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物與符號,從而使我們能夠產生、表達和交流思想的事物

2020-12-13 夏子晗說歷史

象徵物(Symbol)是具有特定含義,從而使我們能夠產生、表達和交流思想的事物。比如,在我們的社會裡,黑色象徵死亡,星條旗代表美國,十字架意味著基督教。

符號(Sign)是象徵物的一個子範疇。和象徵物一樣,符號也是傳達意義的事物;但與象徵物不同的是,符號承載著有限、精確、清晰的信息。比如,我們可以比較代表死亡的"黑色"這個象徵物和符號"I"。"黑色"這個象徵物承載著深刻而含糊不清的含義;相反,"I"是一個符號,毫無歧義地指代數字"一"。象徵物與符號的用法不同:象徵物幫助我們形成並且深思某些概念,而符號則是與具體行為相關聯的交流工具。

因為使用象徵物是人類行為的特徵,因而,象徵物無疑與人類一樣古老。從人類起源之初,象徵物就是所有人的知識、經驗和信念的集成。同時,人類從一開始就憑藉符號交流。因此,象徵物與符號是理解各種文化的鑰匙。

然而,象徵物不可能永遠存世,通常來說,其壽命不會長於創造它們的社會的壽命。這是因為,首先,它們承載的是被任意指定的含義。比如,在我們的文化裡,黑色讓人們想到了死亡,而在另一種文化裡,黑色可能恰恰代表著生命。象徵物的根本特性就是,它們的意義無法依靠感官感知,也無法加以邏輯解釋,而只能夠從其使用者那裡學到這些象徵物的含義。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當一種文化消亡後,遺世的象徵物就變得高深莫測了,因為傳授它們的含義的人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史前社會的象徵物遺存下來的極少,而且,即便留存下來,通常也是無法解讀的。

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象徵物

儘管早在距今6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初期就已經有人在近東居住,卻沒有象徵物從如此久遠的年代中流傳下來。能夠證明在近東地區使用象徵物最早的考古材料,是舊石器時代中期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遺存,時間則晚至公元前60000年到公元前25000年。有三方面的證據可以證實這一點。第一類證據是在以色列加夫扎(Qafzeh)洞穴裡出土的赭石。[5]當然,我們無從確知在那時赭石到底被用來做什麼,不過紅顏色應該表達的是某種象徵意義,而不是出於功能上的考慮;而且有人猜測,赭石在那時可能被用來在身體上進行彩繪。

第二類證據包括在墓穴裡發現的花卉或馴鹿角等殉葬品,例如,在公元前60000年沙尼達爾(Shandir)[6]和加夫扎(Qafzeh)的墓葬中就有這樣的隨葬品。儘管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那些赭石、花卉和馴鹿角對於尼安德特人究竟意味著什麼,不過人們通常認為,紅顏色和隨葬品是承載巫術——宗教含義的象徵物。由此可見,近東最早使用象徵物的證據顯示,它們具有儀式性功能。

第三類證據是有刻痕的骨頭碎片,那上面往往有平行線條之類的圖案,克巴拉(Kebara)洞穴裡就出土了這樣的骨片。[8]這些有刻痕的骨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近東最早的人造符號。在沙尼達爾的尼安德特人給從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顏料和花卉賦予意義的時候,克巴拉的居民已經開始在物質材料上塗塗畫畫,以用於傳遞想法。

舊石器時代晚期和中石器時代的象徵物

同樣的象徵物傳統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和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繼續流傳下來。人們經常可以發現赭石的使用,[9]而且在以色列的海約寧(Hayonim)(約公元前28000年)[10]和黎巴嫩的吉塔(Jiita)[11],以及科薩爾阿基爾(Ksar Akil)(約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12000年)的遺址群落裡,也都發現了有刻痕的骨器。

在科薩爾阿基爾發現了一隻大約10釐米長的骨雕貓頭鷹,那上面約有170道刻痕,它們縱向排列,形成各自獨立的四列……今天在海約寧遺址和黎凡特(Levant)的納圖夫人(Natufians)遺址,仍然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人工製品;甚至從大約公元前10000年生活在內蓋夫(Negev)的人群遺址裡,也能找到這樣的遺蹟。與此同時,從黎凡特到伊拉克的遺址出土的卵石、石灰石和骨制工具上,也有平行的刻痕。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有一種新的圖標象徵物在西亞地區出現了。大約在公元前28000年的時候,海約寧地區出現了用精細的線條勾勒出的一匹馬的形象的石板,它們可以算作新的圖標象徵物的代表。在土耳其貝爾蒂比(Beldibi)洞穴(約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12000年)裡,發現了用燧石描繪的公牛和鹿,在卵石上也可以找到類似的圖像。

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有刻痕的石器以及動物形象究竟具有哪些功能,對此我們只能加以猜測。安德烈·勒羅伊-谷蘭(Andre Leroy-Gourhan)認為,那些圖像符號是代表著巫術——宗教意義的象徵物。根據他的說法,這些動物形象指向超自然現象,每一種動物都表現著複雜的宇宙觀。[19]勒羅伊-谷蘭主張,這些動物形象是承載著深刻意義的象徵符號,它們被用來作為思考的工具,並且使得把握抽象的宇宙論觀念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從考古學發展起來的早期歲月開始,有刻痕的骨器就被解釋為記帳標籤,每一刻痕代表著需要記住的一件事情。根據亞歷山大·馬沙克(Alexander Marshack)最近提出的理論,這些人工製品是太陰曆,每雕刻一條線就記錄一次月亮的出現。這些線條符號一直被認為指代著單獨、具體的實物。因此,我建議,我們可以把這些刻痕當作促進某些特殊用途的知識積累的符號。如果這些假設正確的話,那麼這些記帳標籤就證明了,在近東地區,最晚從舊石器時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使用符號了;如果這個證據反映了客觀事實的話,那麼在儀式中使用符號的階段之後,緊隨而來的,就是通過使用符號傳遞實際信息的階段。

如果那些有刻痕的骨片的確是記帳標籤的話,那麼在克巴拉、海約寧、科薩爾阿基爾和吉塔所發現的舊石器和中石器時期的線形記號就相當有趣,因為它們代表近東人首次嘗試儲存並傳播具體的信息。這是"數據處理過程"中的第一步,它標誌兩方面的非凡貢獻。第一,記帳標籤告別了儀式象徵物的用途,而用於處理具體的數據。它們將可感知到的物理現象——比如月相的連續變化——轉化為符號,而不是激發人想像看不見摸不著的宇宙觀念。第二,這些刻痕用幾種方式表示抽象的數據。

1. 它們將具體的信息轉化為抽象的記號;

2. 它們將數據從其語境中分離出來,如把觀月的景觀從其他同時發生的所有事件——比如氣象情況或社會情況——中分離出來;

3. 它們將知識與認識者分離開來,就像沃爾特·翁(Walter Ong)[22]和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所指出的那樣,它們用"冷"與靜態的視覺方式,而不是用"熱"與靈活的口頭媒介呈現數據,後一種方式還涉及了嗓音的高低和身體的姿態。

由此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在科薩爾阿基爾和吉塔發現的圖像符號,不僅催生了記錄、處理和交流數據的新方式,而且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客觀性。

不過,記號標籤一直都是一種粗糙的工具。因為那些刻痕的所指並不明晰,可能暗示著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理解。馬沙克設想,這些符號代表月相;而其他人則推斷,它們記錄著獵殺動物的次數。然而我們沒有辦法驗證其含義。

實際上,刻下記號標籤的人清楚,有刻痕的骨器只是用來記錄相關事物數量方面的信息,但究竟是什麼事物,就是難解之謎了。這些數量信息的基本記錄原理是一一對應的原理,一道刻痕代表著一個數量單位。此外,因為記帳標籤只使用一種記號,即一種刻痕,因而它們一次只能處理一類信息。一片骨器只能夠記錄一種信息,記錄第二套數據就需要第二片骨器。

因此,這種簡單的記帳標籤方式只適合於僅有少量清晰事項需要記錄的社區,就像在舊石器晚期時代那樣。當然,在公元前10000年之前,計數的骨器可能完全不是儲存信息的唯一工具。進而言之,就像在許多沒有文字的社會裡一樣,在舊石器和中石器時代中,人們很有可能用卵石、樹枝或穀粒計數。如果確實如此的話,那麼這些技術工具與記帳標籤一樣不完備。

首先,與骨器上的刻痕一樣,卵石不能表示計數的是何物。只有雕下刻痕或壘石頭的當事人才知道,他統計的是什麼東西的數量。其次,由於沒有特指,卵石、樹枝每次只能記錄一個範疇的數量。一堆石頭或一塊骨頭可以記錄幾個連續的日子;但是,假如同時又要記錄例如動物的數量的話,那麼就需要另一堆石頭或另一塊骨頭。再次,即最後一點不足是,這些功能不嚴謹的計數器和符物一樣,計數方法是一對一的,一塊石頭、一根樹枝代表一個數量單位,不可能代表抽象的數字。

比如,一塊石頭代表一天,兩塊石頭代表兩天,如此等等。卵石之類的散落的計數工具由於操作方便,因而有助於處理數據。但是,在另一方面,在積累和保存數據方面,有刻痕的骨器更有效率,因為刻痕是永久性的,而且不可能七零八落、散落開來。

相關焦點

  • 語言是一種符號,為了表達思想而誕生的符號
    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有思想,會思考;但是人能發展到現在,更多的還是因為人能把自己的思考,通過精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說到這裡你可能有些明白了,語言其實就是我們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工具。嬰兒沒有語言概念,但不妨礙思考在有語言產生之前,我們其實就已經有想法了。語言僅僅是我們利用象徵能力,用來表達我們想法的一個符號系統而已。
  • 檸啾這樣學 6 | 概念辨析:符號、信號、象徵符、意義
    ◆ ◆  ◆1)信號的特性:(1)自然因果性:信號和對象事物有自然因果性,如打雷是下雨的徵兆(信號);(2)一對一性:信號和對象事物之間通常是一對一的關係。2)象徵符的特性:(1)指代性:象徵符和其指代的事物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是約定俗成的;(2)多義性:象徵符不僅能表達具體事物,還能表達觀念、思想等抽象事物;(3)人工符號:象徵符必須是人工符號;(4)繼承性:象徵符可以通過學習和傳統文化來繼承。
  • 有效LOGO設計:象徵符號、比喻和直覺
    象徵符號、比喻和直覺是設計有效LOGO最基本的創意策略。接下來我們就像大家介紹如何更好滴利用象徵符號、比喻和直覺的力量。設計的直覺過程直覺是一種非度量類事物,很容易被人忽視,但一旦被重視,即可發揮巨大能量。
  • 大道本無體:符號的指代和象徵意義
    這與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異曲同工之妙。文字只是傳道的工具,是載體,是符號而已。但一切文化傳播常常要通過符號來傳遞。一、符號的意義:指代和象徵符號一般指代表事物的標記。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思想家索緒爾在其代表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符號學是 「研究社會生活中符號生命的科學」。查爾斯·莫裡斯也曾指出, 「人類文明是依賴於符號和符號系統的,並且人類的心靈和符號的作用是不能分離的。懷特認為,「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賴於符號,正是使用符號的能力使文化得以產生,也正是對 符號的運用使文化延續成為可能。
  • 每日一題|簡述符號的定義
    1、簡述符號的定義 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要素
  • 高考修辭運用淺析——象徵、借物喻人和託物言志的區別
    4、象徵重在表現事物的客觀意義和精神實質;託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現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託物言志」和象徵的區別是什麼?託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 帶讀知識點丨信息、符號、象徵性社會互動(符號互動論)
    02符號1、概念信息傳播離不開符號,符號是用來指稱和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徵物。因此,思考本身也是操作符號並在各種符號之間建立聯繫的過程。3、符號與意義符號是意義的攜帶者,任何一種符號都有其特定的意義。所謂意義,就是人對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為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意義本身是抽象的和無形的,但可以通過語言以及其他符號得到表達和傳遞。
  • 霍華德·加登納藝術符號學思想探析
    (加德納:《藝術·心理·創造力》,齊東海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頁)確實,皮亞傑、弗洛伊德、蘇珊·朗格和納爾遜·古德曼等學者都對加登納藝術符號學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持和幫助。介紹皮亞傑、弗洛伊德、蘇珊·朗格和納爾遜·古德曼對加登納產生的影響以及加登納對各種理論的繼承、創新和應用,可以更好地呈現加登納的藝術符號學思想的基石和基點。
  •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藉助可言的物,詮釋道的意義
    而我們就看下這部作品。《道德經》在第一章便指出「可道」之道與「常道」、「可名」之名與「常名」的區別。在老子看來,給予所描述的事物一名稱,實際上是對這個事物進行了限制、損害了其完整性,對事物的理解不應僅僅限於事物的名稱扣「可道之道」,更應理解隱含於「可道」名後的「常道」的意義。老子的這理念與符號學的思想不謀而合。
  • 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
    他們的體型與我們一樣,他們的腦容量和我們相差無幾。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變成和我們一樣的人的?我們又是怎樣從那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加拿大古人類學家、巖畫研究專家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在其作品《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中試圖以符號為線索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 傳播學釋疑:象徵性互動理論和符號互動論究竟有什麼區別?
    符號:是用來指稱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徵物。它包括能指和所指,其結合具有任意性,是約定俗成的結果。符號的特點是:具有指代性、社會共有性和發展性。符號系統內部有互補性,傳播符號系統中的各類符號互相補充、相互滲透。符號一般可以分為信號和象徵符,人類使用的符號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
  • 象徵和比喻的區別
    象徵和比喻有不少類同之處,它們都由比喻與被比喻,象徵與被象徵的事物或道理兩者所構成,往往都用具體的事物,使人產生形象的感覺、鮮明的印象,從而對所接受的事物或道理感到更親切、更深刻。它們的不同在於:(一)象徵時文章的寫作方法,而比喻則是用詞造句的一種修辭方法。(二)象徵一般是約定俗成的。
  • 從禮物交換看馬塞爾·莫斯的交流傳播觀
    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的禮物交換理論,介紹莫斯三重角色——讓·鮑德裡亞的理論嚮導、齊美爾的思想知音和涂爾幹的學術繼承人的同時,著重從禮物交換的象徵性、交換行為的社會性和交換主體的總體性三個角度探析了莫斯的交流傳播觀,從而得出現代社會交流危機的病症所在——內容象徵意義的缺失、連續互動鏈條的斷裂以及主體完整人性的分離
  • 符號:英雄的象徵,時代的象徵 承載我們的夢想前行
    銀行、酒吧、加油站、雜貨店和餐館都充滿了一個符號一個超越了它的名字或頭銜的符號,點燃了一種情感或某種直覺的本能,這與巴甫洛夫和他對流浪狗的實驗不同。你走過了多少年,看到路邊那些金色的拱門,渴望得到一個多汁的漢堡?高大的加油站標誌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知道我們在空地上奔跑。
  • 論皮爾斯符號學中的傳播學思想
    所以,不是我們表達思想需要符號,而是我們的思想本來就是符號。皮爾斯認為之所以能得出上述結論,其根本原因在於人自身就是人使用的一個符號。他進一步論證道:「在人的意識中,沒有任何一個要素不與詞語相對應」(Peirce, 1992:24), 因而 「我的語言就是我自身的全部總和,因為人就是思想」 (Peirce,1992:54)。
  • 陳力丹:符號、意義、語言
    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Locke,1632-1704)寫道:「人們必須找尋一些外界的明顯標記,把自己思想中所含的不可見的觀念表示於他人。」[1]也就是說,人要傳遞某種意思(具體事物或思想),需要憑藉一定的外在標記(聲音、手勢、具體的可見物),這些標記即符號。符號是意義的物質載體。例如「我這個意思,英文用「I」、德文用「ich」、俄文用「я」這樣標記來表示。
  • 表情包對網絡傳播中非語言符號的替代和重構
    通過運用各種圖片編輯軟體,自由選擇、組合與解構,人們能夠快速地製作出一個適用於當下或者日後的某一傳播語境的象徵符號。人們在創造新的視覺象徵符號時,無需過多考慮現實中是否有與之對應的具體參照物,不受現有符號表意體系的約束。當然,表情包並不能脫離最一般的群體共識符號,它只是正在重構非語言符號的生產和創造。從前,人們所追求和使用的是象徵性符號的極致簡化,達到交流的便利和統一。
  • 怎樣區分象徵和比喻
    象徵和比喻有不少類同之處,它們都由比喻與被比喻,象徵與被象徵的事物或道理兩者所構成,往往都用具體的事物,使人產生形象的感覺、鮮明的印象,從而對所接受的事物或道理感到更親切、更深刻。(四)象徵一定是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抽象的意念和思想感情,而絕大多數的比喻的喻體和本體兩者都是事物,只不過常見和不常見或者更加具體形象罷了。(五)被象徵的意念或思想感情往往是不容易簡單說明或不便說明,如高爾基的《海燕》以及魯迅《藥》的結尾中關於花環的描寫,用的都是曲筆。
  • 趙毅衡 | 重新定義符號與符號學
    《簡明牛津詞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對symbol一詞的定義是兩條:1.一物習俗上體現了,再現了,提醒了另一物,尤其是一種思想或或品質,(例如白色是純潔的symbol);2.一個標誌或字,習慣上作為某個對象、思想、功能、過程的符號(sign),例如字母代替化學元素,樂譜標記。
  • 中國哲學思想在廣告創意中的體現
    最後,從根本上探尋從而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哲學的目的,而廣告創意恰恰是商品符號的意義和價值的象徵。商品被賦予何種意義,不僅能夠反映出廣告人的人生智慧,也是促使消費者對人生的思考的一種動因。由此可見,不難發現廣告創意的社會使命和哲學具有相似性。 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揚棄,漸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主流價值觀——儒、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