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深秋季節,沒有多久就到立冬節氣了。而立冬節氣也代表著冬天的開始,這時候萬物走將進入另一個階段。農村老人常說,天地萬物,從生長到死亡都要經歷四個階段。那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而農民們在長期的勞作中也總結出來很多的諺語,他們通過觀察立冬天氣變化來預測往後的天氣狀況。
因此就有了「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那麼它是指什麼意思呢?立冬過後的天氣又會如何?對永夜有何影響?
立冬有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這句俗語指的是立冬時期如果持續下雨,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是陰雨綿綿、雨雪天氣為主。除了寒冷而且還陰雨持續,農村各種農作物種植和人們出門勞作都帶來很多麻煩和不便。因此這種冬天被稱為「爛冬」。人們常說立冬下雨,那麼爛冬出現,人們糧食沒有了,整個冬天就會導致柴燒盡,米糧空空。
除此以外,立冬下雨都會被認為後續冬季會持續陰雨。這個其實沒有多大依據,主要還是不同地區的氣候天氣也不一樣。因此其他地方還有「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人們喜歡通過立冬天氣來判斷後續冬季氣候變化。而現在立冬節氣還沒有到來,人們更多的是期盼這個冬季不會出現爛冬,可以讓各種農作物順利成長。
立冬到來以後,強冷空氣持續南下,南方地區也逐漸的感覺到寒冷。這時候基本上稻穀、棉花、玉米和紅薯都已經採收完畢,而立冬過後很多農村地區的各種蔬菜又開始到了關鍵的生產階段。其實這時候對於北方而言,天氣已經非常寒冷,但是對於南方而言,人們似乎還在感受到「小陽春」的感覺。
天氣變化迅速,真正寒冷的時候是在「三九」階段。所謂冷在三九,數九寒天才開始到來。如今立冬節氣越來越近,我國各地農村地區都在準備迎接冬天的到來。而現在這個階段南方的皇帝柑、蜜橘正在大量上市,人們也期待著寒冷慢一些到來,好讓這些橘子能夠儘快賣出去。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今年冬季會是爛冬嗎?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