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種樹,上面結滿了像豆子一樣的果實,這種果實裡面的籽,就像我們平常食用的大米一樣,是難得的佳品,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這種樹上的「米」來源於農村常見的皂角樹,被稱為皂角米,俗稱「雪蓮子」。
皂角樹
皂角樹
市面上很少有賣皂角米的企業,大多數皂角米都是農民自產自銷,手工剝製。一般到了採摘皂莢的季節,農民先會收集皂角樹上的皂莢,再將皂莢剝出,接著用刀顆顆去芯。這個過程實際上非常辛苦,耗時又耗心力。將去芯之後的果實曬乾,就成了我們看到的皂角米。皂角米呈長橢圓形,米白色。
皂角米分單莢和雙莢。雙莢主要分布在貴州畢節地區。我國四川及華南部分地區也有少量分布。其中貴州畢節的雙莢最為珍貴。產於貴州畢節地區的雙莢皂角米,顆粒相對飽滿,顏色呈天然淡黃色,煮後口感更軟糯、有嚼勁、湯更黏稠;泡發率可達4-6倍。單莢大部分都是雲南梁河野生的,很少有栽培的,粒薄如指甲,顏色稍白,口感更爽滑、味道更濃;泡發率也比雙莢的高,可大5-8倍。
它含有7種維生素,營養成分豐富,營養素種類較多,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有很好的養生功效。皂角米煮之前要用水浸泡幾個小時,可以單獨燉熟食用,也可以燉雞、燉排骨,長期食用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竅、疏腸利尿、潤膚養顏、提神補氣等功效。皂角米在市面上通常是以幹品出售。
皂角米尤其受到女性的歡迎,食用時加入銀耳,大棗,紅糖等能養顏護膚、提神補氣,還有豐胸之效,故被稱作「平價的燕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