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醫士」,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經典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再有八九天就該立冬了,因此,在與老農聊天的時候會更多地聊一些立冬時節的話題。今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老農說:咱們農村有句俗語----「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如果立冬的時候,天氣仍然這樣暖和,那麼,明年的農業生產可就慘了。「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咱們農村的確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明白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那麼,我就可以給你絮叨絮叨。接下來,老農就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黃經達到225°時就到了立冬季節。一般情況下,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為立冬日。到了立冬日,就表示自此開始季節已經進入到了冬季。此時,陽退而陰生,所有有生氣的植物全部閉蓄,萬物開始收藏。天氣開始轉變為寒冷,地面應該出現霜凍現象。如果到了立冬季節仍然沒有出現霜凍現象,那麼,就意味著冬季會推遲到來,而一旦出現了冬季遲來的現象,那麼,冬季的時間就會拖後,就會在春季的時候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原則上來講,春季是溫度回暖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許多農作物都需要播種,同時,也都需要發芽生長。倘若在這個季節裡出現了倒春寒現象,就容易造成早稻爛種、爛秧。而早稻一旦出現了爛種、爛秧的現象,那麼,就無法栽種了,田地裡就會出現光禿禿的、沒有秧苗的現象。在近幾十年當中,倒春寒的現象已經多次出現,比如,1951年、1969年、1970年、1976年都出現過倒春寒現象。在出現倒春寒現象的頭年冬天,到了立冬時節時溫度仍然很高,地面上根本沒有出現地面凝霜的現象。而倒春寒現象出現之後,很多地方的早稻都沒有辦法栽種,從而導致田地裡光禿禿的一片,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僅僅在1976年,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損失谷種達7億斤。同時,倒春寒還極易導致北方地區已經播種的棉花、花生等喜溫作物因遭受凍害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