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專業人士支招: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2020-12-22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文 鄧萬裡/圖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閉門的健身房,都會對消費者利益造成侵害。作為消費群體,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回訪】上當的消費者:無法挽回經濟損失

今年6月13日,據河南商報報導:「舒悅健身俱樂部"還沒正式開業,老闆就聯繫不上了,160多名會員退卡無門。12月6日,記者對該健身館受害的會員進行回訪,會員表示,健身館老闆依然不見蹤影,被騙的會費也至今未退。

情況相似的還有豐慶路上的"燃卡"健身館,今年3月,商報報導其突然閉門,當時,不知情的會員們查到公司正在註銷。12月6日,"燃卡"的會員表示,"並未退費,但把會員轉讓到了另一家健身館。"

2018年12月8日,鄭州市京廣路上,在原咕咚眾康電梯口,還可以找到咕咚眾康的痕跡

河南商報回訪的多家跑路健身房,眾多消費者至今未能挽回經濟損失。

【監管】工商部門:只能介入調解 苦於無強制執法權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閉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利益損害巨大。行業亂象頻出,如何監管?

"沒有執法權,力度有限。"對於"健身房跑路"這一熱點話題,鄭州市二七區一工商所副所長呂先生表示無奈,"這些健身房,國家機關只要給他註冊成立了,就是合法的。法律法規對於預付卡也沒有強制的規定。"

鄭州市二七區另一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預付卡其實相當於是消費者和商家籤訂的一個合同,且是法律上認可的民事合同。健身館閉門停業,是健身房一方違約,嚴格來說,消費者和"跑路"的健身房產生的糾紛是一種合同糾紛。

"工商部門沒有執法權,每個消費者來投訴,我們會第一時間按程序受理投訴,但也僅是介入調解。一般來說,會建議消費者向法院起訴。"呂先生說。

【維權】不少消費者放棄起訴:投入成本高,時間長 

河南舒悅健身俱樂部的會員董先生說,他們要求退費,自從開始維權至今過去半年多時間,經工商、辦事處等部門的協調,均無果。7月份,會員們無奈開始走起訴程序,收集證據、請律師、上法院,忙碌了大半年,開庭當天被告人卻沒有前來應訴。

"我們有什麼辦法?他們公司現在也倒閉了,法院的判決書已下達,但是法人名下沒有東西,根本沒辦法還錢。"董先生說。

而會員張女士沒有加入起訴,"之前維權也耗費了不少的精力和錢,但根本沒有用。我一個上班族,不能一直耗在這個事情上。"鄭州健身業內人士劉維,站在健身房從業者的角度,同樣認為消費者維權艱難。 "我知道很多跑路的健身房,有消費者維權鬧,還建維權群。看會員鬧得厲害了,他(老闆)挑幾個人給你退了,剩下的那些沒有那麼大能量的,慢慢就消停了。"劉維說。

【律師】 涉嫌欺詐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可將當事人列入失信人名單 

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介紹,針對預付卡的辦理與監管,在商務部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中有相關規定,若有違反該規章,可依據規章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對其進行罰款。

市民遭遇健身房突然關門,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鍛鍊了一段時間,健身房關門了,這可能是經營不善,屬於合同糾紛,雙方可以協商解決或通過法院起訴解決。另一種情況是剛辦卡沒多久,或根本沒開業,健身房就倒閉了,這種情況可能涉嫌欺詐,市民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李華陽表示,若健身房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使消費者支付預付卡後,卷錢逃跑的,該行為存在詐騙,可能構成詐騙罪。消費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對此,鄭州市文化路派出所民警表示,消費者遇到上述情形可及時報案,公安機關將會立案審查,若存在詐騙,將依法處理。

消費者進行法律起訴維權時,遇到被告人拒絕應訴的情況,或法院傳票無法送達至被告人,該怎麼辦?

李華陽說,若找不到公司法人代表,可通過公告傳達,以保證訴訟程序繼續進行。

判決後形成生效的法律文書,若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可將當事人列入失信人名單。

【警惕】防坑秘籍:看健身房租期,低價年卡莫碰

健身房圈錢雖然有套路,消費者在購卡時提高警惕,同樣可以避免"入坑"。

河南昊隆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送林提醒,消費者在辦理健身卡時,慎選擇,不要衝動性消費。同時,應對公司資質,經營規模、經營環境多考察。

在辦理"預付費式"消費卡時,不要一次性辦理過大金額,對於商家的服務承諾最好以書面形式約定,尤其應明確預付卡的使用範圍、有效期限、收費標準、違約責任等條款,以便維權有據。如遇到不公平的格式合同,不要盲目順從,要敢於說"不",以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河南商報記者採訪鄭州幾個工商所,工商人員建議,躲避"圈錢"健身房的套路,消費者也可以參考以下兩點:

1.向場地物業方問租期

消費者在與健身房籤訂合同前,不要被銷售人員天花亂墜的"話術"蒙蔽了,可以向場地的物業了解一下,健身房的租期有多長,有沒有按時付租金,若租期很短,就可以排除這家健身房了。

2.低價年卡不要碰

真正運營一家健身房成本昂貴,那些一年年費只需幾百元的健身房,千萬不要碰。低價的背後,就是"圈錢"的圈套,幾百元鍛鍊一年,別說租金會虧進去,連水電費都不夠。

(首席編輯 徐馳 編輯 華麗娟)

相關焦點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河南商報》11月21日報導的鄭州市二七區「咕咚眾康」遲遲未見開業一事,會員劉先生表示,老闆將健身房轉讓了,拒不退款,他們只好維權。  監管工商部門稱沒有執法權遇到投訴只能介入調解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行業亂象頻出,如何監管?  「沒有執法權,力度有限。」
  • 年費幾百元的健身房最好別碰 低價的背後很可能是「圈套」
    對此,鄭州市文化路派出所民警表示,消費者遇到涉嫌詐騙情形可及時報案,公安機關將會立案審查,若存在詐騙,將依法處理。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經偵大隊一工作人員表示,健身房跑路若是沒有主觀故意,就不涉嫌犯罪。消費者進行法律起訴維權時,遇到被告人拒絕應訴或法院傳票無法送達至被告人,該怎麼辦?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在鄭州如何選健身房才放心
    頻頻倒閉,鄭州健身房的問題在哪?近幾年,健身成了社交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曬美食、曬旅遊轉變成了在朋友圈曬自己的運動照,於是更有鍛鍊氛圍、更專業的健身房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快就在城市生根發芽,近幾年更是不斷湧現。
  • 健身房老闆頻繁跑路!三問海口健身房行業亂象
    售賣預付卡或是主因 健身房關門、捲款跑路的顯現屢見不鮮,為了規避風險,許多消費者認為選擇全國連鎖的大品牌可以避免財產損失,但有時突然關門或捲款跑路的現象照樣會發生,「健身房的種種問題已成為行業亂象,我不敢辦健身卡就是怕它哪天突然倒閉了。」市民張女士說道。
  • 鄭州某健身房「跑路」 誰為消費者辦的卡買單?
    這家店鋪曾在停業前大推低價辦卡的活動,而在菲力一店停業之後,年前剛剛開業的菲力二店,立馬改名為鄭州允衡健身。倒閉健身房的實際負責人、更名的二店,都說自己是受害者。那麼會員們交的會費究竟去哪裡了?誰又該為健身房「跑路」負責?剛交了一萬五的私教課,健身房跑路了剛辦的健身卡,還沒用兩次,健身房「跑路」了。
  • 預付費辦5年卡 健身房卻跑路?監管部門出手了!
    消費者辦健身卡遇煩惱深圳的金女士遇到了一件讓她一年來都很煩心的事情。去年7月,金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自稱是深圳賽樂威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推銷人員,他聲稱在這個小區裡馬上就要開一家分店,預存一定金額並且在一周內辦理健身年卡就可以給很大優惠。
  • 你辦卡的健身房跑路了嗎?莆田有6家健身房被點名曝光
    健身產業潛力大,發展快,但是也相當混亂,健身房騙顧客辦卡之後卷錢跑路的新聞,比比皆是。近日,莆田有6家健身館因投訴量較多被點名曝光,有你所在的健身房嗎?莆田六家健身房被店名曝光近日,莆田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今年上半年健身行業消費投訴信息。
  • 健身房怎麼就非「跑路」不可?
    最近幾年,健身行業就像中了邪一樣,從16,17年開始「跑路」這個詞似乎就與健身房畫上了等號。上網隨便一搜就是上萬條關於「健身房跑路」的信息。從19世紀中葉在歐洲興起的健身這件事,作為一個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也不過短短幾十載,就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套路。
  • 一兆韋德11個耳光背後 傳統健身房要「跑路」了
    低價年卡能迎合有健身興趣又容易衝動消費的新用戶。周力推出「年卡999元,買一年送一年」,吸納了周圍社區的很多小白健身用戶,賺到了紅利和大批客戶。早先在附近的健身房都拼不過,慢慢倒閉了。傳統健身房一大弊端就是「低頻高消」,為了提高坪效,超低價吸納會員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不過,人力和房租物業水電依然是壓著傳統健身房的兩座「大山」。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
    想著賺一筆快錢就跑,不用心經營,首先服務質量提不上去,其次團隊管理做不上去,根本就玩不到那麼大體量。」 在上海和朋友合夥運營私教工作室的柔王丸建議,消費者最好選擇經營6年以上或半年以上、3年以下的健身房,因為「近期跑路的概率比較低」。他將健身房前期預售比作空手套白狼,「開業前半年屬於預售時間。
  • 剛辦打折年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這些騙術要看清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春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提高對預付式消費的警惕等,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防範「小恩小惠」,不要被忽悠上當。忙完了年底各項總結工作,安徽合肥市民王蕊本想著去「密集」健個身,過年時保持個好狀態,但當來到辦了會員卡的健身房時,等著她的是緊鎖的大門和關停告示。
  • 健身房未開業先收錢 老闆跑路會員傻眼
    今年7月,範女士路過當地時,一個銷售顧問向其推銷了價值3499元的情侶卡。並表示,越提前辦理,可享的優惠越大。「當時對方承諾我,該卡可供兩人健身兩年,確實很誘人。」範女士正好自己也有健身計劃,於是沒多想就交了全額會費。  當時銷售顧問明確告知她,健身房在8月8日當天開業。沒想到,範女士按時準備健身,該健身房的開業時間卻一變再變。
  • 巴中又有家健身房跑路了?!會員2000多人..……
    2019年5月,市民董女士在優加健身開業之際辦了一張年卡,花費360元。6月,她又為母親辦了一張年卡。「7月,我到店體驗後,感覺健身房服務質量一般,但想到是新開的店,可能有個過程,還是購買了4000元的私教課程。」
  • 我被小區門口的健身房「割了韭菜」
    這只是宣傳單上的明碼價格,據少數會員描述,店慶後期,甚至有幾百元兩年的超低價卡銷售,攤到每天不到1塊錢。有了這張卡,可以使用健身房裡的所有器材:跑步機、動感單車、坐姿推胸機、坐姿下拉器械,還可以免費遊泳,上瑜伽課、舞蹈課,衝熱水澡……包括健身房除私教之外,所有的項目和服務。
  • 健身房是如何成為韭菜收割機的?深度曝光……
    朋友這個小區我知道,住的都是高管、企業主,也算是「精英人士」了,怎麼還會成為「精品韭菜」呢? 一時,對健身房這個行當充滿了興趣。 上網一查,發現同命相連的人,還真不少。 但凡有媒體曝光健身房跑路的,就會有大批韭菜來評論區報到,吐槽被收割的經歷。
  • 健身房跑路「背後有人」!交錢就有專業團隊幫「安全閉店」
    唐某稱,他有一個包括律師、「背債人」等角色在內的專業團隊,曾為廣東多個健身房量身定做「安全閉店」方案,讓健身房投資者全身而退。他稱,主要操作就是把公司轉讓給其他人,這樣做既可以規避掉法律風險,又能穩住健身房會員,讓會員和員工以為健身房只是換了老闆。
  • 剛交1.5萬元的私教費 健身房就「跑路」了?
    剛交1.5萬元 健身房就「跑路」了?鄭州一家健身房貼出通知稱停業一天,但至今沒開業 二店更名,聲稱和「閉店」的一店沒關係這家店鋪曾在停業前大推低價辦卡的活動,而在菲力一店停業之後,春節前開業的菲力二店立馬改名為鄭州允衡健身。停業健身房的實際負責人、更名的二店,都說自己是受害者。那麼會員們交的會費究竟去哪裡了?誰又該為健身房「跑路」負責?剛交了1.5萬元的私教費健身房就「跑路」了?
  • 顧客剛交1.5萬元私教費 健身房就「跑路」
    剛交1.5萬元 健身房就「跑路」了?  鄭州一家健身房貼出通知稱停業一天,但至今沒開業 二店更名,聲稱和「閉店」的一店沒關係  這家店鋪曾在停業前大推低價辦卡的活動,而在菲力一店停業之後,春節前開業的菲力二店立馬改名為鄭州允衡健身。  停業健身房的實際負責人、更名的二店,都說自己是受害者。那麼會員們交的會費究竟去哪裡了?誰又該為健身房「跑路」負責?  剛交了1.5萬元的私教費  健身房就「跑路」了?
  • 「預付費辦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立法須下好先手棋
    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去年廣東深圳的金女士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該健身房工作人員稱:「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們也沒辦法。」
  • 健身房頻「跑路」 記者調查:預付卡套路多 消費者維權難
    而在合肥北城,一家名為威仕頓的健身房對外一直是試營業狀態,卻在一夜之間關了門,好幾百人的會員卡費打了水漂。事實上,健身房跑路並非個例,近半年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人都有相同的經歷:一位網友在去年10月辦卡後,健身房一直以裝修為由閉店整修,直至前幾天他才發現健身房已經捲款跑路;除了小規模健身房,不少消費者反映,即使是全國連鎖的健身房也存在各類跑路現象。除了社區裡的健身房,在年輕人聚集的高校附近,也存在健身房收錢後跑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