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寶寶識字這件事上,很多寶媽都感到迷茫,為什麼教寶寶識字這麼困難?明明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但是孩子就是學不會。有些字今天學會了,明天考卻又一問三不知。難道是寶寶的智力有問題?又或者是寶寶的記憶力不好?
其實都不是,一般3歲的寶寶就具備識字能力了,因為3歲孩子的大腦的發育程度,已經相當於成年人大腦的70%了。所以,父母不要覺得寶寶還小,不會認字很正常,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教孩子識字的方法是否正確。
舉個例子:
小王猛今年3歲了,媽媽並沒有教他識字,平時別人問:「你家孩子都那麼大了你咋還在不教他識字啊?」小王媽媽則是一臉的鄙夷:「孩子才3歲,連話都聽不懂,能認識幾個字啊?教了也是白教」。
與之相比,曾出現在最強大腦舞臺中的「小神童」王恆屹小朋友,就恰恰相反,王恆屹的奶奶在他3歲的時候就開始教他識字,每天堅持不懈,各種辦法都用上了,終於王恆屹在3歲的時候就認識3000多字。
同樣是3歲為何別人家的孩子就可以識字這麼多?其實這都跟教育方法和教育態度有關。
如何提高學齡前兒童的識字量?爸媽掌握這3點就夠了
第一點、掌握孩子識字的最佳年齡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合適?幾乎是每一個家長內心的疑惑,從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兒童時期孩子大腦發育的速度飛快,記憶力也特別好。
經過大量的數學研究和實踐發現,3-5歲是孩子記憶能力和識別能力發展的高峰期,這個時期孩子能像接觸任何物品一樣地去接觸漢字,所以3-5歲是孩子學習漢字的最佳年齡。
當然這也不絕對,也有專家認為,當孩子能識別圖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識字。所以教寶寶識字越早越好。
第二點、為孩子營造一個識字環境
對小孩來說環境非常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聽過,孟母帶著孟子去了三個地方,分別是鐵匠鋪旁、荒郊野外、學堂旁,在鐵匠鋪孟子學會打鐵,在荒郊野外孟子學會哭喪,在學堂旁孟子學會讀詩。
由此可見,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要教孩子識字,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建議父母看到什麼就教孩子什麼,比如在外面散步時看到汽車學「車」各種關於車的字都可以交給孩子,如:「汽車、火車、訂車、警車、卡車、高鐵」,因為孩子今天剛看到車,所以印象會很深刻,學會了一般是不會忘記的。
除此之外,建議父母在家中牆上掛寫漢字表,或者是在冰箱電視上貼著帶有物品名字的紙條,這樣孩子每次看電視的時候都能看到「電視」兩個字,久而久之就會記得很清楚。
第三點、掌握正確且高效識字方法
教孩子識字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選對方法,學會借用工具下面分享給大家幾個小方法,都是我自己親身測試過的效果還不錯。
1、利用圖畫故事書教寶寶識字
家長千萬別放過給孩子講故事看圖畫書的機會,在帶著寶寶看圖畫書時,一邊指著書裡面的字,一邊念給寶寶,漸漸的孩子就會熟悉漢字,並且記住,我就是這樣教我家寶寶的,效果還算明顯,有事後我剛指一個字還沒等我說孩子就說出來了。
我在家就是利用故事書教孩子識字的,每一頁中除了故事,還有單獨的字和相對應的一首詩,孩子很喜歡,知識含量很充足,全書6個內容還是很豐富的。
2、識字卡片很重要
心靈手巧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製作好看的識字卡片,時不時地利用卡片教孩子認識漢字。像我這種手笨的媽媽,就別自己忙活了,花錢買一套字卡又不貴,內容多又省事,每天帶孩子一起學習多好,這裡我分享給大家一套字卡,圖文並茂非常適合給孩子識字
3、兒歌學習識字
兒歌是教孩子識字的一個好幫手,一般孩子對音樂都很敏感,我家聽兒歌的時候還會跟著起舞呢,所以我建議家長們試試通過兒歌教寶寶識字。
具體方法也不難,就是讓孩子看著歌詞,聽著兒歌,剩下的就不用管了,多聽幾遍之後聰明的孩子甚至能唱出來。
想教孩子識字並不困難,只要掌握方法還是挺簡單的,家長們可以試試上面這3點,如果你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