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僅僅是年味!百年經典閩粵菜:紅糟肉、紅糟雞、紅糟鰻魚!

2020-12-24 踏平卡洛

紅糟,是福建、泉州一帶特產,大約於鄭氏治臺時期,隨沿海移民漂洋過海而傳入對岸,與移民一同落地生根。紅糟取之於紅老酒,而後者最早於五代時便已出現,五代陶谷(903~970 年)所著《清異錄》便記載著,紅曲煮肉一事,紅曲,紅曲也。由此可推知,紅糟料理淵遠流長,至今,紅糟肉都還是宴席上,經典的閩粵菜之一。

紅糟是紅曲米中的紅曲菌和酒餅發酵而成的再製品。取紅曲米和剝碎的酒餅,分別泡於水中好讓菌種活化,紅曲菌的適當生長溫度為攝氏 25~40 度,為了不殺死菌種、不養出雜菌,故一不用熱水二不用生水,只能用涼開水。圓糯米,事先加水泡過一夜,上屜蒸熟,待冷卻後,再將紅曲米水與酒餅水倒入拌勻,封緊甕口,置於避光處約一個月就有小成,中間每隔數天,要拿乾淨勺子翻攪,好讓紅曲菌發酵得,更均勻完全。如要求濃鬱醇厚,則需釀上個一兩年。如此釀出的米酒,陳化後名為紅露酒,甕底,歷經充分發酵的酒糟,就是紅糟。紅露一名甚雅,字面令人聯想到天邊晚霞、撲頰胭脂。其實原本叫紅老酒,以泉州安溪所產最佳,直到日治時期,用西式釀酒法釀造並上架販售,才一併改以日文「紅露」為名。

紅露酒相當滋養,在中醫上素有活血益氣、健脾暖胃之功,民間則相傳能治老人夜尿、輕微的幼兒氣喘。從前庶民無力購買進補用的烏雞、豬肚,故折衷用紅露酒,泡老薑、黑糖,隔水加熱後飲之,居然也頗收奇效。產婦月中吃紅露酒,加糖煮的雞蛋,孩子們平日做酒漬黑棗當零嘴吃,花費不大,卻實在地補了身子。酒已釀成,甕中酒渣,按理來說多半棄之不用。不知是誰,首先提出將紅露酒酒糟入菜的點子,然紅糟燒菜味美色全,倒是無庸置疑。福州人習俗,每逢冬至前後,必釀上一大缸紅糟以備一整年之用,待過年開缸,糟香撲鼻,紅豔豔的糟香,充盈在冬日微冷的空氣中,平添了一分喜氣,竹竿上挑著臘肉,倒吊的風雞在廊下緩慢地滴出油來……也就是過年了。

做紅糟肉,可選豬梅花或豬五花,梅花肉彈性佳,五花肉的油脂經過油炸後口感腴而脆,各有其長。紅糟需和少許米酒、鹽花、香油、白胡椒、醬油和勻後均勻抹上肉塊,之後放入冰箱冷藏醃兩三日入味,下鍋前裹地瓜粉,炸熟便可。醃料中的米酒,如以高粱或紹興代替,則更叫食客醺醺然。我一向愛食紅糟肉,喜其色若胭脂、味有酒香,一片片鋪開來,如彤雲,如牡丹。講究一點的話,盤邊飾以少許斜切的蒜苗,蒜苗可闢腥殺菌,其特有的嗆辣味,能提升肉味到另一個層次,糟紅中一點嫩綠,更在感官上,輕快地彈起美好的雙重奏。有人用稍微醃過的小黃瓜片、醃白蘿蔔片、薑絲取代蒜苗,同此理也。

紅糟料理中的首席,非紅糟肉莫屬,紅糟雞或紅糟鰻魚,雖較少見,卻名列福州菜系的要角兒。紅糟鰻魚,甘醇滑口,微稠且帶酒香的糟汁,裹住新炸好的海鰻魚片,酥脆與膏腴並陳,福州菜所謂「三多」——海鮮多、糖醋多、紅糟多,一道紅糟鰻魚,就佔了三分之二。宴席中途,氣氛一片融洽,此時倘若再送上一盤紅糟鰻饗客,無論賓主,皆倍感歡暢,於是添酒回燈,下箸頻頻——這,是吃得多了。作為一個紅糟料理的愛好者,我並不寂寞,宋代詩人陸遊《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未論索餅與饡飯,最愛紅糟並缹粥」陸遊祖籍紹興,可能從小就常吃同樣起源於江南的紅糟。宋元兩代,人們多以紅糟拌筍、煮紅糟粥,元人熊夢祥《析津志》記,臘八日喝紅糟粥與硃砂粥,紅糟粥溫髒活血,硃砂粥鎮定安神,皆是對身體有益的藥粥。書云:「十二月初八,佛禪家謂之臘八,煮紅糟粥,以供佛飯僧,都中官員士庶,作硃砂粥,禁中亦如是。」可見上至天子后妃、下至百姓僧人,家家戶戶皆如此行。

元代對制紅曲一道已有小成。《飲膳正要》中記載,先民選擇土壤是暗紅色的地方,挖一深坑,上下周圍鋪以篾席,倒入粳米後壓上重石,使其發酵而變為紅色。三、四年後掘開,若整顆米粒轉紅就算成功,若內心仍有白點則表示尚未熟透,質量較差。到了明代,改以蒸飯作培養用的基質,李時珍《本草綱要》,對制曲中最重要的控溫、補水兩項技術記載明實,並盛讚之:「紅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殼。釀酒破血行藥勢,殺山嵐障氣,治打撲傷損,治女性血氣痛及產後惡血不盡」。明末宋應星《天工開物》中〈丹曲〉一節,則進一步指出制紅曲要選用精白粳米,並敘述二次蒸飯和接種,大幅縮短制曲所需時間人力。制曲釀酒,對今人而言,早非難事,藉由科技輔助,更發現紅曲具降血脂、降血糖的良效,儼然一躍而成為最熱門的保健食品。但自己於家中釀造紅糟,並不費事,再不然,市面上也有販售現成紅糟,紅糟料理,大可不需假他人之手。

行走在萬華雙連街一帶,房簷陳舊、梁柱傾頹,多少破屋子,堆著亂七八糟一大落無用家具,就這樣毫無遮掩地向柏油路大敞著,任人去看,說像供自家使用,不如更像回收廢棄物的模樣。那自微綻的紗窗,一陣陣吹過來的不是風,是舊日光華的餘音,而紅糟肉蟄伏於此,既是在深刻揉入了庶民起居外,無疑更是福州菜,百年璀璨下一盞些許陳舊,卻依舊泛著殷紅火花的燈籠。

相關焦點

  • 紅糟,是福州人思鄉的良藥
    當然,這種江湖氣,也反映在福州的紅糟菜裡。紅糟爆蜆子是最常見的福州排擋菜。紅糟和蔥姜蒜糖一起小火炒香,再放入蜆子大火爆炒,鑊氣燎人。蜆子殼厚肉小,別處不屑吃也不懂吃,但福州人卻用紅糟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小小的蜆肉充盈了酒香,佐清粥和下酒皆宜。紅糟蜆子盤底的滷還可以用來蘸菜、煮米線,我最喜歡用它蘸油條,真是一絕。
  • 舌尖上的紅糟
    問外地朋友來了想吃什麼福州菜,他們都斬釘截鐵地說當然是佛跳牆了,好像我不準備這道菜就是心疼錢似的,其實,他們哪裡曉得,不吃紅糟才真不算來過福州。 對於福州人來說,紅糟真真是舌尖上的記憶,這種自釀的紅麯酒的酒糟,一旦入菜,那赤紅油亮糟香四溢的口感足以讓遠行的遊子瞬間淚下。
  • 福建人才懂的紅糟肉,可惜蘇東坡沒來過福建
    一、閩菜紅糟肉,閩菜的經典菜餚。閩菜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八大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因為福建獨特的地形,造就了福建人對於食材的獨特見解。紅糟肉最早便是福建客家人過年待客的珍貴食物,當然了,現如今,你什麼時候想吃紅糟肉都行。利用紅糟做調味料,福建、浙江和臺灣等地都是用糟好手,這其中閩菜做得最好,除了紅糟肉,還有炸糟鰻、醉糟雞、淡糟香螺片等等都是閩菜的經典之作。
  • 教你做「紅糟肉」,記憶裡熟悉的下飯小吃!
    教你做「紅糟肉」,記憶裡熟悉的下飯小吃!記得小時候的節假日媽媽常會在市場買「紅糟肉」,中午簡單煮個鹹粥或面就配著「紅糟肉」吃,那時候覺得「紅糟肉」真是人間美味呀~。小編從小就愛「紅糟肉」,直到現在仍是,只要在餐廳看到就一定要點,只不過做得好吃的還真不多,於是就起了自己動手做的念頭。自己做了才發現,原來「紅糟肉」這麼簡單,而且還比外面賣得更好吃,兒子更是一口吃吃了兩碗飯!
  • 「炸香酥紅糟旗魚塊」,口味獨特的下飯菜!
    「炸香酥紅糟旗魚塊」,口味獨特的下飯菜!前一陣子老婆忽然想吃紅糟肉,所以小編特地到市場買了一罐紅糟回來做無錫排骨和紅糟肉。然後,一直就沒想法要拿剩下的紅糟來做什麼菜,因為我們家小孩對紅糟的接受度不高…於是就翻閱各種大神的美食教程,偶然間便看到了一道叫做「紅糟炸旗魚」的菜色,小編心想,家中的小孩應該會喜歡這道紅糟料理了吧,於是便仔細一遍一遍的看並記下其中比較重要的點!參考了其大概的醃漬方式,炸粉則為了方便及小編較喜歡傳統炸物的味道,就直接使用了地瓜粉。
  • 20年老牌福建菜,一道「紅糟羊肉」絕了!
    「紅糟羊肉」必須用「赤如丹」的紅糟,下熱油來激發出內裡醇厚、甜而不辛的酒香,讓紅糟不留餘地的包裹住每一塊羊肉。羊肉絲毫沒有羶味,入口後瘦肉不柴,肥肉軟糯香甜也不膩,再來上一口甘甜的「紅蘿蔔」,整個身子都暖乎了!
  • 春節,這道紅糟肉我家必做,外酥裡嫩,咬一口滿嘴香,好吃接地氣
    春節,這道紅糟肉我家必做,外酥裡嫩,咬一口滿嘴香,好吃接地氣!這次和大家分享春節我家必做的一道年菜食譜——紅糟肉。這道紅糟肉做法其實真的不難,用空氣炸鍋料理非常方便,少油輕調味,身體零負擔。外酥裡嫩,酒香濃鬱,咬一口滿嘴香,好吃接地氣,配飯或當下酒菜都很棒。
  • 分享紅糟肉的家常做法,肉爛醇香不油膩,比紅燒肉還好吃
    大家好,今天筆者為您分享一款紅糟肉的美味做法。看到這個名字您是不是感覺筆者打錯字了呢?或者說您第一感覺其實是紅燒肉。當然啦,從口感上面雖然兩個品種是一個炒制方式,但對於炒制的輔料而言確實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對於紅糟肉這道美食而言,其口感絕對是比紅燒肉更加好吃,肉爛醇香不油膩,而且吃後讓人回味無窮。那麼接下來筆者就把這道家常美食的詳細烹飪方法分享給你,還望喜歡。準備原料:五花肉350克,紅糟60克,姜蒜少許,輔料準備米酒,生抽,鹽,白砂糖即可。首先我們把五花肉切成兩指寬,1.5釐米左右厚度的塊狀備用。
  • 蕨菜與紅糟,天生是一對,酒香中自帶微酸
    能不能愉快吃蕨菜?最令人又愛又恨,有人說吃它會致癌,而它的鮮美味道又是那麼引誘口水,到底我們要怎麼吃,才安全呢?蕨菜中「原蕨苷」是個「壞孩子」 只要將它放在水中,充分浸泡,多換幾次水,或汆燙,都是可以降低「原蕨苷」 。這就像河豚一樣,好吃但有毒,去掉「危險」就是美味的道理。再怎麼美味的食物,天天吃身體也受不了,所以嘗鮮唯美。
  • 色香味俱全的紅糟肉,下飯又下酒,解饞就靠它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標,點擊關注不迷路,(小標愛生活),每天為你更新天下之美食,大家不知道對酒糟有沒有了解,別名紅糟、酒醅糟、粕等等,是米、麥、高梁等釀酒後剩餘的殘渣,在某些地方,人們把酒渣叫做酒糟,酒糟也叫做甜酒,還有不少功效,活血止痛;溫中散寒,作為湖北的一道特色美食,深受當地人喜愛
  • 紅彤彤的紅糟醉香雞,一個會害羞的美食,愛吃就不要放過!
    現在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一個來自南方的美食吧,各位小夥伴們,聽到這個名字,就一定會對他的製作方法上產生一定的了解呢,它的名字叫做紅糟醉香雞。他的名字也是十分的令我們產生很大的興趣呢?首先我們來說糟吧,這在南方可是一種十分美味的東西呢,比如說是在溫州,就有許多人都喜歡吃一些醉蝦或者是醉蟹。
  • 過了冬至就是年!福州紅糟、江浙風雞、兩廣川鄂臘肉!你愛哪個?
    不知何時開始,各大飯店、餐廳甚至便利商店,紛紛推出全套開運年菜組,團購年菜可省下好幾日麻煩,一大家子買辦、洗切乃至炊煮的陣仗,可不是鬧著玩,一個不好,婆媳或妯娌間埋下了疙瘩,簡直嘮叨到元宵,還滿肚子怨氣。起初,眾人視外帶年菜為噱頭,不無輕視或訕笑的意味,畢竟,外面師傅的手藝哪能取代家裡的媽媽味呢?
  • 福州傳統名菜「炸糟鰻魚」婚宴過年必備菜
    炸糟鰻魚,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福州市傳統名菜,屬於閩菜系。外表鮮紅,糟香四溢,口感酥脆,肉嫩多汁。在福州筵席婚宴、過年飯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令這道普通的炸魚別具一格的法寶,是這個營養豐富的特殊調料——紅糟。
  • 這道酸辣脆口的信都紅糟辣椒,喚起味覺記憶
    其實吃辣並不是完全不好,如果辣和酸碰撞在一起,有些時候它不但能改善食欲不振,還能抗感冒。今天麒大寶另闢蹊徑給大家說說賀州的信都紅糟辣椒。選用信都當地特有的優質新鮮白玉辣椒、加特製的紅糟糯米甜酒紅米,採用獨特的傳統工藝釀製而成,是所有酸制辣椒中的佳品。信都人對紅糟辣椒懷有獨特的感情,因其色澤圓潤、醇香酸辣而區別於普通的酸制辣椒,它酸而不嗆,辛辣爽口,祛寒開胃。
  • 一夜之間躥紅的「閩味」燒烤店,是炒作營銷?還是真材實料?
    眾所周知,燒烤可謂千城千味,不同的燒烤醬 是區別各地燒烤的一大關鍵點。這家店獨門秘笈「福州味」燒烤,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那麼具體是什麼閩地特色元素呢?答案就是:紅糟。紅糟一般指紅曲,別名酒糟。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於飲食積滯,脘腹脹滿,赤白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 50度浙江紹興女兒紅糟燒其他白酒9L價格多少錢一瓶?
    50度女兒紅糟燒其他白酒價格多少錢一瓶,50度女兒紅糟燒其他白酒價格行情走勢,50度女兒紅糟燒其他白酒價格表。50度女兒紅糟燒其他白酒口感如何,好喝嗎?
  • 香菇青菜和魚丸子,白炒香螺片和紅糟五花肉,你喜歡嗎?
    本文由作者幾番輪迴塵緣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弄點香菇和青菜放在一起炒著吃味道非常不錯的,而且非常簡單,又可以弄一些包心魚丸子和白炒香螺片,吃起來也是非常香的,當然做一些紅糟五花肉也不錯,只是需要掌握一點小技巧而已。
  • 就是這個味!穿街小巷裡的地道福州菜
    福州菜是閩菜系的代表,而早期的閩菜就是指福州菜。福州菜偏於甜、酸、淡,善用糖醋,比較有名酸甜代表菜荔枝肉、醉排骨等。還善用紅糟、蝦油(魚露)、喼汁等調味,風格獨特,別開生面。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福州人,今天就帶著大家逛逛穿街小巷裡的福州菜,福州老店~菜館之一:淮安阿胖店阿胖店經營30年有餘,原來在黎明一帶,後來因為拆遷才搬到淮安新村做起了社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