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拜師禮、戒尺加身……這所高校舉行「名老中醫傳承班」拜師儀式

2020-12-24 大洋網

「呈拜師貼,呈六禮束脩,呈敬師禮茶……」12月20日,一場傳統的中醫拜師儀式在南方醫科大學校本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2019級中醫學(名老中醫傳承班)27名弟子,正式拜入27位導師門下,開啟一段新的徵程。

「名老中醫傳承班」(以下簡稱傳承班)是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實施中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特色班級,迄今已連續舉辦七屆。拜師儀式是該班的特色項目,通過完成呈拜師帖、敬獻六禮、敬奉茶水、行拜師禮、戒尺加身、師長回禮等傳統禮儀,展現尊師重道、明禮求學的精神。

尊師重道,27名弟子虔誠拜師立志苦學

中西合璧育英才,承古通今傳薪火。在鏗鏘的鑼鼓聲中,2019級傳承班的全體弟子面朝東方行三拜之禮。一拜華夏文明,得蒙先庇;二拜先聖之道,功過古今;三拜格物致知,修身治齊。禮畢,弟子們齊聲誦讀《大醫精誠》節選,表明將牢記醫家先賢之言心懷蒼生、懸壺濟世的決心。

弟子上臺呈拜師帖,並向老師獻上六禮。六禮包括芹菜(寓意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肉乾(孔子規定的拜師禮,表達弟子心意),桂圓(寓意圓滿),紅棗(寓意早早學有所成),紅豆(寓意「紅」運高照),蓮子(寓意苦心教育)。

此時,弟子們向老師們奉上茶水,茶水由荔枝及紅棗泡製而成,寓意為弟子們「早點勵志」,老師小抿三口以示受禮。弟子行拜師之禮,一拜師道尊崇,利人利德;二拜傳學授業,感念師恩;三拜天地為鑑,光我岐黃。

在「戒尺加身」環節,諸位導師起身,手執刻有《弟子規》的戒尺,一敲頭,告誡弟子頭腦清醒,敬業樂群;二敲肩,寓意弟子肩負重任,繼承衣缽;三敲身,提醒弟子為人有尺,處世有度。戒尺加身禮畢,導師將帶有「懸壺濟世」寓意的葫蘆贈送給弟子,希望弟子能隨時謹記成大醫之訓言。

拜師禮成,弟子們列隊齊聲高亢宣誓:「青衿之歲,跟師看診,習先賢經典……」,立志尊師重道、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篤志成醫。

「雙體合一」,探索中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南方醫科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論述和戰略部署,於2014年開辦「名老中醫傳承班」,探索實踐院校學歷教育與中醫師承教育兩種體系高度融合(簡稱「雙體合一」)的中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借鑑現代醫學教育模式長處,繼承中醫師承教育模式精髓。2019年起,傳承班面向全國高考學子獨立招生。

傳承班由中醫學專業學生組成,由中醫藥學院主管教學院領導擔任班主任,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通過「精英化教育」為社會培養高層次中醫藥傳承人才。經過七年的探索與實踐,「雙體合一」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第九屆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導師團隊成員包括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陳寶田、呂志平、羅仁等在內的學校名老中醫專家組成,涵蓋了針灸推拿、傷寒溫病、中醫各科的專家,導師從事中醫藥臨床一線工作滿25年,或擔任碩、博士生導師工作,且從事中醫藥臨床一線工作滿20年。

立足「四重」,培養中醫藥高層次傳承人才

傳承班以「四重」(重經典、重實踐、重結合、重創新)為導向,在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上,突出經典和臨床經驗傳承,加強了中醫經典、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教學,同時開設名老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系列講座,從全國聘請中醫藥知名專家授課。通過讀書(學習中醫經典醫著)、看病(應用中醫經典)、撰文(理解與闡釋經典)三個渠道,注重傳統中醫理論和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相結合,紮實中醫基礎知識,提升中醫臨床能力。傳承班首次提出系統經典傳承理念,構建了從經典導讀到經典精讀、從經典泛讀到臨床經典的中醫經典傳承創新課程體系,編寫了一整套中醫經典傳承系列創新教材,由《中醫經典導讀》《中醫經典精讀》《中醫經典泛讀》及《中醫臨床經典》四本組成。

傳承班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在完成中醫學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修養和深厚中醫理論功底,掌握指導老師指定的中醫經典,領悟古籍精華,完成6-10篇讀書筆記,撰寫60個班次的跟師臨床記錄,作為項目負責人至少承擔1項課外科研課題,撰寫不少於1篇總結導師學術思想和技術專長或中醫藥研究的論文。

2015年以來,傳承班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獎項80餘項,參加各級創新課題5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41篇,參編導師著作11部。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保持全國領先,平均通過率高出全國近30個百分點,2014-2017年連續四年筆試全國排名第一。

中醫藥學院負責人表示,學院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名老中醫傳承班」建設,發揮名老中醫在中醫藥繼承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黃瑤 張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高鶴濤 通訊員黃瑤 張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津

相關焦點

  • 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名老中醫師承拜師儀式
    老中醫師承拜師儀式現場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名老中醫師承拜師儀式邵陽新聞網6月12日訊(記者 銀玉蘭 實習記者 蔣利君 通訊員 劉璐)中醫是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師承教育是千百年來中醫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
  • 傳道授業——張世峰名老中醫舉行授徒拜師儀式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張世峰在這裡接受學術經驗繼承人的禮拜,經嚴格選拔,來自我市各中醫醫療機構的10名優秀中醫骨幹被確定為學術繼承人,並在此次隆重的拜師儀式上,正式成為其學術經驗繼承人。張世峰名老中醫授徒拜師儀式由三門峽市中醫院副院長範紅軍主持
  • 拜師續傳承 貴州百名中醫繼承人再現傳統「拜師禮」
    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1月18日電(記者劉鵬)「鞠躬行禮,獻花奉茶,贈大醫精誠捲軸……」18日,在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舉行的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暨第二批貴州省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拜師大會」上,99名中醫繼承人分批依次向身著唐裝的指導老師們行拜師禮,以傳統拜師方式傳承國粹中醫。  中醫藥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 德州聯合醫院舉行第二屆中醫師承拜師儀式
    為進一步弘揚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充分發揮老中醫藥專家的「傳、幫、帶」作用,推動中醫藥學術繼承與發展,4月8日下午,德州聯合醫院舉行第二屆中醫師承工作拜師儀式,醫院領導班子、全體師承老師和師承人員
  • 河南省中醫院舉行拜師儀式:國醫精粹 傳承岐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文 通訊員 王東方 圖 「一叩首,行奉茶禮,意喻飲水思源代代傳。」 「二叩首,徒弟向老師奉上拜師貼。」中醫藥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師帶徒」是中醫的傳統傳承方式,也是繼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重要方式。為了更好地傳承中醫藥文化,2018年4月28日,河南省中醫院隆重舉行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啟動、拜師儀式暨河南省第二十七期中醫高層論壇。
  • 拜師禮 獻給最美的你——淅川縣九重二小舉行拜師禮活動
    南陽網訊(通訊員王 曉)2020年9月1日上午,晴空萬裡,淅川縣九重二小全體師生在校園裡舉行了拜師禮活動。在新學期到來之際淅川縣九重二小的全體學生用飽含濃濃感恩之情的拜師禮,表達對恩師的敬意。拜師禮三尺講臺酬壯志,一顆丹心照九天,一代師表千秋業,巍巍師魂萬世傳。拜師禮共分三個議程:第一、德育主任講解拜師禮的由來。
  • 廣西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拜師儀式在南寧舉行
    入選廣西第六批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與36名繼承人舉行拜師儀式,這是廣西在加快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和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nbsp&nbsp&nbsp&nbsp會議還舉行了簡約而富有中醫特色的拜師儀式。36名繼承人身著白大褂向「師傅」深深三鞠躬,呈拜師帖、送拜師禮——意為仰慕老師懸壺濟世的「葫蘆」、並向老師敬茶,老師回贈繼承人中醫藥經典書籍。
  • 行古禮 拜恩師——淅川縣第二小學舉行「拜師禮」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淅川縣第二小學於9月7日舉行了「行古禮、拜恩師」儀式。會 場儀式上,首先升國旗。接著,舉行了拜師禮活動。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學生三行90°躬身大禮參拜恩師。各位教師在學生面前,也回以真誠的謝禮。
  • 烏海這所學校舉行了拜師禮
    「紅燭先鋒領航,師徒攜手成長」市實驗小學青藍工程拜師儀式,切實把「師徒互助,共同成長」的精神傳承下去。這是一個相互促進提升的過程,師徒在結對過程中都會變得更好。」實驗小學副校長史美娟告訴記者,「師徒結對活動可以更好地融洽同事之間的關係,增強師父的主人翁意識,也可以讓徒弟在學校這個集體中產生更大的認同感。」
  •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中國乃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傳統社會無時不在,古代禮儀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將師禮列入「三本」之一,可見拜師禮之重要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以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
  • 珠海:中醫院兩位眼科主任拜師全國著名眼科專家、名老中醫金明教授
    「我立志以畢生精力繼承中醫藥學精髓,全面繼承老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技藝,並努力弘揚……」2020年7月13日18:30,一場拜師儀式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舉行,弟子中醫院眼科主任祁勇軍和主任醫師楊暘向金明教授行鞠躬禮、呈拜師貼,獻鮮花,發表感言,並表示今後將定遵師教,刻苦鑽研,繼承發揚老師的學術思想
  • 成都名老中醫史偉舉行師承收徒儀式
    行禮敬茶、遞交「拜師帖」、改口稱「師父」——11月22日,「史偉老中醫師承收徒儀式」在蓉華神大廈舉行。省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胡凱,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廷樞,華西醫科大學教授張堅,省人民醫院教授張崇芸、劉民甫,北京同仁堂西南區域大型店區域經理吳運全、醫館經理張新月等嘉賓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此次師承收徒儀式。適逢小雪,窗外初冬乍寒,儀式現場卻暖意融融。譚永力、代鳳芬依次向師承名老中醫史偉鞠躬行禮,呈敬鮮花熱茶,大聲朗讀並遞交「拜師帖」。
  • 開學「過龍門」,行拜師禮
    章帝 攝星沙時報訊(記者 李丹)走向上門、正衣冠、行拜師禮、擊鼓明志……近日,特立中學初一新生入學禮暨養成教育啟動儀式活動舉行。通過富含傳統文化內涵的儀式,在初一學生入學階段給予他們最重要的向正教育:講規矩、守紀律,引導學生崇尚「立德、立功、立言、立行」的特立校風。
  • 拜師行禮 塘坎上小學舉行別樣新生入學儀式
    自貢網訊(記者 張翠娜)呈拜師貼、行拜師禮、書寫「人」字……8月30日上午,一場富有傳統文化韻味的「尊師崇禮、勤儉節約」新生入學儀式在自貢市塘坎上小學舉行,這是該校開展的創建入學儀式上,500餘名一年級新生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有序來到操場列隊,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向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行注目禮。隨後,新生代表們雙手向老師呈上拜師貼,並向老師三鞠躬行拜師禮,表達「尊敬師長、聆聽教誨、立志成才」之意。
  • 不一樣的拜師禮!親歷泰國拜師節,尊師重教「泰」難忘
    2020年8月27日,泰國格樂大學舉行拜師典禮活動,全體師生身穿統一校服在大禮堂舉行隆重又莊嚴的拜師禮。,首先格樂學子排好隊,依次向國王的畫像敬禮,頌禱詞,這是泰國公眾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環。,還對各院系學生製作的捧花進行了評比,選擇出最漂亮的花環,其中來自國際學院的花盤榮獲第一名,恭喜國際學院同學們!
  • 江門一中附校舉行拜師禮暨獎學金頒發儀式 用漢禮詮釋尊師重道
    傳統拜師禮,點亮教育夢;用實際行動,獎優秀學子……近日,江門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一中附校」)舉行拜師禮暨獎學金頒發儀式,該校全體學生、教職工以及董事會成員超400人參加。該儀式是一中附校正式辦學以來首場校內大型活動。「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崇敬!」在主持人的發令下,拜師禮正式開始,全體學生立正站好,挺直腰板,以虔誠的心,專注地凝視臺上的全體老師。
  • 五福小學舉行「感師恩 頌師情」拜師儀式
    五福小學舉行「感師恩 頌師情」拜師儀式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8日,五福小學舉行「感師恩 頌師情」拜師儀式。拜師儀式上,兩名教師站在主席臺上接受兩名學生的禮拜,主席臺下的教師面向學生,接受全校學生的「拜禮」。穿著漢服的學生站在中間作示範,其他學生伴著音樂節拍,整齊地伸出雙臂,拱手、彎腰、作揖,高高舉過頭頂後緩緩放下,滿載著五福學子的感恩、知禮與尊師。
  • 相聲史上的擺知儀式,馬三立的拜師禮可謂典型,馬季拜師禮很隆重
    擺知,也有人寫作擺枝,是曲藝界的一種儀式,並不為相聲所獨有。到底是擺知還是擺枝?其實第一種說法比較妥切,進行一個儀式,廣而告之。與之相對的情況叫「口盟」,顧名思義是師父口頭承認弟子,但有名無分,不能入相聲的家譜。像是郭德綱將歐弟列入《德雲家譜》口盟弟子的行列,雖有師徒的名分,但並不為相聲界所承認。
  • 逸夫小學:教師節舉行「拜師禮」
    一拜師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傳學授業,教化解惑,三拜感念師恩,天地為鑑。9月10日教師節當天,縣逸夫小學舉行「拜師禮」,在全校營造傳承「尊師重教、文明禮儀」 傳統美德的濃厚氛圍。古法「拜師禮」既學生向老師「三行禮」,表達對教師的敬仰與對知識的渴望。
  • 傳統文化進課堂|行拜師禮 點硃砂痣
    尊師重道,是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在周代就崇尚尊師之禮。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行拜師禮的嗎?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養,學師德,謝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