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鳳梨酥到冬瓜餅

2021-02-27 印派

前面的話:許久沒寫文章了,實在對不住讀者,更對不住兩位印派小夥伴。謝謝兔兔的催促,讓我下定決心要在今晚完成它。再也不能讓靈感被扼殺在大腦中隨尿流出了。至於為什麼會寫這些文字,為什麼寫成這樣,我也很納悶,或許是最近看了一些魯迅、賴和的書吧。對於內容,請別較真,權當是一個吃貨的胡言亂語哈。

剛來廈門的時候,一切新鮮,對各種事物的興趣與注意力遠勝於今,就連公交站臺的廣告牌,也不免多看兩眼,便發現了這麼一則廣告:「XXX鳳梨酥,絕不冬瓜!」看了一遍,想了一遍,再看一遍,再想兩遍,還是不明白,冬瓜和鳳梨酥有什麼關係?於是乎,拿出學究弓背眯眼舉放大鏡的架勢咬文嚼字:「絕不」是副詞,副詞後應接形容詞,那麼「冬瓜」乃名詞作形容詞解歟?進而聯想到早先在湖北讀書,當地同學將地瓜稱作「苕」,罵人會很文雅地說「你個苕」、「腦袋全是苕」,「苕」即「傻」、「笨」。難不成冬瓜也有這樣的用途?

直到後來去臺灣交流,吃到了冬瓜做餡的鳳梨酥與鳳梨餡的土鳳梨酥,才知道這指的是內餡絕不摻冬瓜,名詞冬瓜。

這廣告沒毛病,冬瓜做餡的鳳梨酥怎麼好意思叫鳳梨酥呢?應該叫「冬瓜酥」!至少也該是「鳳梨味冬瓜酥」。然而通過作者的親口實驗,「冬瓜酥」無論從甜度與順滑程度都要明顯勝過正宗土鳳梨酥,後者味酸而多絲,口感遠遜。因此作者從臺灣歸來提的伴手禮也都是「假冒偽劣」的「冬瓜酥」。再想,該品牌這麼打廣告,說明市面上大多數鳳梨酥用的都是冬瓜餡。這當然不是商家為消費者的口感考慮,而是冬瓜相比鳳梨價格低廉,能有效節約成本。冬瓜在充盈商家腰包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然而卻永遠得不到冠名權,就像一個在武打片中為主角衝鋒陷陣的替身,犧牲自己便罷,還得深藏功與名,真是憋屈。

冬瓜遭受的厄運遠不止這些。隨便舉一例:我們會嘲笑又矮又胖的人「矮冬瓜」。談到這個詞,作者後背微微發麻,本人個子小,幸而縱向缺乏的東西沒有往橫向發育,避免了與冬瓜沾邊。但我還是要為冬瓜抱不平。冬瓜身材高大厚實,掛在藤上巍然聳立,放在蔬果中,也該是一米八以上的「東北壯漢」,怎麼能叫「矮冬瓜」呢?難道要怪它缺乏不倒翁的基因,躺在菜市場貨架上直不起身,就要將它的體寬作身高,身高作脂肪麼?

或許真有一種我沒見過的很矮的冬瓜吧。鑑於「矮冬瓜」是先人的意見,鑑於先人吃的瓜比我吃的米還多,作為一個禮儀之邦的後代,為尊者諱,還是別改它的綽號為好。矮冬瓜用自己推擠成山的脂肪為許多家庭的餐桌增添色彩(雖然它沒有顏色),帶來美味(雖然它沒有味道)。人家青菜要幾十顆軀體才能換來一碟勝饌,它只需一尊「肥體」便能供應七八人家。雖然它在蔬菜的國度裡如此不受寵愛,沒有其他品種願意與它在炒鍋裡交友作伴;在食堂中,就連同樣低廉的白蘿蔔絲都能獲得幾尾蝦米作點綴,只剩它孤零零躺在盆裡;但它便宜啊!在所有蔬菜都漲價的今日之食堂,只有它維持十年不變的五毛價位。這不僅是一道「賤菜」,更是一道有情懷的「賤菜」。

我是愛吃冬瓜的,從小就愛喝冬瓜排骨湯。自從表哥和我說蘿蔔湯有股屁味,就更喜冬瓜湯了。切成片的冬瓜,底端柔軟細膩,教科書般的入口即化;頂端需嚼,也不硬,兩下就能順滑地落入食道,尤其適合我這種不願多動口的「懶癌」患者。冬瓜實在是好東西,也深受國人喜愛,是盤中、湯中、火鍋中不可缺乏的菜餚,還能做成冬瓜茶這樣口感出眾的飲品。然而我們的文化又是奇怪且矛盾的:我們可以將萬般寵愛施加在狗身上,也可以創造出「狗改不了吃屎」、「單身狗」、「活成狗」、「狗東西」、「狗眼看人低」、「狗急跳牆」這些低賤的字眼來嘲諷他人或嘲諷自己;我們可以喜愛冬瓜的清熱消暑、物美價廉,也可以創造出「穿心的爛冬瓜——壞透」、「冬瓜肚裡生蛆——一副壞心腸」、「冬瓜皮做帽子——滑頭」這樣將其鞭笞得一無是處的句子。桑塔格寫了《疾病的隱喻》,揭示疾病在歷史中如何走向汙名化,如何從人身的病痛轉換成一種道德評判或政治態度。照此靈感,我們也完全可以利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寫成一本中國特色的《冬瓜的隱喻》,為世界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不作隱喻解吧,將冬瓜還原為冬瓜本身,還是矛盾:告訴我們這是冬天的瓜,卻要我們夏天吃它?

老祖宗啊!

吃著鳳梨酥,不,是「鳳梨味冬瓜酥」,突然想到我的家鄉有一種甜鹹爽口的餅,叫冬瓜餅;還有一種披著糖霜的甜條,叫冬瓜條。若說鳳梨酥可能造假,那麼食用冬瓜餅冬瓜條則大可放心,絕對不會出現假冒偽劣的內餡——權當是給家鄉特產打打廣告吧。

如果需要廣告詞,建議寫:「XXX冬瓜餅(條),絕不鳳梨!」,或「XXX冬瓜餅(條),絕不燕窩,絕不魚刺,絕不冬蟲夏草!!!」多幾個感嘆號也無妨。

好煞煞這些高貴者的威風。

題圖來自:Priscilla Du Preez

文末圖片來自:Drew Hays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Each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ate.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

相關焦點

  • 這份鳳梨酥,老師傅手工鞣製,不加一滴水,酥到掉渣!
    今天小編給各位推薦的,就是來自鼓浪嶼爆火餅鋪,三味酥屋的經典美味:鳳梨酥!他家(都21世紀了)一直堅持採用手作工藝!從鳳梨芯的熬煮到酥皮的揉面,捏制,都靠20年老師傅的一雙巧手和獨門秘技!酥到掉渣 大顆果粒 入口即化「外酥裡嫩」的鳳梨酥輕輕一碰就掉渣滴水不加 酥到掉渣抿一口,好吃哭了!
  • 原來你是這樣的鳳梨酥,真的是「刷新」了我對鳳梨酥的認識啊
    今天小編要做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要想成為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首先就要從甜食上下手,小編認準了一種叫做鳳梨酥的小點心,這家的鳳梨酥帶給了小編無限大的驚喜,哦買噶!原來你是這樣的鳳梨酥啊!我們常吃的鳳梨酥這裡有先說一說我們平常吃到的鳳梨酥,這家店的鳳梨酥非常好吃,外酥裡嫩,外面金黃的外面,夾心軟黏果香,香甜可口,哦買噶!這也太好吃了吧!
  • 甜品鳳梨酥怎麼做?
    鳳梨酥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道甜品。最早吃到鳳梨酥是超市x福記的鳳梨酥,第一次吃還是覺得不錯的;但是後來吃到友人從臺灣帶回來的土鳳梨酥,感覺立馬就被比下去了。朋友帶回來的土鳳梨酥日期比較新鮮,保質期短,表皮酥香,裡面是濃鬱的鳳梨肉;而市售的鳳梨酥基本都是用的少量鳳梨肉+大量冬瓜肉製成,口感自然不能比。學習烘焙以後我就萌生了自己製作鳳梨酥的想法,好吃的鳳梨酥當然要用純鳳梨肉來做餡料呀,對於吃貨來說,這才是貨真價實的鳳梨酥,要知道一個「較真」的我為了吃可是不計成本代價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我呢?甜品鳳梨酥怎麼做?
  • 鳳梨酥(全鳳梨餡兒)
    小時候,真的很嫌棄鳳梨酥,那就是一種齁甜的點心的代名詞。直到長大了,背起行囊踏上臺灣的土地,好奇為什麼這種齁甜的點心,在那裡怎麼那麼受歡迎?小心地嘗試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完全是兩種食物啊!再後來才知道,原來小時候那種齁甜齁甜的"鳳梨酥"竟然幾乎沒有鳳梨,而且冬瓜餡兒,啊~騙子~而後又發現臺灣的鳳梨和我們知道的菠蘿也是不一樣的,自此愛上這種鳳梨,愛上這名副其實的香甜的"鳳梨酥"。 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喜歡的東西都想嘗試一下能不能自己做。這樣想什麼時候吃,做就行啦!鳳梨酥的製作,完全是在咱們豆果的各類菜譜上學的(在此感謝各位大神),再自己消化一下,其實也不是很難啊。
  • 鳳梨酥的由來是怎樣的?
    鳳梨酥的由來是怎樣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搜狗旗下的互動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也是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    相傳在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入餡製成的大餅。
  • 鳳梨酥經濟與「金磚奇蹟」
    上周有上海朋友來臺北玩,臨走時要買鳳梨酥,於是陪他們到民生社區的「微熱山丘」,順便走一走許多文藝電影拍過的臺北富錦街。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當地陪,輕車熟路。「微熱山丘」鳳梨酥在上海名聲很大,我許多上海朋友都指明要吃這一家。臺灣作家蔣曉雲也是「微熱山丘」的超級粉絲,我去她臺北的家裡玩,下午茶點就是鳳梨酥。
  • 臺灣名小吃鳳梨酥,酥香甘甜美味,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啊,今天的小蔣同學想給大家介紹的美食呢是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喲,是不是一說到臺灣其實大家就已經猜到我接下來想說的是什麼啦?大家想的沒錯,就是那令人拍手叫絕的鳳梨酥啦!有朋友是做生意的,送鳳梨酥就意味著祝他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過年過節,親朋好友聚會送鳳梨酥也意味著祝他吉祥如意,興旺發達;又或是朋友結婚生子,送鳳梨酥更意味著祝他家庭美滿,人丁興旺。那接下來就讓小蔣同學為大家介紹下鳳梨酥的由來吧。
  • 風靡臺灣的~鳳梨酥
    鳳梨酥是風靡臺灣的名小吃,也是送人的佳品。很多人在送禮物的時候陷入糾結,送巧克力太過於甜膩與普通,不夠吸引,但是這枚香濃酥脆的外皮,飽滿的鳳梨內餡,一口下去,軟化人心的甜,與撩撥味蕾的酸完美融合,就如溫情的情話一般,任誰都不會拒絕吧。
  • 鳳梨酥 糕點小金磚
    鳳梨酥宛如小金磚,業者特別為陸客設計出金箔臺灣造型款。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鄭超文攝影 每十位來臺的外籍旅客,有八人會選擇鳳梨酥當伴手禮,它金黃色的香酥餅皮,結合甜美鳳梨冬瓜餡,每年為臺灣賺進上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糕餅金磚」。早從七○年代起,鳳梨就已是臺灣外銷明星產品,鳳梨酥其實是從早年老餅鋪製作的結婚大餅轉型而來,隨時代變遷變成伴手禮,北市府三年來以舉辦鳳梨酥節,力捧鳳梨酥成為臺北的伴手禮代表。
  • 鳳梨酥,酥香可口,在家也可以做
    麵團餳好後,把熬製好的鳳梨餡兒取出。用手捏一小團鳳梨餡兒出來,捏成小圓球。捏一團麵團,搓成面劑後把它按扁擀成圓餅,在面劑裡放進剛團好的鳳梨餡兒,收攏麵皮,收口捏緊。放進模具裡壓成方形。同樣的方法把生的鳳梨酥做好準備烤制。烤箱上下火175度提前預熱10分鐘後放入鳳梨酥,175度烤制18分鐘。
  • 臺灣鳳梨酥, 為什麼不能叫菠蘿酥?
    這時候的人,還處在學習階段,思維方式、價值觀都還未定型,等到年紀一大,很多方面已經定型,再想改變,要走不少彎路了。對鄭先生我來說,大二暑假作為交換生,去臺灣短期的交流學習,是我成長路上的一個大轉折點。如果說,去臺灣前的我,是被環境和教育單向灌輸的,認為「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那麼,在臺灣的短暫經歷,讓我真切感受到,原來「很多事情還有相反的一面」。
  • 臺灣鳳梨酥,為什麼不能叫菠蘿酥?
    其中,臺灣鳳梨酥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臺灣到處都有鳳梨酥的身影。鳳梨酥是一種點心,起源於臺灣,現在成了臺灣糕點的象徵,在全世界華人圈裡,都有重要地位。入口後的鳳梨酥,餅皮酥而不脆,比月餅皮硬朗,又比餅乾香脆,一入口就鬆散開來,內餡糯軟,夾雜著粗粗的鳳梨纖維,酸酸甜甜的味道,一層帶一層朝味蕾湧來,同時,滿嘴都是濃鬱的鳳梨香味和奶油味道。果然,對於美味,不能用舊眼光直接下定義。好吃的鳳梨酥,差點錯過!
  • 人見人愛的鳳梨酥,好吃到讓人尖叫!
    嘻嘻嘻給大家分享一個最近吃的鳳梨酥~作為鹹口愛好者的我還是會突然被甜品戳中少女心的嘻嘻~鳳梨酥,在臺灣是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鳳梨酥好不好吃,內餡是關鍵。現在市場上賣的鳳梨酥,大多為了考慮成本問題,而添加一部分冬瓜來製作,甚至所謂的鳳梨餡裡鳳梨的含量不足十分之一。之前去臺灣是第一次吃鳳梨酥,然後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大家說下這個海小姐的玫瑰餅這家的鳳梨酥!
  • 臺式鳳梨酥
    臺式鳳梨酥By 芹意鳳梨酥——馳名中外的臺式小酥點。這款鳳梨酥結合了幾個配方,融合了我個人的理解,外皮香酥化渣,內餡甜美柔韌,入口香甜,口感豐富,吮指留香……現下正是菠蘿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妨抽空一試——原料:菠蘿果肉、冬瓜、鮮榨檸檬汁、鹽、黃冰糖、麥芽糖、無鹽黃油、低筋麵粉、雞蛋、糖粉、奶粉、小蘇打、牛奶。
  • 鳳梨酥,酥到掉渣香味十足,比店裡的好吃
    鳳梨酥By 微風習習原料:冬瓜、菠蘿、白糖、麥芽糖、低粉、奶粉、黃油、雞蛋液、糖粉、鹽。第5步、炒好的鳳梨餡盛出備用。金黃的、很漂亮吧。第6步、現在製作鳳梨酥皮。。。。忘了拍照啦.....具體就是:黃油軟化後加入糖粉、鹽打發,倒入雞蛋液打發至羽毛狀,加入低粉、奶粉拌勻就好啦...
  • 好吃到不要不要的臺灣鳳梨酥Top 5
    > 好吃到不要不要的臺灣鳳梨酥 Top 4:秒鮮旺 秒鮮旺賣的也是土鳳梨酥哦,我個人還是蠻喜歡的。外皮很紮實又有點脆,有一點點兒餅乾的感覺,非常特別。 Top 3:微熱山丘 微熱山丘應該是全臺灣最有「逼格」的鳳梨酥店了,在大陸也很有名氣,喜歡土鳳梨酥的話這還是最穩妥的選擇。
  • 拋棄冬瓜,鳳梨酥剛上路
    另有人稱,早年臺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顏瓶,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臺中販售。所謂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 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鳳餅體積縮小為每枚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方成今日的模樣。在鳳梨酥的發源地臺中,老字號鳳梨酥以「俊美」和「聯翔」出名。
  • 鳳梨酥 糕點小金磚(圖)
    鳳梨酥 糕點小金磚(圖) 2008年07月10日 17: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臺灣媒體介紹,每十位到臺灣的外籍旅客,有八人會選擇鳳梨酥當伴手禮
  • 從「旺來」到鳳梨酥,吃完之後不再願將就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在超市,批發部,網上購物的時候也經常能看到鳳梨酥這一點心吧。鳳梨酥是臺灣特別有名的小吃點心之一,基本上在臺灣沒有人不知道其名氣,實際上在我們內地鳳梨酥的名氣已經是非常的響亮了,就算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會經常買上一兩盒鳳梨酥來解解嘴饞。
  • 比蛋撻好吃,沒有蛋糕油膩的鳳梨酥,酥到掉渣,原來這麼簡單
    第一次吃鳳梨,是同事去臺灣旅遊回來帶了一些,在辦公室和大家分著吃。當時覺得餡兒的味道和菠蘿差不多,但是她說:菠蘿沒有鳳梨甜,鳳梨酥是臺灣特色糕點。但是愛吃甜食的我來說,這個甜度有點重,不太喜歡的甜度。吃過一次,我覺得這種糕點比蛋糕好一些,第一易儲存,第二好攜帶,送親朋好友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