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抒情,就是不藉助敘述、描寫、議論等,把作者內心的情感直接表達出來,直抒胸臆,表明對人和事的情感、態度。
直接抒情所表達的情感直接而濃烈,質樸而篤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爆發力。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是直接表達情感,但直接抒情並不是空洞的呼喊,也需要運用一定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如直陳肺腑、變換人稱、運用修辭。
一、直陳肺腑
與含蓄蘊藉的間接抒情不同,直接抒情情感濃烈,因而需要直接傾訴出來。直陳肺腑,就是在寫作中直接表達情感,好像直接向對方訴說一樣,把心中的情緒書寫出來。如小說或戲劇中的「獨白」,散文或記敘文中的內心表白,都屬於直陳肺腑的抒情方式。
例如:
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壯美兮,祖國河山!
二、變換人稱
在一篇作文中,一般要使用統一的人稱,比如,記敘文或散文中通常用第三人稱「他(她)」「他(她)們」。但有時情感積蘊到一定程度,或情緒激動時,會轉換人稱抒發感情,把「他(她)」「他(她)們」,直接變換為「你」,使情感表達直接指向具體的人或物。
例如:
媽媽,原諒女兒的不孝吧。爸爸工作繁忙,是你忙完了工作忙家裡,忙完了白天忙黑夜,過重的負擔使你過早地衰老了,你身邊唯一的孩子卻沒有給你帶來一絲溫馨。
這是2016年成都市中考優秀學生作文中的一段,小作者在拒絕媽媽散步的邀請後,忽然認識到自己很久沒有和媽媽親密地交流,仔細打量媽媽,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她已經添了白髮和皺紋。作者這才意識到一直以來媽媽對自己和家庭的付出,自己卻沒能體諒媽媽,感到十分慚愧,於是把人稱換成了「你」,直接對媽媽表達內心的情感。
三、運用修辭
有些修辭手法也帶有一定的情感抒發效果,如排比、反問、反覆、呼告等。因此,在直接抒情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這些自帶「情緒效果」的修辭,來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強烈的情感。
例如:
像這樣的老師,我們怎麼會不喜歡她,怎麼會不願意和她接近呢?(反問)
天啊,你不分好壞何為天!(呼告)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反覆)
在中小學寫作中,根據文章內容的需要,採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直接抒情,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學性,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以上這些直接抒情的方法,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