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糟,是福州人思鄉的良藥

2020-12-24 食味藝文志

福州人設宴或家飲,不喜歡用白酒、紅酒,而是用本地的青紅酒。

本質上來說,這種味道生澀回甜的酒,與江浙黃酒、日本清酒一樣,是一種純米釀造的過濾酒。區別在於,清酒磨掉了米粒表面的蛋白質,力求其清冽;黃酒利用「煎酒」過程中蛋白質和糖類的美拉德反應,甚至加入一定的焦糖色,兌出晶亮的明黃,並獲得一種微妙的鮮味。

而青紅酒則在釀製之初,就在糯米和酒麴中加入了紅曲米,帶著天然的紅色素,所以酒體亮紅。蘇軾詩裡寫到的「夜傾閩酒赤如丹」就是此物。

和黃酒一樣,青紅酒過濾之後也有酒糟。江浙人把黃酒糟製成糟滷,用以醉雞、醉肉、醉蝦、醉毛豆、醉鳳爪、醉豬舌頭,這是著名的糟缽頭。

但青紅酒糟,卻在福州的食物譜系有著更廣泛的應用。福州人都說,紅糟為福州菜注入了靈魂。

江湖野氣

武夷山以南的閩東地區,自古就與中原文明崇山阻隔,卻直面浪濤翻湧的臺灣海峽。它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的保守中庸,更接近於外向勇敢的海洋文明。如今大量福州籍的海外華僑就是良證。當然,這種江湖氣,也反映在福州的紅糟菜裡。

紅糟爆蜆子是最常見的福州排擋菜。紅糟和蔥姜蒜糖一起小火炒香,再放入蜆子大火爆炒,鑊氣燎人。

蜆子殼厚肉小,別處不屑吃也不懂吃,但福州人卻用紅糟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小小的蜆肉充盈了酒香,佐清粥和下酒皆宜。紅糟蜆子盤底的滷還可以用來蘸菜、煮米線,我最喜歡用它蘸油條,真是一絕。

紅糟田螺也有和蜆子類似的滋味,汁水更豐盈,大塊的螺肉嚼起來也更有江湖快意。

紅糟配下水也不錯,尤其是大腸或小腸做的紅糟炒腸。糟汁能有效祛除肥腸的異味,並與肉中的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映,提升鮮味。最後小腸嫩滑爽口,大腸酥糯入味,一筷入口,伴隨著滿足的嘆息,在周圍人眼裡,這就是老福州做派。

紅糟小腸

螃蜞酥是閩東地區獨有的江湖小菜,也少不了紅糟。螃蜞是一種淡水小蟹,在閩江邊上就可以釣到。用清水養淨,除去尾部並剁碎,入油鍋炸到肉酥殼脆,再加入紅糟和鹽,這就是福州人宵夜佐粥不能少的螃蜞酥。和大多數江湖菜一樣,螃蜞酥都有其貌不揚的外表,和一勺入口驚為天人的鮮美。

家常風味

在海外,福州人應該算是最團結的華僑群體之一。馬來西亞檳城、新加坡、美國舊金山、澳洲墨爾本、加拿大溫哥華,幾乎所有的海外華人聚居區,都有福州會館、福州會堂。

這是貫穿於每個福州人心底的家文化,而紅糟,也在福州的家常菜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紅糟去腥解膩,是豬肉的良配。用紅糟烹的五花肉、排骨,顏色紅亮,好吃好看。

用紅糟和鹽醃的豬肉叫糟母肉,酒香和肉香交織,是福州人家常待客的好菜,最好的吃法是用酥脆的麵餅夾著啃,福州人叫它「光餅糟肉」,肉中濃鬱的糟汁滲入到餅中,濃鬱的酒香在口中持續不散,是很讓人難忘的味覺體驗。

紅糟雞也是福州人極其講究的家常菜,做法口味都類似於上海糟雞,但紅亮的皮色卻佔了幾分優勢。雞肉細膩、雞皮收緊脆韌,是自己在家暗地裡朵頤的美饌,也是拿出來待客的面子。

福州靠海,也是黃魚產區。當地人把大黃魚叫成「瓜魚」,用紅糟和鹽醃過的瓜魚肉質收緊,蒜瓣狀的魚肉層層分明而有嚼頭,是家常菜中的上品。做法也很簡單,把多餘的鹽和糟簡單清洗,上蒸籠就可以。唯有清蒸,才是對待紅糟魚最大的尊重。

此外,福州人在家裡還會用紅糟來烹筍、拌蕨菜、煮麵、做酸蒜頭,甚至用紅糟醃桃子。這是與龍眼、荔枝蘸醬油齊名的嶺南水果的獨門吃法。

紅糟筍

福州版黑暗料理:荔枝蘸醬油

當然,灴糟羊也許是眾多紅糟家常菜中,最重要的一味。做法沒什麼特殊:買一塊上好的羊腩肉、加紅糟煮上一大鍋即成。但對於老福州們來說,灴糟羊的出現,代表了過年、團圓等等溫馨和歸屬的名詞,它對於福州人的意義,近似於盆菜之於廣東人、酥鍋之於山東人、蛋餃之於上海人、臘肉臘腸之於重慶人、餃子之於東北人一樣重要。對於老福州人來說,沒有一鍋灴糟羊過年,大概這年味就顯得寂寥。

它是春寒峭料裡才有了年的溫熱,再配一壺家釀青紅酒,就能讓全家的年夜飯吃得熱熱鬧鬧。

登堂入室

詩書傳家,大概是福州的又一大地域文化。

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紓、林徽因、冰心、陳景潤、許江……一連串的福州籍文化名流,幾乎照亮了半個中國近現代的文化界。

而福州的紅糟菜,也有著極其厚重的書卷氣。

如果說以慢功夫為精髓的佛跳牆,是福州菜的狀元;那麼榜眼,則非淡糟香螺片莫屬,不管老派新派的福州菜館,只要廚子功夫過硬,都會把它放在菜譜的最顯眼處。

長樂出產的香螺色黃殼薄、肉質肥嫩、味鮮質脆、色澤潔白,大廚功夫厲害,把螺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入熱水一汆,旋即撈起。這汆燙功夫的把握,多一分則老,少一分則不脆,盡掌在廚師的一雙手中。

再把螺片稍稍醃製,起一個炒鍋,冬筍片過油,蒜米、薑末、再加上紅糟稍微煸炒,用青紅酒酒調和這一鍋之味。用香菇和冬筍片增加口感的豐富度,最後把事先汆燙好的螺片回鍋裝盤。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最考校廚師的功力。

最後上桌的螺片,被紅糟染成胭脂淡紅,酒香沉醉,而搭配的西芹、黑木耳、山藥,讓翠綠、白玉、胭脂紅這些鮮豔的色系碰撞在這一盤之中,賞心悅目。

紅糟鰻也是福州菜的保留菜色,將鰻魚去皮改刀成小段,用魚露薑絲黃酒醃透;再裹上粉漿煎到外酥裡嫩,噴香撲鼻;最後把炸好的鰻段放入紅糟、白糖、五香粉和魚露調製的醬汁中翻炒煨制。

油炸的外皮在這個過程中會回軟,盡情吸取紅糟中的酒香,最後酥化可口。這是比日式蒲燒更具味道的鰻魚料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另一道名菜荔枝肉,除了酸甜口的做法,也可以炸完之後加入紅糟炒,過程類似於紅糟鰻。而口味除了酸甜之外,更會多一分酒香和鹹鮮。在不少老福州的眼裡,用紅糟上色的荔枝肉,才是真正的荔枝肉。

相關焦點

  • 蕨菜與紅糟,天生是一對,酒香中自帶微酸
    「紅糟」是福州人思鄉的良藥。福州宴席裡不喜歡白酒、紅酒,而是用本地的青紅酒來助興。這種生澀回甜的酒,是用純米和酒麴中加入了紅曲米,自帶天然的紅色素,釀好的酒體亮紅,所以有「夜傾閩酒赤如丹,來讚美它。而釀完酒後的糟,最適合拿來做料理的調料,古人的智慧,廢物利用,勤儉持家完全顯現出來,值得我們學習。
  • 舌尖上的紅糟
    此前我們刊發過班主任的文章福州味道二三事。寫了福州日常離不開的燉罐、空心菜和荔枝肉。天氣一天冷似一天,今天班主任和你聊聊舌尖上的紅糟。
  • 百年經典閩粵菜:紅糟肉、紅糟雞、紅糟鰻魚!
    不知是誰,首先提出將紅露酒酒糟入菜的點子,然紅糟燒菜味美色全,倒是無庸置疑。福州人習俗,每逢冬至前後,必釀上一大缸紅糟以備一整年之用,待過年開缸,糟香撲鼻,紅豔豔的糟香,充盈在冬日微冷的空氣中,平添了一分喜氣,竹竿上挑著臘肉,倒吊的風雞在廊下緩慢地滴出油來……也就是過年了。
  • 福建人才懂的紅糟肉,可惜蘇東坡沒來過福建
    閩菜不但陣容豪華,還有三大特點,一是擅長紅糟調味;二是擅長制湯,閩菜有一湯十變之說;三是擅長使用糖醋。閩菜因地域分為三大流派:福州菜、閩南菜和閩西菜。福州菜清爽鮮甜,講究湯提鮮;閩南菜講究作料調味,重鮮香;閩西菜偏重鹹辣,多烹飪山珍,盡顯山區特色。而無論哪個流派,只要你是福建人,便擅長紅糟調味。
  • 蒜頭朥和蔥珠朥,是潮汕人思鄉的良藥
    它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調味品,以及平臺生活最好的增色劑,比之西安人眼裡的油潑辣子、上海人眼裡的辣醬油、福州人眼裡的紅糟,亦毫不遜色。潮汕人將豬油叫作「豬朥」,豬油渣就叫「朥粕」。以前潮汕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一個專門盛放「豬朥」的陶瓷罐子,叫做「朥盪」。
  • 福州十大名菜
    3、荔枝肉荔枝肉是福州傳統的名菜之一,至今有著兩三百年的歷史,荔枝肉因為口感嫩滑,酸甜可口,形色味皆似荔枝得名,也是福州「閩菜」五大代表菜之一,是福州地區比較常見的一道菜餚。荔枝肉製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後捲縮成荔枝形,佐以紅糟、香醋、白糖、醬油、麻油、溼澱粉等調料即成。
  • 20年老牌福建菜,一道「紅糟羊肉」絕了!
    「紅糟羊肉」必須用「赤如丹」的紅糟,下熱油來激發出內裡醇厚、甜而不辛的酒香,讓紅糟不留餘地的包裹住每一塊羊肉。羊肉絲毫沒有羶味,入口後瘦肉不柴,肥肉軟糯香甜也不膩,再來上一口甘甜的「紅蘿蔔」,整個身子都暖乎了!
  • 深夜食客丨蒜頭朥和蔥珠朥,是潮汕人思鄉的良藥
    它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調味品,以及平臺生活最好的增色劑,比之西安人眼裡的油潑辣子、上海人眼裡的辣醬油、福州人眼裡的紅糟,亦毫不遜色。 潮汕人將豬油叫作「豬朥」,豬油渣就叫「朥粕」。以前潮汕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一個專門盛放「豬朥」的陶瓷罐子,叫做「朥盪」。
  • 穿街小巷裡的地道福州菜
    福州菜是閩菜系的代表,而早期的閩菜就是指福州菜。福州菜偏於甜、酸、淡,善用糖醋,比較有名酸甜代表菜荔枝肉、醉排骨等。還善用紅糟、蝦油(魚露)、喼汁等調味,風格獨特,別開生面。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福州人,今天就帶著大家逛逛穿街小巷裡的福州菜,福州老店~菜館之一:淮安阿胖店阿胖店經營30年有餘,原來在黎明一帶,後來因為拆遷才搬到淮安新村做起了社區店。
  • 鄉愁筆記 | 福州,情味兩全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味蕾勾起我思鄉的心情,舌尖上的眷念情愫繾綣,讓我思念家鄉的美食。濱海城市福州,擁有福建全省約三分之一的海岸線,海產資源豐富。一年四季,餐桌上馬鮫魚、黃花魚、巴浪、鯧魚、黃翅、帶魚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豐富。
  • 福州最著名的美食,扁肉、鼎邊糊落選,不是荔枝肉也不是佛跳牆
    愛好美食的小編,每天都會帶領大家品嘗全國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飲食文化~而今天,我們來到的城市就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福州,這裡又有哪些美食呢?我們一起去探索吧~說到福建菜,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閩菜」,是的福建菜又叫「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
  • 福州紅糟、江浙風雞、兩廣川鄂臘肉!你愛哪個?
    譬若福州人,每逢冬至前後,便釀上一大缸子紅糟,福州位處亞熱帶,冬日天冷,釀糟較能控制菌種的生長速度和質量,待除夕前幾日,敲開泥封,陣陣糟香撲鼻,──來年燒鰻燒鳳爪全靠這缸紅糟啦。譬若重慶人一入冬,就忙於灌海椒,川人喊辣椒叫「海椒」,挑一批又大又粗、海椒子多的海椒,挖空了灌上糯米,接著封入罈中,醃上半月,除夕當日蒸熟,闔家享用。
  • 「炸香酥紅糟旗魚塊」,口味獨特的下飯菜!
    「炸香酥紅糟旗魚塊」,口味獨特的下飯菜!前一陣子老婆忽然想吃紅糟肉,所以小編特地到市場買了一罐紅糟回來做無錫排骨和紅糟肉。然後,一直就沒想法要拿剩下的紅糟來做什麼菜,因為我們家小孩對紅糟的接受度不高…於是就翻閱各種大神的美食教程,偶然間便看到了一道叫做「紅糟炸旗魚」的菜色,小編心想,家中的小孩應該會喜歡這道紅糟料理了吧,於是便仔細一遍一遍的看並記下其中比較重要的點!參考了其大概的醃漬方式,炸粉則為了方便及小編較喜歡傳統炸物的味道,就直接使用了地瓜粉。
  • 有一種「毒藥」,叫福州小吃!
    ,對於福州人來說即使一碗小小的鍋邊那也是黃金都換不來的美味了想忘忘不了,想戒戒不掉!在福州,五花八門的「小食」或許才最能代表這個地區人們的飲食風貌。在我這個外人看來,福建飲食裡最吸引人的部分在閩南三角,即泉州、漳州和廈門。「古早味」的豐富和混雜似乎遠遠超越了福州小吃。比起擁有沙茶、醋肉、薑母鴨的閩南,福州的飲食風格似乎更加保守和傳統,更偏向於清淡一派,也算是十分尊重食物的本味了。
  • 橫跨半個福州城也要尋找這地道的福州味
    從鼓山下來腿都要軟了,這個時候接到福州美食團團長佛爺的電話,邀請我參加百度百城百味#福州探店打卡#第四站淮安阿胖店線下探店活動。想到上次沒吃到的據說福州做得最好吃的南煎肝,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從鼓山又坐了一個多小時免費公交到洪山橋,橫跨了半個福州城。
  • 福州傳統名菜「炸糟鰻魚」婚宴過年必備菜
    在福州筵席婚宴、過年飯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令這道普通的炸魚別具一格的法寶,是這個營養豐富的特殊調料——紅糟。紅糟產於福建。在紅麯酒製造的最後階段,將發酵完成的衍生物,經過篩濾出酒後剩下的渣滓就是酒糟(即紅糟),經人們"廢物利用"做成食品添加物。
  • 這幾道福州傳統閩菜,哪個才是老饕的最愛?
    導語 「福州菜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福州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形成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閩菜系。那些傳統的閩菜你吃過多少?又有哪些是你心中必吃的福州菜呢?
  • 這道酸辣脆口的信都紅糟辣椒,喚起味覺記憶
    今天麒大寶另闢蹊徑給大家說說賀州的信都紅糟辣椒。選用信都當地特有的優質新鮮白玉辣椒、加特製的紅糟糯米甜酒紅米,採用獨特的傳統工藝釀製而成,是所有酸制辣椒中的佳品。信都人對紅糟辣椒懷有獨特的感情,因其色澤圓潤、醇香酸辣而區別於普通的酸制辣椒,它酸而不嗆,辛辣爽口,祛寒開胃。
  • 閩江明珠,榕樹之城,「浪漫之都」福州超全旅遊攻略
    福州位於閩江下遊,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素有浪漫之都的稱號。狹長斑駁的古舊巷陌、香火悠然的百年古寺、散落城中的名人故居,都透露出福州老城的厚重文化和福州人淡然寧靜的生活氣息。福州旅遊景點門票旅遊攻略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