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頭疼的叛逆期:你可以不懂孩子,但一定要尊重他

2020-10-06 檸檬遇上姜娃娃

前天中午,小侄女又哭著給我打語音電話,說她和媽媽在逛街,因為新買的鞋不合腳,腳疼,走不動了。

而媽媽卻罵她,說她無理取鬧,說她作,小侄女覺得很委屈,然後哭了,媽媽就生氣,罵她罵得很難聽。

給我打電話時,小侄女已經自個遠離她媽媽了,不想和媽媽在一起。還說媽媽根本不講理,就知道責罵她。聽著她哭訴,越哭越兇,我深深感受到了孩子的那份委屈與無助。



和我抱怨了好一會,她說她手機快沒電了,問她能不能自己回家,她說她不知道怎麼回家,已經迷路了。

遠在網絡這頭的我頓時好著急,勸她回頭找媽媽一起回家,她死活不肯。

沒辦法,我和她說我要先打個電話給她媽媽,叫她媽媽去找她,她還是不願意和媽媽一起走,寧願一個人迷路。

我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決定給她媽媽打電話,電話一通,她媽媽叫我不要管孩子,說孩子就是作,她話都不想跟孩子說,還想學孩子的爸爸那樣不理她。

聽著媽媽的抱怨,我覺得這對母女可謂誰也不懂誰,還各自厭煩著彼此。我叫媽媽去找孩子,媽媽的態度也和孩子一模一樣,說不用管,孩子愛去哪就去哪,她不想找,見了心煩。

這事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對母女,是在樊登老師的讀書視頻裡看到的,媽媽嫌女兒不懂事,難以溝通,孩子嫌媽媽兇,說媽媽根本就不懂自己。

視頻中的孩子和小侄女一樣年紀,都是正值十二三歲的叛逆期。



想當初,這個年齡段的自己也特別叛逆,動不動就跟媽媽鬧彆扭,因為互不理解,互相抱怨,和父母吵架頂嘴是家常便飯。

面對叛逆期讓人頭疼的孩子,儘管我們不懂他,孩子也不懂我們,該如何相處才是好呢?

樊登老師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具體做法如下:

1.尊重。當兩個人觀點不一樣時,爭辯是最沒意義的,論對錯也沒用。彼此尊重才是和諧相處的最好辦法。

孩子已經長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凡事幹涉,不能點點滴滴都要用我們的想法去控制孩子。

沒有任何人喜歡被控制,包括我們自己。

李敏瑾老師就說過,很多時候孩子不願聽我們的話,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而給了太多的命令,孩子當然會反感,會反抗。

而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只有我們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尊重我們。

可見,尊重孩子多麼重要,這也是親子關係良好的有效前提。否則,孩子會一次次對抗我們,內心之門也會逐漸對我們關上。



2.情感連接。想要維護好親子關係,情感連接是關鍵。我們和孩子有良好的情感連接,孩子身心才能健康成長。

如果我們只盯著孩子的成績或其他表現,忽略了情感層面的溝通交流,親情必然會受到傷害。

3.價值觀影響。叛逆期的孩子,正是價值觀塑造的黃金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叛逆期容易跟人學壞的原因之一。

這個時候,父母很多方面都不太了解孩子,也難以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與溝通又不那麼順暢,我們該如何去影響孩子呢?

只能從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因為,身教的作用遠大於言傳,如果父母能身體力行給孩子灌輸比較正向的價值觀,孩子就不會那麼容易走歪路。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越是叛逆,越需要我們的認可和理解。別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給不了孩子支持和鼓勵,還要打擊和傷害孩子。

叛逆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我們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陪她度過這一段難忘的時光。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期?你應該這樣溝通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一個不懂的尊重的家長能給自己的孩子多少尊重。想必很多家長都頭疼過,面對正值叛逆期的孩子,想讓他乖乖聽話是想盡了辦法,絞盡了腦汁。,撒謊逃課,老師看到孩子了也頭疼,家長看在眼裡更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表達。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家經歷到第幾個?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
    不僅如此,孩子還特愛參加「小團夥」,總是跟小夥伴到處跑著玩耍、鬧騰,有時候甚至忘了寫作業、忘了吃飯……更頭疼的是,你說他幾句吧,他還嗷嗷跟你頂嘴。只要你真正了解孩子的心,找到科學的應對方法,所有的叛逆期都不可怕。 作為兒童叛逆期階段,孩子大多7-9歲,基本上已經升入小學,開始學習課程知識,思想也漸漸豐富了起來,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完全聽從父母的建議行事。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這個新聞真是讓人後背一涼,如果孩子不遇到警察,那又會發生什麼樣不可挽回的事呢?經常聽家長抱怨,孩子進入叛逆期,實在太難管了,真是讓人頭疼,罵也罵不得,說了又不聽,到底該怎麼辦呀?命令是一種下意識的粗暴,家長口氣衝,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反饋就是粗暴,那麼孩子會比你反應更加激烈,語氣平和但要讓孩子知道你應該怎樣做,才是父母要引導的。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穿衣服一定要按照某種順序;心理秩序:看動畫中間被打斷就要重放。7、擴展孩子表達方式:和孩子玩一個問答的洗腦遊戲:你:如果我們問小羊,你要不要吃草?小羊怎麼答?——孩子:要!你:如果我們問小貓,你要不要吃魚?小貓怎麼答?——孩子:要!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很多家長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青春期,事實上,除了最讓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有兩個必經的叛逆期。 01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左右 到了兩歲左右,家長們會發現,家裡的乖寶寶忽然間變成了「小惡魔」,經常做一些讓人難以捉摸的事情,比如進門的時候非要自己開門;穿衣服只能是媽媽幫忙,別人幫忙穿了就哭;凡事總喜歡以「不」字開頭,最喜歡用「不」字來回應你的指令。
  • 孩子成長中的三次叛逆期,爸媽一定做好關注
    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爸爸媽媽,而是自己。而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用細心、耐心、愛心和一些。父母要懂得給孩子留面子,即使做錯了事情,批評也應該對事不對人。而現實生活中當孩子用語言或行動來表達「要自己幹」這樣的意願時,仍有不少父母用「你現在幹不了」;「小心摔著」;「這個不好玩」等充滿愛意的話阻止了孩子的探索。這樣一來,只會對親子關係雪上加霜,讓親子溝通更加困難。所以,家長不要過度地限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範圍內給予孩子相對的自由。
  • 孩子人生中的3大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教,孩子必成大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叛逆期成了家長最關心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有的家長說,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感覺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家長一廂情願的說法,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如果家長能夠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她的成長,也許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還有可能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
    經常聽家長抱怨,孩子進入叛逆期,實在太難管了,真是讓人頭疼,罵也罵不得,說了又不聽,到底該怎麼辦呀?命令是一種下意識的粗暴,家長口氣衝,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反饋就是粗暴,那麼孩子會比你反應更加激烈,語氣平和但要讓孩子知道你應該怎樣做,才是父母要引導的。
  • 叛逆期孩子不好管怎麼辦?聰明媽媽用這五個方法,與孩子和諧共處
    孩子到叛逆期的時候,是每個家長都頭疼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多時候為了反對而反對,和家長對著幹,哪怕認識到錯了,也絕不低頭,就是不肯聽家長的建議和說法,讓很多家長恨不得把孩子回爐重鑄!那叛逆期的孩子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叛逆,是我們家長不懂孩子,本文整理了一下在孩子叛逆期,家長的五種處理辦法,學會了,就不會再頭疼孩子的叛逆期的管教問題了。
  • 孩子叛逆期怎麼管教最合適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叛逆,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叛逆未必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心理髮育的正常過程,更像是「覺醒期」。在叛逆期的特殊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免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 陪伴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你可以這樣做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叛逆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孩子最近脾氣暴躁,愛跟家長「對著幹」,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愛發脾氣,情緒極其不穩定,愛摔東西、不寫作業、迷戀網路遊戲、甚至吸菸喝酒…父母的話聽不進…等等惡劣行為,我們統稱為「青春叛逆期」。叛逆期的特點1、叛逆期的男孩多於女孩。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你看,孩子2、3歲時,大家都說這是「可怕的2歲、糟糕的3歲」;到了小學,為了功課問題,家裡是雞飛狗跳,家長總要感嘆一句:這孩子,真不聽話,太叛逆了!上了高中,正是孩子的青春期,此時,又到了家長們格外頭疼的叛逆高峰期。
  • 孩子第二個叛逆期,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孩子最終會成為怎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 孩子的3個叛逆期,要這樣去引導...
    孩子叛逆,是家長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實,家長應該知道的是,所有的叛逆都表示著孩子在長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會表現出不同的叛逆行為,如果家長能夠理解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也許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 孩子成長中有3次叛逆期,抓住機會,這樣教育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小朋友,乘坐電梯,必須自己踮起腳按樓層,要是誰幫他按了,就鬧彆扭或者哇哇大哭;回家也非得要自己開門,誰都不能幫;穿什麼衣服鞋子也要自己選擇,家長不能干預……總之,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著自己的固執和規則。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要多點理解和耐心,這個階段是孩子走向自主探索的階段,也是孩子正在成長的過程,所以家長們要多點耐心陪伴孩子。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家經歷到第幾個?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
    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欣賞和看重,會讓他更加快速的成長成你所期望的那個樣子。父母一定要主動為孩子介紹這個世界,正確的認知這個世界。更嚴格的篩選孩子的朋友圈,讓孩子自己發展人際關係會比較好。要學會理解孩子,每個人都有這種比較反叛叛逆的時候,若孩子的要求並不過分且是健康安全的,父母可以適當的滿足他。
  • 孩子叛逆期出現這3種表現,家長一定要管!不管將來難出息
    「孩子還小,長大後就會明白了 」「孩子現在什麼都不懂,你就讓他吧 」「跟小孩子爭什麼氣呢?他不懂事,你還不懂事嗎?」等到孩子青春期(12-18歲),父母發現自己想管已經管不動了。因為經常吃孩子的「閉門羹」:「別管我,說了你也不懂。」「走開,我不想和你說話。」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當我們感受到孩子的叛逆時,其實,是孩子在這個成長期中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他正在嘗試向外界發送信號,告訴家人:我需要幫助!!!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些時期呢?01幼兒期的孩子,需要愛,更需要規則幼兒期的孩子,長著一副討人喜歡的模樣。
  • 可怕的2歲叛逆期!媽媽別再頭疼發脾氣,你急需這4招帶娃建議
    心理上,一方面寶寶擁有強大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身體的發育讓他逐漸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能慢慢區分自我和外界事物,開始表達自己的意願,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這樣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一個2歲「惡魔寶寶」就橫空出世了!那面對這樣變化巨大的寶寶,家長除了頭疼以外,還應該怎樣應對才好呢?下邊幾條小建議,希望能幫到各位家長。
  • 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孩子的三個叛逆期,讓孩子乖乖聽話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叛逆,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叛逆未必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心理髮育的正常過程,更像是「覺醒期」。在叛逆期的特殊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免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