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味!穿街小巷裡的地道福州菜

2020-12-19 宇宙無敵吃貨愛好者

福州菜是閩菜系的代表,而早期的閩菜就是指福州菜。福州菜偏於甜、酸、淡,善用糖醋,比較有名酸甜代表菜荔枝肉、醉排骨等。還善用紅糟、蝦油(魚露)、喼汁等調味,風格獨特,別開生面。

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福州人,今天就帶著大家逛逛穿街小巷裡的福州菜,福州老店~

菜館之一:淮安阿胖店

阿胖店經營30年有餘,原來在黎明一帶,後來因為拆遷才搬到淮安新村做起了社區店。阿胖店上過福州電視臺《虎糾好味道》節目,主營傳統的福州菜和閩清菜,曾經是福州日報社的後食堂,現在還有很多老顧客大老遠地跑來關顧他們家。他們家典型的福州菜代表:

紅糟蒸鰻魚,紅糟是釀造紅麯酒的副產品,色澤鮮紅並伴有酒香味,是製作閩菜、客家菜的重要調味料,福州人愛用紅糟製作菜餚,比如醉糟雞、淡糟香螺片等,而阿胖家用紅糟蒸鰻也是一特色。鰻魚肉質鮮嫩多汁,夾雜著紅糟的酒香,原汁原味,酒香清甜。

乏力草燉豬蹄,福州、閩清一帶,喜歡草根湯。而乏力草是福建湯品裡最為常見的一道草根湯。小時經常看見田間忙玩農活的大人們,在身體乏力的狀態下熬上一點喝。第一口喝進去就能感覺豬湯那種濃稠的膠質感。配合草藥不會覺得豬蹄湯膩,淡淡的草香味,盛夏解暑,滿足感爆棚。

菜糖油蓮子,福州人愛吃甜,比如花生湯、芋泥等,而阿胖家這道甜點估計是目前我吃過最好的蓮子了,非常軟糯,甜吱吱但是又不膩,值得你嘗試。

還有很多推薦菜:比如他們家的炒米粉、炸糟明蝦、涼拌魚唇等等。

菜館之二:陳金蘭飲食店

一家福州老牌網紅店,店內生意火爆老依姆和依伯無暇顧及我們,所以一切靠大嗓門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店內兩層樓,桌數不多,廚房就在進門處。本地的老客都喜歡拉張桌子坐在街邊,不耐熱的還是趕緊進店吹著空調聞著油煙吃個快飯吧。不過天氣不熱還是強烈建議坐外圍,沒有油煙。他們家的菜有好有壞,但是作為老牌福州網紅店,還是得提提。

陳金蘭家的菜真的是典型的福州菜,菜餚必放調味料就是糖,連青菜也都不放過。所以很多不是本地人就吃不習慣。如果你一桌子的菜點了他們家的荔枝肉、南煎肝、酸辣湯、爆炒雙脆等,恭喜你,估計一個月你都不想加糖,給你抗糖的機會來了。

酒糟小腸,對於我來說是他們家的必點菜。脆滑的小腸遇上酒糟的香甜,用大火爆炒還是非常下飯的。

南煎肝,南煎肝是福州菜中的知名特色菜之一。雖然他們家菜品並不好看,但是作為快餐店,味道好正宗就行。豬肝新嫩多汁,甜如初戀般的感覺。

其他就不多推薦了,畢竟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福州人,有些菜我還是吃得不大習慣,還是自行品嘗為好。

菜館之三:如我美食

無意間遇到一家有自己味道的福州菜館,如我美食。位置蠻難找的,在達道路閩狀元美食廣場的一個巷子裡。店招也是破舊的,很容易被周圍的小龍蝦店淹沒在人群中[害羞]。(小龍蝦的味道總是容易讓人坐立難安,被勾引)

看了介紹,決定試試他們家的招牌。荔枝肉,味道確實不錯,是我目前吃到相對比較好吃的。裹麵皮薄脆,吃起來沒有正宗福州荔枝肉的甜膩,更接近於東北館裡的鍋包肉。

蔥油花腸,福州人喜歡蔥油,蔥油花蛤、蔥油骨髓、蔥油小管等等。而他們家的蔥油花腸,盤子不大,但是量還是非常足的,沒有花裡胡哨的配菜,滿滿一盤實在,花腸脆而帶一點麻辣(不辣,不麻嘴的那種),就是不愛吃生薑的你一定要注意了,容易吃到生薑碎末。

福州還有很多老菜館可以推薦,比如老楊飯店、安泰社區食堂、老奇味等等,每一家都是10多年以上的老店,帶來福州人必不可少的記憶,眾口難調,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帶來的味覺感官也就不一樣了。#福州探店打卡#

相關焦點

  • 超地道的泰味泰國料理,日常小巷裡就能品嘗異國風味,真是幸福!
    超地道的泰味泰國料理,日常小巷裡就有異國風味,真是幸福!最近天氣變熱,酸辣開胃的泰式料理變成晚餐的首選!泰味位於美食街夜市當中,沒裝修全部反應在售價上,一個人30多就可以吃飽,40多可以吃到吐,今天為了犒賞自己終於放假所以幾乎全點過,三個人吃到依依不捨,因為還有一些菜沒有點到,下次還要相約此繼續吃吃吃,這真的是全市區最「泰」的泰式料理,放辣不手軟,酸到心坎。
  • 達明美食街:味探福州版「士林夜市」
    每一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總愛先去那裡的小吃街 ,這裡是描述一座城市最鮮活的劇本。達明美食街就是這樣,達明美食街堪稱福州版的「士林夜市」,這裡有諸多各種不同的風味美食,不僅有當地人讚不絕口的福州本味老店老福州,更是匯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美味的特色小吃。
  • 武漢解封:這個小巷只有150米,被稱「漢味第一街」,一定要來!
    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小吃街都是我不願意錯過的,即便那條叫做「戶部巷」的巷子是真的很短,五分鐘就能逛完。其實,戶部巷於我而言,是不值得單獨去一趟的。但是因為其便利的交通位置,戶部巷又是無論如何,也會偶遇的一條巷子。
  • 福州最全美食地圖來了!地道的福州美食你吃過幾個?
    福州美食真的是好吃到令人無法自拔,今天小編就給你們說說到福州必吃的美食有哪些?一起來尋找老街巷裡最地道的福州老味道吧!一、特色美食1.魚丸:對福州人來說,魚丸是點心也是正餐,「無魚丸不成席」。福州魚丸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糊狀,精肉、蝦仁等做餡,色澤潔白有彈性,素負盛名。2.肉燕:又稱太平燕,燕皮是用肉做的,脆嫩爽口,肉香撲鼻,是福州特有的風味。3.撈化:在地道的福州小吃店裡,撈化的地位非常高,湯頭濃厚,鮮味十足。
  • 橫跨半個福州城也要尋找這地道的福州味
    從鼓山下來腿都要軟了,這個時候接到福州美食團團長佛爺的電話,邀請我參加百度百城百味#福州探店打卡#第四站淮安阿胖店線下探店活動。想到上次沒吃到的據說福州做得最好吃的南煎肝,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從鼓山又坐了一個多小時免費公交到洪山橋,橫跨了半個福州城。
  • 尋味福州,尋遍福州好味道,第一期
    尋味福州,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家味道非常正的店鋪。1、福宴酒樓一家相當地道的以福州菜為主的餐廳。糟鴨粉幹做得非常棒,會讓人忍不住多吃了幾碗。2、十四中老店這是一家在十四中附近開了30年的老店,各種福州菜、海鮮做得非常好,吃過的人都紛紛讚揚。近幾年搬到了三保直街,而且聽說老闆有關店的想法,抓緊時間去吃啊。
  • 品味臺式生活情懷 慢遊「臺北味」
    有人說,臺式生活的精華在臺北,而臺北生活的精華在舊街小巷裡。除去旅遊團常去的紀念館、士林夜市和西門町商圈,還有哪些是真正值得慢遊的「臺北味」小去處呢?光點電影院這個「文化地標」的存在,就意味著附近不少的小巷裡藏匿著臺北市最好的設計工作室、咖啡館和餐廳,隨便走走逛逛,都會遇到驚喜。
  • 千年古剎旁地道廣州味
    新春佳節,祈福納吉之後,不妨繼續到廟牆之外、城市之腹追尋地道的廣州煙火味。文/圖羊城晚報記者王敏A寶華路:「西來初地」旁的地道廣州味距離上下九不到百米的寶華路,曾是老西關的商業腹地,與寶源路、多寶路並稱「西關三寶」。商賈雲集,喧囂熱鬧,歲月更迭間,給這裡的街道裡巷留下了不少美食老字號。
  • 要的就是這個「味」!臺兒莊祥和莊園農家樂,領略地道鄉村美食
    要的就是這個「味」!臺兒莊祥和莊園農家樂,領略地道鄉村美食
  • 來福建必吃的美食,老福洲徐記,正宗地道福州味
    福州菜中大名鼎鼎的荔枝肉,與其他福州菜色的荔枝肉迥然不同。平常遍布福州大街小巷的荔枝肉,是荔枝肉的傳統做法,而老福洲徐記,給食客提供了荔枝肉的新造型,味道是地道的福州酸甜口味哦。排盤也是格外有創意,富有美感。包心荔枝肉的外表酥脆,裡面包了馬蹄,咬上一口,酸甜爽口。
  • 好吃的美食 地道的年味
    好吃的美食 地道的年味 仙市古鎮過年氣氛濃,大紅的燈籠,迎新的春聯,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吃農家飯,好不愜意。比較有名的貴州廟實際上就是當年貴州鹽商的會館,當街而建,大門非常簡約,廟裡的戲臺沒有飛簷,盡顯簡樸的明代建築風格。至於天上宮便是福建鹽商的會所,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現在成了金橋寺的一部分,俗稱「觀音殿」。同鄉會館,風雨之中,散發出一股股故鄉的味道,絕對是可以治療鄉愁的。吃遍自貢 鹽幫菜確實霸道    食鹽為百味之祖,自貢為井鹽之都,鹽幫為美食之族。
  • 涮一鍋90年代的麻辣燙,嘗一口地道成都味
    油爐子一點、鍋底一開,把燙好的串串兒用香油、蒜泥一拌,這就是老成都們打牙祭的訊號,市井又有味道。這幾家街邊麻辣燙小店,不聲不響在小區頭、巷子裡開了很多年,照顧著來來往往的回頭客,像極了90年代的老成都感覺……來成都,吃「它們」就對咯!
  • 在福州開了三十餘年的福州菜館「淮安阿胖店」地道好吃又經典
    周末就是要輕鬆自在,享受慢節奏的生活方式,約朋友一起吃個飯總是少不了的。福州這座城市還是挺有福的 ,周末乘坐公交地鐵都是免費,只要你戴上口罩想坐幾站就幾站,綠色出行,緩堵保暢,還是值得我們參與的。位置確實有點偏遠,在淮安新村裡頭,不是熟人帶,基本上很難找到,一家地地道道的老字號福州菜,在福州也是開了三十餘年,每道菜都是非常經典。【炸槽蝦】這道炸槽蝦真的是驚豔到我了,每次來都是必點,炸得非常酥脆,一口咬下去連皮帶肉直接吞噬,飄香四溢,非常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道。
  • 不用驅車幾公裡,在福州市區就能吃到的地道閩清老鴨粉幹
    每一個在外漂泊的閩清人,忘得了鄉音,卻永遠忘不了鄉味,而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提到閩清也總能想到粉幹。在福州,說到閩清老鴨粉幹,最早以鼓山一帶的比較有名,最近市區新開的這家粉幹先生,位於繁華的東街口井大路上,老闆就是地道的閩清人,在這裡你能吃到閩清糟菜粉幹、老鴨粉幹、八珍湯等,都是很地道的閩清特色小吃。
  • 柳州小巷裡的「網紅」螺螄粉店,開了25年,每天顧客排滿一條街
    這家擁有25年歷史的鳳張螺螄粉雖然開在巷子裡,但無礙它成為很多柳州人眼裡的「網紅」,每天從上午到晚上,無時無刻不是食客爆棚的狀態,附近的上班族、學生、街坊們都輪著班來排隊吃。柳北區躍進路與躍進路東的一條小巷裡,招牌很明顯,路痴的人都能找得到,開在一個老舊居民樓下,裝修很簡陋,典型的蒼蠅小館子類型,但往往就是這種滿滿是年代感的小店才能吃得出最地道的味道。
  • 天南地北過大年丨在閩南,在老街,感受古老的年味
    還在街口,老煉就見到了一位賣對聯的老人,老人名叫鄭希和(音),今年88歲了。鄭老的書法很有古意,特別是用金粉寫在紅紙上的對聯,富麗堂皇。老煉歡天喜地買了幾對,算是閩南尋年味的第一份收穫。閩南人是很重視傳統文化的,在漳州古城的老街上,到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處處張燈結彩,家家貼著紅對聯,漳州文廟大成殿、「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幹廟)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衙舊址、東西橋亭及宋濠等古蹟,更是在這個特殊時候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好去處。
  • 福州「網紅」菜市場蝦油味十足 買菜順便學福州話
    福州「網紅」菜市場蝦油味十足 買菜順便學福州話 2019-02-02 19:01:20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包書平
  • 不可錯過的小巷,就是思い出橫丁
    提到新宿,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歌舞伎町一番街,但對吃貨來說,還有一條不可錯過的小巷,就是思い出橫丁。橫丁在日語裡是胡同、小巷的意思,思い出橫丁 翻譯過來就是「充滿回憶的小路「,是不是光聽名字就有一種很文藝很浪漫的感覺呢?然而這裡之所以出名倒不是文藝,恰恰相反,是因為在這裡可以體驗到繁華東京最接地氣的市井美食。
  • 廣州美食5條街,從街頭吃到巷尾,全都吃過的算是地道老廣了
    廣州有5條美食街,從街頭吃到街尾,吃到挪不動步才罷休。地道廣州人應該都吃過了吧?來看看是哪5條街。首先排名第一的是西華路,沒人有意見吧。西華路對於很多老廣而言,是童年的回憶,也是生活的片段,林立的小店,美味的老字號,看到匆匆忙忙路過的本地人,感受到濃濃的老廣情,體驗到真正廣州的市井生活。
  • 小巷的特色小吃店,冬天室外吃飯直流鼻涕,一條街都不夠給它停車
    小巷的特色小吃店,冬天室外吃飯直流鼻涕,一條街都不夠給它停車。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樣的一種特色美食,它是專門製作牛骨的一家小店,這家小店也是相當有名,但是它卻藏在一條街的拐角處,因為它實在是太不起眼了,那麼多家店就在拐角處的一個臨時板房裡面,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屋子實在是太小了,就連街邊的樹下也擺了比較多的桌子,這樣的話也是為了能夠供更多的吃貨們來吃這種特色美食了,老闆也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