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 讓綠水青山成為未來最美底色

2020-12-20 閃電新聞

幾天前,下了一場雪,祁連山上的積雪還未消融。

12月1日,從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一路向東,行至坐落在仙米國家森林公園的梅花村,穿過村子繼續往北走,就到了塔裡華溝,這裡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塔裡華管護站所在地。

路上,一條如橘紅色火焰般的沙棘林,一直從仙米鄉梅花村村口延伸到了溝內,只見沙棘樹上結滿了沙棘果,紅得誘人。「這林子是我們栽種的,才幾年時間就長這麼大了。」同行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塔裡華管護站站長李亮業介紹,以前這塊地方是一片荒草灘,為了防止水土流失,種上了沙棘。

越過塔裡華溝,一處小庭院出現在眼前。院子有一幢兩層高的小樓,兩隻白色的母雞雄赳赳地從大家跟前走過。

去年9月份,塔裡華管護站的站員們,搬進了這座小院。剛搬進來的時候,站員們特別高興,這裡覆蓋了網絡,一樓是辦公室和廚房,二樓是宿舍,有人開玩笑道:「這麼好的條件,還回家幹啥呢!」除了住在附近村子的站員,其餘人員都住在管護站,上一個月班,然後輪休。

去年開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新建成18處管護站,並統籌對原有22處管護站進行提升改造。新建成的管護站成為國家公園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社會參與的綜合平臺和服務站點,為群眾參與國家公園科研監測、生態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塔裡華管護站有2名在編職工,4名聘用專職管護員,還有近70多名社會管護員和生態扶貧管護員。管護站轄區管護面積達30177.29公頃,其中核心區17166公頃,一般控制區13010.54公頃,轄區覆蓋6個行政村。

轄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棕熊、赤狐、狍等野生動物。「路邊的那幾隻尾巴長長的,有灰色羽毛的野雞,屬於保護類的野生動物。」通過長期觀察,李亮業發現,近幾年轄區內野生動物的數量,一直在增長,他覺得這一現象的出現,有諸多原因。

主要原因是,這幾年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各地生態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實踐中得以踐行落實。其次,靠著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政策,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資不匱乏了,盜獵狩獵的人也就少了。

「我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在仙米林場工作,每到冬季就要上山值班,防止有人亂砍濫伐。」李亮業從事生態保護工作已有28年,以前只是護林,現在是護林、護山、護動物,管護的範圍越來越廣,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

因此,上山巡護時李亮業從不馬虎,沒車就開自己的車,汽車進不去,就騎摩託車,摩託車上不了山,就徒步。50多歲的李亮業,鬢邊早已生了白髮。

回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李亮業覺得仿佛是昨天發生的事一樣。以前,在沒有管護站的時候,這裡只有仙米林場的梅花村管護點,李亮業曾在這裡工作,紅磚房裡升起爐子,時常到上山看看有沒有人盜獵,有沒有人偷砍樹木,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靠管護員的一雙腿,一雙眼睛來完成。

現在,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巡護時開啟巡護終端,自己巡護到了哪裡,走了多少公裡一目了然。管護站的重點區域內,還安放了紅外相機,野生動物出沒時就會有跡可循。最近有件事讓站員們異常興奮:兩個月前,管護站的紅外相機,拍到了雪豹。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管護工作雖說艱苦又枯燥,但能儘自己的力量為子孫後代呵護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好家園,我無怨無悔。」李亮業說。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賈豐豐

作者:丁玉梅

相關焦點

  • 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包括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特別是青海片區範圍內溼地鳥類種類、數量較多,是黑頸鶴、斑頭雁等水鳥的重要繁殖地。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青海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 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大家都明白,保護好這裡的生態就是在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索南才讓說,溼地保護和建設得以連年推進,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天峻縣充分利用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機遇,依託溼地保護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溼地保護面積20萬公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包括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特別是青海片區範圍內溼地鳥類種類、數量較多,是黑頸鶴、斑頭雁等水鳥的重要繁殖地。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青海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丨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2020-12-11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龍膽老鸛草祁連山下好牧場。這裡有水草豐茂的原野、美麗俊秀的山川和奇幻地貌;這裡是猞猁、荒漠貓、黑頸鶴等各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涵蓋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走進祁連山,感受到的是最純淨的美、最原始的美、最具野性的美。
  • 祁連山國家公園:加強青少年自然教育 助力國家公園建設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圖為老師引導孩子們用嗅覺、聽覺、觸覺感知沙漠。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中新網西寧8月31日電 (李江寧)31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2020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青少年自然教育科考營活動近日正式結束。
  • 祁連山國家公園再現「精靈」——鵝喉羚
    祁連山國家公園文殊一帶發現並拍攝到12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鵝喉羚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12月16日,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野生動物調查隊工作人員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文殊一帶發現並拍攝到
  • 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學校
    9月4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近百名學生,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學校黃藏寺管護站,開展自然體驗課程。學生們了解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內涵,增強了科學保護生態的理念,開闊了眼界,懂得了一定要熱愛家鄉,保護好身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環保小衛士在撿垃圾。
  • 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態體驗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圖為訪客正在交流分享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拍攝到的野生動植物。 李江寧 攝 中新網青海門源8月24日電 (李江寧)24日,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生態體驗活動。本次開放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體驗活動為試運營,訪客按照國家公園特許線路在園區內了解生態系統和動植物、親身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活動、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完成後將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授予的證書。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
  • 用情用心守護好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有賴於豐茂的水草,祁連山自古就是遊牧民族的金色牧場。每到夏季,綠毯似的草原一直延伸至祁連山腳下,一群群牛羊點綴其中,遠處的祁連山白雪皚皚,直聳天際,整幅畫面充滿田園牧歌式的靜謐。
  • 第六屆張掖祁連山國際超百公裡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開賽
    10月12日,由中國登山協會、省體育局、市政府共同主辦,市體育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肅南縣政府承辦的2019年第六屆中國·張掖祁連山國際超百公裡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在肅南縣開賽。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綠色,已成為沁源發展最美底色!
    旨在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和行動自覺,呼籲全民參與、社會聯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讓綠色成為沁源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 祁連山 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祁連山國家公園:管護員鏡頭裡的國家公園
    三年前,王國忠成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山國家公園仙米片區寺溝管護站一名管護員。寺溝管護站共管護3.3萬公頃森林面積,王國忠負責管護239公頃。生活中喜歡照相的他在巡護時主要查看野生動物疫源疫情檢測,植物病蟲害檢測,巡查有無盜獵盜伐情況,森林草原防滅火宣傳和監管。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發現國內新記錄昆蟲4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上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共鑑定出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祁連山國家公園:「我是管護員,我很驕傲!」
    >經常到管護片區整治環境巡山中苦中有樂渴了飲山澗泉水仙米林場場長胡嶽(中)在礦山修復地向管護員了解情況閒暇之餘也來鍛鍊8月27日至28日,記者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山國家公園仙米片區的仙米管護站
  • 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從農民到生態管護員
    冬日裡,海拔4000米的山谷豁口冷風直灌,趙忠成和管護隊員們冒著嚴寒在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德令哈分局八盤山管護站所設的卡點巡檢著過往的車輛。  2015年,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德令哈分局成立八盤山管護站,要從一批經驗豐富的管護員裡遴選管護員,老趙又答應去了。  「這幾年國家保護生態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身邊的環境一年比一年好,遠點、累點又算什麼?」老趙說,那次給家裡人說起要到八盤山去當站長的事情後,家裡人也很反對,說放著好好的護林員不幹,偏偏去雪山牧區裡和「狼娃子」較勁,這不是自討苦吃嘛?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今年61歲的李德貞告訴記者,他是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管護站年齡最大的管護員。像李德貞這樣的生態管護員在祁連縣共有1686名,他們每個月按照規定至少要巡山22天。「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推進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介紹,目前在青海片區已經建成40個管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