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我知道 | 學齡前兒童如何通過飲食正確補鈣?

2020-12-19 澎湃新聞

健康知識我知道 | 學齡前兒童如何通過飲食正確補鈣?

2020-04-2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天是適合兒童生長的季節,爸媽總會擔心孩子在這個時候缺鈣。實際上,孩子每天注意飲食均衡;在戶外接受適當的陽光照射,刺激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來促進鈣的吸收,完全可以滿足鈣的需要量,不需要額外補鈣。

那麼怎樣在孩子日常飲食中保證充足的鈣?

6 個月以下

這個時期的寶寶,每天需鈣量200毫克左右,母乳(或配方奶)是寶寶唯一的營養來源,保證充足的奶量(600毫升以上),適量補充維生素D,不缺鈣。

膳食推薦:母乳或者配方奶。

7-12 月

6月齡後寶寶每天需鈣量250毫克左右,此時開始添加輔食,每天保證6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一般可以滿足鈣的需要量。

膳食推薦:母乳或配方奶+不過敏的高鈣輔食,如嬰兒米糊,嬰兒酸奶,蛋黃泥,蒸豆腐,碎菜末等。

br/>1-3 歲

寶寶1歲後,每天需鈣量600毫克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喝母乳少了,也可以嘗試一些新食物,但是奶量不應減少,每天給寶寶喝300mL牛奶,適量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般可以寶寶滿足鈣的需求。酸奶、奶酪等也是很好的選擇。

膳食推薦:奶酪炒雞蛋,芝士蛋燒,白煮雞蛋,芝麻糊,油菜等深色蔬菜、豆腐等豆製品、魚蝦等。

4-6 歲

4-6 歲的孩子每天需鈣量800毫克左右,為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推薦每天喝 300-400mL奶或奶製品。多參加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刺激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平日裡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搭配,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

膳食推薦:蒜蓉西藍花,胡蘿蔔蝦仁。

一般來說,膳食均衡,保證奶製品的攝入量,每天戶外曬太陽超過1小時的孩子不需要補鈣,惡劣天氣時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

總結

膳食中鈣的主要來源包括:

奶類和奶製品,如純牛奶、酸奶、奶酪等;

大豆和豆製品,如大豆、豆腐、豆乾、豆皮等;

深綠色的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西藍花等;

水產品:如帶骨小魚、蝦、蟹、貝類等。

種子類,如堅果,芝麻醬等,但因熱量高,胖寶寶們應注意適量攝入。

怎樣通過天然食物給孩子補鈣,爸媽們都學會了嗎?

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健康知識我知道 | 學齡前兒童如何通過飲食正確補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齡前兒童飲食的八大特點
    各位媽媽們千萬不能忽視學齡前寶寶的飲食,只有健康飲食,才能擁有一個身體強壯的寶寶哦!與幼兒相似,學齡前飲食也應注意到熱能需要的個體差異,既要防止熱能攝入不足,也要防止攝入過多發生肥胖症。學齡前兒童肌肉發育較快,再加以內臟器官增長、酶和激素等合成機能的成熟,均需要大量蛋白質。每日應供給45—558的蛋白質。2、礦物質、維生素:充足的鈣與維生素D的供給不僅能夠影響學前兒童骨骼增長和骨骼硬度的增加,而且與恆牙的健康也有很大關係。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運用安全工程實務題——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
    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綜合評估制定將對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的制度的要求,管理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通過移動本質安全技術隨時隨地進行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檢查,根據系統累計得分,幼兒園上級部門對確定各幼兒園達到的等級,進而進行獎懲。
  • 學齡前兒童的飲食特點 要多吃什麼最好
    原標題:學齡前兒童的飲食特點 要多吃什麼最好   學齡前兒童的飲食和其他時期相比有哪些特點呢?學齡前兒童是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飲食的合理安排和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在這裡,為大家科普一下學齡前兒童的飲食方法,千萬不要錯過了。
  • 學齡前兒童知識教育的誤區
    學齡前兒童主要是指3~6歲年齡段的孩子,作為學齡前兒童的父母,你是否也猶豫過要不要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呢?如果不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知識教育怕到了小學之後跟不上學校的進度,如果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又擔心過早的接觸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興趣。
  • 孕婦如何正確補鈣?孕期補鈣的六個注意事項
    孕婦補鈣吃什麼好?關於孕婦補鈣的產品市場上的廣告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究竟是食補好還是藥補好呢?建議各位媽媽們,如果是不是嚴重缺鈣的話,建議飲食療法比較安全健康。孕婦補鈣尤其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如何正確的服用鈣劑?
  • 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快,繼續飲奶很關鍵
    對於兒童而言,奶及奶製品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吸收,也是鈣和優質蛋白最佳來源。據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飲奶狀況不容樂觀,從而直接影響其營養攝入和健康成長,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生長發育,我們推薦學齡前兒童應繼續喝奶,並養成良好的喝奶習慣!
  • 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快,繼續飲奶很關鍵!
    據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飲奶狀況不容樂觀,從而直接影響其營養攝入和健康成長,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生長發育,我們推薦學齡前兒童應繼續喝奶,並養成良好的喝奶習慣!學齡前兒童繼續喝奶,有益身體健康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對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高,奶類營養成分齊全、易於消化吸收、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的良好食物來源。
  • 「衛生保健」關注飲食 助力成長 | 三明市實驗幼兒園開展「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健康知識線上公益講座
    對孩子來說,從小時候起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關乎幼兒一生的幸福。不過,怎樣才能吃得營養,吃出健康?10月15日,三明市實驗幼兒園邀請了三明市婦幼保健院生長發育門診的鄧麗婷醫生給小班年段家長開展了一場精彩的《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線上公益講座。
  • 如何正確給寶寶補鈣?(下篇)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該如何正確給寶寶補鈣呢?我們先來看看,寶寶每天要攝入多少鈣?300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1000mg0.5~1歲:每天推薦攝入(RNI)400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1500mg1~4歲:每天推薦攝入(RNI)600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1500mg4~7歲:每天推薦攝入(RNI)800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2000mg如何正確給寶寶補鈣
  • 如何給寶寶補鈣,教你正確的補鈣姿勢
    今天,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幫你解答這些科學而實用問題!研究證實:兒童期鈣攝入量低於300mg/天即可能導致成年後身材矮小。 但如果盲目補鈣導致過量鈣攝入,不僅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反而會影響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導致便秘、浮腫、多汗、厭食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高鈣尿症、高鈣血症,導致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一、怎麼知道寶貝是不是缺鈣?
  • 學齡前兒童運動指南
    運動、飲食和睡眠構成了兒童每天24h自然養育的3個要素。學齡前兒童的運動與其骨骼、心肺健康、動作和認知發展、以及社會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均密切相關,並且也將持續影響著成年後乃至一生的健康。 ●身體活動是指由骨骼肌收縮引起的、導致能量消耗的所有身體運動 。
  • 【風車健康小課堂】——如何給孩子正確補鈣
    風車健康小課堂 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時期的孩子們來說,補鈣是促進他們骨骼生長發育的頭等大事。很多家長都知道要給兒童補鈣,那麼最佳補鈣時間是什麼時候?如何補?今天,《風車健康小課堂》來告訴你!
  • 如何讓學齡前兒童吃得好? 北大教授給您支招兒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營養學專家柴巍中針對學齡前兒童生理、心理髮育特點,講解了學齡前兒童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方法及家長們對孩子飲食的認知誤區等。  身體健康是孩子們的第一條起跑線  柴巍中說,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身體健康是孩子們的第一條起跑線。
  • 美團親子開啟2019學齡前兒童營養午餐公益項目
    與往年不同的是,活動開幕當天,美團親子業務部(以下簡稱:美團親子)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啟動創新型公益合作模式,攜手用戶和商家為湖南湘西貧困地區的3-5歲學齡前兒童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幫助更多的孩子吃得更好。圖為「親子奇妙日」開幕暨2019學齡前兒童營養午餐項目啟動儀式  對於城市裡的父母們來說,為孩子挑選幼兒園,園裡的飲食搭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 學齡前兒童如何保護自己 青島公布十大安全理念
    對此,針對學齡階段兒童的安全教育青島市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一到九年級都編印了安全教材,開設了安全課程,同時輔以應急演練、安全體驗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比學齡階段兒童,學齡前兒童安全教育幾乎空白。歐美等先進國家安全教育都是從小抓起,特別是學齡前,把正確的安全理念從小的時候就灌輸給孩子。
  • 〔連結〕如何做才能讓學齡前兒童更聰明
    從腦神經科醫生的角度來看,如何幫助學齡前的孩子打造更加聰明的小腦瓜?我整理出「一個中心、五大基本點」, 和大家一起學習。
  • 如何正確地理解學齡前兒童的智商、情商和財商教育
    學齡前兒童的智商、情商和財商教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今天我們就開始來講講。學齡前兒童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齡前兒童一般是指6周歲之前的孩子,在這個時期,又分為乳兒期(0~1歲);嬰兒期(2~3歲);幼兒期(4~6歲)。
  • 完善農村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 都來為「營養餐」出把力
    研究表明,相比在讀階段,學齡前階段特別是3歲前的營養狀況,對大腦和智力發育乃至心理健康的影響更大,對一個人的成長更為關鍵。眼下,部分半歲到三歲的農村嬰幼兒可通過國家衛健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部門和機構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學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等獲得一定營養支持。不過總體看,這些計劃主要在貧困地區開展,尚未對農村學齡前兒童實現全覆蓋。
  • 佛洛伊德性理論視角下的學齡前兒童性教育研究初探
    我國都市幼兒園對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該教育領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研究還有待夯實和深入,本文旨在佛洛伊德性理論視角下對學齡前兒童性教育進行研究,我國都市幼兒園由於特殊的經濟地理特點,幼兒園的教師體系,幼兒園教育基礎和幼兒家庭等具有特殊的群體特性,因此藉此理論來創構具有我國都市特色的幼兒園教育體系具有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