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該如何認字?到底要不要認字?這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地學會識字,相信很多家長都願意嘗試。
最近,有位學齡前兒童的家長給《快報時間》來電話,說夫妻倆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教孩子識字,看到有同事在iPad裡給孩子下載了一款識字軟體,就也下載了,結果孩子很喜歡,一邊玩遊戲一邊識字,也確實認了不少。
可問題隨之而來:這位家長發現,有些字孩子在iPad裡明明認識,但寫到小黑板上卻又不認識了,這是怎麼回事?
最新的iPad識字軟體和傳統的識字卡、手寫板書相比,真的有優勢嗎?
口說無憑、實驗為證,《好奇實驗室》來到杭州安華幼兒園,請江思思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次識字對比實驗。
15位大班小朋友分成三組
分別用iPad、識字卡、板書學習8個生字
我們準備了8個漢字讓小朋友學習:歲、片、正、回、綠、今、瓜、皮——一共有15位小朋友參加實驗,他們都不認識這些字。
這15位小朋友都來自大班,他們被分成了3組,分別通過識字卡、手寫板書和iPad識字軟體來學習。
按計劃,小朋友們一共有5天的時間來學這8個字——前三天每天學2-3個新字,後兩天複習鞏固,每天的學習為20分鐘。
用識字卡和手寫板書識字的小朋友,都是通過江思思老師的講解進行學習,不同的是:識字卡組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拿識字卡,而板書組的小朋友只能看黑板。
iPad組的小朋友比較特殊,老師只在課前告訴他們要學習字的讀音,接下來就全由小朋友自己通過iPad中的識字軟體自主學習。
iPad上的識字軟體叫「網易識字」,不僅能教漢字讀音,還有動畫幫助小朋友記住字形,讓小朋友手寫臨摹,最後會配合詞組、詩歌以及小遊戲進行複習——比如教「片」字時,會有個切蛋糕的動畫,並放出配音:「片字可以想像成用刀切下一片蛋糕」。
識字興趣最濃的是iPad組
識字最多的是識字卡組
通過江思思老師的觀察,在5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最濃厚的是iPad組的小朋友,識字卡組次之,板書組最差。
「iPad裡面的識字遊戲,色彩比另外兩組更加濃;板書組前期效果比較好,老師上課,他們會比較專注聽,但因為手上沒任何東西,專注程度不會持續很長;過了這段時間後,孩子的專注力就沒拿識字卡的那批小孩子好。」江思思老師說。
那麼實際識字效果如何呢?
5天後,我們對三組小朋友進行了測試——
識字卡組的小朋友平均每人記住了6.6個字,iPad組平均每人記住6個字,板書組平均每人記住5.2個字。
都市快報 記者 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