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孩子會背詩認字」 那些人生開掛的孩子,都做對了什麼?

2020-12-20 胖妹小春花

文:育娃的璇璣

一位母親說:

「我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可記憶力特別差,該怎麼辦?看到別人家那些優秀的同齡孩子,會背古詩,看動畫片會認字……心裡就特別的著急。」那些人生開掛的孩子,都做對了什麼?

01

陪孩子做有趣合理的運動遊戲鍛鍊他的大腦

如果你想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陪孩子做有趣的運動,玩合理的遊戲,正確鍛鍊孩子的大腦,植入正確的觀念。

在一個小視頻上,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她很有耐心的陪孩子,玩家庭親子遊戲。

只見一位3歲的小男孩,跟媽媽高興地玩著扔飛鏢的遊戲。

他蹦著跳著,好像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在草地上歡快的蹦來跳去,一次次成功地躲過媽媽扔過來的飛鏢,動作非常嫻熟。

遊戲結束。他似乎還沒玩盡興,2歲的妹妹就跑出來,跟哥哥一起玩。

可以看出,這位媽媽非常不吝嗇自己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有人上前問媽媽:

「你為什麼不讓孩子,背唐詩、看動畫片?」

這位媽媽看了看她,最終說道:

「自己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我想讓孩子多鍛鍊身體,也鍛鍊孩子的大腦,我不想讓孩子過早就變成書呆子。」

於是,她一有時間,就陪孩子玩遊戲,目的是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和專注力,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有耐心的媽媽,從不吝嗇時間陪伴孩子,孩子通過玩遊戲的方式學習新技能,並精進其中,這能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鼓勵孩子設定自己的目標,並實現它。

所謂鍛鍊孩子的大腦,就是不一定要讓孩子背唐詩,去理解那些枯燥乏味的東西,這不是唯一的途徑;而是陪同孩子玩遊戲,做運動,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

而媽媽的陪伴,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孩子內心深處的靈魂。

02

高考落榜,人生還有C計劃

不管上坡路還是下坡路,人生不設限,未來會有無數種可能。

雖然,高考算是走人生的捷徑,但是除了高考以外,人生還有很多C計劃。

在生活中,大多數父母,對上大學都有一種執念,這令我非常驚訝!

他們認為,如果考不上好大學沒有本科文聘,就不可能找到好工作,以後出社會還是一個底層的農民工,這是中國許多父母的傳統觀念。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錄取通知》,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群高中生高考落榜,沒有大學錄取他們,於是,孩子們創辦了一所大學,自己給自己發錄取通知書。

電影的主角是一位叫老巴的男孩。

在學校裡,他是個油腔活調、鬼點子特別多的人,腦子也靈光,但就是學習成績不好。

高考結束後,同學們陸續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可老巴卻屢屢被拒,甚至連野雞大學都不願意要他。

老巴的父母,始終對上大學抱有一種執念:

在他們眼中,如果一個孩子考不上大學,沒有本科文聘是不可能找到好工作的,以後出了社會就是底層的工作者

老巴猶豫再三,選擇把自己落榜的噩耗告訴父母,父母當然大失所望,但事已至此,他們只能安排老巴去做皮鞋匠學徒。老巴肯定不願意,別人都風光上大學,自己只能做個皮鞋匠。

從這裡他開始盤算:怎麼沒有大學錄取通知,還能有大學可上?他不停思考,終於想到了好主意。

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創辦了一所個性化的大學。

在這裡很多學渣找到了自己的特長,畢業後在各行各業做出了優秀的成績。

而做為創始人的老巴,最後告訴父母,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看待一個孩子不應該以成績的優勝劣汰決定,真正的教育應當是因材施教。

父母應當從孩子的自身條件出發,讓他獲得成長,指導他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蘇軾有句古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看就會不一樣。每個父母都應該,從不同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學會欣賞孩子的長處。

任何孩子成才都沒有快速的捷徑。一件事情不是只有一個選擇,所有事情都有無數種可能。上坡路辛苦,唯有備選計劃路線,才能持久。

高考讀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還有備選方案C計劃。孩子的熱愛有所選擇,日後才有可能成為謀生的一技之長。

03

困境藏於心但一定跟自己對話

不向困境屈服,才更大膽、更積極地向其挑。

困難可以放在心裡,但一定要學會自我梳理內心的垃圾,自我對話,自我安慰就是很好的梳理方法。

看過一部兒童勵志的電影《走路去上學》,豆瓣評分8.7。

故事發生在雲南怒江貧困山區,一條河隔開了家和學校。

奶奶臥床不起,姐姐娜香放學回來,熟練的溜索過江請醫生。

瓦娃在山裡沒有玩伴,最高興的是等姐姐放學,和他說學校的事情,把在學校做的風車給他玩。

瓦娃很想上學。媽媽卻堅持讓爸爸回來帶著他,才可以溜索過江去上學。他趁媽媽幹活,獨自偷偷溜索過江走進心儀已久的學校。

看到善良的老師,老師發現孩子穿著拖鞋,給孩子們量腳長捐了一批鞋子。

鞋子到了,老師和娜香一起度江去家訪。她在娜香家裡發現了那個偷聽她講課的小男孩,無意戳破了瓦娃過江的秘密。

媽媽很生氣,但瓦娃想要姐姐的鞋子,可姐姐要上學,瓦娃不得不把鞋子還給姐姐。

老師知道了,根據瓦娃的尺寸買了雙鞋子,讓娜香帶給瓦娃。可在過江時,鞋子掉進江裡,姐姐失手也掉了下去。

瓦娃抑鬱了,心裡特別想姐姐。電影的最後,路修好了,瓦娃也終於能走路去上學。

可瓦娃心裡還是特別難過,如果不是這條江,阻隔了他的上學夢。

他也不會失去姐姐,也不會上不了學。但是他很堅強,常常鼓勵自己度江,走進心儀已久的那所學校。

面對困境,沮喪的心情,瓦娃內心經常本能的會跟自己進行對話,就像姐姐在時安慰弟弟一樣,鼓勵他,支持他振作起來。

因為他必須習慣,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卻永遠失去姐姐的事實。

對於困難,父母要麼引導孩子像對待朋友那樣對待自己,自我鼓勵;要麼就在積極的自我對話和自我共情方面做好榜樣。

04

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

孩子成年,父母就得放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事情。

李玫謹教授曾說:

「孩子做自己快樂的事情,他又有特長,別人不及他。他能做到最大那就是他的價值。」

所以,幫孩子尋找自身價值,是每位父母的責任。

曾經看過一個案例,這個故事發生在前幾年。一個男孩爸爸,看到男孩在玩手機,不寫作業。

父親呵斥孩子:

「你馬上要考試了,還在玩手機……」

可男孩仍沒理父親,然後他爸怒氣衝衝,走過來把孩子的手機一把給搶了過來,直接從陽臺上扔到樓下。

當時男孩也衝到陽臺上,直接就跟隨手機跳了下去……發生這樣的悲劇,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換任何一個父母都會瘋掉。

這位爸爸對孩子付出的心血,做出的努力,因衝動發脾氣,就這瞬間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無法彌補。

近幾年,這樣的新聞沒少報導,這個得從心理學角度尋找原因。

當孩子進入成年時親自撫養,帶他進入社會各種圈層,去串門,讓他結識不同的人,有活動讓他去參加。

然後教育他怎麼為人處世。比如說,他參加同學的生日,不指導怎麼送禮物,這時父母把為人事處的方法告訴他,但不可以親自替他去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和接近成年時,父母在孩子跟前,要扮演的角度是做他探索人生人價值的導師,而不是去呵責孩子。

所以,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和等於幫他找到自我價值。父母只需扮演孩子尋找人生價值的導師。

END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那些人生開掛的孩子,只因父母更懂得因材施教,讓他有機會發揮特長。

你認為對孩子因材施教好嗎?歡迎大家討論。

萬看千看總是情,點點關注,行不行!

為什麼孕期媽媽情緒會遺傳給寶寶?兒童心理學的奧秘,很多人不懂

#小朋友的可愛瞬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5歲孩子比9歲孩子背詩快?背詩有什麼技巧嗎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多背古詩好,有利於提升文學底蘊。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必要背太多古詩,一是不能理解,二是背了很容易就忘了,意義不大,耽誤時間。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值得探討,這在二胎家庭,體會是比較深的。同樣一首詩,一起開始學習背誦,很可能家裡5歲的老二已經會背了,9歲的老大還不會背,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是老二比老大聰明。
  • 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都是厚積薄發
    「我們在羨慕別人人生開掛時,是否想過他們背後的艱辛耕耘?我們在哀嘆自己人生無奈時,是否想過自己的付出又有幾多呢?」這是新銳作者陳大力在《所有開掛的人生,都是厚積薄發》一書中的話。生活中,我們時常羨慕別人擁有的眾多美好,殊不知,每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都掩藏著不為人知的苦痛和掙扎。
  • 教孩子認字的酸甜苦辣爽!
    疲倦的媽媽看看已經閃向十點的手機屏,深吸一口氣,卻還是沒管住自己的嘴:「這麼大人了,該認字了,每天都要媽媽讀很久,都要累死了。明天開始教你認字,好好學,到了小學我一本書都不給你讀了,你要自己讀。」小女孩受了媽媽的無端指責加威脅,不服氣的撅著小嘴,瞪著眼睛回到:「為什麼?」
  • 掌握這些方法,孩子背詩不再難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從娃娃抓起,一邊教孩子認字,一邊教他們讀詩背詩,進行藝術薰陶。但不可否認,有的詩詞確實比較難以理解,就連大人都難以輕易背下來,更何況一個幾歲的孩子呢。背詩到底該怎麼背?是直接一遍一遍地重讀,還是專注某位名家?亦或是喜歡哪首背哪首?只要掌握了這些方法,孩子背詩不再難。
  • 想要孩子擁有開了掛的天才人生!家長一定要做好這幾點
    《最強大腦》中最年輕的全國12強選手——孫奕東,大家口中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活脫脫一副別人家孩子的模樣!這人生簡直就是開了掛,讓人羨慕不已!事實上,孫奕東的開掛人生,離不開媽媽的「育兒」之道。談及對他的教育,東東媽媽說:主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發育水平提供相應的教育資源。東東的每個年齡段,我們都會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加以培養,更有一個時間規劃。家長們做好以下幾點,讓你的孩子也擁有開了掛的人生,也活成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幼兒園和小學時期,老師基本每天都會選一首古詩詞讓孩子背誦,隨著「微信」成為老師檢查作業的工作,老師開始要求,家長每天晚上把孩子背誦古詩詞的樣子錄下來,發到朋友圈裡,這項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病。
  • 那些會自我管理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然而,正如泰迪·羅斯福所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誠如回答說的那樣,你會發現: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那麼,如何才能將自律堅持到極致?管理你的資源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第一大前提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資源。
  • 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很棒的王恆屹「唉,這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評論區有不少網友的留言都是這樣的感慨。小恆屹有他的特殊性,但其他的孩子多認些字還是可以做到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在和一些家長的接觸中,他們認為孩子在家的時候就要好好玩兒,學習、認字那是幼兒園和學校老師的事,再說年紀還小,用不著那麼著急。還有些家長的看法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只能是簡單圖片式的記憶,對字的筆畫和結構不會區分,也不會和事物聯繫起來,更不會理解字的意思;他們只會「背字」哪裡會認字呦。即使會認也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又會忘記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 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
    這是父母慣用的語言暴力,對父母來說,可能使隨口而出的一句氣話,卻在無形中狠狠傷害了孩子。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為人父母少說3句話,多做2件事,孩子會更優秀。,只要孩子做錯事或者成績考差了,就會對孩子非打即罵。
  • 2歲認字背詩會更聰明?蒙氏:感官訓練才是提升智力的唯一途徑
    導讀:2歲認字背詩會更聰明?蒙氏:感官訓練才是提升智力的唯一途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認字背詩會更聰明?蒙氏:感官訓練才是提升智力的唯一途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北漂姐姐家孩子的背詩秘訣,一年背詩100首,拿走不謝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北漂芳姐,今天我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孩子背誦古詩詞的事情,我家大寶今年要上四年級了,大體上背了300多首古詩詞了吧,其中還包括《蜀道難》《將進酒》等這樣的長詩。雖然比起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那些小選手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在小學生中也算背的多的了,今天我就把我們家壓箱子底的背詩秘訣,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孩子一首詩背好幾個小時?爸爸跟著一起背,孩子能成為詩詞小達人
    然後就聽說高中同學說,孩子在2-12歲是背古詩的關鍵期,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再背就難了,說背詩主要的是理解書中的含義!然後就說有一套書叫做《跟著爸爸學古詩》,這套書的好處是孩子每天不僅背詩不枯燥了,而且還能讓爸爸也學學古詩提高文化水平。我一聽這書名,孩子他爸有任務了。但又很好奇什麼叫跟著爸爸學古詩,跟著媽媽不行嗎?
  • 「學齡前孩子認字1000+」了解這個秘密,你的孩子也可以
    可等到周末家庭聚會時,我才知道原來現在小學早都不先教拼音了,一入學就是先學漢字,然後再通過漢字學拼音。當小學老師的表姐告訴我,孩子在上學之前,為了更好的幼小銜接,一定要先學些常用漢字,不然上學後怕孩子不適應,產生逆反心理,而認字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告訴孩子這個字念什麼,然後他就照著念,多念幾遍就會了這麼簡單。
  • 3分鐘認讀50個字,我是這樣給三歲多孩子教認字的
    親親寶貝網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叫壯壯,4個月開始認字,6個月認識1000字,10個月認識2000字,好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有超常本領。《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王恆屹的小朋友,2歲自己看書,3歲認識2000字,6歲認識3000多字,能背580多首詩詞,多次被央視表揚。
  • 孩子到了認字敏感期,怎麼教效果最好呢?
    程不乖最近對文字很感興趣,看書時總會問,「媽媽,這是什麼字」,「媽媽,寶寶想認字了,寶寶想自己讀書」……☞☞☞ 看來,現在可以開始教她認字了。我家不乖都要開始認字了,哈哈哈~~怎麼有種要攻克好大一個難關的感覺?!
  • 臺灣繪本之父:孩子愛閱讀大抵因父母做對了這件事
    嗯,不愛看書也許是天性,不過看完臺灣繪本之父郝龍才的一席話後,你會發現,愛看書的孩子可能都是因為爸媽們做對了一件事,一起來看看。本文授權轉載自|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少年商學院是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為中小學生提供一站式國際課程與實踐項目。閱讀是最好的遊戲。
  • 古詩乏味,孩子一讀就想睡?4個方法,讓3歲孩子也能輕鬆背詩
    1.讀詩的人,會遇見更高級的自己。《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用「詩詞」扭轉了人生的方向。雷海為,只上了專科學校,為了生計,他曾當過電工,也曾做過洗車工,到後來做推銷員、送外賣,可謂是把生活中的苦都嘗了一遍。但是他卻有一個習慣堅持了下來:讀詩與背詩。
  • 99%的孩子都反感的一件事,父母千萬別再做了!
    99%的孩子都反感父母拿自己和別人作比較。而且被父母經常拿來做「激將法」的榜樣在孩子眼中最遭「嫉恨」,然而父母們卻依然上癮似的一次次地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且樂此不疲。雖然隔著有段距離,但她那句扯著嗓子的「他好,你讓他做你孩子呀」, 透著些許委屈和倔強,我猜一定是和哥嫂生氣了。進門問嫂子,還真讓我猜對了,父女倆剛剛爭吵來著,哥也正在氣頭上呢。「和你哥生氣了,一摔門去同學家寫作業了。我們這孩子倔強著呢」。哥說:「開家長會的時候,人家期中考了第一的那個孩子,把自己這段時間如何複習的心得詳細的寫出來,並讀給在座的家長聽。
  • 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到底做對了什麼:如何抓住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
    有遠見的父母做對了什麼?我們不禁好奇,李浩源的父母究竟做對了什麼,培養出這樣一個「牛氣沖天」的孩子。其實,他也是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是像你像我一樣的普通人,再一次打臉了「不一流的父母就不配擁有一流的孩子」這樣的言論。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可不是2歲,家長當心拔苗助長
    她知道淘淘上幼兒園了,就問孩子「老師都教你什麼了?會不會寫12345啊?」孩子回答不會,接著這位媽媽就在地上找了塊石頭寫了數字12345,問淘淘哪個是1哪個是2。淘淘只認識1,其他的都不知道,我解釋道「他們幼兒園還沒有教認字,他還不認識。」這位媽媽有點驚訝,又問道「老師不教,你也不教孩子認字嗎?我家孩子已經能認識十幾個漢字了,我沒事的時候就指著卡片讓她記。」說完,這位媽媽滿臉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