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的孩子,兩歲就能認識幾百字,甚至上千字,但對於大多數正常的孩子來說,三四歲是識字的最佳時期。
因為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時期。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也是一種圖形,現代文字其實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教育學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把識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是花費最少效果最好的方式。在生活中識字的方法有很多:
一、逛超市,看大字
孩子喜歡逛超市買東西,超市裡的海報廣告上的字很醒目,而且很多字重複率比較高。(我家寶貝通過逛超市最先認識的三個字就是「大潤發」哈哈---因為經常去,在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那三個大大的字。
二、讀繪本,指讀字
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比較有興趣通過故事認字,甚至不指讀時她還會經常問,這個字怎麼讀?
不好的是,指讀會打斷故事的連續性。有時孩子的注意力會在字上,而不是故事上。
所以建議可以先完整的讀完故事,然後再指讀認字。
三、出門時,認路牌
每個十字路口都會有路牌標誌。有時我們在路口等紅綠燈時,我會教她認路牌上的字,告訴她這樣下回我們就會認識這條路,不會迷路啦。孩子其實對路牌,地圖這些都跟感興趣,見到就會問,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多出門溜達,既能鍛鍊身體,也能認識一些字。
那麼教孩子認字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不要貪多,一天最多只教五六個字。
小孩子的記憶力有限,太多了記不住容易讓孩子有挫敗感從而失去興趣。
二、把識字當成遊戲,而不是任務。如果孩子一天只能認兩個字,那就兩個字好了。
三、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可能有的孩子通過繪本指讀認識了很多字,但有的孩子卻不喜歡指讀。作為父母,態度要淡定,有平常心,不要把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作比較,只要每隔一段時間比之前有進步,就要給予孩子肯定和表揚。
四、及時複習。教會孩子認識字後,可以找適當的機會考考她幫她複習,當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比如說,大人在看書的時候假裝有字不認識,可以問問孩子:「寶貝,這個字念什麼?媽媽想不起來了,你可以幫我想想嗎?如果孩子很快回答出是什麼字,就要及時給予表揚」謝謝你的幫忙,你真厲害。「如果萬一孩子也不認識,可以提議一起去問問爸爸或者家裡其他人,等孩子學會這個字後,在以後幾天,找適當的機會通過遊戲或者看故事書等方法,再幫她複習加深印象。
五、藉助網絡學習,但要注意保護孩子視力。
有不少識字的App, 2kids學識字,悟空識字,智象極速識字,西遊漢字幼兒識字,洪恩識字等等都是寓教於樂的,小孩子都比較喜歡。不過要控制一下學習的時間,不然對孩子視力有影響。
孩子認字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三四歲開始,慢慢教孩子認字,在小學前都能有一定的識字量。我們不是要孩子有很大的識字量,變成牛娃,教孩子識字的主要目的是在學習最開始的階段,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以及閱讀的興趣,便於以後的自主閱讀,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不同的看法或有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交流[呵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寧媽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