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能力欠缺、社會適應行為不良的兒童很容易引起學習困難,所以對這樣的兒童應採取以下教育方法:
(1)心理動力學方法:心理動力學派的學者把兒童的適應行為不良視為內在的心理衝突症候。其治療的基本觀點:「知道事實,它將使你自由」。其治療目的在於協助兒童認識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懼怕。
(2)心理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法,著重於教育環境和兒童在此環境中的表現與反應,反對把兒童遷移到另一個環境中去。專家們認為: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缺少適應環境的技巧,所以應在兒童的關鍵時候(如攻擊其他兒童時),及時指出這種行為對兒童社會適應的影響。這種及時幫助,可以使兒童獲得洞察力。對這些兒童指導的方法是,具體指出其不良態度後,在一段時間內儘量不幹預,如果患兒出現亂
發脾氣,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法。平時讓患兒參加有嚴格規則的活動,對尚未養成生活習慣的患兒,可以先讓他暫時離開父母一段時間,這樣對患兒有一定的好處。
(3)對自我控制能力差,打罵他人,反對權威的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訓練:這類兒童對社會的危害較大,對這些患兒應採取以下指導方法:
①訓練兒童對周圍環境有正確地了解,按以往接觸到的經驗,提高
獨立處理引起挫折的外在障礙的能力,並預知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②培養和分辨及積極運用自己感受經驗的能力。
③訓練其減低內在緊張情緒、放鬆自己。
這些教育方法已經得到教育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