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2020-12-17 北方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巍峨的祁連山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海、甘肅兩省之間,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它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此間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海拔介於2000米至5000米之間,是全國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其中青海片區面積為1.58萬平方公裡,涉及祁連、門源、天峻三縣以及德令哈市17個鄉鎮60個村。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制度化、信息化、體系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129」工作格局,即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建成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等九大支撐體系。

  12月8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扎麻什管護站生態管護員前往林區巡查。 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攝

  1.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

「我們管護站31名生態管護員管護著2.8萬公頃的草山、林地、湖泊。」今年61歲的李德貞告訴記者,他是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管護站年齡最大的管護員。像李德貞這樣的生態管護員在祁連縣共有1686名,他們每個月按照規定至少要巡山22天。

「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推進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介紹,目前在青海片區已經建成40個管護站。

3年來,為釐清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支持參與國家公園建設,青海省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依託州、縣林草部門,在青海省林草局掛牌成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的基礎上,相應成立了祁連山國家公園海西州、海北州工作協調辦公室以及德令哈、天峻、祁連、門源四縣市管理分局。

李曉南介紹,按照國家公園實行最嚴格保護的要求,先後實施了祁連山國家公園18個管護站的建設、改造提升了22個站的保護站點標準化建設,共建立標準統一、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智能化、數位化的9個管護中心和40個管護站,有效滿足了國家公園最嚴格保護管理的需求。在省、州、縣各管理層級落實了國家公園管理職能。

「先後為40處管護站配備巡護皮卡車、巡護摩託車、巡護服、手持巡護終端、衛星電話等,組織開展管護人員專項能力培訓10次,建立了巡護監測管理系統平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介紹說,他們還對國家公園管護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巡護,並通過系統平臺定期統計通報巡護管理情況,自上而下實行網格狀管理。另外,加強國家公園專業隊伍力量,成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下設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生態科普站、信息監測站,有力推動國家公園各領域專業化建設發展。

「隨著管理機構的完善以及基層管護站建設的標準化、正規化,青海片區全面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國家公園管護體系初步形成。」李曉南說。

  2.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

「我們村是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入口之一,穿過村子一路向北,就到祁連山腳下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灘鄉老龍灣村黨支部書記張世元表示,2018年,他們村和珠固鄉寺溝村、初麻院村成為第一批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村兩委+」工作模式的試點村。

「我們管理局以國家公園內社區村兩委為依託,以社區群眾為主體,在青海省保護地建立聯點村,發揮村兩委和黨員引導帶領作用,著力打造黨員群眾義務宣傳、保護兩支隊伍,建立起宣傳、自然教育、保護、發展的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對於「村兩委+」工作模式,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道。

「我們村頭有6個村的水源地,參與到祁連山生態保護工作中來非常重要。」張世元指著村廣場上的生態文化宣傳長廊說,「長廊內容就是『村兩委+黨建、保護、宣傳、教育、發展』的模式,國家公園基礎知識、珍稀動植物認知、應急救護等等內容齊全,圖文結合,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就拿『村兩委+發展』來說,就是引導村民在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增收致富。」村委會主任孔慶國接著張世元的話說,全村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走上了護林員和保潔員的崗位,吃上了「生態飯」,戶年均增收2萬元,村裡還有13名義務護林員。

通過建立「村兩委+」共建共享機制,將聯點村內有勞動力的建檔立卡人口、禁牧農牧戶、搬遷移民農牧戶、退耕還林農牧戶聘選為生態管護員,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9200元。村裡的專職宣傳員、巡護員,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2000元。

「2018年7月,我們啟動了青海片區『村兩委+』工作試點,目前已經推廣到17個村,國家公園涉及的60多個村都會開展這項工作,國家公園前期是建園,後期就是生態保護和民生發展。」韓強說,通過創新的基層管護模式,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編織起一張嚴密的保護之網。

  這是布設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5隻荒漠貓同框畫面(2020年7月3日攝)。新華社發

  3.九大支撐體系初步建成

「3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規劃建設、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自然教育、基礎保障、信息化管控、志願服務、教育培訓九大支撐體系初步建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管理綜合能力明顯增強。」王恩光表示,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態環境的改善。

今年4月,青海省發布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顯示,該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草地生態持續向好。截至2019年年底,降水量與試點前平均值相比偏多24.6%;水資源總量與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多53.4%;大部地區草地地上生物量持平或增加,草地長勢年景綜合評價為「豐年」。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青海省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以打造「生態保護高地」為目標,科學布局科研監測規劃,已連續開展了雪豹、豺、荒漠貓、黑頸鶴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專項調查,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記錄到一隻雌性荒漠貓成功撫育4隻幼崽的畫面,監測到5隻荒漠貓同框的罕見畫面。

「2019年3月,紅外線相機在青海片區拍到珍貴的5隻雪豹同框畫面……」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科研監測科負責人高雅月介紹,這個珍貴畫面說明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系統健康、食物鏈完整。

截至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在祁連、天峻、門源、德令哈共布設紅外相機1500臺次,監測範圍4000多平方千米,獲得監測雪豹影像資料5000餘份,同時,發現雪豹在青海片區的分布向東西均有擴展。

「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在青海片區系統全面開展水生態環境及水生生物、陸生野生植物、大型獸類、黑頸鶴等鳥類,大型真菌放線菌、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專項調查工作,特別是在重要保護物種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補了許多國內研究空白。」王恩光說,同時,自然景觀和遺蹟也得到有效保護,通過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三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將原省級自然保護區分散分布的8個片區連接起來,優化了國家公園範圍,有效解決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破碎化、生態系統不完整等問題。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5日 10版)

相關焦點

  •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保護網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制度化、信息化、體系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129」工作格局,即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建成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等九大支撐體系。
  • 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為確保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各項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緊緊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積極與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對接,加強與國家林草局相關司局溝通,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為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態體驗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圖為訪客正在交流分享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拍攝到的野生動植物。 李江寧 攝 中新網青海門源8月24日電 (李江寧)24日,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生態體驗活動。本次開放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體驗活動為試運營,訪客按照國家公園特許線路在園區內了解生態系統和動植物、親身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活動、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完成後將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授予的證書。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
  •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龍膽老鸛草祁連山下好牧場。這裡有水草豐茂的原野、美麗俊秀的山川和奇幻地貌;這裡是猞猁、荒漠貓、黑頸鶴等各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涵蓋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走進祁連山,感受到的是最純淨的美、最原始的美、最具野性的美。
  •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新建(改造)40個管護站並給管護員配備了巡護皮卡車等設備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青海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
  • 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中國科學報》「村兩委+」:探路生態有效保護的「祁連山方案」
    一年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9個行政村相繼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試水「村兩委+」工作模式。  這種工作模式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以下簡稱青海林草局)調動一線管護隊伍和農牧民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打通生態有效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所謂村兩委,是指村委會和村支部。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發現國內新記錄昆蟲4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上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共鑑定出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出哪些「成績單」
    我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佔陸域國土面積的2.3%  從祁連山到海南,從東北虎豹到大熊貓,覆蓋了不同自然環境、多種珍稀物種的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
  • 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2571號(資源環境類128號))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黨中央
  • 大自然是永遠讀不完的一本書——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李娜通訊員陳星報導)6月6日上午,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大咖雲集,來共同參與「祁連山下我的家」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主題活動。天峻縣本土的野生動物攝影世界冠軍鮑永清、中國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青海生態文學作家葛文榮以及青海省自然保護協會的自然教育講師,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課。給孩子們打開了認識家鄉,認識祁連山的一扇窗。
  • 祁連山國家公園:「我是管護員,我很驕傲!」
    巡山中苦中有樂渴了飲山澗泉水仙米林場場長胡嶽(中)在礦山修復地向管護員了解情況閒暇之餘也來鍛鍊8月27日至28日,記者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山國家公園仙米片區的仙米管護站、寺溝管護站、寧纏管護站
  • 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系列報導之二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我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
  • 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將「交卷」 專家:成效凸顯,難點待解
    中新社西寧8月18日電 (記者 張添福)歷時五年,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卷」在即,官方已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啟動評估驗收,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今年年底將出爐。 圖為與會者參觀中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展覽。
  • 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大家都明白,保護好這裡的生態就是在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索南才讓說,溼地保護和建設得以連年推進,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天峻縣充分利用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機遇,依託溼地保護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溼地保護面積20萬公頃。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祁連山 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保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省
    海外北京9月4日電 (記者潘旭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日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青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寧圍繞「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作介紹,並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