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辦打折年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這些騙術要看清

2020-12-22 西部網

存錢越多折扣越大、小額投資換免費旅遊、微信截圖群發可領贈品……春節是外出旅遊、購物的高峰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附條件」消費。但有不少這些看似合算的背後,挖的卻是消費陷阱。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春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提高對預付式消費的警惕等,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防範「小恩小惠」,不要被忽悠上當。

忙完了年底各項總結工作,安徽合肥市民王蕊本想著去「密集」健個身,過年時保持個好狀態,但當來到辦了會員卡的健身房時,等著她的是緊鎖的大門和關停告示。

王蕊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家健身房剛開業不久,雖然健身器材、環境並不是很好,但考慮到這是自家附近唯一一個有遊泳池的健身房,開業優惠力度也還可以,就花了1600多元辦了為期兩年的健身卡。

「現在各大健身房都是實行會員制,辦理的基本上是年卡,辦的年數越多折扣越大,所以當時也沒考慮會不會跑路的事。」王蕊算了算說,自己總共去了還不到10次,虧大了。

以打折優惠吸引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早已是不少商家的慣用營銷手段,消費者也習以為常。但是一旦商家捲款跑路、經營不善倒閉,消費者將要承擔消費風險。甚至有的無良商家為了謀利,會假裝倒閉後換個「馬甲」重新開業,或是與同行私下協商「接盤」,消費者到新店必須附加消費條件。無論是哪種方式,商家都可以籌集資金,利益不會受損,而為此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預付式消費不僅存在商家跑路風險,也存在退款難的問題。合肥市民許女士曾在美容店的推薦下,辦理了美膚面雕、塑身保健衣項目,籤訂協議預付消費款合計5萬多元。許女士的丈夫覺得這些項目不靠譜,陪同許女士到美容院要求退款,對部分款項達成了退款協議。後因退款事宜雙方存在分歧,許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在合同解除的情況下,被告應退還原告預付的消費款,考慮到被告為原告定做相關衣服及產品支付了一定成本,該款可從退還的款項中予以扣除。

記者注意到,美容院在合同中約定「服務消費辦理後不予退換」,並以此作為拒絕退款的理由。法院認為,因該約定明顯系排除原告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應為無效。

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法官王鵬告訴記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選擇美容美髮、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捲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

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念頭

花上幾千到數萬元不等,購買錢幣、郵票等藏品,投資絕對賺錢,一年不到就可以兌現,盈利翻倍。接到這樣的推銷電話,能信嗎?不少老年人就信了。

合肥警方曾破獲一起收藏詐騙案,不法分子成立了藏品公司,從事所謂郵票、紀念幣的銷售,並通過電話邀約等方式吸引受害人到公司,隱瞞郵票、紀念幣實際價值及並無稀缺性的真相,虛構會有較大升值空間的事實,將郵票、紀念幣以原進價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銷售出去。而受騙的,主要是老年人。

據涉案人員交代,公司主要客戶群是不具有識別能力的中老年人。他們會找老一點的手機號段,這個號段是中老年人群的可能性大一點,把這些號碼分配給邀約部的員工,讓員工一個個地打電話,說公司有紀念品可以免費領取,通過廣泛撒網,把客戶吸引來。

在宣城法院審理的方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受騙的也多是中老年群體。在該案中,方某成立了一家商行,在店裡給老年人上課,宣傳老媽樂業務的投資模式。該業務對外以明顯高於商品市場價格購買產品(實際是投資)消費全免的名義、以高額回報及免費旅遊、給予贈品為誘餌,承諾在投資第二天開始給投資人按一定的比例返本、返利。後老媽樂與德和合作,停止返利。截至案發,老媽樂、德和會員損失400多萬元。

警方提醒,老年人的防備較弱比較容易被蠱惑,成為騙子眼中目標。中老年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免費的午餐」的念頭,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平時要多關注各種新聞媒體、社區內黑板報等宣傳,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當拿不定主意時,還可以向親友以及社區工作人員通報情況,徵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遊、免費茶話會及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防止利令智昏;不要和「陌生人」過於親熱,不要隨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對不熟悉的電話提供的服務也要謹慎。

千萬不要輕信「飛來橫福」

「恭喜您,中獎了!」周先生走過一次「好運」,接到自稱是江西華中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打來的中獎電話。不過,這個獎很「重」,對方說將來拍賣能賣到15萬多元。但是這個獎很難拿。工作人員遊說周先生購買了很多紀念品,又支付了拍賣費用,先後花了197079元。結果獎品沒拍賣掉,錢還打了水漂。其實,這夥人並不是物流、拍賣公司等單位員工,而是來自曾偉軍、王陽成立的鴻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他們用事先編好的話術,冒充或編造單位經理、主任、總經理、拍賣師等身份,利用固定電話或網絡電話,謊稱可以贈送銀條或參加抽獎中獎,需交過戶費、保險費、鑑定費、拍賣費等虛構事實,單獨或合夥對全國各地被害人實施詐騙。記者近日從壽縣人民法院獲悉,這夥人均已獲刑。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社交軟體的普及,「飛來橫福」也不斷升級。從集「贊」換獎品,到現在的假公眾號騙取個人信息,不停地研發新騙術,移植老騙術。

據合肥警方介紹,有打著某旅行社旗號的公眾號,通過朋友圈發布「集贊贏海島遊」消息,要求參與者將自己的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而該旅行社並沒有通過微信發布此類消息,證實發布該消息的微信號也是假冒的。該騙局目的是套取人們的真實個人信息,一旦所徵集的信息數量夠多了,該信息或網站就會自動消失。

還有的公眾號文章聲稱,只要群發廣告圖片給每個微信好友,然後截圖發給指定公眾微信號,就可以領取一些獎品。而送獎品是假,竊取網友簡訊驗證碼,從而盜取微信帳號是真,導致網友的微信錢包和捆綁銀行卡等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在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不要見碼就掃,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輕信「飛來橫福」「中獎信息」。

為防止被騙,警方支招,不下載、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體、插件;網購時不要通過賣家發來的QQ號、微信號聊天交易;不進入來歷不明的網站網頁;不要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綁定的網銀裡不要存放太多錢;填寫個人詳細信息的問卷調查、網購優惠不要拿。如果發現被騙,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記者 範天嬌

編輯:王蜀周秦

相關焦點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對於健身房跑路這一熱點話題,鄭州市二七區一工商所副所長呂先生表示無奈,「這些健身房,職能部門只要給它註冊成立了,就是合法的。法律法規對於預付卡也沒有強制性規定。」  鄭州市二七區另一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預付卡其實相當於是消費者和商家籤訂的一個合同,且是法律上認可的民事合同。健身房閉門停業,是健身房一方違約,嚴格來說,消費者和「跑路」的健身房產生的糾紛是一種合同糾紛。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專業人士支招: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2018年12月8日,鄭州市京廣路上,在原咕咚眾康電梯口,還可以找到咕咚眾康的痕跡河南商報回訪的多家跑路健身房,眾多消費者至今未能挽回經濟損失。對於"健身房跑路"這一熱點話題,鄭州市二七區一工商所副所長呂先生表示無奈,"這些健身房,國家機關只要給他註冊成立了,就是合法的。法律法規對於預付卡也沒有強制的規定。"鄭州市二七區另一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預付卡其實相當於是消費者和商家籤訂的一個合同,且是法律上認可的民事合同。
  • 鄭州某健身房「跑路」 誰為消費者辦的卡買單?
    這家店鋪曾在停業前大推低價辦卡的活動,而在菲力一店停業之後,年前剛剛開業的菲力二店,立馬改名為鄭州允衡健身。倒閉健身房的實際負責人、更名的二店,都說自己是受害者。那麼會員們交的會費究竟去哪裡了?誰又該為健身房「跑路」負責?剛交了一萬五的私教課,健身房跑路了剛辦的健身卡,還沒用兩次,健身房「跑路」了。
  • 健身房教練猥褻女學員:健身房的亂象,刷新你的認知
    「美女,辦年卡送私教課哦!」走在路上,你被健身房發傳單的人騷擾過嗎?不拿傳單,覺得不尊重人。拿了之後,健身房發傳單的小哥就會對你糾纏不休,要加微信要半年卡要請私教,各種套路防不勝防……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在健身房暴利的背後,還存在著不堪入目的亂象。
  • 健身房教練猥褻女學員:健身房的亂象,刷新你的認知!
    「美女,辦年卡送私教課哦!」走在路上,你被健身房發傳單的人騷擾過嗎?不拿傳單,覺得不尊重人。拿了之後,健身房發傳單的小哥就會對你糾纏不休,要加微信要半年卡要請私教,各種套路防不勝防……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在健身房暴利的背後,還存在著不堪入目的亂象。
  • 你辦卡的健身房跑路了嗎?莆田有6家健身房被點名曝光
    健身產業潛力大,發展快,但是也相當混亂,健身房騙顧客辦卡之後卷錢跑路的新聞,比比皆是。近日,莆田有6家健身館因投訴量較多被點名曝光,有你所在的健身房嗎?莆田六家健身房被店名曝光近日,莆田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今年上半年健身行業消費投訴信息。
  • 大家小心了,又一家健身房跑路,警方:「龐氏騙局」又來了
    如果你因為「錢少離家近」而動了心,此時還得多一個心眼,因為,可能你前腳辦完卡,後腳健身房的人就會卷錢跑路。據某報報導:剛剛,消息傳來:古德菲力,這家知名健身會所,其在成都武侯區的門店,以物業租金糾紛名義,從12月13日起,突然關店,是的,你沒看錯,健身房,又一家健身房跑路了!
  • 預付費辦5年卡 健身房卻跑路?監管部門出手了!
    消費者 金女士:就說他們要有一個健身房要開業了。因為他們在深圳有三家店,所以我覺得就是我還挺放心的。他後來就幫我辦了一個家庭卡,本身家庭卡是三個人一起辦的,但是我是一個人,他說那我幫你,你一個人也可以享受那個優惠這樣。記者:你剛開始交了多少錢?
  • 會員卡剛辦了3個月,濟南中銀大廈的金格健身就關門跑路了
    齊魯晚報訊(記者 時培磊)剛辦了會員卡沒幾個月,還沒去鍛鍊幾次,濟南中銀大廈一健身房就突然關門了,健身房負責人失聯。1日下午,數十名會員得知健身房倒閉後前往店裡查看情況,他們的會員卡退費成了難題。目前已有部分消費者報警。
  • 「預付費辦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立法須下好先手棋
    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去年廣東深圳的金女士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該健身房工作人員稱:「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們也沒辦法。」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
    但許多健身房經營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預售期,也有合理原因:周邊的潛在客戶在開業初期被迅速消耗後,會員卡會越來越難銷售;健身房的分工以前臺賣卡、教練賣課為主,從銷售水平和客戶需求來說,私教課程比卡要難賣得多。 「半年是一個坎,健身房很容易在這個時機跑路,」柔王丸說,「如果這次沒跑,說明前期資金回收不錯,消費者可以放心在這邊健身。」
  • 鄭州又一知名健身會所捲款跑路,數百會員被坑,涉及金額或達90萬
    近日,有網友反映:鄭州中原區建設路工農路自來水公司院內的雷奧健身遊泳會所最近突然倒閉,老闆跑路,數百名會員被坑騙,無處健身,也沒法退款……有的市民去年底剛辦的卡,還沒去幾次,健身會所就倒閉了……對此,網友議論紛紛。
  • 健身房老闆頻繁跑路!三問海口健身房行業亂象
    2019年1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位於海口市南沙路南沙城市廣場的海口泰某全搏擊健身俱樂部突然張貼《暫停營業》公告,稱俱樂部要轉讓,健身卡未到期的會員可登記退費或轉至合作健身房健身。然而部分會員選擇登記退費後,錢卻一直沒有退回。
  • 健身房怎麼就非「跑路」不可?
    最近幾年,健身行業就像中了邪一樣,從16,17年開始「跑路」這個詞似乎就與健身房畫上了等號。上網隨便一搜就是上萬條關於「健身房跑路」的信息。從19世紀中葉在歐洲興起的健身這件事,作為一個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也不過短短幾十載,就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套路。
  • 成都一健身房老闆跑路?會員識破阻攔:剛辦完的卡怎麼辦?
    成都一健身房資金鍊出問題近日,成都成華區雙荊路1號泰業北城廣場3樓的小熊健身房的會員們一籌莫展,在會員群上的會員們都紛紛抱怨健身房的不負責,一起商討如何要回會員費,健身房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會員們紛紛要討還會費?11月30日,健身房以天花板漏水、電路短路為由,發出閉店通知。
  • 一兆韋德11個耳光背後 傳統健身房要「跑路」了
    2012年左右,他率先引入了遊泳健身一體的模式,並因年卡價格低廉,收穫了一大批會員,在開業一個月就回本了。借著東風,他在那幾年陸續開了十幾家店,有些是自己的品牌,有些是和別人合作,然而到了今年,便只剩五家了。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在鄭州如何選健身房才放心
    市場短期和投機行為普遍根據河南電視臺在今年年初的報導,臨近新年,鄭州市海瑞伯爵健身俱樂部跑路,面對空蕩蕩的健身房,一群充錢辦了卡的健身會員們不知所措。該俱樂部最早在2015年10月1日成立,在短短的三年多時間裡已經以轉讓的形式歷經了四任經營者。其中一名受騙的會員前去工商局查詢,工商局信息庫卻顯示海瑞健身俱樂部並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所以不具備經營資格。由於大部分健身房都實行會員制,大部分會員至少會繳納半年到一年的會員費。
  • 告別年卡預付費 健身房「錢途」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細則》中提出的「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意味著年卡預付的健身方式即將退出舞臺。  監管從嚴  事實上,北京出臺《細則》與近年來健身房頻繁「跑路」不無關係。2019年7月,隨著浩沙健身倒閉的消息傳出,健身房「跑路」現象引發了公眾關注。
  • 消失的健身房與其身後的賣卡生意
    在廣州各大辦公樓的路口,除了外賣小哥外,苦苦守候的還有健身房的銷售小哥們。如果你接過了傳單,這些有著健美身材的小哥下一句話就是:「辦卡麼,我們年卡五折優惠。」聽著是很令人心動,不過健身房「圈錢」後跑路的情況屢屢出現。
  • 年費幾百元的健身房最好別碰 低價的背後很可能是「圈套」
    對於健身房跑路這一熱點話題,鄭州市二七區一工商所副所長呂先生表示無奈,「這些健身房,職能部門只要給它註冊成立了,就是合法的。法律法規對於預付卡也沒有強制性規定。」鄭州市二七區另一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預付卡其實相當於是消費者和商家籤訂的一個合同,且是法律上認可的民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