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關注公號:家庭心理與行為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照見的,是大人自身。父母應該從自身著手,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爸爸媽媽。
允許孩子有脆弱的一面,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不要試圖屏蔽生活中的負面事件或情緒,很多時候,它們是讓人變得更強大的契機。
正如花落才能結果,這就是自然。成長中的痛苦,是為了迎接新的樂趣。
家長的任務不是時刻都讓孩子開心。孩子有必要體驗挫敗和沮喪——面對外界多種情況,給孩子感受的機會、自主解決的空間。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養育孩子,不應該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要做的,不是犧牲自己的一切,而是給孩子打造更廣闊、更豐富的能量加油站。
孩子的性格是在先天的基礎上、隨著後天的經歷而不斷變化發展的,任何氣質類型的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
對於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家長都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而是要鼓勵孩子多嘗試、理性地選擇,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式。
孩子會找到一個點——它讓孩子每天早晨有動力起床、夜晚能微笑著入睡、珍惜自己的時間和資源、去忍受那些他/她不喜歡但必須要做的事情、給孩子帶來滿足、力量、勇氣和歡笑、能讓這個世界對孩子有意義。
父母教養孩子,須從無條件的愛出發,尊重孩子的個性與天性,細心觀察、用心想辦法。
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不完美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差別是只在於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智能方面發展程度不一樣而已。
允許孩子過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