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深圳天璣公館違規「商改住」,物業蓋章許可建「廚衛」,開發商涉虛假宣傳 | 區域樓市調查
天璣公館C棟外觀。 張慧敏 攝
見習記者 張慧敏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深圳報導
近日,深圳市龍華區天璣公館小區A棟的業主嚴語(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爆料,天璣公館小區C棟(下稱「C棟」)存在「辦公變住宅」的現象。
2020年6月,龍華街道執法隊規劃土地監察科(下稱「監察科」)給A、B棟業主的回覆顯示:「我科立即對天璣公館小區C棟違規擴建進行控停,並監督C棟業主自行拆除整改。」
2021年1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發現,C棟多個房間內違規擴建的廚房和衛生間並沒有拆除,多個裝修好的「兩室一廳」仍然在對外出租。
天璣公館C棟室內景。 張慧敏 攝
正在搭建中的複式二層。 業主供圖
歷時半年仍在調查取證中
天璣公館小區位於地鐵四號線清湖北地鐵站西側700米處,按照規劃,天璣公館小區A、B棟(下稱「A、B棟」)為住宅,C棟為辦公。中介線上平臺顯示,C棟有36平和40平兩種戶型,3梯20戶,共20層,毛坯交付,銷售均價為4.5萬元/平。
2021年1月7日,龍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執法二中隊(下稱「執法辦」)給天璣公館小區A、B棟業主的回覆顯示:「經核查,c 棟用途為辦公性質,裝修過程中私自違規搭建閣樓,增設獨立廁所、廚房、把辦公改建成複式公寓。」
私自搭建的衛生間。 張慧敏 攝
該回復還表示,針對天璣公館C棟違法建設行為,執法辦已經立案調查,並安排人員到天璣公館C棟進行蹲點,嚴格限制業主搬運家具、違規裝修等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6月,A、B棟的業主就曾向有關部門反映過C棟違規搭建的情況。「2020年6月12日,A、B棟住宅業主已經向龍華區執法隊投訴,但過去近半年時間,C棟違法加建的情況越來越猖獗,已經有多戶裝修完成入住,也有裝修完成後成功出租住人。」嚴語向記者提供的一份《天璣公館C棟辦公樓違建真實材料》(下稱「《真實材料》」)這樣顯示。
天璣公館C棟已經有人居住。 張慧敏 攝
2020年6月16日,監察科給A、B棟業主的回覆顯示:「我科立即對天璣公館小區C棟違規擴建進行控停,並監督C棟業主自行拆除整改。」7月,監察科回復稱:「我科督促C棟業主自行拆除,目前已拆除中。」
2021年1月7日下午三點左右,《華夏時報》記者以租客的身份走訪了天璣公館小區C棟。記者發現,C棟的多個房間內違規擴建的廚房和衛生間並沒有拆除,一些裝修好的「兩室一廳」仍然在對外出租,期間沒有看到相關的執法人員。
「目前C棟最低的租金是3800元。」租房中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天璣公館小區C棟基本上都是loft複式的戶型。
執法辦張貼在天璣公館小區C棟電梯口的《告知信》顯示,對於強行裝修,搬家具等不聽勸告的,將對房屋進行斷水斷電處理,對無正當理由阻礙執法活動的,將對房產的房屋出租、供水供電等行為進行限制。當記者表示擔心「斷水斷電」時,該中介表示,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真實材料》顯示,A、B棟業主的訴求是相關部門嚴格按規定,對天璣公館小區C棟房屋的抵押、轉讓權、學位、出租、供水供電進行限制,同時通知徵信部門將當事人的違法事實列入信用記錄。
對於天璣公館C棟違建拆除事件的最新進展以及接下來將採取的措施,《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了深圳市龍華區規劃土地監察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因涉及業主眾多,且大部分業主拒不配合執法,目前案件仍在調查取證中。具體措施還要在進一步調查之後確定。
同時,該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事件關係複雜,多個部門都牽涉其中,天璣公館小區C棟還存在虛假宣傳。
開發商涉虛假宣傳
「當時的樣板間就是這個樣子的呀!」在走訪過程中,《華夏時報》記者聽到一位業主這樣說。嚴語也向記者表示,當時開發商在銷售的時候,C棟的樣板房是loft複式住宅的模樣,有臥室有床,有衛生間,有廚房。
然而,天璣公館小區C棟的銷售合同顯示:「本房地產僅作辦公使用,買受人不得改變該房地產的建築主體機構、承重結構和用途,若違反此約定,買受人應承擔恢復原狀的責任,造成出賣人或第三方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公開資料顯示,天璣公館的開發商為深圳市鵬城瑞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鵬城瑞泰」),物業公司為嘉鄰物業服務(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鄰物業」)。天眼查顯示,鵬城瑞泰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國內貿易、經營進出口等;嘉鄰物業屬於深城投集團旗下企業,由深城投集團及企業核心骨幹合夥持股,在管項目有深城投中心、嘉鄰中心、深城投中心公館、深城投十一街區和天璣公館等。
值得注意的是,嘉鄰物業並未完全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要求。2020年6月,監察科給天璣公館小區A、B棟業主的回覆中提到「相關業主按規定時間內配合嘉鄰物業進行整改。」然而,2020年7月的一份嘉鄰物業蓋章的《裝修許可》顯示,天璣公館小區C棟某房的裝修項目包括廚房、衛生間和陽臺。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了嘉鄰物業天璣公館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業主進行室內裝修需要取得多個部門的許可。她還表示,室內裝修許可的事情由物業管家負責,而在上個月,該名物業管家已經辭職。
對於天璣公館C棟存在的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了開發商鵬城瑞泰,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要轉接其他部門同事,對該事情進行評估之後再回復。截止發稿,未收到回復。
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博恩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辦公變住宅」一旦被查出,將會直接影響到房產的使用價值。相關的執法部門可以要求購房者限期整改,不整改的還有可能凍結產權,限制交易。
「開發商隱瞞房屋用途的情形屬於欺詐,購房者可以請求撤銷協議,退還房款,賠償包括已經投入的裝修費在內的相關損失。」京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同對《華夏時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