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這三個方法五個要點,幫助學前孩子學認字

2020-12-12 寶寶知道

聽說有的孩子,兩歲就能認識幾百字,甚至上千字,但對於大多數正常的孩子來說,三四歲是識字的最佳時期。

因為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時期。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也是一種圖形,現代文字其實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教育學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把識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是花費最少效果最好的方式。在生活中識字的方法有很多:

一、逛超市,看大字

孩子喜歡逛超市買東西,超市裡的海報廣告上的字很醒目,而且很多字重複率比較高。(我家寶貝通過逛超市最先認識的三個字就是「大潤發」哈哈---因為經常去,在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那三個大大的字。

二、讀繪本,指讀字

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比較有興趣通過故事認字,甚至不指讀時她還會經常問,這個字怎麼讀?

不好的是,指讀會打斷故事的連續性。有時孩子的注意力會在字上,而不是故事上。

所以建議可以先完整的讀完故事,然後再指讀認字。

三、出門時,認路牌

每個十字路口都會有路牌標誌。有時我們在路口等紅綠燈時,我會教她認路牌上的字,告訴她這樣下回我們就會認識這條路,不會迷路啦。孩子其實對路牌,地圖這些都跟感興趣,見到就會問,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多出門溜達,既能鍛鍊身體,也能認識一些字。

那麼教孩子認字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不要貪多,一天最多只教五六個字。

小孩子的記憶力有限,太多了記不住容易讓孩子有挫敗感從而失去興趣。

二、把識字當成遊戲,而不是任務。如果孩子一天只能認兩個字,那就兩個字好了。

三、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可能有的孩子通過繪本指讀認識了很多字,但有的孩子卻不喜歡指讀。作為父母,態度要淡定,有平常心,不要把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作比較,只要每隔一段時間比之前有進步,就要給予孩子肯定和表揚。

四、及時複習。教會孩子認識字後,可以找適當的機會考考她幫她複習,當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比如說,大人在看書的時候假裝有字不認識,可以問問孩子:「寶貝,這個字念什麼?媽媽想不起來了,你可以幫我想想嗎?如果孩子很快回答出是什麼字,就要及時給予表揚」謝謝你的幫忙,你真厲害。「如果萬一孩子也不認識,可以提議一起去問問爸爸或者家裡其他人,等孩子學會這個字後,在以後幾天,找適當的機會通過遊戲或者看故事書等方法,再幫她複習加深印象。

五、藉助網絡學習,但要注意保護孩子視力。

有不少識字的App, 2kids學識字,悟空識字,智象極速識字,西遊漢字幼兒識字,洪恩識字等等都是寓教於樂的,小孩子都比較喜歡。不過要控制一下學習的時間,不然對孩子視力有影響。

孩子認字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三四歲開始,慢慢教孩子認字,在小學前都能有一定的識字量。我們不是要孩子有很大的識字量,變成牛娃,教孩子識字的主要目的是在學習最開始的階段,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以及閱讀的興趣,便於以後的自主閱讀,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不同的看法或有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交流[呵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寧媽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學前識字利大於弊?三個方法教你把孩子培養成「小神童」
    文/阿凱媽媽關於學前是否應該讓孩子認字的爭論有很多,筆者持以支持的觀點。在現在的學前教育中,幾乎所有家庭都會讓孩子在進入學校開展正式教育之前進行認字培養,區別只在於多少而已。如果家長缺失了這部分的培養,那麼孩子在入學後就會因為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 怎麼教學齡前孩子認字?學會這五個方法,家長再也無需心憂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在孩子學齡前就會重視認字教育,然而很多孩子卻怎麼教,都教不會,一旦看到某個同齡孩子認字,立刻羨慕的不得了。比如在幾天前,我們小區的一個孩子在院內玩,突然指著牆上貼的一個警告語,對自己媽媽大聲的喊道:「媽媽,你看,這有個雨字,有個防字,還有危險兩個字!」立刻引起了一眾寶媽的驚訝,都圍著孩子媽媽讚嘆、請教!
  • 孩子識字難怎麼辦?試試這幾個方法
    有的媽媽說:「孩子越早認字越好,小區裡好多三四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背唐詩宋詞了,等孩子上學了再認字,就真的來不及了。」也有的爸爸說:「學齡前孩子好好玩才重要,學什麼字啊,學字讀書只會扼殺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我用三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認字
    支持者認為:教孩子認字,可以讓孩子實現獨立閱讀,能學到更多知識。上學後也會更加輕鬆,可以說是贏在起跑線上。反對者認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任務就是玩,不應該學習。認字就是抹殺孩子的天性,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得不償失。不是去小學化嗎?幼兒園都學了,上小學還學什麼。
  • 學前教育: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教寶寶識字有什麼好的方法?
    一、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 1、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讀書識字的良好環境,這樣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識字敏感3、把早期的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只認字實在是枯燥乏味,容易讓兒童產生厭學情緒,而閱讀更加有趣,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4、父母要監督孩子的學習不能間斷,學習時長可以循序漸進,比如第一天可以只學幾分鐘,之後慢慢變長。 5、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激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大家最好把識字和遊戲結合起來。 具體的方法有: 捉迷藏。
  • 教孩子認字的酸甜苦辣爽!
    回到家裡,媽媽再一次翻開《四五快讀》,發現書中每一課有八個字,沒有圖形,孩子就會專注於識字而非記圖,接著後面一頁是八個字同之前學過的字組成的短語,再接著的是由這些字組成的句子或者故事。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故事,循序漸進,緩慢過渡。媽媽只嘆自己當初太不用心,沒有細翻、細想。
  • 原來學認字也這麼好玩:孩子有趣的識字從這套書開始!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們得先認字,再學拼音。如果要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能跟得上進度,一定要提前讓孩子學認字。很多專家認為,孩子認字難,往往是方法不對。很多孩子從上學起,就被逼著抄生字,一頁頁地抄,又累又沒效果,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
  • 早識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認字遲怎辦?這五個方法快速提升識字量
    第二種卻認為過早識字不好,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以前的我,看了一些大V專家的育兒觀,便相信後者。認為過早認字,孩子會把注意力放在文字上,而忽略了讀圖。而圖片是能給到孩子無限啟發和幻想空間的。因此比起早認字,培養孩子想像力更重要。另外,我是創作童話故事的,深知想像力的重要。這可能和許多人的想法背道而馳。
  • 該不該教學齡前的孩子認字?看完這篇能讓你的養育困惑少一點
    很多家長糾結,孩子上學前要不要教會他識字,眼看著鄰居家的孩子上學前已經認識幾百上千個字,自家的娃連簡單的「大、小」都不認識,是不是起跑就輸了一大截?針對這個問題,一起來聽聽黃博士怎麼說~1、認字早晚,因人而異關於孩子上學前要不要認字,家長不用過於糾結。每個孩子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對圖形敏感,有的孩子對字有更早的興趣。黃博士以自己家兩個孩子為例,家中的老大認字很早,老二認字很晚。
  • 孩子早點學認字,學1個字,頂100句溝通。學習癮替代手機癮
    認字可以幫到家長和孩子我們先考慮,孩子早點學認字,是否真的存在弊端?其實一件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家長就會想到弊端,這也是好的,也沒什麼影響。過早認字,好過於過早厭學早點認字,就能早點贏得知識面認字,並不是讓孩子學寫字。只要簡單的認識,讓孩子和漢字打個照面,算是很熟絡的朋友了。如果連面都不見上一面,將來讀書學認字,豈不是陌生、認生,最後不想學了。
  • 丟掉那些沒用的識字工具吧,掌握3個方法,不花錢也能教孩子認字
    但是同時因為識字產生的習慣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有的孩子光玩識字APP裡的遊戲,也有的孩子只認識手裡的字,不認識書本裡的字。家長更頭疼,花了錢給孩子進行早期識字啟蒙教育,反而到了小學,語文學習能力還是不高,甚至學了等於白學,不光對字的記憶全忘了,寫字也成了問題。其實,這並不是孩子識字能力有差距,而是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識字的時候,方法有問題。
  • 孩子認識形狀難?可能是家長方法不對!試試這3個方法!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研究表明,大約從6個月開始,孩子就能夠手眼協調地抓握積木,明確地感知到物體形狀了。到1歲左右,孩子已經能夠辨別一些主要的形狀,比如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等。這時候,很多家長便開始給孩子買各種繪本、玩具,希望幫助孩子認識形狀,提升數學能力。
  • 孩子學前識字並不難!抓住識字敏感期,用這4個竅門教娃認字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孩子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才是關鍵!
    作為讀書寫字、自主學習的基礎,認字自然是啟蒙的第一步。「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孩子認字?」就成了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寶寶讀寫能力萌發的第一步,認字當然非常重要。但媽媽們可別忘了,更重要的是對寶寶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啟發。只有先在寶寶心裡種下快樂的種子,才能讓他在未來的學習中成長地更加茁壯健康。那麼今天,糕媽就來和大家叨一叨認字的話題吧。
  • 價值10萬的超級乾貨:孩子從學認字到自己閱讀的全套方法(含書單推薦)
    「小朋友上學前要不要開始識字?」「從多大開始學認字?」「如何提高識字量?」,「如何引導孩子自主閱讀?」,「要不要指讀?」,「要不要買識字卡片?」、「總是重複讀一本書怎麼辦?」……從幼兒識字開始,到踏上自主閱讀之路,伴隨著家長們的許多困惑,有的是觀點和學習方法的疑惑,有的是具體實踐操作的問題。正是如此,用心的爸爸媽媽們積累和總結了大量寶貴的經驗。
  • 孩子到了認字敏感期,怎麼教效果最好呢?
    (雖然號稱在雞娃,但從來沒有提前教過什麼,比如認數字或漢字)教孩子認字時,要呵護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不要讓認字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想一想,如果沒有興趣,單單學認字會是多麼枯燥的一件事,孩子肯定會有牴觸心理。
  • 孩子認字的三個瓶頸,可以組合這三款神器輕鬆破解 經驗分享
    手手君給自家娃認字,主要就是用三款「神器」——翻對對、小象字卡、四五快讀。為什麼說是神器,而且需要三款呢?因為這三款神器分別能對應破解孩子認字的三個重要瓶頸,但也都具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所以需要組合起來,相輔相成。手手君結合自家娃認字的經歷來說一下。
  • 寶寶幾歲認字?怎樣認字?牢記6個小技巧,學齡前輕鬆認識1000字
    「(比起其他的方法)我對兒童在什麼樣環境下學新詞彙更感興趣」Zosh教授的團隊耗時5年做實驗證明:3-6歲是孩子認字的黃金年齡段,父母想要讓孩子識字多,應抓住這個年齡段進行多加培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 教孩子認字,這8個小遊戲你值得擁有!
    不久前糕媽發了一篇關於教寶寶認字的文章,很多媽媽都留言,表示要不要教寶寶認字、什麼時候認字這些問題都明白啦!但是認路牌、標示等生活場景完全不夠呢,還有沒有更多方法能讓學認字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引起寶寶的學習興趣呢?
  • 孩子學認字不能急,培養興趣最重要!
    眾所周知,中國家長有跨不過去的三道坎:數數、識字、學英語。其中,學漢字又是各位家長最重視的一項。出於「孩子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很多家長早早地給孩子買了日曆、字卡,希望早點薰陶一下,順帶認幾個字。然而,枯燥的教學效果不大,漸漸也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