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的績效考核(二)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之所以設計師的績效考核成績難評估,是因為把不適合設計師的績效目標丟給設計師去扛,又用不適合設計師的績效成績評估方式和標準,去評估一個本就不明確的目標。

下面我將從「績效目標的制定」和「績效成績的評估」兩個方面,結合案例來說明績效目標如何制定和評估。

我們先了解一下工具:

一、OKR與KPI

關於這兩種績效考核的方法,這裡我簡單講一下我的理解,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索很多文章講的非常詳細(我引用的文章地址:https://docs.tita.com/okr與kpi的關係實踐應用/)

下面以減肥為目標,簡單分析一下OKR與KPI:

1. OKR與KPI的區別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主要目標是明確公司和團隊的「目標」以及明確每個目標達成的可衡量的「關鍵結果」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上圖中可以看到,同樣是年度目標,KPI只關注指標,並不關注我是怎樣達成的指標,也許我採用了並不健康的方式,比如吃減肥藥過度節食等等。最後的指標是完成了,但是並不是一個可複製可借鑑的健康的方法。

而OKR則關注的是健康瘦身的這個目標的達成情況,試想,以半年為單位,上半年制定的關鍵任務適合我剛剛減肥時候的身體狀況,下半年的目標可以根據上半年的達成情況和身體狀態來因地制宜的制定下半年的關鍵任務,保證最後年度目標的達成。

OKR與KPI的區別在於,KPI只能讓我使勁的減肥,而OKR用於保證我減肥的方式是正確的,如果我拼命的減肥想達到目標,OKR用於幫助我少走彎路,當我減肥堅持不下去的時候,KPI的指標歷歷在目就變成了鞭笞我的鞭子。

OKR是一個戰略框架。KPI是該框架內的度量,作為設計師來說,OKR的方式顯然是更適合設計師這個角色的,設計師的工作不能夠完全用單一的指標去簡單的衡量。

2. OKR和KPI的聯繫

這倆可以一起用嗎?答案是肯定的。

上圖中「每月去健身房3次和每周去健身房3次,每日攝入油鹽減半」這些定量的指標,其實就是關聯了KPI的OKR,比如在h1的時候,我因為身體不適沒有辦法做到每月去健身房3次,或者4g的油鹽攝入讓我沒辦法適應正常生活。那麼h2的時候,我則不能夠達到每周去3次的頻率,也要適當調整飲食上油鹽的攝入量。

如果說減肥是我的最終目的地,OKR是車輛帶著我到達目的地,那麼KPI就是車上的儀錶盤,KPI告訴我汽車在行駛中的運行狀況,OKR則帶我到達最終的終點,同時使用OKR和KPI,可以更好的實現相同的目標。

如果不給設計師的績效目標定量(關聯KPI)那麼當一個設計師的目標是「本年度設計能力提升」的時候,如何衡量是不是提升了,提升到什麼程度呢?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KPI儀錶盤,給OKR制定一個量化指標,把目標改成「通過2次重大項目的復盤,體現專業能力上達成的本年度能力提升的目標」,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復盤的質量去判斷能力是否提升。

這邊舉幾個可以為設計師量化目標的例子,供大家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參考:

關注設計師梳理設計規範的節奏時,可以以指標的形式要求在一定時間內梳理50%/60%等;關注設計師在大項目中的專業能力,可以以指標的形式要求在部門內外部復盤項目1/2次;培養團隊的行業影響力,可以以指標的形式要求高職級的設計師進行方法論輸出發布文章1/2篇。OKR加KPI的方式確實增加了更多的目標維度和考核難度,但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的體現設計師的價值。

二、績效目標如何制定

設計部門的戰略部署大致為下面三個方向:

設計部門對業務的支持;設計部門的發展方向;設計部門內的設計師的發展。設計師個人的績效目標也有三個方向:

幫助業務目標的達成;支持部門內部的發展;完成的個人的成長。

設計部門的績效目標首先要承載著業務目標達成的使命和部門的建設,而個人的績效目標更關注自己在項目中的表現是不是會被體現出來,雖然角度不一樣,但核心都是能力。

1. 如何從業務目標裡找到設計師的目標

我之前的一篇寫服務設計的文章裡,提到了一個班車改線的項目,下面用這個案例來說明團隊及個人的績效目標的制定方法: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班車改線」項目作為Q1的主要項目,為全年的目標O的達成制定了3個關鍵任務,看到項目目標,要去思考可以把哪些能力發揮在這個項目上,假設一個互動設計師的專業能力包括,用戶研究,競品分析,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可用性測試和數據分析乃至項目管理等等,那麼就要從項目中可以發揮的點,來用到項目上。

O – 提高職能部門的服務質量,提升員工對職能部門的服務滿意度

思考:設計師可以為提升員工滿意度,提高職能部門的服務質量做些什麼?

模型:設計調研問卷,調研當前員工滿意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KR1 – 通過線上消息推送確保消息觸達佔比高於65%(門檻值60/目標值65/挑戰值70)

思考:目前公司內部有多少產品或系統可以在線上觸達到用戶?每一種線上產品適合何種交互方式?用什麼樣的交互方式才能做到強提醒強觸達?

模型1:通過公司內部及行業上相似產品進行產品分析,得出合理設計方案。

模型2:上線前進行可用性測試,得出分析報告。

KR2 – 通過線下引導確保員工順利找到班車

思考:線下引導方式有哪些?需不需要設計印刷品?印刷品如何有效傳達信息?

模型:通過線下海報設計整理出模版,賦能職能部門,方便之後班車變動的隨時修改。

KR3 – 建立用戶滿意度反饋通路,梳理提高員工對職能部門服務的滿意度方法和可衡量指標

思考:用戶滿意度反饋通路可以採集到數據嗎?可不可以從數據分析出結論,建立滿意度衡量體系?

模型:數據埋點,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報告整理。

我經常說「流水的項目,鐵打的能力」設計師應該以項目為載體,在項目中不斷找到可以發揮的各方面能力,從項目中不斷積累自己的方法論。

2. 如何從團隊發展目標裡體現設計師的貢獻

作為管理者來說,團隊的發展目標要根據團隊現有的設計師能力情況,還要根據業務發展的現狀,結合對每一個設計師的不同的培養計劃來思考。作為設計師來說,重點在於在團隊發展的目標中,找到跟自己發展匹配的方向。

假設有下圖這樣的項目:

O – 賦能大部門用戶體驗設計方法,提高大部門對用戶體驗設計的重視程度,提升團隊影響力

思考:找到方法,賦能,提高重視程度,提升影響力這幾個問題的關聯性是什麼?高職級設計師需要分配什麼樣的任務,同樣的任務拆分難度哪些可以分配給低職級的設計師?

思考:開放日,培訓會和復盤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選擇什麼樣的設計師去達成這樣的目標?

KR1 – 召開1場 「 設計開放日 」 來全面介紹設計部門的日常工作

KR2 – 召開2次項目復盤體現設計師的能力和項目中的貢獻

KR1 – 1場《用戶體驗設計》培訓會

模型:設計調研問題,梳理目前各部門對用戶體驗的認識程度;

模型:找出可以復盤的項目,做部門內部復盤,提煉方法論;

模型:開放日活動復盤,開放日活動用戶反饋總結。

3. 從個人目標裡體現設計師的成長

首先,先去了解自己崗位都需要的能力,對照著能力模型上的要求。然後再看自己想要培養的地方,找到合適的項目去重點培養。

比如,一個互動設計師想要發展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那麼就找到合適的項目去做數據分析,用數據分析報告的形式,體現出來自己對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再比如,一個視覺設計師想要找到一些B端做視覺的方法論,那就找到合適的項目用競品分析的方式或方案設計好後用ABtest的方式嘗試去驗證。再再比如,一個設計師想要發展自己的影響力方面,那就多輸出文章,分享,復盤等等。以上的這些方法,以項目為載體,在項目中發揮能力,根據想要提高的能力,找到適合發揮的項目。

三、設計師的績效目標成績的評估

有了以上績效目標,績效考核只是一個標準的問題。大多數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比如有的公司的結構是A+/A/B/C/D等等,A+是最優的話,以此類推B就是基本完成任務,C就是差一點D就是更差甚至要到解除勞動合同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

績效目標要雙方認可,績效評估結果才會雙方同意

之前文章裡我提到,網上一個段子是說領導要求設計師一天之內不許用模版,設計100張圖。這個績效就是極其不合理的,這樣的單方面績效從目標上雙方就不會達成一致,所以用這個目標來給到設計再去根據這個目標考核,顯然也是不成立的。

績效目標要有具體產出物,才能根據產出物的質量去衡量效果

沒有具體的產出物是無法估計是不是達成目標的,無論是定量的還是定性的都需要有具體產出物,設計師通常通過述職的方式來考核。每年中年底在評估績效之前,全體設計師應該組織會議,分別講述自己OKR的達成情況。採取自評和匿名他評等形式,公開公正的評估過程。

四、總結

績效考核制度,是企業績效考核管理體系中的其中一項,對企業來說,通過管理目標來間接的管理員工。對於設計師個人來說,也是對自己成長的目標達成情況的考核。

如果面試一家公司,沒有員工培養計劃,沒有績效考核標準,那就只有畫大餅了!

本文由 @大發發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設計師,為什麼你的績效不是A?
    而UED的設計師既不能定量也不能定性,就很難有一個絕對公平的標準,那設計師如何來打績效呢。1.工作態度:在績效考核中有一條——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那解釋就是需要在態度上認真、響應及時、能積極配合上下遊,與業務方及開發溝通順暢。如一個設計師因為不喜歡經常優化修改設計稿,就和合作方發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反而會被貼上不好溝通的標籤。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績效考核的程序
    第四條: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是各級直線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力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和提供技術方面支持。第五條:員工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檔案,是公司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基礎性材料,必須妥善保管。第六條:本制度規定的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對象包括公司內所有正式籤約的員工;試用期(見習期)人員的考核,不屬於本制度範圍,由公司招聘與錄用制度做出具體規定。
  • 【績效考核】如何快速制定績效考核表
    「剛進入公司,上級要求我寫一份績效考核計劃書,怎麼辦?」近日接到一個朋友求救,她剛畢業就進入了公司做實習HR,沒想到上級馬上就給了她這個考驗。「績效考核」這是每個人資工作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怎麼制定才合理呢,重要的是確定以下幾個關鍵點。設置績效考核周期有三種方法,分別是累積法、等同法和拆分法。
  • 績效考核表的初審、覆審及績效考核的過程與控制
    完成績效考核指標及收集績效考核數據之後,就可以形成具體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內的考核表,接下來,考核表就需要提報初審和覆審,根據組織績效考核制度的規定,相應層級的領導分別對績效考核表進行初審、覆審,該考核表才能生效。
  • 什麼是績效與績效考核?
    如果你是一名企業績效考核的新手,無論你之前看過多少關於績效考核的書籍,或者聽過多少關於績效考核的課程,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印象中關於績效考核的概念,其實是模糊的,關於什麼是績效,什麼是績效考核,腦海裡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答案
  •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參考)
    第三條:績效考核是指上級對直接下級的工作結果進行定期的評估,是績效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第四條: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是各級直線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五條:員工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檔案需要妥善保管。第六條:本制度規定的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對象包括客戶服務所有員工。第七條:本制度規定的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責任主體是客服各職位的直接管理者。
  • 績效考核方案
    二、績效管理規定1、績效管理中各部門的職責(1)人力資源處在績效管理中的職責:1)配合公司經營目標分解工作,負責本部門工作目標分解到崗位;2)擬定績效管理制度、實施方案,根據各部門要求,設計、試用、改進和完善不同績效評估模式下的考核標準;3)在本部門認真執行企業的績效管理制度,以起到示範作用;4)組織宣傳企業員工的績效管理制度,說明貫徹該項制度的重要意義、目的、方法和要求,並對實施考核人員進行培訓;5)協調、監督、支持各部門按計劃實施績效考核工作;
  • 績效考核細則
    二、組織實施 廳績效辦組織實施對廳機關各部門和「兩局」的績效評估,廳政治部教育培訓處具體承辦。 廳政策法規處牽頭負責對市州司法局的工作評估(含綜治考評)和對全省監獄戒毒單位的執法狀況考評。廳績效辦牽頭,各數據採集部門採取臺帳登記、專項檢查和抽樣調查等方式,對各部門重點工作完成進度、質量、效益情況,以及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不定期督查。 3.指標考核。平時考核和年終驗收相結合。對納入績效評估的指標項目,各數據採集部門原則上依據平時考評掌握的情況計分。
  • 績效考核的最高境界是沒有考核?
    但是定性指標、半定量指標對提高組織和個人的績效是非常重要的,過多使用定量指標會使考核成本過高,不利於績效考核的順利實施。因此,選擇績效考核指標時應根據崗位的具體特點來選擇,一般情況下應該定量指標、半定量指標、定性指標相結合。
  • 績效考核結果與制度完善
    在考核過程中和分析績效考核結果的過程中,管理者都可以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3.流程分析對績效考核過程和結果規範性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及時性,績效考核需要的各種報表是否及時編制並提交、績效輔導與績效面談是否已及時進行;二是規範性,各種考核資料是否完整、考核過程是否嚴格按照程序完成、考核資料是否準確等。
  • 績效考核系統——KPI考核法
    導讀:管理就是做檢查,檢查需要有標準,需要落實到檢查後的利益體現,檢查最有效的工具是績效考核。>業績指被考核人員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考核範圍包括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指標、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對下屬的管理和工作指導的績效。
  •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
    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有利於評價員工的工作狀況,是進行員工考核工作的基礎,也是保證考核結果準確、合理的重要因素。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原則1.設計原則(1)以目標為導向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一定要堅持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
  • 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一、目的第一條 為了最大限度激勵員工發揮個人潛能,提高員工工作績效,進而提高公司的整體效益,為員工薪酬、職務調整及能力開發等方面提供科學、合理的管理依據,特制定本制度。二、適用範圍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所有與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的在崗員工。
  • 績效考核要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考核?考核什麼?怎麼考核?
    一、宣傳發動:  通過開會、培訓、約談等各種形式的溝通、宣傳,從正面引導員工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績效考核,使員工明確績效考核的意義、作用、目的,提高全員績效管理意識。二、確定各崗位的考核內容、指標及比例(即解決考核什麼的問題):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訂並完善各崗位的工作標準,結合員工每月的工作任務,確定各崗位的考核內容、指標及比例(權重)。三、明確考核程序(即解決怎麼考核的問題):1、設立企業績效考核委員會,成員由公司高層領導、各部門、車間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集團公司黃副總參加。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計劃(目的、績效考核指標、原則、程序)
    績效管理計劃一、績效管理目的戰略目的:1、將員工的工作活動與組織的戰略目標聯繫在一起2、通過提高員工的個人績效來提高公司整體績效。管理目的:1、對員工的績效表現給予評價,並且給予相應的獎懲,以激勵員工。2、發現、培養和提拔專業骨幹。
  • 聊聊讓設計師崩潰的KPI 考核方式
    來源:blog.akanelee.me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績效評核指標等,是指衡量一個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針,是一項數據化管理的工具,必須是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
  • 員工績效考核方案(範本)
    網際網路時代,已經不少專業做360績效考核的系統能夠輔助企業進行高效客觀的績效考核,類似於AskForm人才測評平臺,就把匿名性、分組打分、人才報告等等都實現了高度定製化,讓績效考核實施起來簡單高效,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06、考核結果的反饋考績應與本人見面,將考核結果的優缺點告訴被評人,鼓勵其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再創佳績。
  • 績效考核實施流程
    ,績效考核就可以實施了。完整的績效考核實施流程如圖所示。>人力資源部發出啟動通知或者召開績效考核啟動會議,向參加績效考核的所有員工說明績效考核的時間、考核方法、考核原則及考核紀律。6.績效結果分析對本期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分析,運用結果去反思考核過程,找出績效考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後續的績效考核工作提供改進依據。
  • 績效考核數據的信息化
    運用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是正確評價、激勵每位員工工作行為的前提,是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由「粗放化」管理到「精細化」管理實現的必要保證,當然,企業績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也是剛推行績效考核企業的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 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的管理與績效反饋和改進
    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的管理確定了績效考核結果之後,我們需要對績效結果進行上報和存檔的管理,規範的數據管理既代表了嚴謹的審核程序1.考核結果上報各部門在進行完員工考核後,要求各主管提供經過部門主管副總審核或分公司總經理審核後的績效考核數據。部門員工績效考核結果上報表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