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用這3個方法,幫娃在學齡前領先一大截

2020-12-12 瑩姨育兒趣談

讓孩子愛識字、多識字成了當前家長最頭疼的一件大事。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要求,小學期間孩子應當掌握三千以上的漢字,其中前兩個學年也就是二年級畢業前就應當認識1600個常用漢字,其中一半以上還需要掌握書寫能力。

在兩年內要學會近兩千個漢字,對家長和孩子而言壓力都不小。這實際上默認為在入學前孩子就應當已經熟練掌握了生活中的常用漢字,也就是說,最遲在幼兒園時期就應讓孩子開始大量識字了。

這也是符合兒童生長發育規律的。《學前心理學》指出,3-4歲是兒童圖形知覺發育的敏感期,4-5歲則是兒童圖形知覺迅速發育期,此時是兒童辨識圖形、掌握空間記憶的最佳時期,學習的興趣高昂、成果彰顯,此時也是幼兒學習識字的最佳時期——文字對幼兒而言正是一種特殊的圖形。

因此,想讓孩子在學前就能夠大量識字,務必要抓住孩子的圖形敏感期。

1、什麼是圖形敏感期?

孩子一旦過了3歲,很多行為就會開始和低齡時期產生很大不同。例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拿到彩筆、白紙就會習慣性地塗塗抹抹,並主動畫出方形、圓形等簡單的圖形,或是各種顏色的線條,試圖用圖形來反映他所看到的世界,這就是孩子的圖形敏感期。

2、圖形敏感期孩子的記憶優勢

此時的孩子對各種形狀和空間幾何非常感興趣,並能夠迅速觀察到不同形狀的特徵差別,因此在記憶漢字上具有明顯優勢。例如,3歲之前孩子需要觀察好久才能發現「太」與「大」的不同之處,但圖形敏感期的孩子馬上就能發現。利用觀察圖形的方式來記憶漢字,從而學會識字,是這一時期孩子的優勢所在。

如何利用圖形敏感期識字?

一、圖文卡片創造文字環境

正因孩子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都飛速發展,因此在這一時期教孩子識字,就要將圖形和漢字的聯繫進一步加強。

表形性是漢字的特點之一,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識字卡,將漢字與常見物品的圖案排列在一起,或是將抽象的文字還原成圖形,引導孩子記憶,如「手、口、耳」等漢字,先讓孩子觀察圖形,再與漢字關聯,帶有人體器官的圖形能讓孩子記憶的更快更牢固。

二、指讀繪本

漢字學習必須從應用中來,到應用中去,無法與實際需要關聯的漢字是缺乏生命力的。現在有很多教孩子識字的繪本或者啟蒙書,裡面融合了發音、字形、圖像等等部分,讓孩子更快速地、更深刻地認識一個漢字!

在圖形敏感期的孩子也會對漢字產生較強烈的好奇心,樂於將口頭表達中的漢字與印刷出的漢字進行關聯。因此,在閱讀繪本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指出一些簡單的漢字,讓孩子意識到剛剛所說的正是書本上的這一字符,看得多了,漢字就自然會變得十分熟稔。

三、隨時隨地,利用口袋書

識字不是需要「特別儀式感」的一項活動,在平時的零散時間裡都可以拿來利用。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口袋識字書,輕便小巧,放在孩子的小書包裡,在等車、飯後等平時生活中一些碎片化的時間裡拿出來,和孩子一起玩識字的遊戲。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用這幾個方法,幫娃喚醒識字興趣
    文 | 小果樹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一年級新生開學,也就意味著又有新的一批學齡前的孩子到了「幼小銜接」的時期了。我朋友家孩子今天5歲,之前從來沒有經過系統的識字學習,現在認識的字很少,甚至還達不到能獨自閱讀簡單的繪本。想著還有一年孩子就要上小學了,朋友有點著急了,就來問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
  • 如何教學齡前孩子大量識字?掌握這4個妙招,助寶寶快樂識字
    前兩天表妹在群裡吐槽她婆婆,說孩子才5歲婆婆就天天逼著孩子識字,字沒學會幾個反倒是越來越不喜歡識字了,有天還偷偷和表妹說他討厭識字、不想識字,這可把表妹給氣壞了!在陳鶴琴先生看來,孩子都喜歡閱讀,沒有識字之前孩子要「求」父母給自己講故事、念繪本,但在識字之後,孩子就可以逐漸獨立閱讀,這對於萌發了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誘惑,這也是孩子會主動詢問家長:「這是什麼字?」的內在原因之一。這下大家明白了吧!
  • 再也不用花錢給孩子報班,掌握3個方法,學齡前兒童識字不再難
    第三類家長:放任自由派,覺得孩子還是讓他自己發展,學齡前家長不去幹涉。其實這三類家長的觀點都有點片面性。尹老師的意思是說,只要父母懂得用合適的方法去教孩子,而孩子都能接受,這就是好的。張明紅: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 " 學前兒童能夠大量識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論。」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其實是閱讀,但是閱讀也不一定是識字閱讀,無字繪本也是閱讀,不能把識字作為閱讀的前提和基礎。
  • 如何提高學齡前兒童的識字量?爸媽掌握這3點就夠了
    關於教寶寶識字這件事上,很多寶媽都感到迷茫,為什麼教寶寶識字這麼困難?明明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但是孩子就是學不會。有些字今天學會了,明天考卻又一問三不知。難道是寶寶的智力有問題?又或者是寶寶的記憶力不好?其實都不是,一般3歲的寶寶就具備識字能力了,因為3歲孩子的大腦的發育程度,已經相當於成年人大腦的70%了。
  • 學齡前兒童如何提高識字量?掌握這幾點,贏在起跑線上。
    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四歲的孩子就能認得2000多的漢字,原來是他的爺爺把字詞貼滿了全家,每天讓孩子認字。學習英語的都知道,單詞孤立的記憶,容易遺忘,如果把單詞放在語境中記憶,理解單詞在語境中的意思,單詞的記憶效果會更好。學齡前兒童識字好處多,伴隨著識字量的增多,孩子可以自主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擴展閱讀量。進入小學階段後,識字量高可以減輕功課帶來的負擔,從而讓孩子從獲得自信。
  • iPad識字軟體比傳統識字有效?學齡前兒童怎麼認字
    學齡前兒童該如何認字?到底要不要認字?這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地學會識字,相信很多家長都願意嘗試。
  • 學齡前如何平衡中英文閱讀
    五歲孩子如何平衡中英文閱讀?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因為我家也是五歲左右開始自主閱讀,中文識字閱讀剛好一年,英文識字閱讀也快一年了,我也問過自己,如果時光倒帶回到一年前,甚至幾年前,我會怎麼安排?於是根據自家情況寫了這篇文章,就當給大家一個參考案例。畢竟孩子的成長,路漫漫,所有用心的家長也都希望,把時間用在刀刃上。
  • 退休數學老師整理:因式分解的16種方法,孩子掌握,領先一大截!
    退休數學老師整理:因式分解的16種方法,孩子掌握,領先一大截!數學的痛難點不在於知識點,而在於做題的過程中,邏輯思維混亂情況下的無奈。很多同學覺得數學難,每次考試分數拉後腿,無非就是因為題目本身帶來的距離感,尤其是對女同學來說。
  • 如何輕鬆培養娃「識字」?掌握這3個小竅門,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從學學習認字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教育學家說過:「七歲以下的孩子相對記憶力較好,求知慾強,從小學會識字有利於今後建立一個學習的科學體系」。那麼該如何快速有效的讓孩子提高識字的能力呢?一、怎樣幫助提高識字能力1.
  • 孩子6歲前,如何學會100以內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幫娃收藏吧
    我家大寶在上小學前,我就想如果能讓他識字幾百個,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那孩子上小學以後,我是不是能省不少心。這識字還好,但是讓孩子做算術題的練習,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我和老公都是一種折磨!後來我開始搜尋起如何教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我總結出了4個比較好用的技巧,在這裡分享給所有的父母們!
  • 還在為孩子識字發愁?三個教學方法讓孩子輕鬆學會漢字
    中國向來重視識字教育,漢字是全國共同的溝通工具和文化傳承的載體。傳統的識字教育,重視識字的產出,例如側重記誦、大量抄寫、以字型帶動學習。這種教學法,讓兒童學習漢字成為一件苦差事。如果一味地被迫用腦,想提前學習的時間,並不能加速大腦的開發,相反還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孩子識字也要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可惜的是,很多家長只追求「識字」的結果,而忽略了其間的過程。要想幫助孩子進行早期的識字啟蒙,需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其實識字並非難事,最重要的是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激發孩子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找對教學方法。
  • 為什麼要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識字閱讀教育呢?
    不少人都認為孩子識字閱讀是上學以後的事情。但是現在有不少的早教專家都提倡孩子在學齡前就開始識字閱讀。這是為什麼呢?0到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學習語言事半功倍,超過了這個時間,學習起來就比較而言費力費勁
  • 孩子識字難怎麼辦?試試這幾個方法
    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毋庸置疑,但在孩子的識字方法上,許多父母都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入手。今天,我們就介紹幾個有效實用的方法!3-6歲是孩子學習文字的最佳期。父母應當抓住這個最高峰和最佳期,讓孩子輕鬆地學會識字閱讀。平時不限時都可以教孩子識字,千萬不要強加於孩子,要積極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 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說話那麼清晰流暢,我們家孩子卻結結巴巴、磕磕絆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個溝通高手,我家孩子卻總不願意和人說話?」是的,有的孩子語言清晰、表達流暢、邏輯性強,有的孩子則恰好相反。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語言的構成。
  • 過早填鴨式認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用這五個方法識字既科學又快速
    文/琉璃蘇比孩子上小學後,面臨了認字問題。如何才能讓孩子快速地識字,讓家長們頗為頭疼。和一位小夥伴媽媽聊起學齡孩子識字問題,發現他們家孩子竟然還在幼兒園時就已經能自主閱讀了,現在上一年級,每天早上都自己一個人看一會書才去上學。既自律,又好學,最重要的,是她的識字量非常大。
  • 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識字,別人的孩子已經會讀書了,如何教孩子識字
    ,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享受學習的樂趣 ,已經甩你一大截。,邊玩邊學1-3歲是孩子的識字興趣啟蒙階段,教孩子識字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2歲多的孩子理解力還不很強,不能與7歲孩子相比,每天能識一兩個字就很好了。
  • 如何引導學齡前孩子識字,培養閱讀興趣?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下午帶著二寶去社區和幾個同齡孩子玩耍,二寶看到地上井蓋上寫著兩個字,對我說:「媽媽,這是『尚』,這是『雨』。」.周圍的幾位寶媽都表示驚訝,學齡前的孩子竟然能夠識字。「你的寶寶怎麼學會識字的?」這位寶媽告訴我,她把單詞寫在黑板上,教孩子閱讀。孩子卻坐不住,不願意識字,喜歡四處玩耍。剛學會的幾個字詞,轉眼間就會忘記。
  • 要不要教孩子識字呢?家長先搞明白兒童的識字方法再決定
    要不要教孩子識字?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認字比較好?幼兒園的孩子要不要去上識字興趣班?這一系列的關於識字的問題,都是很多重視教育又擔心用錯方法的家長們討論得最多的問題。答案是要教孩子識字,但是要注意識字方法。現在有一種觀點是明確反對學齡前的兒童認字,因為這種觀點認為過早地教孩子識字,就是提前消耗了孩子的生命力,而且文字符號會禁錮孩子的思維。簡單來講,就是他們認為學齡前的孩子如果認識漢字了,那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就會直接看字,而忽略圖畫,這就體現不出孩子繪本閱讀的真正價值了。
  • 孩子學齡前用這3個方法,讓他記憶力超群,練出「最強大腦」
    想要孩子的生活、學習更順利,記憶力一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孩子避免很多麻煩,更快的學習某些技能和知識。但是,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培養出好的記憶力呢?首先,就是時機的把握,記憶力的形成和發展是有時間的。
  • 孩子識字別「硬背」,這4個方法簡單實用,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聽說小學入學前,孩子的識字量至少要千字以上。不少家長在開學前,匆匆忙忙地給孩子準備大量的識字課程,為了能讓孩子快速記下來,多數都是死記硬背。一旦沒有了家長的催促,孩子沒多久就忘了。強迫孩子識字,還容易讓孩子對識字心生厭煩,識字量沒上去,反而給學習形成了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