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學齡前孩子認字?學會這五個方法,家長再也無需心憂

2020-10-16 數萌在線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在孩子學齡前就會重視認字教育,然而很多孩子卻怎麼教,都教不會,一旦看到某個同齡孩子認字,立刻羨慕的不得了。

比如在幾天前,我們小區的一個孩子在院內玩,突然指著牆上貼的一個警告語,對自己媽媽大聲的喊道:「媽媽,你看,這有個雨字,有個防字,還有危險兩個字!」立刻引起了一眾寶媽的驚訝,都圍著孩子媽媽讚嘆、請教!

這裡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教孩子認字,不是孩子不願意學,也不是孩子記不住,是我們教的方法有問題。正常來說,幼兒識字敏感期是從4歲開始,一直持續到7歲,這個階段,孩子會本能的對識字有迫切的需求,而且記憶力也會非常好。


教孩子認字


所以說,孩子本身是很願意識字的,但這並不是說孩子會主動識字,只能說孩子具備識字的潛能,家長只有經過合理的引導,才能把潛能變成真正的能力,那該如何教孩子識字呢?這裡總結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圖文結合

我們都知道,學齡前,孩子還不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而且他們也很難像小學生一樣,規規矩矩的坐好,一板一眼的去學習認字,所以乾巴巴的教孩子識字的效果是很差的,這就要求家長要把識字變有趣,變的具象化,孩子才會願意學習。

這裡建議給孩子購買一些圖文結合的道具(也可以自己製作),比如「雪」字,配合下雪的場景,「雨」字,配合下雨的場景等,讓孩子把文字和圖片結合起來,調用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孩子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記住漢字,同時能提高對認字的興趣。

二、動手操作

很多兒童教育專家都強調,在孩子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孩子在體驗中學習,認字也是如此,建議家長設計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遊戲,讓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習認字。

比如我們可以購買一些貼著文字的積木,讓孩子把認識的積木摞起來,這樣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也能讓孩子動手中加深對文字的認知;

再比如,我們可以在木板上或紙箱子上,用刀子(避免孩子接觸)刻出一些字,讓孩子通過觸摸感受去學習文字;

再比如創造一些活動場景,例如讓孩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低,並把寫著高字的標籤貼到高的物體上;

......

三、學習時間的控制

很多家長在教孩子識字的時候,恨不得一次把所有的文字都教給孩子,事實上,這種做法效果是很差的,畢竟孩子很難長時間的專注於一件事上,教的時間太長、文字太多,只會讓孩子感覺到枯燥,失去認字的興趣。

所以我們要控制好教孩子認字的時間,這裡建議每次有五六分鐘即可,可以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比如睡覺前、吃飯後、路邊遇到廣告牌、走路遇到水井蓋等等,一次也要求多,一兩個即可,而且關鍵是孩子能理解所認識的字。

除此之外,切忌在孩子不開心、看電視、正在玩遊戲等時間去教孩子識字,這只會打擊孩子認字的積極性,失去認字興趣,尤其是強迫孩子學習,孩子必然會產生逆反心理。

四、注意對比

漢字有很多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土」和「士」,「大」和「太」,我們可以找出來這些字,擺在一起,讓孩子進行對比觀察,既能讓孩子認識這些字,也能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我們也可以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把相似的放在一起,比如教孩子「天」字的時候,我們可以蓋住上面的一橫,讓孩子讀一讀。

五、反覆練習

教育沒有捷徑,認字也是一樣,對於孩子來說記住字很快,忘記也會很快,可能今天還記得,明天就忘記了,所以我們要帶著孩子反覆練習。可一旦反覆練習,就會變的枯燥,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我們要想辦法,變著花樣,把識字變的趣味性十足。

比如今天讓孩子在認識的字上畫圈,明天讓孩子對認識的字進行排布陣形等,切忌總是用一種方法反覆練習。

最後

要提醒大家的時候,在教孩子認字的過程中,家長要注重以鼓勵為主,儘量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讓孩子把認字當成非常有趣的一個遊戲。

相關焦點

  • 該不該教學齡前的孩子認字?看完這篇能讓你的養育困惑少一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養育困惑,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也找不到標準答案,你是不是也有下面這些煩惱呢:比如,要不要教學齡前的孩子提前認字?撿別人家孩子的舊衣服穿好不好?上學前該不該教孩子認字?
  • 教學齡前兒童識字,總是記不住,該怎麼辦
    具體來說,教學齡前兒童識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利用圖像記憶教學齡前兒童識字不能像要求小學生一樣,坐好,一板一眼地學習,而是應該充分考慮兒童記憶的特點。我教孩子們識字時,經常使用一種識字積木,積木上有圖,有漢字,比如「雪」字,上面會有雪花,孩子看圖後,就很容易記住了。
  • 再也不用花錢給孩子報班,掌握3個方法,學齡前兒童識字不再難
    經常看寶媽在朋友圈曬出自家寶寶在認字的照片。我家寶寶一個暑假已經認識了1000個字了。我家寶寶認字的積極性爆漲,幾天就會讀段落了。其實問了一圈周邊的家長,無外乎是分3類家長:第一類家長:堅決不認字,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認字會限制寶寶的想像力,沒必要在上小學前認字。而且識字是上學之後老師應該教的。第二類家長:支持提前認字,買了一堆識字卡和識字書,每天教孩子讀。希望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學會閱讀文章。
  • 試試這三個方法五個要點,幫助學前孩子學認字
    在生活中識字的方法有很多:一、逛超市,看大字孩子喜歡逛超市買東西,超市裡的海報廣告上的字很醒目,而且很多字重複率比較高。(我家寶貝通過逛超市最先認識的三個字就是「大潤發」哈哈---因為經常去,在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那三個大大的字。
  • 早識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認字遲怎辦?這五個方法快速提升識字量
    因此比起早認字,培養孩子想像力更重要。另外,我是創作童話故事的,深知想像力的重要。這可能和許多人的想法背道而馳。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裡,早識字能收穫肉眼可見的變化:孩子的識字量在成百上千地快速增長,有些還在幼兒園四五歲時就認識上千個字了。可是想像力呢,卻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
  • 教孩子認字的酸甜苦辣爽!
    疲倦的媽媽一手抱著弟弟,一邊指導小女孩認字。昨天剛讀過的十個字裡,八個不認識;開始讀課文時,書中出現第一次的字,小女孩不認識,媽媽強壓怒火,儘量溫和的告訴她,但第二次第三次依然猶猶豫豫不認識;讀到後來,小女孩開始心不在焉、不耐煩。媽媽再也忍不住了,對著小女孩咆哮:「你怎麼回事?這些字教了你多少遍了?怎麼還記不住?
  • 3歲前,千萬別教孩子認字?
    有的覺得識字太晚吃虧了,有的拿自家孩子力證識字太早厭學了……誰都不會拿孩子學習開玩笑,討論到最後,往往都會不了了之。最近,君君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合肥一個小女孩何美奇,2歲半,已經能認識2000多個字了。不僅認字多,還能背誦一些詩歌,英文單詞也認識幾百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作者|東林富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在上小學一年級前,孩子要不要識字,要識多少字?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負責任地說,在上小學一年級前,讓孩子認識一定量的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為什麼呢?小侄子不認識、不會寫「香蕉」和「蘋果」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從頭教他寫這四個字,我和弟弟、弟媳輪番上陣,他也寫不好,還哭天抹淚,嚷嚷著不想去上學了。班上認字多的孩子,不但聽課和寫作業無障礙,而且自主閱讀量很大。
  • 小學前儘量讓孩子學會的,可能不是認字也不是拼音?
    小學前儘量讓孩子學會的,可能不是認字也不是拼音,別再做錯!現在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上小學之前的時候,都想著讓孩子學更多的本領,特別是現在有很多的早教班,家長們也都覺得如果說能夠讓孩子更早的學習一些知識的話,就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麼在小學之前的時候,孩子應該學會的到底是哪些事情呢?可能並不是認字也不是拼音,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父母輕鬆教孩子認字的九種方法
    對於寶寶識字的方法,很多媽媽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寶寶識字總是那麼難?明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學會了漢字,隔天又拿來考問寶寶,他卻早已是一問三不知。是寶寶智力發育遲緩,記憶力差?絕對沒有!孩子三歲前的智力發展已經相當於成人的70%了,所以媽媽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孩子還小,記不住漢字是正常的。其實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習認字呢?正確認字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3歲左右開始讀書識字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4-6歲是更好的年齡。專家認為,對學齡前(3-6歲)兒童進行識字教育是具備一定條件的。據了解,經過兩年學習,中班孩子(4-5歲)一般能認字1200個左右。專家分析認為,如果兒童在6歲前學會2000個漢字,一般就無閱讀障礙了。
  • 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在和一些家長的接觸中,他們認為孩子在家的時候就要好好玩兒,學習、認字那是幼兒園和學校老師的事,再說年紀還小,用不著那麼著急。還有些家長的看法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只能是簡單圖片式的記憶,對字的筆畫和結構不會區分,也不會和事物聯繫起來,更不會理解字的意思;他們只會「背字」哪裡會認字呦。即使會認也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又會忘記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 如何教孩子認字?家長掌握這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漢字「小達人」
    正常來說,孩子到了6個月左右的時候,家長們就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了,我們可以利用睡前的時間,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或者看繪本,讓孩子對漢字有一定的概念。孩子通過反覆的觀察繪本,再加上家長讀時候的發音,孩子也能看到這個字的真正含義,從而會慢慢地跟著父母讀出來,所以,家長完全不用刻意去教孩子怎麼學習,而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這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我用三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認字
    幼兒園階段,教不教孩子認字?兩相對比差距明顯看過很多關於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教孩子識字的文章,有很多家長留言參與討論,從中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沒有教孩子識字的家長,都是滿腹憂愁。有一鄰居也曾在群裡諮詢過,如何教剛上一年級的女兒認字,一項作業是閱讀,太發愁。教孩子識字的家長表示,3歲左右就開始教孩子認字,有的3歲半認識600字、有的5歲認識1500字、有的5歲半認識1500字、有的6歲認識1500-1600。
  • 過早填鴨式認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用這五個方法識字既科學又快速
    因此比起早認字,培養孩子想像力更重要。另外,我是創作童話故事的,深知想像力的重要。這可能和許多人的想法背道而馳。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裡,早識字能收穫肉眼可見的變化:孩子的識字量在成百上千地快速增長,有些還在幼兒園四五歲時就認識上千個字了。可是想像力呢,卻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他上一年級,總計認識的字不超過30個。一年級最開始是學拼音,大概到11月拼音學完,開始學課文認字,他們大概兩天學一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有四五個必須要會寫的一類字,還需要認識十到二十個不等的二類字。一年級二類字特別多,因為剛開始接觸課文,每一篇課文第一次出現的生字都會被列入二類字。
  • 孩子不識字也能閱讀!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關於孩子孩子識字早這個話題小佳就非常自豪,她的孩子雖然才兩歲,就已經學會了將近600個字。小佳的方法也沒有多麼特別,就是平時睡前會帶孩子讀一些繪本。平時能接觸到的字,只要有空她就會用手指引導孩子點讀,就這樣堅持不到四個月,孩子就可以有意識的跟讀了。
  • 孩子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才是關鍵!
    因此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媽媽可以帶他多讀繪本,讀一些韻律感強的簡單的兒歌,通過學習看圖和聽說,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養成看書和傾聽的習慣,這是認字的前提和基礎。孩子喜歡閱讀、認字多,當然是好事;如果孩子暫時還沒有表現出對閱讀的興趣,也不用過於著急。家長們在順應孩子個體發展的前提下,可以進行相應的激發和引導。有人說,學齡前孩子還不具備抽象思維,認字只是把文字當做圖形來記憶,意義不大。但是,在孩子的小腦瓜裡,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馬」就像故事書裡草原上奔跑的駿馬;「鳥」就是樹枝上的一隻小鳥。
  • 學齡前兒童怎麼認字
    學齡前兒童該如何認字?到底要不要認字?這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地學會識字,相信很多家長都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