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帶孩子下樓玩,遛彎的時候都在比孩子的數學怎麼樣,認識多少字,語文怎麼樣,背多少古詩。很多家長也不想讓孩子累,但是也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畢竟現在社會競爭如此的殘酷,孩子一旦落下,很有可能就追不上了。孩子出生的時候,就為孩子籌劃著早教和啟蒙。
我家樓下的那幾位媽媽,每天都在比孩子的學習。但是按照我的想法來說,對於一個孩子,我們沒必要那麼嚴格。前段時間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三歲的孩子認字已經超過500字了,但是家長並沒有刻意的去教他怎麼樣。
3歲孩子認字過500
這是一個叫兜兜的孩子,一次朋友去他家串門兒。那孩子的桌子上擺了幾本兒童的書,孩子聚在一起,總會分享一些東西,玩具書之類的。
但是朋友發現,這個孩子可以對著書念出好多字,而且並不費力,古詩詞之類的也會背好幾首,著實讓朋友很羨慕。
看了看自己家的孩子,對著書不認識幾個字,多少有一些苦惱,於是她向兜兜的媽媽請教了一下,如何讓孩子能認識這麼多字。
家長並沒刻意教,這樣的啟蒙辦法值得
兜兜的媽媽告訴我朋友幾個辦法。並不是像外面那種直接的教給孩子,只是循序漸進的慢慢地去了解。
1、文字掛畫
三歲之前的孩子主要發展的是感知、情緒和社交,這個時候孩子對圖像的感知能力更強。所以家裡的牆面上會粘貼有圖像的文字掛圖,比如說火字旁邊就會有火苗,文字與圖片搭配會更好。
這位媽媽說,如果想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並且牢記,首先就是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文字的氛圍,讓文字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在這種長時間的浸染中,孩子慢慢地就會對文字產生了不少的興趣。這時候就是教孩子認字的最好時機,有的孩子也會主動的要求學習。
文字掛畫這種東西在文字旁邊還會有一些圖案,是可以算是象形文字。這類花裡胡哨的文字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孩子的興趣,而對於幼兒來說,這種利用圖片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有意思的,既可以讓孩子記住文字,也可以增強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讓孩子對文字的含義有一定的了解。
2、指哪讀哪
家裡有文字貼紙或者文字掛畫這類東西的時候,孩子一旦對文字產生了興趣,就會不停地追著家長問這個念什麼那個念什麼?這個時候就是娃娃學習文字的最好機會。孩子會一通亂指,但是孩子在每次指的時候,就說明孩子的這個詞產生了興趣,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念什麼什麼意思的時候,孩子也會牢牢地記住。
有一句話叫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興趣指向哪個字、父母就教給哪個字,這樣的孩子學習文字的能力也非常快。
父母不光可以教孩子怎麼念什麼意思,也可以在說完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去詢問孩子這個字怎麼念。對孩子進行一些提問起到一個複習的作用。可以用一些小遊戲,對孩子的識字進行一些娛樂性的複習,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才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也讓孩子對文字這種東西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3、多給孩子讀繪本
兜兜媽跟朋友說。他家有一個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自己選一本喜歡的,然後在這一段時間內反覆地讀只讀這一本,直到孩子,一字不差地將繪本上的故事複述出來的時候再換下一本。
這種對於孩子反覆聽一個故事的時候,也可以進去讓孩子認識很多字,懂不少道理,但是很多家長都會疑惑,為什麼孩子非常喜歡你同一個故事呢?
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在重複的過程中每次獲得不同的信息,更有成就感。而在反覆的閱讀過程中,孩子也會無意識地將這個故事記住。
他們家選擇時間一般是睡前,這樣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睡眠,睡眠質量好的情況下,孩子的記憶力就會更強。畢竟白天大人在上班,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只有晚上。所以就利用晚上這段時間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這一天的有什麼困擾,或者有什麼歡喜的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分享出來,如果發現有不正確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育兒有方法#
我也去打聽了一下兜兜用的什麼書,就是這套《聰明寶寶識字啟蒙故事書》,我也買了研究一下,這套書的出發點就是全方位的,從很多的角度教育孩子很多道理,對於生字也都標註拼音,方便孩子學習。
而且每一個字都有相應的故事結合,教給孩子以寫相處之道。可以說不光認字,也可以學道理,養成好的習慣。這套書一共五輯,分冊閱讀最適合小孩子了。
而且在家長實在忙的時候,後面還有二維碼,可以掃碼直接閱讀,讓孩子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