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

2020-09-0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圖片來源:網絡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大自然,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學習,在大自然中遊戲,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課堂,而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也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青海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由德令哈市、祁連縣、天峻縣和門源縣管理分局在本轄區選擇合適的中小學,將自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開設生態課程,帶領學生實地體會生態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努力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生態祁連 攝影 焦生福

自然教育進課堂

近年來,青海全力推進三江源、祁連山兩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並在我國率先啟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積極探索實踐,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和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提供「青海經驗」。

從2019年伊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地球日」「愛鳥周」等系列宣傳日活動,陸續走進西寧市幾何書店、楊家莊小學、祁連路小學、西寧市第一中學以及門源回族自治縣珠固鄉寄宿學校、祁連縣第一完全小學、祁連縣民族中學、天峻縣中學、德令哈民族學校開展了「祁連山生態大講堂進校園」自然教育活動,通過聯合創作「我愛祁連山 祁連山是我家」手繪自然活動、野生動物填色卡手繪、食物鏈「生命之網」小劇場、觀鳥識鳥愛鳥自然體驗等活動,連結國家公園內和市區青少年對自然的認知和嚮往,千餘名師生、家庭、學校參與其中並深受教育。此外,充分動員青少年志願者參與生態保護建設宣傳員和保護者的志願服務行動,讓青少年走進自然、了解自然,並在自然中生發出愛意,進而去呵護自然、保護自然。

「自然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對自己家鄉一草一木的情感。在自然教育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聆聽、觀察、思考與分享來感知、欣賞和關心自己家鄉的自然。在孩子們的眼裡,身邊的植物和動物不僅有趣、美麗,而且和我們的生活相互依存。孩子是自然保護的重要力量,因為他們對自然的認識水平和保護意識將決定他們未來參與自然保護行動的程度。我們也強調『教育自己及他人』,即孩子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帶動父母,家庭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帶動社區。」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尤魯青說。

孩子們在自然教育課堂快樂學習 圖片來源:青海日報

參與國家公園建設

祁連山國家公園成立後,既有「村兩委+」,又有管護隊伍。如何將多層面的保護工作呈現在公眾面前,讓公園內外的人群理解「社區參與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從而充分調動一線管護隊伍和廣大牧民群眾參與國家公園建設中。對此,省環境教育協會著重以青少年為意識提升對象,通過青少年帶動家庭的方式,增強保護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從而提升家庭、社區的保護意識,並依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和西寧市園林植物園、溼地公園和動物園,通過自然教育系列課程將城市和公園內的青少年緊密聯繫在一起。

從2018年開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青少年自然教育項目面向國家公園內7所試點生態學校和省內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社區青少年開展了室內生態教育課堂,累計受益青少年約1.8萬人次,間接受益約5.4萬人次。與此同時,有100餘名愛好講解、熱衷綠色環保志願活動的中學生志願者參加了溼地(森林)自然教育活動,並作為「小小環保宣講員」志願者參與「世界溼地日」系列活動宣講工作。

此外,結合志願服務等在省內青少年群體中廣泛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主題宣教」活動,利用暑期創新開展自然體驗實操培訓並培育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講師隊伍,完成祁連山生物多樣性讀本和手冊,以及開展生態試點學校戶外自然教育活動。同時,針對生態學校師生開展了「祁連山地理位置、屏障功能、溼島的作用、自然資源」等室外自然教育培訓,讓更多師生走進國家公園,了解國家公園的意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

描繪國家公園美景 圖片來源: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

持續開展環境教育宣傳服務

2019年4月,在杭州植物園舉行的第四屆自然嘉年華活動中,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參加了本次展示活動,將青海溼地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呈現給了杭州市民。

「作為省內自然教育機構第一次走出去,我們充滿了忐忑和好奇。差距一定存在,不斷學習交流,改進和彌補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尤魯青說。

當前,青海省正在打造國家公園示範省,對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生態素養培育也需要提上日程。2014年至今,針對西寧市及青海湖周邊地區中小學生開展的自然教育活動由社會組織牽頭開展。在過去500場次的生態保護主題行動的背後,有近5萬人次參與並受益。

尤魯青說,環境教育需要長期、持續地開展,不能一蹴而就。作為生態保護社會組織,協會在做好環教宣傳工作的同時,積極發揮協會「青少年環境課堂」項目優勢,將祁連山青少年「生態課堂」「生態學校」自然教育工作做好,做紮實。

據悉,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將按照《青海省林草局關於積極推進青海省自然教育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圍繞科學編制自然教育規劃、擴展自然教育受眾、打造自然教育設施媒介、構建自然教育平臺和模式、開發自然教育教程和課程體系、培訓自然教育人才隊伍、開展自然教育公眾活動、制定自然教育相關規範制度八項重點任務目標,謀劃好全省自然教育工作,不斷擴大自然教育活動範圍,有序推進自然教育工作進學校、社區、機關,為全面建成青海省國家公園示範省助力發勁。(作者 葉文娟 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系列報導之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大自然,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學習,在大自然中遊戲,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課堂,而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也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我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
  • 大自然是永遠讀不完的一本書——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李娜通訊員陳星報導)6月6日上午,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大咖雲集,來共同參與「祁連山下我的家」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主題活動。天峻縣本土的野生動物攝影世界冠軍鮑永清、中國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青海生態文學作家葛文榮以及青海省自然保護協會的自然教育講師,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課。給孩子們打開了認識家鄉,認識祁連山的一扇窗。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出哪些「成績單」
    我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佔陸域國土面積的2.3%  從祁連山到海南,從東北虎豹到大熊貓,覆蓋了不同自然環境、多種珍稀物種的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制度化、信息化、體系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129」工作格局,即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建成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等九大支撐體系。
  •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2016年開始,青海省對照中央要求,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幾年來,青海省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走出了一條具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
  •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擬今年正式設立
    中新網西寧5月20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近五年後,青海省方面計劃今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歷史上水草豐美、生物多樣,湖泊眾多、生態良好。
  • 中國訪談 | 國家公園試點五年 體制機制探索成果豐碩
    大家看一下現在我們開展的國家公園試點,主要是進行體制試點,對它的邊界範圍的話,當時沒有進行嚴格的勘界界定,所以這裡面大的比較大。像我們這裡最大的是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區,它有12.31萬平方公裡,它主要是保護我們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寒生態系統特有的物種。
  • 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為確保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各項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緊緊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積極與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對接,加強與國家林草局相關司局溝通,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為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將「交卷」 專家:成效凸顯,難點待解
    中新社西寧8月18日電 (記者 張添福)歷時五年,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卷」在即,官方已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啟動評估驗收,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今年年底將出爐。 圖為與會者參觀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展覽。
  • 青海: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國家公園建設
    央廣網西寧8月1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任龍翔 李文慧 曲田)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按照青海省委確定的「一年夯實基礎工作,兩年完成試點任務,五年設立國家公園」工作目標,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園區內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已基本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工作正穩步推進
  • 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試點五年 您將迎接怎樣的國家公園?
    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不久後,第一批國家公園將正式亮相。這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5年試點試了什麼,又有哪些收穫?  我們今後要轉變一個觀念,國家公園的確是一個旅遊場所,但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種體驗———在旅遊的同時,能接受一些環境教育、自然教育,體驗生態和大自然之美。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把公眾走進自然進行生態體驗或自然教育這些活動,作為國家公園的重要職責。  為什麼要提出國家公園,最主要是問題導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媒體看武夷」人民網:武夷花開——福建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
    2015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在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陝西、甘肅等地開展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福建武夷山在10個國家試點中赫然在冊。在福建省林業局黨組一班人看來,以更高站位、更大擔當、更高質量、更實作風,推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不斷創造出無愧於新時代的新鮮經驗,使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向世界展示我國生態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這是新時代賦予福建林業人的新使命。
  • 國家公園體制「亮相」首批十大國家公園名單公布
    經過兩年多試點,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26日正式亮相。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這標誌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
  • 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各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1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常務副局長汪長林會上表示,在多方努力下,目前錢江源國家公園已基本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各項目標任務。錢江源國家公園位於浙江省開化縣,由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連接上述保護地的生態區域整合而成,總面積252平方公裡。這裡是錢塘江的發源地,至今保存著全球稀有的大面積低海拔原生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
  • 保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省
    海外北京9月4日電 (記者潘旭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日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青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寧圍繞「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 浙江日報|潮起錢江源——錢江源國家公園探索體制試點創新
    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是我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地區之一,也是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唯一一個。如何在人口密集、集體林佔比高的地區,設立並建設國家公園,是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核心價值所在。
  • 總臺央廣記者實地探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武夷山樣本」
    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前正在開展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普達措、錢江源、南山10處試點,涉及12個省份,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裡,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2.3%。今年,我國將結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結評估經驗,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新建(改造)40個管護站並給管護員配備了巡護皮卡車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