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2020-12-17 求是網

    「三江源國家公園有883平方公裡的冰川雪山,有29842平方公裡的河湖溼地,有86832平方公裡的草地,有495平方公裡的林地……」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說起三江源的山水林草如數家珍。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也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高原溼地系統。

  2016年開始,青海省對照中央要求,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幾年來,青海省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走出了一條具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

打破「九龍治水」制約

  「青海每年向下遊地區輸送的清潔水源超過600億立方米,正是三江源生態環境的獨特性和稀缺性成就了這些源頭活水。」赫萬成說,曾經,三江源因受「九龍治水」制約,多部門交叉管理、執法監管碎片化等使得治水成效大打「折扣」。

  2016年,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的實施,著力破解「九龍治水」,在無路徑可復、無經驗可循的情況下,青海省在實踐中走出了具有三江源特色的治水路徑。

  「首先就是堅持優化整合、統一規範,突破條塊分割、管理分散、各自為政的傳統模式。」赫萬成依然記得當時的困難局面。2016年青海省成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管委會,並派出治多、曲麻萊和可可西裡三個管理處,明確權責關係,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分割的管理體制弊端。

  青海省整合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雜多縣和曲麻萊縣的林業、國土、環保、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設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整合林業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溼地保護站等設立生態保護站,國家公園範圍內的12個鄉鎮政府掛保護管理站牌子,增加國家公園相關管理職責。

  此外,青海省積極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組建成立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積極探索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的有效實現途徑,將三江源國家公園全部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為國家所有。

  步履堅實、碩果纍纍。如今,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自然保護區、重要溼地等各類保護地功能重組,實現了整體保護、系統修復、一體化管理。在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中,「九龍治水」的局面被打破,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自然資源所有權和行政管理權關係被理順,走出了一條富有青海特色的治水之路。

推進「一戶一崗」制度

  「我參加生態管護隊有4年,每個月都有1800元固定工資,任務就是保護三江源。」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多秀村牧民卓瑪加說。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後,他放下牧鞭,帶上袖標,當上了「生態管護員」。

  「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的『一戶一崗』制度讓牧民華麗轉身,成了生態保護的知情者、參與者、監督者,成為建設國家公園的生力軍。」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王湘國介紹,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已全面實現了園區「一戶一崗」,共有17211名牧民轉變身份成為生態管護員,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青海在原有林地、溼地單一生態管護崗位的基礎上,按照精準脫貧的原則,先從園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手,按月發放報酬,實行動態管理。同時,推進山水林草湖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構建遠距離「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體系,促進人的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同時,青海省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將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使牧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的收益。

  青海省開設了「三江源生態班」,招收三江源地區42名牧民子弟開展為期三年的中職學歷教育;對園區內外9000餘人次開展民族手工藝品加工、民間藝術技能、農業技術等技能培訓,並積極開展特許經營試點;在瀾滄江源園區昂賽大峽谷開展生態體驗項目特許經營試點,2019年接待國內外生態體驗團隊98個,體驗訪客302人次,實現經營收入101萬元。

  「這些措施、辦法、制度使牧民逐步由原來的草原利用者轉變為如今的生態保護者。他們在三江源生態保護中,對野生動物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赫萬成說。

增草增水明顯

  國家發改委生態成效階段性綜合評估報告顯示:三江源區主要保護對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升,生態功能得以鞏固,水涵養量逐年增長,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這表明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設立,換來的是綠草如茵、碧水藍天的喜人景象。

  「草是越長越高了,雨水也比以前多了。」尖措的家就在黃河源頭姊妹湖之一的扎陵湖畔,他切身感受到家鄉草原的變化。以前,扎陵湖沿岸有3條路可以通向黃河源頭矗立的「牛頭碑」,近幾年扎陵湖面積不斷擴大,現在,其中的一條已被湖水淹沒,另一條修建不久的公路在未來也有被淹沒的可能。

  在扎陵湖畔,尖措指著遠處草原上的野生動物說:「如今,即便是冬春季節,也少有風沙天氣,扎陵湖每年都在變大,以前少見的藏野驢又回到扎陵湖畔了。」

  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二期工程深入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設立,三江源區域的湖泊、溼地面積增大,溼地與水體生態系統有所恢復,三江源地區水體與溼地生態系統面積淨增加308.91平方公裡;監測區域內黑頸鶴、斑頭雁等鳥類以及藏野驢、藏原羚等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

  「黃河源頭的水流量增大,與這些年的保護政策措施有著直接的關係。」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生態保護站副站長韓常鵬看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更可喜的是當地牧民生態保護觀念的變化。

  韓常鵬說,如今,黃河源頭的牧民個個都是生態保護者,他們主動減少養殖牲畜,主動保護草原上的野生動物。與之前相比,沙化土地上長出綠草,黑土灘披上了綠衣。

  「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已具備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條件。」赫萬成表示,三江源已進入了生態全面好轉的新階段,未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將逐步實現從打好基礎向提升質量轉變,從制度建設向鞏固完善轉變,從探索試點向全面推進轉變,接下來是按照2025年、2035年時間節點設立目標,逐步推進建設。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將「交卷」 專家:成效凸顯,難點待解
    中新社西寧8月18日電 (記者 張添福)歷時五年,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卷」在即,官方已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啟動評估驗收,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今年年底將出爐。 圖為與會者參觀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展覽。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出哪些「成績單」
    我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佔陸域國土面積的2.3%  從祁連山到海南,從東北虎豹到大熊貓,覆蓋了不同自然環境、多種珍稀物種的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
  • 歷時五年,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園
    中國發展網訊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消息,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基礎上,三江源國家公園5個專項規劃經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意,近日已由青海省官方正式印發。歷時五年,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園。
  •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擬今年正式設立
    中新網西寧5月20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近五年後,青海省方面計劃今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歷史上水草豐美、生物多樣,湖泊眾多、生態良好。
  •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滕佳材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
    10月22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滕佳材,省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趙浩明,省直工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工委書記韓素文等一行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調研體制試點工作,指導局系統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並與局黨委班子、機關處室負責人召開調研座談會
  • 中國訪談 | 國家公園試點五年 體制機制探索成果豐碩
    唐小平:對,我們國家在構建國家公園體制方面首先是開展試點,試點應該是從2015年開始,當然中央深改辦和發改委先後陸陸續續批建了10個地方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第一個,我們大家都知道是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區,後來有東北虎豹、祁連山、海南熱帶雨林,包括武夷山啊、神農架、錢江源、南山等等,總共有10個,涉及12個省,大致面積有22萬平方公裡,覆蓋了整個陸域面積的2.3%。
  • 試點五年 您將迎接怎樣的國家公園?
    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不久後,第一批國家公園將正式亮相。這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5年試點試了什麼,又有哪些收穫?  我國從1956年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這些年陸續建立了10多類其他保護形式,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但由於缺乏頂層設計,這些保護地交叉重疊嚴重,還存在多頭管理問題,使管理地段碎片化,保護成效低。針對這些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戰略設想。
  • 國家公園體制「亮相」首批十大國家公園名單公布
    經過兩年多試點,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26日正式亮相。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這標誌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
  • 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設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方案》印發,明確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屆時,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那麼,什麼是國家公園?有哪些內涵?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什麼是國家公園?
  • 國內外國家公園原住居民生計研究 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啟示(上)
    在全球國家公園的具體實踐中,各個國家往往根據各自國情和自然保護地自身特點採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且管理模式變遷的動力之一是如何處理原住居民與國家公園的關係問題,並使得國家公園理念在發展實踐中得以不斷凝練和升華。根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0年將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
  • (科技)三江源國家公園冬季科考今日啟動
    新華社西寧12月21日電(記者王金金)記者從中科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了解到,由這家研究院牽頭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冬季科考21日啟動,科考將首次利用直升機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內長江源園區開展調查。科考隊負責人趙新全說,此次科考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性科學考察的任務之一,對研究分析青藏高原氣候變化影響重大,並將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完)
  • 總臺央廣記者實地探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武夷山樣本」
    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前正在開展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普達措、錢江源、南山10處試點,涉及12個省份,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裡,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2.3%。今年,我國將結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結評估經驗,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深化合作
    7月13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暨三江源雪豹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副省長田錦塵出席並講話。  田錦塵指出,強化科技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是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支撐。
  • 唐小平: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中國自然保護領域的新裡程碑
    2016年以來,全程參與了國家公園體制改革,參與了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等重大文件的起草,牽頭編制了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等,主持編制了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等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指導全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摘要國家公園是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地之一。
  • 青海: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國家公園建設
    央廣網西寧8月1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任龍翔 李文慧 曲田)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按照青海省委確定的「一年夯實基礎工作,兩年完成試點任務,五年設立國家公園」工作目標,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園區內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已基本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工作正穩步推進
  • 省高級法院黨組理論中心組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展生態環保...
    省高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明國帶領黨組理論中心組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赫萬成陪同下觀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宣傳片,參觀了省級「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三江源展列室、黨建長廊和黨員活動室,觀摩了解了執法監督處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成果
  • 「媒體看武夷」人民網:武夷花開——福建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
    2015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在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陝西、甘肅等地開展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福建武夷山在10個國家試點中赫然在冊。八閩兒女奏響了撼人心魂的生態文明建設宏偉樂章,開啟了國家公園體制改革的新徵程……先行先試:推進國家公園的體制試點的「福建方案」福建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戰役是這樣拉開帷幕的。
  • 守護三江源
    由牧民轉變為生態管護員,是2015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後的新鮮事。三江源位於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涉及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30.25萬平方公裡,涵養的水源哺育了我國和東南亞數以十億計的人口。
  • 用綠水青山定調發展底色——三江源國家公園蹲點採訪報導之三
    讓「生態」的種子植入三江源孩子們的心中。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53歲的雲塔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後,拿了幾十年牧鞭的他戴上袖章,成為了一名生態管護員,每個月都有1800元的工資。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青海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