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的智商、情商和財商教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今天我們就開始來講講。
首先認識一個話題,從關鍵詞開始認知:
【學齡前兒童】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齡前兒童一般是指6周歲之前的孩子,在這個時期,又分為乳兒期(0~1歲);嬰兒期(2~3歲);幼兒期(4~6歲)。
不難看出,在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周期變化是比較快的,因為快,所以我們就得特別重視了。
【教育】
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
因此,也可以把教育理解成為:引出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智商】
即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先說說」商「,英文中的」Quotient「意思是:商(除法所得的結果)。不難理解,其實就是結果的意思。
其次,說說」智「:智力的意思,那智力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二十項。
因此就不太難理解智商就是上述這些能力的結果。
也就不難理解我們平時考試的分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而這也會指引著我們如何培養學前兒童的智商。
【情商】
即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商「就如智商中的」商「一樣的含義,是一種結果。
」情「是指情緒。
因此,情商是指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結果。
情商形成於嬰幼兒時期,成型於兒童和青少年階段,它主要是在後面的人際互動中培養起來的。
【財商】
本意是:「金融方面的商」(Financial Quotient)。財的原意是指「金融」。
最早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 )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提出。
在猶太人的財商教育思維裡面已經融入了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個人的一生是其規劃的範圍,個人追求,個人資源,都有理性規劃,其最高目標是幸福的一生,財商是其規劃的總體理論而產生的結果。
因此,現在理解」財商「的內容延申到了財富的概念中了,而財富不僅僅包括了金錢等物質層面的,還涵蓋了精神層面的,例如價值觀。
因此,財商可以這麼簡單地理解:獲得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結果。所以不要一談到」財「就等同於」錢 「。
總體來說,智商反映人作為自然人的生存能力結果;情商反映社會人的社會生存能力結果;而財商則是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中的生存能力結果。
從而也不難看出,智商、情商、財商為什麼要在學齡前兒童時期就要開始培養,對孩子在這三方面的教育了。
關於財商,這裡先多說一些:
從內容理解的層面上,不難看出,物質和精神層面對於幼兒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猶太人,從其它國家來看,也是非常重視幼兒的財商教育:
美國:賣玩具換收入;英國: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雖然他們形式上有不同,但是對於財商的重視程度是一樣的。
今天就先開個頭,以便讓粉絲理解我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陸續和大家分享怎麼去做。
我是「左思右想教育」, 從事3Q(智商、情商、財商)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您帶來更多的教育理念和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