘的留學生特別多,這些年輕人在公司為他們提交申請後,特別關注審批進程。以往的老系統,公司對審批的進程較難掌握,申請落戶的人才可能會比較焦慮。現在新系統做到了審批進程「網上能看到、簡訊有提示」,大家感覺新系統的審批流程更加公開、透明了。
新民晚報記者 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