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可以讓我們活得更高級 」
前幾天看也給節目,出道20多年,鍾漢良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身材和不變的容顏。
連見多識廣的記者、節目主持人也驚嘆於他皮膚的質感,調侃他是不是睡在冰箱裡。
然而,正如泰迪·羅斯福所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誠如回答說的那樣,你會發現: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那麼,如何才能將自律堅持到極致?
管理你的資源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第一大前提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資源。
首先,你必須明白自己有什麼資源。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生來可以貧窮,但絕不是生來就可以一無所有,因為上天總會在你身邊放置了一些東西,供你取用。
人生的第一個階梯,往往是因為自身現有資源撬動的,它可以很小,但是很重要,如果這一步都做不到,就很難借用外界的資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很多人千方百計去了解和學習別人,就是不願意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究竟擁有什麼,總是忽略自己的資源,總在窺探別人的東西,總以為好東西都在別人那,或者盲目的學別人的方法,結果貽笑大方。
每個人的資源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方法必然不一樣,直接用別人的方法套在自己身上,必然會出問題。
管理資源的最高境界,就是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但萬物皆可為我所用。這本身就是一個連結大於擁有的時代,社會開放性越來越強,只要是有心人,身邊的一切資源都為他而準備。
管理你的長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何種競爭模式,人才的競爭才是最本質與核心的問題。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就要加強對人才的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所以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必須只能靠發揮自己的長處。
首先你要能找到自己的長處。
德魯克認為,找到自己長處的唯一途徑就是回饋分析法:每當做出重要決定或採取重要行動時,你都可以事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期。9到12個月後,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比較。
這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的長處,時間長了你就能知道哪些事情會抑制你的發揮,哪些事情會幫助你發揮長處。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別人的長處,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要「善於解剖自己」,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做到揚長避短。
很多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是你被放錯了地方。這正如:你是一隻兔子,卻在遊泳隊任職。你是一隻烏龜,卻在長跑隊工作。
一定要把你所有的精力放在能讓你長處發揮出來的地方。是駿馬,就要到草原上馳騁;是雄鷹,就要去搏擊長空。
不用朝九晚五、兩點一線,不用打卡,可以自主掌控工作節奏,在辦公室或家裡待膩了就去找個氛圍不錯的咖啡館坐一天。這種職場自由是很多困於辦公室格子間多年的職場人共同的夢想。
隨著共享經濟的崛起,斜槓青年的流行,職場人對新鮮事物躍躍欲試,靈活用工以便捷性、靈活性和自主性對他們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但是從事靈活用工項目,不能讓老闆催著去做,要積極主動去做,要非常自律,才能得心應手。
對我來說,這也是全職工作不具備的好處,可以逼著自己去學習和掌握新技能,給自己壓力去自我提升,並且培養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這些對提高自己在職場上的核心競爭力都很有幫助。
一口氣工作40年然後再退休的生活方式不太合理了,因為我們完全可以在中途抽出更多的休息時間,更加平衡地分配一生的工作和閒暇時間。
寫道最後:
人生就是一場管理。
政治家,企業家,無不是在管理中淬鍊自己,即便是個體崛起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自我管理。
管理無處不在,願你成為自己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