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輕鬆教孩子認字的九種方法

2020-09-15 學立佳

對於寶寶識字的方法,很多媽媽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寶寶識字總是那麼難?明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學會了漢字,隔天又拿來考問寶寶,他卻早已是一問三不知。是寶寶智力發育遲緩,記憶力差?絕對沒有!孩子三歲前的智力發展已經相當於成人的70%了,所以媽媽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孩子還小,記不住漢字是正常的。其實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識字的最佳年齡 ,相信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從生理上講,兒童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學立佳通過研究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高峰,兒童能夠像認識其他事物一樣自然地接觸和認識漢字;4~5歲的兒童一般都能學認字,識字速度也不比6~7歲的兒童慢。研究也表明,5歲以上的兒童能夠掌握漢字的大部分筆畫,並能夠用筆畫來分析形狀和書寫。一些專家認為,從孩子有圖案識別能力開始,就可以教他們識字了。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如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孩子認字,那麼教孩子認字有哪些方法呢? 今天學立佳在此分享一些教孩子識字的方法,歡迎閱讀!


在學認字前,必須為孩子創造一個識字的環境 。

孩子的識字應該從環境開始。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的文字:電視上的廣告語,食品包裝袋上的彩色文字,快餐店的招貼,路邊的路牌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能讀能寫的好環境。父母能讓孩子看到什麼就讓孩子學習什麼,例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學會「開車」(轎車、火車、卡車、警車…)。這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境效應,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兒童愛看、愛問的良好習慣。此外,父母還可以將這些漢語拼音紙片「冰箱」、「電視機」貼在冰箱、電視機上。這樣有意識的動作能讓孩子在字面上理解日常接觸的事物,從而加深印象。


1、釣魚識字法

父母用做成魚形的卡片教孩子念字,等孩子念得稍微熟練了,就把卡片不規則地撒到地上,然後家長每讀一個字,就讓孩子準確地在一堆「小魚」裡找出這條小魚,大聲地念。等孩子找到父母所讀到的字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在快樂和鼓勵中學會更多地認識字。

2、兒歌識字

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裡的漢字教給寶寶。


3、利用布娃娃做遊戲教孩子識字

有孩子的家裡必定會有一兩個布娃娃,讓孩子當老師,布娃娃當學生,家長當班長來負責幫助老師教育學生。當孩子有了「權威」心理後,會強迫自己去多學習生字的。

4、看圖識字

找到與漢字相關、色彩鮮豔、兒童喜愛的圖畫,讓兒童認出,兒童首先接觸的是圖畫,然後慢慢地就會聯想到漢字家長再結合這裡的幾種方法來鍛鍊,那麼認識的字也會漸漸多起來。


5、孩子隨時隨地念出來

帶著孩子出門,看見店鋪的牌匾上,銷售產品的標誌上的文字,都讓孩子大聲地念出來,不對的及時糾正,不厭其煩地教給孩子如何念,這樣孩子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6、形象思維識字法

運用漢字象形象義的特點,先將漢字變成與字形或字義非常接近的圖畫,孩子們只要看懂了圖畫就自然記住了字形,同時也掌握了字義。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水平。


7、「動作」法

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後做「穿」的動作,並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8、「找朋友」法

這是個利用認識的字來認識字的辦法,適合於已經認識不少漢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認識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許就能很容易讀出來了。在此基礎上,父母接著讓他理解「清」是什麼意思,是用在哪裡的等等,就比較容易了。


9、讀書識字

這種方式主要應用於已經認識了幾百字的孩子,他們根據圖片或者語義語境基本上可以猜出後面文字是什麼,猜來猜去見得多了,也就能記住這個字了,基本上常用的字就這樣被記住了。然而,父母在聽孩子讀書時,發現認錯一定要及時改正,不能讓孩子一開始就犯錯誤。

需要注意的是,常給孩子讀不同的字只是為了培養孩子認字的感覺,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不要強迫孩子,順其自然,否則會讓孩子對認字產生牴觸心理。

相關焦點

  • 我用三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認字
    文|凝媽幼兒園的孩子,要不要教他認字,為上學做準備?針對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兩種意見。有的非常支持,很早就教孩子認字;有的秉持快樂教育的理念,只是讓孩子瘋玩。支持者認為:教孩子認字,可以讓孩子實現獨立閱讀,能學到更多知識。上學後也會更加輕鬆,可以說是贏在起跑線上。反對者認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任務就是玩,不應該學習。認字就是抹殺孩子的天性,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得不償失。不是去小學化嗎?幼兒園都學了,上小學還學什麼。
  • 一年級篇:我教孩子學認字
    記得上學期期末放假,我們家長在校門外等孩子拿成績的時候閒聊了起來。有個家長問我朋友:「你女兒語文成績很好,怎麼學習認字的?」朋友指著我說:「我也沒教,就是跟著她家孩子一起從小多看書,她自然而然就認得多了。」當時的我還一臉懵,怎麼提到我了,我也沒教過她的孩子。朋友跟我說,孩子從小跟著我家的孩子一起學就是好,輕鬆很多。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習認字呢?正確認字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身邊的很多寶媽經常會問我,孩子幾歲學習認識漢字比較合適?太早認字是不是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O,他認為老師的行為破壞了女兒的想像力,事實上,識字是否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方式。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正確教孩子認字的方法到底是什麼?
  • 教孩子認字的酸甜苦辣爽!
    疲倦的媽媽看看已經閃向十點的手機屏,深吸一口氣,卻還是沒管住自己的嘴:「這麼大人了,該認字了,每天都要媽媽讀很久,都要累死了。明天開始教你認字,好好學,到了小學我一本書都不給你讀了,你要自己讀。」小女孩受了媽媽的無端指責加威脅,不服氣的撅著小嘴,瞪著眼睛回到:「為什麼?」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最好是要提前教孩子認字,但是不要讓孩子厭惡認字因為比認字更重要的是,不要倒了孩子學認字的胃口。學認字不能速成,而且不認字進入小學一年級會比較困難,所以我覺得還是儘早提起教比較好,我分享一些我在陪孩子學認字的方法供有需要的人參考。
  • 如何教孩子認字?家長掌握這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漢字「小達人」
    大多數家長都是抱著這種想法,從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的規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早教班、書法班等等,有的會自己在家教孩子識字,但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對孩子的教育起不了太大的效果,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厭煩學習,如果家長想要教孩子識字的話,我們要用科學的啟蒙方法。孩子一般什麼時候開始識字?
  • 寶寶幾歲認字?怎樣認字?牢記6個小技巧,學齡前輕鬆認識1000字
    「(比起其他的方法)我對兒童在什麼樣環境下學新詞彙更感興趣」Zosh教授的團隊耗時5年做實驗證明:3-6歲是孩子認字的黃金年齡段,父母想要讓孩子識字多,應抓住這個年齡段進行多加培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 學前教育: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教寶寶識字有什麼好的方法?
    一、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 1、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讀書識字的良好環境,這樣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識字敏感3、把早期的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只認字實在是枯燥乏味,容易讓兒童產生厭學情緒,而閱讀更加有趣,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4、父母要監督孩子的學習不能間斷,學習時長可以循序漸進,比如第一天可以只學幾分鐘,之後慢慢變長。 5、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激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大家最好把識字和遊戲結合起來。 具體的方法有: 捉迷藏。
  • 孩子多大「認字」最好?不是三四歲,這個年齡段才是認字敏感期
    因此,很多父母都特別擔心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早就開始讓他們接受教育。比如認字,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越早認字越好,否則就可能會來不及。但事實上,孩子認字也是有敏感期的,並不是大家想的三四歲哦!5-6歲是認字最佳敏感期:一般孩子在5~6歲左右就會擁有專注閱讀的能力,也會把自己喜歡看的書和自己的朋友分享,而對於一些常見的符號,可能也會產生興趣。所以在這個時候去教他們認字,往往得到的效果也會更加出色。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父母用好這3個小竅門,教娃認字更簡單
    如今的孩子,學習知識的時間比我們小時候要早得多。不少父母從1歲開始,就要教孩子認字、讀寫、繪畫等等,以求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教導孩子要講究合適的時機,就拿認字來說,當孩子的&34;來臨時,父母再教他們認字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過早教導孩子認字,就是揠苗助長。
  • 孩子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才是關鍵!
    孩子喜歡閱讀、認字多,當然是好事;如果孩子暫時還沒有表現出對閱讀的興趣,也不用過於著急。家長們在順應孩子個體發展的前提下,可以進行相應的激發和引導。有人說,學齡前孩子還不具備抽象思維,認字只是把文字當做圖形來記憶,意義不大。但是,在孩子的小腦瓜裡,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馬」就像故事書裡草原上奔跑的駿馬;「鳥」就是樹枝上的一隻小鳥。
  • 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讓認字變得輕而易舉
    閨女三歲多開始喜歡認字,以前更小的時候看繪本聽故事的重點在於看圖,三歲多以後開始留意書本上的字了。有時講完一本故事書,非要我把最後一頁寫給讀者的密密麻麻的字都念給她聽,並讓我教她識字。很早以前看育兒書就了解到,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在四到六歲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早早教閨女認字。
  • 孩子認識1000個字,父母並不知道,媽媽:3歲前沒教過認字
    有一次和樓下鄰居聊天,聽幾個媽媽說想要送孩子去識字班認字,為幼小銜接打基礎。媽媽們似乎都把孩子認字當作一件很正式的事來對待,認為孩子認字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來教會比較好。身為過來人的李阿姨忍不住把她帶兒子的經驗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 孩子認識1000個字,父母並不知道,媽媽:3歲前沒教過認字
    有一次和樓下鄰居聊天,聽幾個媽媽說想要送孩子去識字班認字,為幼小銜接打基礎。媽媽們似乎都把孩子認字當作一件很正式的事來對待,認為孩子認字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來教會比較好。李阿姨說,她和老公在兒子3歲之前並沒有刻意給他教過認字。等兒子到3歲多一點的時候,孩子爸爸給他報了一個幼兒識字班。
  • 媽媽提問: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
    孩子學習是爸爸媽媽們所重視的,尤其是剛起步的時候。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呢?3歲寶寶已具備學習的能力,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下面一起來看一看。1、從最簡單開始。學齡前寶寶的智商發育還不完善,初次識字還很困難,必須找一些最簡單的單字或者單詞來教寶寶,這樣能夠讓寶寶輕鬆的認識並記住。2、從身邊的事物切入。
  • 家長到底能不能教孩子認字?
    因為每個孩子太不一樣了。比如我好閨蜜家的兒子,對於文字就比較敏感,4歲左右的時候就通過親子閱讀開始自己認識一些常見字。那之後,識字的興趣就越來越濃,主動抓著大人問這個字怎麼讀,那個字怎麼念。那你說,遇到這種情況要不要教?當然可以教呀。因為這是孩子的需要呀。我們父母要學會跟隨孩子的需要。當然,這種主動認字孩子是少數的。
  • 抓住孩子認字的關鍵期,6歲前輕鬆自主閱讀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送孩子去各種機構學習認字。其實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方法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我們抓住孩子無意識學習的關鍵期,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孩子學習認字是事半功倍,輕而易舉!6歲前就能達到自主閱讀,不信你可以試試。
  • 如何教一年級孩子認字 一年級認字困難怎麼辦
    可以用聲音、動作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繫;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給孩子看一些內容有趣,文字佔一部分的童話書積累認字量;最後培養孩子把字寫好,鞏固印象。  如何教一年級孩子認字?  加強第一印象  指導學生認字要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字的第一印象強烈、深刻。
  • 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多數家長都是以圖像卡片或者繪圖本來教孩子認字,比起只有簡單線條的字色彩鮮豔有趣的圖片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這也會影響幼兒認字。1.換種方式「認卡片」在孩子會認圖片帶有圖像的字的時候,父母試著用只有文字的卡片教孩子認字,這樣他們就能把儲存在大腦中的圖形和眼前的字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