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是血變的嗎?關於母乳,這幾個知識要了解

2020-12-19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母乳是6個月內嬰兒最營養、最安全、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任何代乳品都無法媲美的。母乳餵養越來越成為共識,新手媽媽大多知道母乳餵養的好處,卻對初乳認識不足。

「母乳餵養第一小時,可以減少100萬兒童的死亡!」第一口奶關乎寶寶一生的健康,關於初乳,你一定要了解:

什麼是初乳?

初乳是指媽媽產後2~3天內分泌的乳汁,產後,母體的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開始分泌乳汁。但泌乳的質與量不是一直不變的,母乳的營養成分是隨著產後母體變化,以及哺乳的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的。

一般把母乳分為初乳、過度乳、成熟乳和晚乳。

初乳產後1~3天的乳汁

過渡乳產後4~10天的乳汁

成熟乳產後11天~9個月的乳汁

晚乳產後10個月之後的乳汁

研究表明,分娩後一到三天,初乳成分接近血漿但並不是血形成的。隨著媽媽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營養成分明顯降低,蛋白質和無機質含量逐漸減少,乳糖含量增加,初乳逐漸轉變為常乳。

吃初乳,少生病

初乳的營養非常高,還富含免疫性球蛋白,能增加機體抵抗力.,少生病,由於初乳濃稠、量少、顏色微黃,營養豐富,又被稱為「黃金奶」。

蛋白質含量高,增強免疫力研究證明,媽媽初乳中的蛋白質含量相當高,比正常奶汁多5倍,其中,免疫球蛋白A進入寶寶體內後,會分布在咽、鼻和胃腸道黏膜表面,中和毒素、凝集病原體,有效防止感染,增強免疫力,增強的抗病能力;

乳鐵蛋白有利於血紅蛋白合成,對預防嬰兒貧血有良好作用;

溶菌酶是嬰兒成長必不可少的蛋白質,在抗菌、避免病毒感染以及維持腸道內菌群正常化,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等有重要作用。

相對於常乳,初乳的營養更豐富,價值更高。

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有利生長發育初乳中的維生素含量顯著高於常乳:

維生素B2比正常奶汁高3~4倍,維生素A和C比常乳高10倍,維生素D比常乳高3倍,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高於常乳。鐵能有效阻礙細菌的代謝和繁殖,預防嬰兒腸道感染,有助於排出胎便,增強新生兒疾病抵抗力;鋅對促進小兒生長發育有很大好處。

無機質含量豐富,促進消化吸收初乳富含鎂鹽,能促進消化管蠕動,有利於消化,初乳中的有纖維素和低聚糖,有助寶寶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這是任何配方奶粉都無法替代的。

我們都知道,母乳很有營養,產後一小時的初乳,則是最有營養的母乳,真的是「黃金奶」。

初乳不被重視,有三大原因:

過去,由於對初乳的認識不足,並不給孩子餵初乳,十分可惜。

認識不夠初乳雖然量少,價值卻不小。母乳餵養的孩子前六個月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抗體的緣故,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初乳的作用,但是,由於對初乳認識的不到位,好多新手媽媽常把初乳擠掉扔棄,真的很可惜。初乳對提高新生兒機體免疫、預防感染、促進消化吸收、順利生長發育都有好處。

受傳統舊觀念影響有人認為,分娩後最初分泌的乳汁是「髒」的,沒有營養價值。事實上,初乳不僅不「髒」,反而最富有營養物質。

嬰兒不會吸吮,媽媽耐心不足剛生產完,媽媽身體虛弱,坐不起來,不方便哺乳,尤其剖宮產的媽媽,創口的傷痛還很明顯,加上乳頭沒有適應寶寶吸吮,吸起來很痛,寶寶也不習慣吸吮,用不上勁兒,往往餵了半天,也吃不到嘴,媽媽很受挫,沒耐心,最終放棄初乳。

重視初乳,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新手媽媽要重視產後初乳,抓住產後黃金期,讓寶寶第一時間吃上初乳。

儘早吮吸,刺激泌乳初乳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無論是自然分娩或剖宮產的媽媽,都要儘快母乳餵養。寶寶出生後應放在媽媽胸口接觸30分鐘,儘早吮吸媽媽的乳頭,刺激媽媽泌乳。

兒子出生後,由於是剖宮產,我的身上插著輸液管、止痛泵、排尿管、心電監測等一大堆,別說坐起來,就是動一下都不方便。

好在,我了解初乳的好處,極力讓家人幫我,倚靠著床頭和枕頭,把兒子抱起來。可是,小傢伙實在小,不會吸吮,嘬了半天,真的是使出「吃奶的勁兒「,也沒吃到嘴,我急出了一身汗,不知怎麼辦。

折騰了半個多小時,兒子人生的第一口奶才吃到嘴,這之後,我不斷讓兒子吸吮, 不但吃到初乳,乳汁也越來越多,哺乳也越來越順利。

· 堅持母乳餵養,別輕易放棄

兒科醫生鮑秀蘭指出,大多數媽媽會在分娩3天內泌乳,可能出現前三天寶寶吃不飽的情況,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就別著急添加奶粉,應堅持讓寶寶多吮吸乳頭,建立噴乳反射,等待泌乳。

當寶寶體重下降超過7%,確實需要添加奶粉時,要採用「補授法」,即在每次哺乳時,先讓寶寶吮吸乳頭(每側15分鐘)後,再給寶寶餵奶粉。切不可用奶粉代替母乳,一旦寶寶吮吸乳頭的頻率下降,母乳餵養越來越難以實現。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喝母乳等於喝媽媽的血?揭秘:乳汁是怎樣產生的
    各位麻麻們,在你們哺乳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母乳是怎麼來的?坊間關於此的傳言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母乳是血變的。為什麼會有此種傳言呢?據說有位很有腦洞的歪果仁教授,經常有些奇葩想法。這天,他偷偷將太太的母乳倒入了一個玻璃瓶,密封放入盒子,打算等孩子長大結婚時,作為一份特殊禮物送給她。二十年轉瞬即逝,到了孩子結婚的這一天。
  • 有些關於母乳的冷知識,速來了解!
    關於母乳的好處,不用多介紹,相信做過媽媽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知道一些。但今天刷到一個帖子,有這麼一個問題:「奶水在媽媽的奶房裡存放6小時,還可以給寶寶喝嗎?」這一問題誰都沒有細想過,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冷知識」。首先先舉幾個最常見的例子吧!1、寶寶開始睡覺後,晚上通常睡6——8個小時。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因為媽媽喝了很多牛奶,她就不需要晚上起床去擠牛奶了。大多數嬰兒的母親在睡了6——8個小時後開始哺乳。
  • 關於母乳的「冷知識」,第4個很多人不知道,母乳媽媽快來收藏!
    但大多數人只關心奶量多少,母乳質量怎麼樣,卻不了解母乳有幾個冷知識。 接下來,糰子媽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那些關於母乳的小秘密。 2)母乳並不是血變的 母乳媽媽卻是很偉大這點不可否認,但我們要了解一個真相:母乳並不是血變的。不要再用這句話嚇準媽媽了,寶寶才不是「吸血獸」。
  • 一滴奶十滴血,喝母乳就是等於喝媽媽的血?揭秘乳汁是怎麼形成的
    剛看到一個小視頻,有個媽媽通過監控發現,自家保姆居然偷喝給寶寶準備的母乳,這位媽媽抓個現行後問她,為什麼要偷喝寶寶口糧?保姆說:一斤奶就是一斤血,我貧血所以想補補血。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的感覺。民間確實有流傳說,媽媽的母乳都是自己的血變成的,所謂一滴奶十滴血,古文裡還有記載說:「在上未乳飲,在下為月事」,意思就是說,血向上運行變成了母乳,向下運行變成了月經。另外,古人觀察到,懷孕後的媽媽就不來月經了,所以認為這些血就變成了乳汁了。
  • 乳汁中帶血,難道母乳真是由血轉化而來?先看專家怎麼說
    最近不少寶媽都聽說「母乳是由血變化而成」的說法,而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古書《聖濟總錄》,是宋徽宗在位期間命太醫院編撰的。上面記錄了這樣一句話:「在上為乳飲,在下為月事」。後來這個說法逐漸在其他古書上流傳。女性在孕期確實有閉經的特徵,難道母乳真是由血轉換而來?
  • 母乳放久了變成紅色,說明母乳=血?
    這是源於有些寶媽發現母乳放的時間久了變成紅色,好像不少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甚至有些寶媽為了驗證這個說法親身試驗了一下,把母乳密封起來,然後放置起來,果然變成紅色了。但是這真的能說明母乳=血嗎?母乳真的是血變的嗎?當然不是,今天我們就好好來講講母乳與血液的關係。
  • 關於母乳餵養,這些知識你了解嗎?
    河北新聞網5月20日訊(記者高小茹)今天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給寶寶100分的愛!」母乳是按時餵還是按需餵養?吃母乳還要再餵水嗎?要不要每天再給孩子加頓奶粉……許多媽媽都表示,即使提前做過功課,當孩子出生後,實際遇到的困惑依然很多!母乳餵養有什麼好處?母乳和奶粉比好在哪裡?餵到什麼時候斷奶最合適?聽聽專家怎麼說!
  • 這5種情況下母乳可能變成「毒奶」,別讓你的乳汁坑了娃
    5.出現病理性乳腺炎寶媽在產後經常會出現輕微的生理性乳腺炎,出現局部腫脹,媽媽可以堅持餵奶,因為這主要是乳汁堵塞、淤積造成的,是乳腺周圍的組織感染髮炎,並不會影響乳汁。了解了這幾種情況後,各位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起來哦~
  • 哺乳期的媽媽們了解母乳相關的知識嗎?
    一般女性在生完小寶寶之後,就要進行下一步的哺乳的工作了,但是處於哺乳期的媽媽們了解母乳知識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www.mrfxy.com1、媽媽的乳汁中有許多的營養的成分,而這些營養成分對於小寶寶的生長免疫和大腦的發育具有關鍵性的重要作用
  • 母乳餵養很重要,這些母乳知識你應該了解
    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好處,對媽咪也同樣好處多多。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關於母乳餵養必須要知道的事。第一夫人與您一起了解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優點 新手媽咪要知道 在最初的6個月內以及添輔食的初期,要依靠母乳哺養。 >注意情緒 勞逸結合   當媽咪處於過度緊張、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或精神狀態中時,可引起媽咪乳汁分泌減少。
  • 存放的母乳居然變紅了,奶水真是血「變的」?黃奶、綠奶你見過嗎
    「變色」了,這樣的奶水還能給孩子吃嗎?,奶水真是血變的?血液並不參與其中,只負責為乳汁輸送養分,是名副其實的「運輸大隊」,正常情況下,母乳會因其中脂肪、蛋白質等成分呈現淡白至乳白色。之所以存放一段時間的奶水會變紅,是因為奶水中的鐵離子遇到空氣發生氧化反應,呈現出明顯的紅色。或是母乳存放時間過長,被細菌分解,生成了某些紅色的菌落。不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變紅的母乳都不要給孩子吃了。
  • 乳汁是血液轉化的嗎?母乳和配方奶粉的差別在哪?一一講清楚
    有人說乳汁是由寶媽的血液變成的,這種說法對嗎?今天一起來揭秘關於乳汁的秘密。乳汁是血液形成的嗎不是。民間俗話說的「乳為血化」,是不存在科學依據的,古人由於缺乏生理學知識,誤以為血液轉化成乳汁,而從現代知識來看,母乳和血液存在關係,卻不是生成關係。血液的功能之一是為身體各部分的組織輸送氧氣與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廢物。
  • 乳汁是由媽媽的血液轉化的?母乳是月經轉化的?這些是真的嗎
    有人說媽媽的乳汁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以此來體現母愛之偉大。母愛偉大無可厚非,但是這乳汁由血液轉化而來的就比較嚇人了。二十多年過去了,小孩要結婚了,教授把封印了二十多年的盒子打開,是一瓶紅色的液體。對,是血。於是「乳汁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說法就傳開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血液是在循環系統中,在心臟和血管腔內流動的一種液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這種液體最基礎的功能是為身體各部分的組織輸送氧氣與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廢物。簡單點說血液就是人體中的快遞小哥。而乳汁則是由乳腺分泌的。
  • 你聽過「一滴奶十滴血」嗎?母乳變紅還能喝嗎?寶媽進來了解下
    經常聽人說母乳是由媽媽的血液變得,寶寶吃奶實際上是在吸吮媽媽的血,還有「一滴奶十滴血」的說法,真相是怎樣的呢?母乳放久了會發紅,難道真是血液變的?寶寶4個半月的時候,小靜重返職場,成為了「背奶一族」。每次她都會將擠出來的母乳標清日期,封存好放在冰箱裡。
  • 這幾個時間乳汁再痛也要給寶寶喝,附母乳充足判斷公式
    相對於吃母乳的寶寶來說,曉麗的寶寶吃奶粉從出生到現在身體不大好,為此曉麗一直處於帶娃自責中。部分媽媽由於身體原因或是心理因素選擇了奶粉餵養。雖說「母乳是塊寶」,但奶粉的營養價值也不可忽略。即便選擇了奶粉餵養,但這幾個時間的母乳價值卻是任何奶粉都無法比擬的,媽媽再痛也要及時擠出來讓寶寶喝。
  • 寶寶喝的母乳都是媽媽的血?科學數據告訴你說法真假
    坊間廣泛流傳一種說法,母乳餵養的寶寶都是喝媽媽的血長大的。這種說法聽上去有點荒謬還摻雜點詭異,很多寶媽羅列出來種種證據,證明母乳和血液之間存在某種關聯。但是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母乳就是媽媽的血變的?母乳是血變的這一說法得以廣泛流傳的原因是國外一個50多歲的教授,把寶寶出生以後的初乳封存在一個試管內,準備等孩子將來結婚以後,送給孩子留作紀念,20多年過去了,孩子也結婚了,當教授把當初封存的初乳拿出來以後,卻變成了一管鮮紅色的液體。於是這個教授就認為乳汁變成了血。
  • 當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乳汁質量不好,母乳檢測了解一下
    真是想分分鐘大嘴巴子扇過去,每個媽媽都是親媽,都希望寶寶可以吃飽飽、長高高,難道媽媽會放任寶寶營養不良嗎?寶寶哭鬧、生長遲緩,不一定是媽媽奶水不足,而是乳汁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媽媽們需要了解一下。當寶寶出現這種表現,可能是乳汁質量不好小黎的寶寶3個月大,最近發現小傢伙體重增長的速度,好像有點變慢了。「不是說3個月是猛漲期嗎,怎麼寶寶不愛長了呢?」小黎感到很困惑。
  • 母乳真是血變的?母乳餵養的真相,顛覆媽媽的認知
    都說「一滴奶等於十滴血」,母乳是血變成的,真的有科學依據嗎?雖然都經歷過母乳餵養這一關,但對於「母乳」,媽媽們依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解。每年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不妨來聽一聽「乳腺細胞」的故事吧!
  • 母乳真是血變的?母乳餵養的真相,顛覆媽媽的認知!
    都說「一滴奶等於十滴血」,母乳是血變成的,真的有科學依據嗎?雖然都經歷過母乳餵養這一關,但對於「母乳」,媽媽們依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解。每年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不妨來聽一聽「乳腺細胞」的故事吧!在媽媽的咪咪中,有一條全自動乳汁生產流水線,它的控制系統是大腦。
  • 揭秘母乳 神奇的乳汁是怎樣產生的?
    國內頻頻出現的奶粉問題令眾多媽媽義無反顧地選擇或堅持母乳餵養,因為純天然的媽媽牌食品才是寶寶們最安全最好的食物。可是你知道乳房的結構是怎樣的嗎?源源不斷的神奇乳汁又是怎樣製造的呢?乳汁當中的成分是一成不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