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2020-12-23 小花寫教育

4歲的孩子能認識3000字,唐詩、宋詞、《弟子規》、《三字經》信手拈來,不光能熟練地背下來,還能應對自如外加解釋說明,這可真的不一般。這個四歲的小男孩是山東青島人,名字叫王恆屹。第一次看見他是在中央電視臺的《歡樂中國人》,後來還在孟非主持的一檔節目裡也看見過他,那時才三歲的他表現得就讓好多大人佩服不已。

在節目裡嘉賓說出上半句:「烽火連三夜」,小恆屹馬上應對:「家書抵萬金」;嘉賓李晨:李白的《月下獨酌》當中的,」對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指的是什麼?」月亮、李白、李白的影子「小恆屹不假思索;「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是什麼」?「屠蘇酒」!無論嘉賓問什麼,小屹總是成竹在胸,脫口而出。

很棒的王恆屹

「唉,這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評論區有不少網友的留言都是這樣的感慨。小恆屹有他的特殊性,但其他的孩子多認些字還是可以做到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01孩子什時候開始學認字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始學習認字了。在和一些家長的接觸中,他們認為孩子在家的時候就要好好玩兒,學習、認字那是幼兒園和學校老師的事,再說年紀還小,用不著那麼著急。

還有些家長的看法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只能是簡單圖片式的記憶,對字的筆畫和結構不會區分,也不會和事物聯繫起來,更不會理解字的意思;他們只會「背字」哪裡會認字呦。即使會認也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又會忘記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孩子在兩三歲之前對圖像更為敏感,但也不能說就只能在三歲學習認字才最合適。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是不一樣的,提前接觸也沒什麼不好,反而會讓孩子有種成就感,對以後的學習也充滿自信。一兩歲的孩子正是語言敏感期,也正好可以鍛鍊和培養孩子認字的習慣。

02幼兒認字方式方法要多樣

不要小看小朋友努力學習的能力,他們都很聰明,他們適應能力和記憶力遠遠超乎你的想像。多數家長都是以圖像卡片或者繪圖本來教孩子認字,比起只有簡單線條的字色彩鮮豔有趣的圖片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這也會影響幼兒認字。

1.換種方式「認卡片」

在孩子會認圖片帶有圖像的字的時候,父母試著用只有文字的卡片教孩子認字,這樣他們就能把儲存在大腦中的圖形和眼前的字聯繫起來。沒有了圖畫的幹擾,孩子也就更能專注地認字了。

市面上有的識字卡片並不適合小孩子來用,這些卡片上的圖像和字很難讓孩子把兩者聯繫起來。比如有一個「上」字,圖片上畫的是一個杯子放在桌子上,孩子卻指著卡片說「水」,因為他知道杯子是用來來喝水的;看見「目」字,孩子們是一臉懵,明明畫的是眼睛為什麼是「目」,不懂,「目」是什麼奇怪的樣子呢?小朋友不明白它們都有什麼關係,這樣的認字也就不能有很好的效果了。

2.孩子學說話的時候是認字的最好時機,認字要隨時隨地。

家裡除了準備一套只有字的卡片最好還要準備一個畫寫板。孩子有時候會有意無意地往外冒話,今天他說了「水」,就教會孩子認識「水」這個字;在外面和鄰居家的哥哥玩了,還看見了蝴蝶和小狗,回家後就「哥哥」,「蝴蝶」,「小狗」來回不停地說。

也可以啟發式地問孩子:今天咱們在超市裡你都看到什麼了?遇見哪個小朋友了?你們都說什麼了?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拿出卡片或者在畫寫板上把說到的字和詞寫給孩子看,並且教會孩子認識這些字詞。

哪天說得多就多教,沒說新詞就不教,不用強迫孩子去學習認字,一邊玩一邊學,還子也有興趣,在玩耍中就學會了好多字,這樣還增加孩子的認知水平、鍛鍊了孩子的記憶、想像和邏輯思維能力。

3.故事、兒歌和認字相結合

父母可以利用故事引導孩子學會認字,這樣更有趣味性。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在故事中出現的詞,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讓孩子有更信息的認識。比如:在給孩子講了《螞蟻和大象》的故事後,孩子知道了「螞蟻」和「大象」,先可以在畫寫板上寫出來教孩子認識這兩個詞,然後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動物園和草地裡找到它們看一看,仔細地觀察,讓孩子對「螞蟻」和「大象」有更清晰直觀地認識。對孩子來說,這樣認字好記又有意思。

父母還可以從孩子喜歡聽的兒歌裡找到他沒聽到過的詞或者喜歡的詞寫下來並且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人和物對應起來。

一兩歲的孩子記憶力很好,但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力還不夠,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太著急,孩子有興趣就繼續,不要強人所難。「記憶力有先天的因素,但後天也是可以培養和強化的」。教育孩子是一天一天一個一個積累的過程,家長急不得。孩子在學習努力成長,父母要學習教育方法,耐心用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生存能力,陪著他們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認字」最好?不是三四歲,這個年齡段才是認字敏感期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過這樣的報導吧,年僅15歲的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更讓人羨慕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以上的字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上了兩年幼兒園,認識的字都沒有超過300個。
  • 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可見,大家對於「娃早認字」的執念有多深! 尤其在《挑戰不可能》綜藝播出後,看著臺上5歲萌娃熟背詩詞400首,識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識兩個,家長們不僅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還決定把娃識字這件事提上日程!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15歲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新聞引發網友關注。讓我羨慕不已的是,這位少年在上幼兒園之前就識字3000+;而自家孩子都上了2年幼兒園了,識字還不到300+,簡直就是「撒白甜」本尊了。關於孩子多大開始認字,在很多家庭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一度成為火藥味十足的[夫妻爭吵話題]。
  • 3分鐘認讀50個字,我是這樣給三歲多孩子教認字的
    親親寶貝網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叫壯壯,4個月開始認字,6個月認識1000字,10個月認識2000字,好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有超常本領。《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王恆屹的小朋友,2歲自己看書,3歲認識2000字,6歲認識3000多字,能背580多首詩詞,多次被央視表揚。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可不是2歲,家長當心拔苗助長
    2歲1個月。拔苗助長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也都知道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可是生活中有不少家長正在做著這種錯誤的事情。就拿認字這件事來講,家長讓2歲,甚至不到2歲的孩子就去認字,不覺得為時過早嗎?家長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但前提一定要是掌握並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
  •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現在其實一刷朋友圈或者一看新聞就是哪個孩子2歲認識了幾千字,底下的評論都說太聰明了,小神童之類的。這樣的新聞看多了之後不免有點焦慮,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已經被落下了起跑線上?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今天就來和大家來說一說。學齡前0-3歲其實現在看見最多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2歲會背《三字經》、3歲會認《唐詩三百首》,家裡來客人隨手就能背上一首,看著著實讓人羨慕。
  • 3歲認字3000個,15歲上清華:拉開孩子差距的識字能力,你教了嗎?
    孩子三歲時,我給孩子買了識字卡,打算教她認字。嫂子看到我打算讓3歲孩子學認字時,語重心長拉過我說:「別讓孩子認字太早,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你沒聽過美國幼兒園那個故事嗎?」美國教育體制雖然寬鬆,但美國家長也雞娃,教孩子認字母寫字母很正常。」所以父母們別再被所謂「認字太早會破壞孩子想像力」的謊言所蒙蔽了。那些識字早的孩子,才是贏在了起跑線上。還記得去年清華錄取的最小學生鹿澤宇嗎?他3歲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字了,15歲就上了清華。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習認字呢?正確認字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打比方,你用一個蘋果,一個橙子,一個圓,來描述字母O,讓孩子用這些水果來講一個關於O的故事,那麼孩子的想像力不僅沒有被破壞,反而得到了訓練。3歲是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最高峰。小朋友能夠像認識其他物品一樣自然地接觸和認識漢字。這個時間段,小朋友會對認字產生興趣。到了4-5歲,小朋友普遍可以學習認字了,而且識字速度不比6-7歲的孩子慢。
  • 孩子要幾歲開始認字?李玫瑾教授直言:「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看著別人家的神童孩子都會很羨慕,例如兩歲會背三字經的「王恆屹」、三歲會認唐詩三百首的「武亦姝」,讓很多孩子的父母開始焦躁不已,一邊想著讓自家孩子快點學會認字,一邊又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學齡前孩子認字1000+」了解這個秘密,你的孩子也可以
    這一天我回到家中,姥姥一臉的不高興,詢問原因才知道,樓裡比我們大十幾天的木子姐姐已經認識二百多個字了,而我閨女(三歲)還跟個小傻子似的,除了瘋玩什麼也不會。我勸姥姥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不一樣,不要著急,該會的時候自然就會了。
  • 怎麼教學齡前孩子認字?學會這五個方法,家長再也無需心憂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在孩子學齡前就會重視認字教育,然而很多孩子卻怎麼教,都教不會,一旦看到某個同齡孩子認字,立刻羨慕的不得了。比如在幾天前,我們小區的一個孩子在院內玩,突然指著牆上貼的一個警告語,對自己媽媽大聲的喊道:「媽媽,你看,這有個雨字,有個防字,還有危險兩個字!」立刻引起了一眾寶媽的驚訝,都圍著孩子媽媽讚嘆、請教!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不是四歲也不是五歲
    有必要在學齡前識那麼多字嗎?小學之前認字到底有沒有用,認識多少個算合格?為了讓她寬寬心,我給她講了《你的3歲孩子》裡面比較經典的笑話:有一位驕傲的母親,去叫板呼籲3歲不該識字的醫生。那位老媽子得意地說:我家娃3歲,認字特別多,還能自己看書。
  • 3歲孩子認字過500,家長並沒刻意教,這樣的啟蒙辦法值得學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為孩子籌劃著早教和啟蒙。我家樓下的那幾位媽媽,每天都在比孩子的學習。但是按照我的想法來說,對於一個孩子,我們沒必要那麼嚴格。前段時間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三歲的孩子認字已經超過500字了,但是家長並沒有刻意的去教他怎麼樣。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他上一年級,總計認識的字不超過30個。一年級最開始是學拼音,大概到11月拼音學完,開始學課文認字,他們大概兩天學一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有四五個必須要會寫的一類字,還需要認識十到二十個不等的二類字。一年級二類字特別多,因為剛開始接觸課文,每一篇課文第一次出現的生字都會被列入二類字。
  • 3歲孩子認字過500,家長並沒刻意教,這樣的啟蒙辦法值得學
    但是按照我的想法來說,對於一個孩子,我們沒必要那麼嚴格。前段時間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三歲的孩子認字已經超過500字了,但是家長並沒有刻意的去教他怎麼樣。那孩子的桌子上擺了幾本兒童的書,孩子聚在一起,總會分享一些東西,玩具書之類的。但是朋友發現,這個孩子可以對著書念出好多字,而且並不費力,古詩詞之類的也會背好幾首,著實讓朋友很羨慕。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可別錯過了
    最近很多媽媽都在討論孩子究竟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的問題,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能認1000多個字了,自己的孩子卻還在玩著工程車,父母心裡的落差大啊!那麼,孩子究竟幾歲開始認字最好呢?一般來說,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被父母抱在身邊,進行親子閱讀了。不過這時候孩子對識字卡上的文字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只要多帶他認識身邊的事物,看一看、摸一摸、擺弄擺弄,告訴他事物的名字,他自然會記住每樣東西。等到了1歲半-2歲這個階段,你會聽到孩子經常說出這樣的句子:媽媽吃、寶寶吃、等等我……一般是三個字、三個字的蹦著說,這就是所謂的電報句。
  • 孩子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才是關鍵!
    0-3歲的寶寶,通過感官和動作來學習和理解周圍環境的,畫面鮮豔活潑的繪本更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因此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媽媽可以帶他多讀繪本,讀一些韻律感強的簡單的兒歌,通過學習看圖和聽說,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養成看書和傾聽的習慣,這是認字的前提和基礎。
  • 幾歲開始認字合適?孩子的識字「黃金期」,家長不要錯過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能了解更多的漢字。研究表明,3-6歲是兒童認字的黃金時期。建議家長牢牢把握3-6歲這一黃金時期,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隔壁家王姐是個特別注重孩子教育的寶媽。在孩子2歲多時,就開始教女兒識字。她的女兒非常聰明,很快就學會了很多漢字。家庭聚會時,孩子還在親戚面前「露了一手」,讓夫妻倆覺得特別有面子。
  • 3歲前,千萬別教孩子認字?
    有的覺得識字太晚吃虧了,有的拿自家孩子力證識字太早厭學了……誰都不會拿孩子學習開玩笑,討論到最後,往往都會不了了之。最近,君君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合肥一個小女孩何美奇,2歲半,已經能認識2000多個字了。不僅認字多,還能背誦一些詩歌,英文單詞也認識幾百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 媽媽提問: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
    孩子學習是爸爸媽媽們所重視的,尤其是剛起步的時候。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呢?3歲寶寶已具備學習的能力,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下面一起來看一看。1、從最簡單開始。學齡前寶寶的智商發育還不完善,初次識字還很困難,必須找一些最簡單的單字或者單詞來教寶寶,這樣能夠讓寶寶輕鬆的認識並記住。2、從身邊的事物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