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貿易談判能達成「雙贏」?美媒:各有盤算

2020-12-14 網易新聞

(原標題:美日貿易談判能達成「雙贏」?美媒:各有盤算……)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5月28日刊文稱,在美國總統川普退出一項亞太地區貿易協定兩年多之後,美國和日本——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正在就一項雙邊貿易協定進行談判。雙方都堅稱希望看到「雙贏」的結果,但如果談判失敗可能會給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文章摘編如下:

雙方追求的目標是什麼?

川普痛恨貿易逆差,他決意要減少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特別是通過為美國農民和汽車製造商爭取更多準入機會達到這一目的。安倍晉三首相領導下的日本則希望阻止川普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實施懲罰性關稅(這些關稅可能使日本陷入衰退),並防止在貿易協定中加入任何針對日元的「外匯條款」。

為什麼會進行這些談判?

在川普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另外11個成員國(包括日本)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推進。於2018年12月30日生效的新協定以及安倍與歐盟在2018年達成的另一項協議讓美國農民面臨被關稅更低的競爭對手搶走市場份額的風險。(2017年,美國農民貢獻了日本農產品進口總量的約四分之一。)安倍遲遲不肯付諸行動,他希望美國能重新加入TPP,但是繼川普決定對日本的鋼鋁產品徵收關稅並揚言要對所有進口汽車(包括從日本進口的汽車)採取同樣的行動以後,安倍同意在2018年9月舉行直接對話。

進展如何?

雙方都表示希望快速推進對話,但正如大多數貿易談判一樣,最後期限並不明朗。據說,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和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茂木敏充已經大致達成一致,但茂木一再表示,任何協議都必須是全面的,這說明日本不會同意任何肢解的協議。雙方還將就數字貿易問題進行磋商,但其他種類的服務不在討論範圍之內,至少眼下是這樣。日本將於7月舉行大選,川普承認在那之前不會敲定任何協議。

「外匯條款」怎麼樣了?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曾表示,美國希望與日本達成的任何貿易協議都要包含阻止競爭性貶值的措辭——競爭性貶值是專門為促進出口而採取的貨幣舉措。美國確保在修訂後的與墨西哥和加拿大貿易協議中加入了類似的措辭。但是,日本不希望加入任何可能束縛日本銀行(央行)手腳的條款。

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有多大?

在貨物貿易方面,2018年的貿易逆差為6.5萬億日元(約合590億美元)。據日本財務省說,這一數字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8.1%,因為日本汽車出口減少以及飛機和石油進口增加。

日本有何考慮?

它想要避免任何會削弱其已經萎靡不振的經濟的舉措,即便在今年10月將實施的提高全國消費稅之前,日本經濟就已經快陷入技術性衰退了。但是從政治上講,安倍很難在7月的上院選舉前作出任何讓步,尤其是在農業方面。

那麼美國呢?

川普把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的日期推遲了六個月,試圖以此作為與日本談判的籌碼。萊特希澤早在今年3月就對美國議員說,他知道美國農民的處境岌岌可危,而且在日本為美國農產品爭取更多的市場準入機會是當務之急。農業州在2016年是川普的一個重要支持陣營,隨著2020年總統大選的臨近,川普在重新平衡美國貿易關係——他競選的一大承諾——方面的政績將面臨拷問。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 責任編輯:辜韻汀_NBJS8499

相關焦點

  • 最快下月籤雙邊貿易協議?美日為何這麼快達成共識?川普為美國...
    他通過翻譯說:「我們當然願意設定籤署日美貿易協議這一目標,抓住這個機會。」他說,這項協議是在「一系列密集談判」之後達成的,最終對美日來說是一個「雙贏」局面。據報導,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茂木敏充21日赴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馬拉松式」談判。外界猜測,雙方團隊似乎在為美日首腦周末發表聯合聲明最後「衝刺」。據悉,會談原定2天,由於未能談攏而延長了一天。
  • 日美9月將達成「迷你」雙邊貿易協定?但川普要求日額外購買美農...
    美國和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計劃於本月21~22日在華盛頓召開部長級會議,爭取在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七國集團(G7)法國峰會見面前,達成一份拿得出手的「迷你」日美貿易協定。據最新消息顯示,在此前結束的日美工作級別談判中,除了關稅減讓問題之外,雙方還將談判內容推進至「原產地原則」等規則,隨後日方以匿名官員吹風的方式表示目前日美談判進展積極,雙方「波長」相同,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路徑已經開始顯現。川普曾在近期的一次集會上批評日本對美搞汽車傾銷,而僅從美國購買小麥,「這不是個好交易」。
  • 郝龍斌:臺美貿易談判不能拿開放美豬交換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左三)今在臺中市,成立泛軍系的中興中部後援會,郝龍斌強調,臺美貿易談判不能以開放美豬交換。記者洪敬浤/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主席郝龍斌今早表在臺中市,成立泛軍系的中興中部後援會,郝龍斌會前表示,臺美貿易談判不要拿食安交換,臺當局要先交代美豬開放與否,也不能以開放核災食品交換。
  • 川普日本行和安倍討論美日貿易、朝核問題以及「印太戰略」
    果然如同外界此前猜測,此次會晤的議程包括了美日貿易逆差、涉朝等問題的討論,我們來看看川普這兩天都是如何回應的。 川普當面就雙邊貿易問題向日本施壓 這是美日首腦會晤的「保留內容」,也是作為商人的川普在競選時期就放在嘴邊的話題。
  • 英美重拾「蜜月期」,新貿易談判好商量?美前財長一句話洩玄機
    【編輯/郝佳 統籌/劉姝蓉】近日,英國新任外交大臣拉布一行開啟訪美行程。外媒稱,英國欲加速達成「脫歐」後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拉布對外透露自己受到川普總統熱情接待,美國務卿蓬佩奧一句拍胸脯承諾似乎也給英國發出「定心丸」。然而,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權卻認為,在美英自貿協議談判桌上,英方無甚「籌碼」。他稱首相詹森今後提出的貿易協議很可能被美國國會否決。
  • 韓國用汽車市場換美國鋼鐵關稅永久豁免 「雙贏」遭質疑
    3月2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稱,美韓兩國已就修定雙邊自貿協定原則上達成一致,同時美國將在新徵鋼鐵關稅問題上豁免韓國。聲明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韓國通商交涉本部長金鉉宗共同宣布,兩國就修訂雙邊自貿協定原則上達成一致,同時就美國在根據232調查結果加徵進口鋼鐵關稅問題上豁免韓國的條款達成一致。
  • 趙學功:冷戰時期美日關係嬗變的主要軌跡
    1979年美日就汽車貿易問題進行談判, 並於1981年5月1日達成協議:日本同意今後三年內對美國出口汽車實施「自主限制」, 最初兩年限制在每年168萬輛, 第三年再根據美國市場情況進行調整。1984年協議延長一年, 限額增至185萬輛。實際上, 汽車貿易摩擦只是雙方經貿關係緊張的一個縮影, 這一時期美日經貿關係的緊張已經擴大到工業、農業以及金融體制等各個方面。
  • 美國前貿易代表說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共識是推進貿易談判首要一步
    新華社紐約7月3日電(記者馬倩)美國前貿易代表卡拉·希爾斯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元首會晤達成重要共識,是推動兩國貿易談判取得持續進展的「第一步」。這是5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希爾斯認為,中美兩國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新的關稅,是雙方為達成貿易協議所做努力的首要一步。如果兩國在此基礎上持續穩定地邁出更加積極的步伐,兩國經濟都將受益巨大,未來雙邊關係也會得到加強。她說:「兩國商界領袖都對解決爭端抱有希望。
  • 外交部談中美貿易磋商: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是全世界的期盼
    有記者提問,有報導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昨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談到中美的經貿分歧時說,與中方的對話是行不通的,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陸慷回應稱,昨天習近平主席與川普總統應約通話時,川普明確表示,美方重視美中經貿合作。他希望雙方的工作團隊能夠展開溝通,儘早找到解決當前兩國經貿分歧的辦法。他還說,相信全世界都樂於見到美中兩國儘快達成協議。
  • 巴西與美國啟動貿易談判 巴美農業上互為競爭對手
    巴西和美國政府7月31日啟動貿易談判,暫時沒有披露談判具體涉及哪些領域。  【顯「迫切」】  巴西經濟部長保羅·格德斯31日在首都巴西利亞會晤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後說,兩國已經啟動貿易談判,美方迫切希望與巴方達成貿易協定,從而向巴方出口更多商品,包括酒類。
  • 安倍頻繁訪美,美日關係沒表面上那麼穩定
    國際縱橫儘管安倍屢次與川普會晤,但白宮卻在用各種方式表明,當前美日關係的實質遠沒有頻繁的首腦外交所顯示的那樣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於4月17日至20日訪問美國。但是,川普治下的白宮卻在用各種方式表明,當前美日關係的實質遠沒有頻繁的首腦外交所顯示的那樣好。近日來,一方面美國在朝鮮問題上打破了美日韓三國必須一致的承諾,「越過」日本承諾舉行「金特會」、展開美朝之間的直接會談。另一方面,在美國普遍徵收鋼鐵和鋁製品關稅的「貿易戰」中,雖然豁免了包括歐洲各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一大批盟國,但並沒有放過日本。
  •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仍有可能達成
    中新網11月28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與歐盟就英國脫歐後貿易協議的談判期限逼近,但若干重要議題的協商仍陷於僵局。不過,當地時間27日,英國首席談判代表佛羅斯特表示,協議仍有可能達成。據報導,當天早些時候,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結束了自我隔離。
  • 英國強勢開啟對美貿易談判 外媒:考驗兩國「特殊關係」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 外媒稱,英國2日公布對美貿易談判的授權,首相詹森稱,將在談判中強硬地討價還價。談判將考驗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據路透社3月2日報導,在一個談判小組前往布魯塞爾開始與歐盟進行討論之時,政府公布對美貿易談判的授權,並警告說,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那麼倫敦將離開談判。
  • 「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秦立志 大陸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 東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日本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訪問,雙方會談涉及了貿易、朝核、伊朗核問題等當前的國際熱點話題。從總體效果來看,美日雙方再次確認了穩固同盟的重要性,但會談未就日美貿易談判中雙方關心的實質性問題達成一致。
  • 英歐貿易談判進入倒計時 英外相:仍可能達成協議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1月30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9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表示,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談判很可能進入了「非常重要的最後一周」,如果歐盟表現出「實用主義」,達成協議仍然是可能的。
  • 英媒:除非歐盟改變立場 否則無法達成貿易協議
    英國和歐盟的貿易協議談判仍然膠著。英國傳媒12月19日引述英國政府消息稱,除非歐盟大幅改變立場,否則最後結果會是雙方無法達成貿易協議。(AP)路透社及英國廣播公司(BCC)19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我們需要以尊重英國人民投票贊成的條件為基礎,來達成任何正確的協議。不幸的是,歐盟仍在努力爭取成員國所需的靈活性,並繼續提出與我們獨立性不相容的要求。」
  • 英國和歐盟在談判中分歧仍大,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英國和歐盟在談判中分歧仍大,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受英國脫歐打擊的英鎊周四兌美元擴大跌勢,投資者變得越發謹慎,擔心英國和歐盟可能達不成脫歐協議,而現在距離12月31日截止日期只剩下三周
  • ...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稱,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
    【納瓦羅稱「美中貿易談判更重要的目的是讓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 中國外交部回應】據報導,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稱,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更重要的是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中國外交部回應稱,建議納瓦羅先生以及抱有他這樣想法的有關官員或人士,認真地研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易信:英歐領導表示願意繼續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 非美集體高開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日,受到英歐領導人峰會同意積極就貿易協議談判的消息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升溫,周一早盤非美貨幣兌美元出現集體跳空高開,英鎊更是漲幅達到1%左右,而美股也呈現高開走強的形態。本周消息面似乎利空美元一方面非美的利空已經釋放,英歐貿易談判雖然沒有取得突破,但繼續談判的消息短線讓市場看到達成協議的希望。而歐銀的利率決議QE加大的利空兌現,市場上周也消化了消息影響。另一方面美元自身有利空事件等待公布。本周有美聯儲利率決議,還有美國財政刺激計劃的二黨談判消息。
  • 美媒:拜登選擇戴琦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能說流利漢語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9日發表了題為《拜登選擇戴琦為貿易代表》的報導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當選總統喬·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首席貿易律師戴琦(Katherine Tai)擔任美國貿易代表。這是一個關鍵的職位,負責實施美國的貿易規則並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就新的貿易條款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