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馬克龍力挺推廣法語 如何提升文化軟...
當地時間3月2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宣布,法國將在全球範圍內加強推廣法語,計劃到2050年使法語成為全球第三大語言。對此,法國政府會出臺哪些舉措?法語自身究竟魅力幾如何?相比之下,漢語的全球化發展又是怎樣推進的?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為您解析馬克龍全球範圍推廣法語背後的故事。
-
新民晚報數字報-掌握快速記憶法 孩子將終身受益
5月18日下午,文新大廈2樓報告廳,新民晚報小記者超能訓練營體驗會如期舉行,60多位學生家長把報告廳擠得水洩不通
-
馬克龍為講英語辯護:捍衛法語並不排斥外語
資料圖:馬克龍。 中新社記者 龍劍武 攝中新社巴黎3月5日電(記者 龍劍武)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為自己數次使用英語發言的行為辯護稱,捍衛法語地位與使用其它外語並不相悖。馬克龍當天在愛麗舍宮接見加拿大魁北克省省長菲利普·庫亞爾,並在會後與新聞界見面。在被問及法語地位的問題時,他表示,捍衛法語地位並不意味著拒絕講其它語言。馬克龍表示,他一直主張在多語主義的基礎上捍衛法語地位。有鑑於此,他從不排斥同時用法語和賓主國家的語言講話,同時也不排斥在國際場合用英語對工商界人士發言。
-
馬克龍說要讓法語在 2050 年之前成為世界第三大語言
3 月 20 日,也就是國際法語日的這天,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公開表示將把推廣法語作為接下來的重要政策。在推廣的地點上,馬克龍提到了兩個地方,第一個是非洲,第二個是歐盟。
-
春日著色畫山水 - 新民晚報數字報
林景星 陳鎮銘先生早先曾為《新民晚報》「夜光杯」設計刊頭畫,三十年前,我和他相識
-
法國將加強法語推廣使其2050年成全球第三大語言
新華社巴黎3月20日電(記者韓冰)法國總統馬克龍20日在巴黎宣布,法國將在全球範圍內加強推廣法語,計劃到2050年使法語成為全球第三大語言。馬克龍在加強推廣法語新戰略中說,法國計劃到2050年讓全球說法語的人數從當今的2.74億人增加到超過7億人。為實現這一目標,法國將重點在非洲地區加強推廣法語。
-
新民晚報數字報-暮春的懷念(上)
乃珊在不幾天後的《新民晚報》上發表了一篇《上海之昔》的短文,評述這場演唱會說:「從歷史長廊那端傳來的旋律,在新世紀聽來,其中的千種風情別具意韻。」「喚起聽眾們一枕美好的記憶。」回想當時,正是上海一批懷舊金曲有被個別臺灣歌星獨家壟斷的態勢,她是在呼籲本地歌者發聲。雖然這場演唱會攪動了上海的冬夜,但遠遠不夠!她繼續寫道:「我們上海音樂人,何時可以為我們譜出新的上海之音。」
-
馬克龍:讓法語成為世界第一語言,英國媒體網友:呵呵
前些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非洲,無外乎撒撒銀子送送禮,加強一下法國與非洲國家的感情。但是,可能是自我感覺太良好,馬克龍在非洲一所大學演講時說出的一番話,被英國網友花式吐槽......馬克龍說: 「法語將成為非洲的第一語言,甚至有可能是世界第一語言! 全世界有2.74億人使用法語,是繼普通話,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後的第五大語言。」
-
新民晚報數字報-恆牙掉了還能「再長出來」?
在牙髓再生方面,國內外均已有相關的臨床試驗開展,並獲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希望通過不斷的技術優化和操作的規範化,早日實現臨床推廣使用。牙根再生在動物實驗研究方面有所進展,正在提高其在成功率和精確度等方面。
-
直擊達沃斯|馬克龍用英語招商,法語表雄心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第48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的演講長達一個小時。英語法語相互切換之中,馬克龍向聚集在達沃斯的全球精英傳遞了「法國歸來,且回到歐洲中心」的決心。在演講的前半部分,馬克龍用英語向臺下的商業領袖們招商:他細緻地解釋了法國在教育、氣候變化、創投以及稅務和財政等諸多方面的新政策和改革內容,激勵各方對法國重新產生商業信心;換回母語之後,馬克龍的演講內容也回歸了他沉穩深厚的個性,討論了更加宏大的話題,從經濟增長、金融機構對全球化的過度影響、國際稅收合作的需要、恐怖主義、移民、人工智慧到大數據,馬克龍描述了他心中國際合作的藍圖
-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法語將成世界第一語言遭花式吐槽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在訪問非洲時說,法語將成為非洲第一語言,甚至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語言。 馬克龍在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在非洲大陸隨大流說英語是沒有前途的。法語是有未來的,法語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應只屬於法國。 他還有些激動地說:「讓我們共同接受挑戰,讓夢想成真!」
-
新民晚報數字報-小朋友用樹葉拼貼畫「留」住秋天
新民晚報四季花展已成為市民休閒生活的首選好去處。 昨天上午,歡聲笑語迴蕩在共青森林公園內,蹦蹦跳跳的小天使,踩著沙沙作響的樹葉,穿行在都市森林裡,跟著園藝師賞秋色認樹種,撿上一籃色彩繽紛的樹葉,紅色的南天竹、三角楓、黃枦葉,金黃色的銀杏、櫻花葉,褐色的懸鈴木、雞爪槭、櫸樹葉,還有黃綠相間的灑金珊瑚葉,小朋友用落葉來作畫,為浪漫的秋天「寫生」。
-
新民晚報數字報-走進太空學校 體驗宇航零距離
繼「太空冬令營」成功舉行後,今年7月,新民晚報再度聯合休斯敦太空與科學教育協會(HASSE
-
精通法語的梅拉尼婭,聽馬克龍演講時要用翻譯機
根據資料,梅拉尼婭精通五種語言,包括法語。在白宮曾經發布的一段視頻中,梅拉尼婭甚至還用法語向一所小學的學生問好。馬克龍演講 當天,馬克龍和川普在G7峰會上舉行記者招待會,法國總統用法語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畢竟,G7峰會是在法國舉行的,他有權用母語發言。
-
蕾拉·斯利馬尼:多語主義是法語文化的未來
3月14日下午,憑藉小說《溫柔之歌》獲得2016龔古爾文學獎的摩洛哥裔法籍作家蕾拉·斯利馬尼(Lela Slimani),在上海法語培訓中心虹口校區同來自上海的法語教育從業者及法語學生進行了親切的交流。這場交流活動是第23屆「法語活動月」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這位「法語推廣大使」和「上海法語圈」圍繞法語文化新定義的一次最直接的思想碰撞。
-
新聞「全歐了」:想看懂馬克龍,你得先學會這套「馬言馬語」
近年來,「金句頻出」的他不僅讓法語這一門語言都豐富了起來,甚至還被人總結出了一套「馬言馬語」。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就評價稱,如果你想了解馬克龍,學習法語是不行的,你得學習「馬言馬語」。 那麼,他的語言到底有何特別之處?總結來說,就是充滿了抒情式的、哲學式的,來自17世紀表達方式的語言,有時還帶有少許拉丁語和俚語。
-
晚報「精神糧食」年年要「進補」 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上午舉辦
圖說:新民晚報攤位前人頭攢動 新民晚報記者 孫仲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總有一種牽掛會如期而至,總有一種感情會歷久彌新。今天上午,隨著新民晚報聯合上海郵政App「訂了麼」「公園便民收訂暨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的舉行。
-
新民晚報數字報-你還想加我的微信嗎
我在香港編過新聞周刊,到了鳳凰衛視又做新聞評論和時事節目主持,有了網際網路就一直摸索弄份個人的電子報,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自媒體」。北京奧運那年,我與鳳凰網合作試著為中移動辦一份個人手機報,每天選發十幾條短新聞加短評,內部測試反映相當不錯,可惜最後還是無法正式推出。
-
新民晚報數字報-信仰的力量高於一切
9月1日,全國晚報總編輯及西路軍後代「回望西徵路」大型採訪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新民晚報數字報-紙箱寶寶
這項推廣,形成了芬蘭民眾科學育兒的觀念。直到今天,芬蘭仍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說起來,這份禮物貼心大於貴重。芬蘭人的紙箱是了不起的,因為其連年不斷,與時俱進。一項好風俗,一種好習慣的建立,無一不需要時間的打磨,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厭其煩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