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2020-08-18 九江新聞網

——九江小學少先隊活動的策劃、開展及思考

九江新聞網訊(鄒小鳳 於豔燕)8月18日,在九江團市委、德安團縣委的組織下,九江小學德育處大隊部主任於豔燕給德安縣區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做關於「如何策劃、開展少先隊活動」的專題講座。

於豔燕以九江小學少先隊活動開展作為側入點,從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定位、少先隊活動的開展和少先隊活動的思考三個方面詳細闡述。於豔燕重點講述了少先隊活動的開展,活動的策劃要適應校情、隊情和學情,注重細節的把控,活動的開展方式要部門、學科聯動,黨、團、隊聯動,家、校、社區聯動。會上,於豔燕還向大家展示了九江小學少先隊活動視頻,和大家一起共享、共思。

此次講座,於豔燕和大隊輔導們一起分享她從事少先隊工作的經驗,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小學寫作中抒情的技巧(下)
  • 【文學理論】簡答:談談對詩緣情而綺糜的理解.(西南大學2019年真題)
    談談對詩緣情而綺糜的理解。——【西南大學2019年真題】詩緣情而綺靡,語出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從《尚書 堯典》提出「詩言志」開始,由先秦而迄魏晉。「言志說」始終處於優勢。已開始涉及詩與情的問題。但都未把「言情「提到與「言志」同等的地位。《文賦》 首先衝決儒家言志說的束縛,提出「緣情」這個概念。它雖然不能也不必取代「言志」這個文學的共同特徵,但不能不承認「緣情」比「言志」更能概括詩歌的藝術特徵。後來, 劉勰在《文心雕龍 情採》中又提出「情者文之經」,即把言情看作一切文學的特徵,但詩歌仍把抒情視作最本質的特徵。
  • 發乎情,止乎禮義
    有一道簡答題,題目是「發乎情,止乎禮義」。首先需要說的是,這句話我沒講過,這很重要。如果我講過,就不是歡樂和煩躁了,而是氣死了。簡答題是三選二,我設定的是讓他們選另外兩道題。我在課上說,《春秋》以前沒有考題。但是,學生們要挑戰這句話了,他們覺得他們理解這句話。所以,望文生義便開始了。當然,單純從字面意思,他們的理解也算靠點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