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計劃於本月21~22日在華盛頓召開部長級會議,爭取在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七國集團(G7)法國峰會見面前,達成一份拿得出手的「迷你」日美貿易協定。
據最新消息顯示,在此前結束的日美工作級別談判中,除了關稅減讓問題之外,雙方還將談判內容推進至「原產地原則」等規則,隨後日方以匿名官員吹風的方式表示目前日美談判進展積極,雙方「波長」相同,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路徑已經開始顯現。
川普曾在近期的一次集會上批評日本對美搞汽車傾銷,而僅從美國購買小麥,「這不是個好交易」。
而據日本媒體援引匿名政府人員消息稱,川普曾直接要求安倍購買大豆、小麥等美國農產品,且這一要求並不算在日美貿易協定中,是美方額外的購買要求。
日本駐華大使館首席公使四方敬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在日美貿易談判結束的時候,最後的結果是有利於推動兩國間進行自由和公平的貿易的。」
用農產品出口抵消汽車稅
日美此次在「迷你」貿易協定上出現合作契機,源於美方對日方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的意願增強,同時,在汽車稅的威脅下,日本也必須保護其頭號出口產業汽車業。
當前,美國同全球各國貿易摩擦頻起,加之《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已先後生效近半年,損失慘重的美國農民更希望進入日本市場,其中美國牛肉、豬肉、小麥和乳製品的市場準入是美方的主要訴求。
目前CPTPP和EPA的效應已經顯現,根據日本財務省8月公布最新數據據,以豬肉為例,在CPTPP下,今年4月關稅已從原來的4.3%降至1.9%,而1~6月,來自加拿大等CPTPP生效國對日出口量同比增加7%;2~6月來自歐盟EPA生效地區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大增13%,其中丹麥豬肉表現尤其良好;相比之下美國對日出口份額1~6月同比降低1.6%。
再以葡萄酒為例,1~6月,來自CPTPP生效國的對日葡萄酒出口同比增加8%,2~6月來自歐盟的出口大增25%,來自義大利、法國的紅酒銷售均激增。同期,1~6月來自美國的葡萄酒則同比降低2%。
目前,日本計劃給予美方CPTPP中同樣的關稅待遇。此前,日本前金融大臣、經濟財政大臣、東洋大學教授竹中平藏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指出,CPTPP中的條款是日本的底線,在此之外日本不會讓步。「這是日本目前的政治立場。」他說。
「在某些領域仍然有談判空間,我們和歐洲國家在EPA協議上有類似的問題。」 竹中平藏亦坦言,如慢慢來,在貿易壁壘問題上,美日能夠找到解決方案。但美日之間不僅僅只是貿易壁壘這麼簡單,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竹中平藏所指的是,目前日本面對的來自於川普政府的汽車稅威脅,以及美日貿易之外的方面,日本有無法完全掌控的一些苦衷。
此次,日本也希望在農產品方面的部分讓步,可以換來美國國降低或取消對日本汽車產品2.5%的關稅,以及降低對卡車產品25%的關稅,並躲避來自美方20%~25%全球汽車稅的威脅。
不過,在此前結束的日美工作級別談判後,日本媒體援引匿名信源指出,美方沒想做出什麼實質性妥協。
川普與安倍密集會面強勢推銷農產品
目前,作為日美兩方的談判代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頻繁舉行會談:在8月1~2日會面之後,雙方將在21-22日會面。
在接下來的近兩個月之中,川普與安倍也將頻繁會見。目前雙方都對外放風,在9月底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下稱「聯大」)期間,日美雙方將在首腦會晤時達成這份日美「迷你」貿易協定。
除了被媒體爆出川普在同安倍會面之時「強塞」農產品之外,川普近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集會上再次批評日本的貿易方式。
「我告訴安倍,我們(美國)同日本存在著大量的赤字。」川普說,「日本對我們銷售上百萬量汽車,我們賣給他們小麥。」
「小麥。這可不是個好交易,而且他們甚至也不想要我們的小麥。」川普說,「他們這麼做就是想讓我們起碼感覺到還行:是為了讓我們舒服點。」
「但是赤字非常巨大,當然也在迅速地超變小的方向發展。」他說。
不過事實上,美日總體貿易赤字(包括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仍在不斷地緩慢增加。根據美方數據顯示,2016年,在川普政府上臺之前,日本對美貿易赤字為565.3億美元,2018年則為579.8億美元,兩年間增長了2.6%。
其中在對美汽車出口方面,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從2014年開始,美國每年從日本進口超過800萬輛新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但出口量卻不到10萬輛。
以2018年為例,美國出口到日本的新乘用車和輕型卡車的總價值為5.516億美元,而日本對美國的汽車總出口價值為403億美元,汽車類貿易逆差達到近398億美元。
四方敬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為與美國建立同盟關係的國家,日本認為以規則來治理兩國貿易關係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與此同時,我們的確希望繼續發展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因為這與健康的經濟和貿易關係也息息相關。」他指出,「日美貿易摩擦有所減輕的原因是,日本公司尤其是生產汽車的公司重新在美國駐紮,這減少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