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這個學期不同於之前的幾個學期,從今年的暑假開始我們家把孩子的各種班大部分都從線下改到了線上。目前除了一個興趣班和一個線下的語文輔導班其他四、五個課程都搬到了線上來學,而且還是多個品牌的線上課一起上,因此對這方面了解的相對會多一些。
說起線上教育在當下已經不是新鮮東西了, 科技改變生活,同樣的科技也在改變這教育。
我們家第一次正式的接觸是2014年孩子一年級的時候,而第一次購買線上課課程是2015年春季。
那個時候線上課程大都是以「錄播課」為主,即課程都是提前錄製好的,購買之後會有一個群進行補充學習和輔導等等。
很快這種模式就被淘汰了,直接轉成了在線直播的模式。
除了這種學習的模式,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各種學習類、益智類的APP也多有使用。
例如比較有印象的數獨app、背單詞app、配音app等等。
根據我們這些年的體驗,線上教育有利也有弊,並且正對不同的習慣、特點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
今天我就從「線上vs線下區別和各自的優勢」和「什麼情況下適合選擇哪種方式」以及「注意事項」三個方面來談談這幾年的體會的經驗。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優劣勢對比分析
線上教育比之線下教育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其中對比最大的就是「成本」問題。
在這點上相信很多家長或者深有感觸,或者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投資的態度還是非常「激進」的,甚至一些不計成本投入的情況都不少見。
所以我們首先就從這方面對比一下。
1、課時費用低
一般來說線上教育比較常見的課程大概是在80-100之間,這裡說的普通的課程,個別的短期課或者精品課價格或有高低,而一些為了開拓市場的體驗課往往價格更低甚至只要你「拉人」來還可以免費。
線下課受制於成本問題,價格要遠高於線上課程。
2、上課「成本」低
一般來說參加線下課程小學生階段或者離家較遠的情況下父母是需要接送的,並且由此還會產生諸如停車費、交通費、餐飲費、零食費等等,如果父母陪讀一下可能花費還少一些,如果父母不陪讀且還出去逛逛,尤其是媽媽們……
所以線下課程除了學費更貴一些之外,還會產生其他一些費用。
3、路上的成本較大
不排除有人會利用線下課程來迴路上的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教育」或者互動,例如我每次接送孩子上課路上經常跟孩子進行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問題、觀點、理念的交流互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來回的路上時間整體的花費是比較大的——比如我們上午的一節課課時只有3個小時,但是從7點多起床、吃飯到出發再到上完課回家基本上就要到下午一點多了,然後吃完飯怎麼也要到下午2點了,所以這個時間的投入是有太大了。
而如果選擇線上課,那麼同樣的開課時間,孩子吃完飯後可以學習一會然後再去上課,下了課可以馬上吃午飯。什麼事兒不耽誤。
4、課程可以會看、輔導更為及時
上輔導班肯定是希望學到東西的,但是線下課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如果課上沒聽懂,那麼課後再去補就非常的困難了,而線下的老師通常是比較忙的——不過現在線下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例如一些「雙師課堂」,在輔導上相對來說也更加便利了。
線上課往往都是有專職的輔導老師一直在群裡的,如果孩子沒有聽懂可以選擇會看課程視頻,或者請教輔導老師。這無疑對孩子的學習更為有利。
5、線上課程外出不受限制
我們總不能保證孩子的所有上課時間都沒有其他事情衝突,出了有事兒,孩子可能也會生病而導致不能按時上課,而線下課程數量是有限的,補課不但要考慮是否有開課還跟自身是否有時間關係緊密。
但是線上課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即便是外出,只要能上網,那麼就不影響上課。
而且如第四條所述,即便是沒法同步上課,那麼也可以後面找時間去補,最關鍵的是這個「補」並不需要一下全部補完,孩子可以用幾天的時間來完成都沒關係。
6、線上更容易會找到優質師資
上輔導班任課老師的水平是非常關鍵的,即便是規模再大的機構所謂的名師也是數量有限的,而在一些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的地區,優質師資就更加的缺少了。
線上教育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畢竟在線上當下的技術可以保證在多招點人同步上課也不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以上是我認為線上教育比之線下教育要更好一些的地方。
但是也有不如線下教育之處:
1、學習的氛圍不同
在家學習和在教師裡聽課學習這絕對是兩種學習環境,前者多數孩子是比較放鬆的,而後者通常孩子是會注意力更集中一些的。
畢竟下線更有「上課」的感覺。
2、師生互動效果不同
我們不說上課老師的問題,只說孩子自己,一個是對著屏幕看老師,另個是看著活生生的人,而且這個人還會有時候盯著自己、提問自己等等。
而且「舉手回答問題」或者是被提問這種非常有助於提高學生聽課質量的事情顯然線上是不如線下的。
3、同學之間的「交互」不同
補差上會差一些,但是如果是「提優」,那麼線下教育無疑可以讓孩子更加直觀的看到、接觸到其他優秀同學的各種表現——例如聽課、答題、作業、表達、習慣等等,外加還有更多的機會彼此成為朋友等等,這些都是線上教育不可能給予的。
說的直白點一些就是如果是線上教育孩子是很難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問題。跟不用說「見賢思齊」的問題了。
選擇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
儘管上面的分析中線上教育的優點在數量上多於線下的,但是線下的三個優點對孩子的影響卻是更大的。
究竟是選擇線上教育還是線下,不語這裡有這幾個建議:
1、孩子的體驗感是第一位的
不同的孩子對於不同的課程模式、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習環境往往是會有不同的感受的。
學校學習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但是在課外輔導班上作為家長還是儘量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才好。
例如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況:家長聽聞或者自認為某位老師屬於「名師」,有水平有能力之類的,但是孩子自己卻並不喜歡這樣風格的老師,尤其是小學生,很容易就出現了因為不喜歡、不認同老師而導致對一門科目的排斥。
不要忘記學習的主體是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對老師不滿意,對授課的內容不滿意,一定要作出調整。
而在線上還是線下的選擇上這點其實都是一樣的。
2、孩子的自覺性是重要參考依據
如果孩子不是那種很自覺的孩子,我的建議是選擇線下課程。
如果孩子能夠比較自覺,或者父母能夠陪著孩子一起學(不必全程跟下)、監督的話,可以考慮線上課程。
3、課程內容的針對性
線上不同於下線,一般機構的線上課程有很多的專題性課程。
而不同孩子的補習需求往往也是不太一樣的,那種長期課沒什麼好說的,參考上面的分析即可。
短期課程顯然線上課更有優勢。
例如幾次閱讀課、幾次寫作課、古詩詞、文言文課、數學某些專題內容課等等。
4、視力問題
如果孩子日常用眼較多比較辛苦,自然還是選擇線下課程會好很多。
如果確實只能選擇線上課程,那麼建議確保孩子用眼不要太過疲勞,一方面是注意坐姿、距離,另一反面可以考慮把電腦上的影響投到電視上去看,這樣可以拉開觀看的距離。
選擇線上教育注意事項
其實各位看到這裡基本上已經對「注意事項」應該有一定的認識了,我這裡再做一個小總結即可。
1、要算整體的經濟成本;
2、時間成本也不要忽視;
3、優質師資是首選,但是孩子是否認同是關鍵;
4、課程要有針對性,不要只圖便宜是個課就給孩子買,有很多課本身對自己的孩子是沒有太多針對性的,這種情況就不要浪費孩子的寶貴時間了;
5、注意孩子的聽課效率,建議前期監督一下;
6、課程服務很重要,尤其是在線答疑、批改作業以及作業講評,如果沒有,建議不要選擇;
7、督促孩子儘快完成作業,如果不會先讓孩子回看課程視頻,儘量做到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要形成依賴他人的習慣——無論是依賴父母還是輔導老師;
8、注意用眼衛生,現在的小學生的近視率就已經非常高了,儘管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能控制一下總是好的不是嗎?
9、非常重要的一點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會出現偷偷玩遊戲、看視頻等非學習的操作。
……
總而言之,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利弊,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哪種方式就更好,而是要從「更適合自己」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家長不要盲信品牌、名師等這些宣傳的噱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從孩子的自身需求、自身特點出發,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而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切記不要出現這樣的錯誤認識:認為把孩子送去了就完成任務了!
孩子的學習質量不會僅僅因為聽個課就能提高多少的,而學習習慣這種東西更不可能因為報了班就會學到……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儘可能的在初期先陪上,確保孩子的一些習慣養成之後再慢慢放手。尤其是小學生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如果你不去關注,很多孩子即便是養成的習慣也會慢慢地放棄……
報班不是必須的,也不是萬能的,但是如果真的報了,那麼我們就儘量發揮出其更大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