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Deichmann大型鞋類零售超市銷售瑞安鞋

2020-12-20 慧聰網

德國Deichmann大型鞋類零售超市銷售瑞安鞋

2010/7/6/9:0來源:中國服裝網

    【慧聰服裝網】 近日,瑞安市雲江膠鞋廠的6條流水生產線都在加班加點,為德國Deichmann超市的布膠鞋訂單趕貨。外貿訂單排到兩三個月後,五六條生產線加班加點……這是溫州紡織面鞋生產企業近來的寫照。據溫州海關統計,今年1-5月溫州紡織面鞋出口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2.14%。

    據悉,瑞安的布膠鞋企業基本都集中在仙降鎮和飛雲鎮,兩個鎮僅相隔三四公裡,仙降鎮布膠鞋企業以內銷為主,飛雲鎮雲周片區的則以出口為主。據記者了解,雲周片區經過工商認證的膠鞋企業有178家,而那些未經過工商登記的企業或家庭式小作坊的數量,則遠不止如此。

    訂單主要來自歐美大超市

    德國Deichmann大型鞋類零售超市,德國LIDL超市,美國沃爾瑪超市等都是溫州紡織面鞋生產企業的主要合作夥伴。據了解,巨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是為西班牙的ZARA和德國Deichmann(歐洲最大鞋類零售商)做貼牌加工。而據浙江安邦鞋業有限公司副總楊育弟估計,瑞安雲周一帶約有70%的企業都是和歐美的大超市合作。

    浙江安邦鞋業有限公司接到的外貿訂單大部分來自德國LIDL超市,去年公司的布膠鞋出口量有300萬雙。「之前有給公雞、KAPPA等知名品牌做貼牌加工,但現在份額越來越少了。」公司副總楊育弟表示,品牌的訂單利潤是比較高的,但往往是款多量少,要求也很多,一旦有點小瑕疵就退貨。而大型超市的訂單雖然利潤低,但訂貨量大。

    國外的大型超市往往都會先下試單,看看鞋子如何,但是試單的數量卻很大。浙江安邦鞋業有限公司曾接過德國LIDL超市的一筆試單,僅這一單就訂了3款鞋共20萬雙,同時,沃爾瑪超市的試單是5款30萬雙。而品牌的訂單一個款式一般只有幾百幾千雙。「最少的一次,一個膠鞋的款式只訂了16雙。」楊育弟說。

    在瑞安沿江路上開了近15年的瑞安市雲江膠鞋廠原先是內銷外貿兼做,後來通過外貿公司和德國Deichmann合作,質量以及環保均符合對方的要求,便形成了長期的合作。現在瑞安市雲江膠鞋廠的6條流水線都在做Deichmann超市的訂單,負責人陳亞說,「光做Deichmann的訂單就已經夠忙的了。」

投稿/約稿/廣告諮詢:010-62298534  

2010紡織服裝十大評選報名海選火熱進行  

相關焦點

  • 肯亞超市Nakumatt多元化發展,涉足Clarks品牌鞋類銷售
    肯亞最大的超市Nakumatt為了實施多元化戰略,發展一種新的大商業模式,投入巨資開設銷售全球性品牌的綜合商店。 肯亞最大的超市Nakumatt為了實施多元化戰略,發展一種新的大商業模式,投入巨資開設銷售全球性品牌的綜合商店。
  • 瑞安安全鞋產業優勢顯現
    目前榮光的安全鞋主要出口歐洲、南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榮光中高檔多功能安全鞋出口英國和俄羅斯曾分別達到40萬雙和50多萬雙。」該公司副總經理潘道堯介紹說。榮光集團紅紅火火的生產場景只是瑞安安全鞋產業的一個小縮影。十年的集聚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瑞安已經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安全鞋生產基地。
  • 【鞋世界】日本零售到底牛在哪?我們一起去看看!
    悟工匠精神,要赴德國;學零售經營,必去日本。同樣是賣鞋,為何ABC Mart毛利率能高出別人6成?同樣做陳列,為什麼唐吉訶德要做成「迷宮」式?同樣是開店,為何7-11僅日本就有16000多家?……我們時常從報端知曉日本零售企業成功的諸多「秘密」,但這一次,我們決定親自前往,探尋更多「沒顯山露水」的東西。
  • 天津市大型綜合零售超市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特別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成功地加入WTO後,國外一些知名的零售集團紛沓而來,如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龍等,每一家超市的開張納客,都會對當地的零售市場的消費份額產生分流和調整,也是對我國傳統的百貨商店的衝擊和考驗。
  • 海產品零售市場空間巨大,八成大型超市計劃開發自有品牌
    這就是當前中國海產品市場的現狀——作為全球最大的海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的海產品大部分流向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不僅銷售佔比少,還缺乏有影響力的大品牌,行業品牌集中度極低。但市場問題也是市場機會。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很多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將海產品列入未來的重點規劃品類,與此同時,八成企業計劃通過做海產品自營品牌尋求新的增長空間。
  • 海產品零售市場空間巨大 八成大型超市計劃開發自有品牌
    這就是當前中國海產品市場的現狀——作為全球最大的海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的海產品大部分流向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不僅銷售佔比少,還缺乏有影響力的大品牌,行業品牌集中度極低。但市場問題也是市場機會。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很多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將海產品列入未來的重點規劃品類,與此同時,八成企業計劃通過做海產品自營品牌尋求新的增長空間。
  • 大型超市亟待轉身,中小超市悄然興起,這場零售之戰拼的是什麼?
    如果將目光放更遠,我們會發現近年來大型超市閉店並非孤例。2016年4月4日,法國家樂福集團在溫州開設的第一家大型賣場——家樂福溫州湯家橋店正式停業;今年9月20日,世界500強企業正大集團在中國開出的第69朵「蓮花」——「易初蓮花」大型購物中心溫州上江店,也結束了長達15年的營業史。
  • 上海發布網絡平臺銷售老年健步鞋質量抽檢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網絡平臺銷售老年健步鞋質量抽檢情況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組織執法力量對i百聯、東方購物、耐克官方商城、李寧官網、安德瑪官網、銳步官網、蘇寧、迪卡儂運動超市、天貓商城、一號店、京東商城11個網絡平臺銷售的48個批次旅遊鞋、休閒鞋、布鞋等老年健步鞋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經檢測,有12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
  • 【公司】日本NO.1鞋類零售商-ABC MART
    代理商起家,通過5個階段的發展,成為專門聚焦鞋類的零售商ABC-Mart是日本知名連鎖鞋店,目前在日本和三個海外市場經營942家店,門店銷售自有品牌Hawkins和Nuovo和代理品牌Vans、SperryTop-Sider和Saucony等的全品類鞋品13
  • 天津市家樂福等大型零售超市巧立名目亂收費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際知名的大型連鎖零售企業湧入中國,以其購物環境良好、品種齊全等特點在一些大中城市的零售市場佔據相當大的份額。然而,這些企業在發展壯大後,卻開始玩弄不正當手段牟利,傷害供貨廠商的感情和利益,成為物價上漲的禍首之一。
  • 東營市工商局:17批次鞋類商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東營市工商局於2015年11月3—19日對東營區、河口區、墾利縣和東營港7家商場、超市和專賣店等流通領域銷售的童鞋、皮鞋、運動鞋等3類商品進行了抽查檢驗。共抽取了45個批次商品,經檢驗28個批次商品合格,總體質量合格率為62.2%。
  • 46歲美國華裔鞋王火災身亡,創辦「鞋類海底撈」,賣鞋方法寫進哈佛...
    伊萬卡發推悼念 來源:中國基金報據《每日郵報》報導稱,伊萬卡在成為第一千金前,曾擁有自己的時尚品牌,而其中的鞋類,就是在Zappos上銷售的。哈佛計算機天才、網際網路鞋王謝家華的名字,雖然對許多中國年輕人還比較陌生,但在美國家喻戶曉。謝家華1973年12月在美國伊利諾州出生,在舊金山長大,他的父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
  • 進入中國內地的主要外資零售企業一覽
    1997年4月,上海歐尚超市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一家以經營大型綜合超市為主的中外合作企業。在中國,永旺將主要採取與集團下屬的店鋪開發公司Aeonmall合作開發大型購物中心,在核心店鋪中設置自營的綜合超市的形態。
  • 廈門抽查:木林森男休閒鞋、HARSON女涼鞋等商標鞋類商品上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12月11日消息,該局隨機對廈門市流通領域鞋類商品進行了抽查檢驗。鞋類產品(包括童鞋和成人鞋)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勾心、襯裡和內墊摩擦色牢度、耐折性能、剝離強度、耐磨性能。
  • 年終回眸——十大戶外鞋品牌排行榜
    ,奠定了全球戶外鞋領域的領袖地位LOWA榮獲美國戶外雜誌FLSHMLASKA金牌裝備獎,屢獲歐洲戶外大獎LOWA以其嚴格的製鞋流程,成為德國、瑞士、美國軍隊軍靴供應商。LASPORTIVA是世界頂級的戶外運動鞋類品牌,其生產的攀巖鞋,登山鞋質量一流。
  • 澳大利亞7月零售銷售3月內首增
    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7月零售銷售月比超預期上漲0.5%,為三個月內首次增長,其中,百貨商店和餐館分別以1.2%和1.1%增速領漲。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9月1日公布,澳大利亞7月零售銷售超預期上升,為3個月內的首次增長,其中以百貨商店和餐館支出漲幅領先。
  • 奧康、紅蜻蜓、卓詩尼等溫州鞋類在百貨商場開六千家店
    記者近日在對奧康、康奈、紅蜻蜓(需求面積:60-200平方米)、大自然、珂卡芙等20家溫州鞋類代表性品牌企業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相關企業目前已在全國構建了約38000個銷售網點,其中,開在北京王府井、上海一百、大連大商等大型百貨商場中的高端實體店,已近6000個,百貨商場高端店在所有銷售網點中平均比例佔15.79%。
  • 品牌龐雜、電商分流 百麗鞋類代理四年來首下滑
    同時運營近二十個鞋類品牌是否達到了百麗國際的極限?昨天,中國大陸最大的女裝鞋零售商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百麗國際」,01880.HK)發布2013年財報。2013年,百麗國際旗下的兩大業務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其中,鞋類業務同比增長5.9%,而運動服飾業務同比增長18.3%。
  • 水土不服的「德國超市之王」
    水土不服的「德國超市之王」——麥德龍落寞於中國的必然性去年曾否認要出售中國業務的德國最大零售批發商麥德龍,再次因出售中國業務而受到廣泛關注。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19日,知情人士透露,德國零售批發超市集團麥德龍已通過招標的方式開始出售其在中國的業務,業務估值高達30億美元。而交易的估值在15億美元-20億美元之間。目前,麥德龍在中國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擁有95家門店和房產。若本次交易達成,麥德龍將出售其中國業務80%股權,但會保留大宗少數股權。
  • 鞋類消費市場疲軟,鞋履上市企業欲向「年輕化」轉型
    截至2018年底,貴人鳥品牌零售終端數量達2873家,主要處於三、四線城市市場。貴人鳥稱,導致公司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是貴人鳥自主品牌當年度銷售收入下降;二是公司向貴人鳥品牌經銷商購買市場銷售渠道資源作價1.28億元計入當期銷售費用,另新增給予經銷商的銷售返利費用1.22億元,導致期末銷售費用大幅增加;三是公司將持有的傑之行50.01%的股權對外轉讓,造成公司投資損失1.12億元;四是對收購名鞋庫產生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9320.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