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 湘雅二醫院: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原發性免疫缺陷疾病基因原創性研究成果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IF2019: 8.213)在線刊發了題為「Mutant CARD10 in a family with progressive immunodeficiency and autoimmunity1」的原創性論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羅紅教授、心血管外科臨床基因中心譚志平研究員為該論文的並列通訊作者,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在讀博士研究生楊丹暉、助理研究員郭婷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CARD10基因純合突變與原發性免疫缺陷病(PID)相關。
⊙ 湘雅醫院:在《柳葉刀-血液病學》發表兒童血液腫瘤病區對新冠肺炎的防控經驗
4月1日,湘雅醫院小兒血液專科楊明華副教授團隊在醫院新冠院感專家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王天有教授等院內外專家的指導下,多中心合作,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血液病學》雜誌(IF=11.99)上在線發表了Comments—Strategic plan for management of COVID-19 in paediatric haematology and oncology departments,向國際同道推廣湘雅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病區對於新冠肺炎的防控經驗,為阻遏新冠肺炎國際流行貢獻湘雅力量。湘雅醫院為通訊作者單位,楊明華副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湘雅醫院19級博士研究生林芝為並列第一作者。
⊙ 重醫附一院:在《BJOG》發表新冠孕婦安全分娩建議
3月30日,重醫附一院產科團隊在國際婦產科領域頂級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BJOG,英國婦產科雜誌,IF:5.193)上發表題名「Safe Delivery for COVID-19 Infected Pregnancies」(妊娠合併新冠感染的安全分娩)的文章,和全球醫務工作者分享來自中國產科專家的經驗和臨床診療方案。漆洪波教授為本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童超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學科
⊙ 解放軍總醫院:引進亞洲首臺臨床科研雙模7T磁共振設備
3月29日,解放軍總醫院引進的亞洲首臺頂級臨床科研雙模7T MAGNETOM Terra超高場強磁共振設備在第一醫學中心順利裝機。
該型7T磁共振設備是目前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影像設備之一。它採用超高場強磁共振技術,應用7T超導線圈發射接收系統,大幅度提升磁場強度及系統梯度,能提供數倍於傳統3T磁共振設備的信噪比和空間解析度,實現超高解析度成像和生化功能代謝成像,在亞毫米級別顯示顱腦的精細解剖結構,敏感地檢測疾病代謝變化,使生物組織解析能力跨越到一個新高度。
⊙ 湘雅二醫院:全科醫學科、國際醫療部正式開科
4月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全科醫學科正式開科啟用,同期醫院涉外醫療病區轉設置為國際醫療部,正式開科。
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相關內容於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以人群整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為方向進行長期綜合性、負責式診療隨訪,提供整體、整合、連續,防治一體、規範化的醫療保健服務。科室還承擔全科醫學教學培訓工作,擁有主任、教授導師為全科規範化培訓醫生提供基本醫療保健教學平臺,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合格全科醫生。
國際醫療部是依託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搭建的高端醫療服務平臺,旨在整合全院優勢資源,採取一站式的「全科+專科+多學科會診」醫療服務體系,致力於為有高端醫療服務需要的人士提供溫馨舒適的專業化醫療服務。
⊙ 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門診正式開放
4月1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門診正式開放。據悉,全科醫學科通過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可切實解決身患多種疾病患者需輾轉多個科室就診的難題,對初診患者來說尤其可以首要考慮。
目前,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已與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初步達成合作共識,並通過事業發展部與社區形成聯動,充分發揮其與基層社區醫療之間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除外線下門診,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還與湘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湘雅全病程管理等平臺合作,為患者同時提供線上服務。
人事
⊙ 同仁醫院:王寧利入選2020全球眼科影響力榜單Power List
3月28日,2020年度眼科行業Power List在全球眼科專業媒體「The Ophthalmologist」發布。名單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頂級眼科專家、醫生和相關龍頭企業,由來自全球的讀者提名,由評委選出了最終100名佼佼者。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眼科學院院長,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教授作為今年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位入選Power List的眼科專家第三次榮登該榜單。
⊙ 鄭大一附院:2020年援疆醫療隊啟程
4月2日,包括鄭大一附院7名援疆醫療隊員在內的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幹部統一前往哈密。
鄭大一附院此次共派出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春敭、病理科副主任醫師楊建萍、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靳建軍、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季玉陳、腔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焦周陽、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家彬、急診門診護士長範超林等七名援疆幹部,在當地開展為期一年半至三年的醫療技術支援工作。
管理
⊙ 中山一院:獲評2019年廣東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示範醫院
日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通報2019年廣東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案例和示範醫院遴選活動評選結果。中山一院獲評2019年廣東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示範醫院,並有3個改善醫療服務案例入選2019年廣東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案例,分別為腹膜透析中心的「創建腹透廣州模式,爭當慢病管理標杆」、甲狀腺乳腺外科的「醫護藥患一體化乳腺癌日間化療全程管理模式」和藥學部的「醫路同行,構建基層藥學智慧幫扶新模式」。
⊙ 山東省立醫院:與布吉納法索唐加多戈醫院搭建遠程醫學系統
日前,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支持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與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新冠定點收治醫院——唐加多戈醫院搭建遠程醫學系統,並進行首次視頻交流。
在交流對話中,唐加多戈醫院院長表示將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加大同中方交流力度,借鑑中國防控經驗和治療方案,更好的為布國人民和中國僑民提供醫療服務。
管理者說
⊙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公衛體系建設要軟硬兼施
未來我們一定要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下功夫,把日常的防控工作做好是關鍵。它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體建設,二是軟體建設,包括機制的建立、人才隊伍的培養等。
總而言之,未來的公共衛生體系應具備綜合性的職能,既有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的職能,同時還要具備全國範圍內病例直報、數據監測及科學研究的職能。
課堂
⊙ 2020健康界峰會暨國際健康促進博覽會
http://hwt.cn-healthcare.com/index/480
招聘
⊙ 中山一院: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委託培養學員招生簡章
http://gzsums.net/news_23633.aspx
⊙ 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生物治療科韓為東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啟事
http://www.301hospital.mil.cn/web/showart/rczp/6775.html
⊙ 山東省立醫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公開招聘面試的通知
http://www.sph.com.cn/Html/News/Articles/17040.html
⊙ 吉大一院:檢驗科技術員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3966.html
(以上內容來自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歡迎各醫院投稿,投稿郵箱:yuezhaoyu@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