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態體驗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為訪客正在交流分享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拍攝到的野生動植物。 李江寧 攝

中新網青海門源8月24日電 (李江寧)24日,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生態體驗活動。本次開放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體驗活動為試運營,訪客按照國家公園特許線路在園區內了解生態系統和動植物、親身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活動、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完成後將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授予的證書。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其中甘肅片區3.44萬平方公裡,青海片區1.58萬平方公裡,保護對象涵蓋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

據了解,此次生態體驗活動由青海原本萬物文旅有限公司負責組織完成,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和合肥的7名訪客從西寧出發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驗祁連山地區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

「祁連山國家公園擁有獨特的景觀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潛力很大。」擔任此次生態體驗的科學領隊劉炎林說到,「另外這裡的可接近性較好,對於首次來到青藏高原的訪客來說比較友好,距離城市不算太遠,且氣候舒適,不會有高原反應。」

圖為訪客正在查看紅外相機中的拍攝畫面。 李江寧 攝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此次生態體驗活動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特許經營探索的是明確企業經營的業務範圍、利用強度和類型、時間和空間。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的目標是為公眾提供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服務,並且社區可以通過參與生態體驗活動受益。

青海原本萬物文旅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蕾告訴記者:「我們通過高端小團提前預約、科學講解、當地生態管護員或牧民全程陪同的方式確保國家公園訪客安全、有序的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內可供生態體驗和環境教育的區域,既不幹擾保護對象和有損保護目標,又讓訪客享受到高品質的國家公園環境解說、原生態社區生活體驗和山水自然。」

此次訪客接待帶來的現金收入中,60%到70%將於當月返回給提供服務的社區合作社和牧民,讓原住民在獲得生態管護員工資外,還能通過綠色發展分享到保護成果。「未來我們也將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生態愛好者有一個和自然零距離接觸的機會,我們計劃每月開展一次生態體驗活動。」王蕾說。

「在城市裡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這樣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對於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來說,也非常渴望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在不幹擾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進行生態體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來自北京的訪客白韞雯表示。(完)

相關焦點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其中青海片區面積為1.58萬平方公裡,涉及祁連、門源、天峻三縣以及德令哈市17個鄉鎮60個村。「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推進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介紹,目前在青海片區已經建成40個管護站。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發現國內新記錄昆蟲4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上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共鑑定出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大自然是永遠讀不完的一本書——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李娜通訊員陳星報導)6月6日上午,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大咖雲集,來共同參與「祁連山下我的家」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主題活動。天峻縣本土的野生動物攝影世界冠軍鮑永清、中國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青海生態文學作家葛文榮以及青海省自然保護協會的自然教育講師,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課。給孩子們打開了認識家鄉,認識祁連山的一扇窗。
  • 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為確保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各項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緊緊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積極與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對接,加強與國家林草局相關司局溝通,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為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祁連山,水草豐美,林海莽莽。這裡是中國生態價值及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最高的地區,是極具戰略地位的國家生態安全高地。這裡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在新時代,這裡既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行區,也是生態系統修復樣板區。
  •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2020-12-11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龍膽老鸛草祁連山下好牧場。這裡有水草豐茂的原野、美麗俊秀的山川和奇幻地貌;這裡是猞猁、荒漠貓、黑頸鶴等各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涵蓋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走進祁連山,感受到的是最純淨的美、最原始的美、最具野性的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祁連山國家公園:加強青少年自然教育 助力國家公園建設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圖為老師引導孩子們用嗅覺、聽覺、觸覺感知沙漠。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中新網西寧8月31日電 (李江寧)31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2020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青少年自然教育科考營活動近日正式結束。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祁連山 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中國科學報》「村兩委+」:探路生態有效保護的「祁連山方案」
    一年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9個行政村相繼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試水「村兩委+」工作模式。  這種工作模式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以下簡稱青海林草局)調動一線管護隊伍和農牧民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打通生態有效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所謂村兩委,是指村委會和村支部。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讓綠水青山成為未來最美底色
    幾天前,下了一場雪,祁連山上的積雪還未消融。12月1日,從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一路向東,行至坐落在仙米國家森林公園的梅花村,穿過村子繼續往北走,就到了塔裡華溝,這裡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塔裡華管護站所在地。同行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塔裡華管護站站長李亮業介紹,以前這塊地方是一片荒草灘,為了防止水土流失,種上了沙棘。越過塔裡華溝,一處小庭院出現在眼前。院子有一幢兩層高的小樓,兩隻白色的母雞雄赳赳地從大家跟前走過。去年9月份,塔裡華管護站的站員們,搬進了這座小院。
  • 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車出縣城,幾公裡的路程後便來到了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城東南部的布哈河國家溼地公園。園內寒風凜冽,一叢叢沿河向遠處延伸的灌木枝條上掛著不易融化的霜雪。一早,天峻縣新源鎮林業站站長索南才讓便帶領著十幾名生態管護員在巡護,一邊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園區,以免造成火災,一邊清理雜草、剪下枯死的灌木,為來年的補植補栽提前打好基礎。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青海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
  • 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
    為加強祁連山國家公園冰川、凍土、溼地的保護,我局會同甘肅、青海2省編制的《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提出了冰川、溼地等的保護恢復任務和要求。同時,積極協調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加大對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2018-2020年,發展改革委通過中央預算內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安排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片區4.6億元;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祁連山國家公園補助1.11億元。
  • 祁連山國家公園:「我是管護員,我很驕傲!」
    巡山中苦中有樂渴了飲山澗泉水仙米林場場長胡嶽(中)在礦山修復地向管護員了解情況閒暇之餘也來鍛鍊8月27日至28日,記者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山國家公園仙米片區的仙米管護站、寺溝管護站、寧纏管護站
  • 用情用心守護好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有賴於豐茂的水草,祁連山自古就是遊牧民族的金色牧場。每到夏季,綠毯似的草原一直延伸至祁連山腳下,一群群牛羊點綴其中,遠處的祁連山白雪皚皚,直聳天際,整幅畫面充滿田園牧歌式的靜謐。
  • 保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省
    習近平總書記給青海定位了「三個最大」,就是「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青海作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資源總價值達18.39萬億元,每年向下遊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生態服務總價值為7300億元,氣候調節和物種保有等功能性價值不可估量。青海的「大」,還在於地域廣袤,資源富集。
  • 讀好自然教育這本課外書——「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系列報導之二
    近五年來,通過自然教育實踐,我省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以村委會、村黨支部為依託,以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價值為主,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方式,集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安排,建立生態學校,開展生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