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9日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敕勒川等39處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這標誌著我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正式開啟。
這是記者29日在內蒙古召開的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啟動會上了解到的。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樹銘在會上說,草原被譽為地球的「皮膚」,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之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農牧民生活的家園和重要的生產資料、廣大人民群眾休憩的綠色空間。為了全力推進林草融合發展,保護修復草原,國家林草局決定開展試點推進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
他要求,各地在試點中要處理好草原生態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關係,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利用、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則,充分尊重原住農牧民及相關利益主體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開展適度放牧、生態旅遊、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文化體驗等活動,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草原自然公園,是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設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將填補這一類重要自然保護地的空白。」李樹銘說,這有助於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草原文化,開展生態旅遊,並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抓手。
此次確定的39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面積14.7萬公頃,涵蓋溫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類型,涉及11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區域生態地位重要,代表性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鮮明。
有哪些草原自然公園
2020年3月起,國家林草局啟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創建工作,從內蒙古、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重點草原省區中選取試點,最終確定了首批39個區域生態地位重要,代表性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草原自然公園。
39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究竟有哪些呢?
據正北方網消息,蒙草生態參與修復的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阿拉善賀蘭草原、烏拉蓋草原均入選。
另據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官網消息,雲南省保山香柏場、尋甸鳳龍山草原獲批成為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試點項目,成為雲南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生態文明和中國最美麗省份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成為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草原文化,開展生態旅遊的重要陣地。
「香柏場」位於保山市西北部,交通便利。「香柏場」草地總面積約3萬畝,東西長約11.5公裡,南北長約35公裡,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海拔3576.5米,因能觀看高黎貢山延綿全貌,故有「鏡中高黎貢」之稱,主要自然資源有草甸、森林、泉水、杜鵑花、野葡萄、中藥材和黑熊、雪雞、珍惜鳥類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南方草原中高山草原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價值。
昆明尋甸鳳龍山天然草原,總面積約1.4萬畝,距昆明主城100公裡,地勢呈現為山間臺地的走廊式地形,平均海拔2480米,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四季溫差小,乾濕季分明,垂直變化明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乾旱,夏秋多雨,雨熱同季,優越的氣候條件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尋甸鳳龍山草原大部分為雲南省種羊繁育推廣中心經營管理,目前已具備科普功能,市民到此可以了解種羊養殖和草原知識,具有典型示範效應。
該官網報導說,此次獲批的39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將免費對外開放。
【相關連結】
昔日亂石灘,今日再現敕勒川
敕勒川草原(原呼和塔拉草原)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部,面積超過2萬畝,包含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中心、蒙古包會議中心、薩仁湖、草原等。是在大數據和鄉土植物搭配下人工幹預修復成功的典型草原。2011年前,曾是土地撂荒、黃沙飛舞之地,也是呼和浩特沙塵天氣主要的策源地。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古詩形容的就是敕勒川草原當年的美景,但是隨著草原退化和人為不合理利用,這裡一度成為黃沙飛舞之地,也成為沙塵天氣的主要策源地。
為了再現昔日水草豐茂的盛況,2012年這裡採用人工撒播和機械噴播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牧草播種,並配合草原封育、草原灌溉等技術手段進行修復治理,如今,《敕勒歌》裡描述的風吹草低、牛羊成群、植物群落豐富的草原回來了,原生典型草原的生態情景成為人們遊玩的好去處。這也標誌我國在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科研監測、生態旅遊方面的最新成果。
8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舉辦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啟動會,為我國第一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項目揭牌。第一批草原自然公園將免費對外開放。
目前,森林、溼地、沙漠、地質、海洋等類型都已建立相應的自然公園,而草原類型的自然公園尚未建立,處於留白狀態。因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推動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工作,將資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區域生態地位重要,生物多樣性豐富,景觀優美,以及草原民族民俗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草原納入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在保護好草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展適度放牧、生態旅遊、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文化體驗等活動,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據國家林草局介紹,草原自然公園在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的基礎上,可以適度開展可持續利用的經濟活動。按照試點建設要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河北省塞北黃土灣等39處草原開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
據了解,草原自然公園將成為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是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草原文化,開展生態旅遊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