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沒有霜,來年凍死秧」,今年冬天冷嗎?

2020-12-17 農技老張

今天是11月6日,明天就是我國迎來了四季中最後的一個季節冬季,明天就是節氣「立冬」的來臨,立冬也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也是底十九個節氣,可以說再過5個節氣之後,這一年的節氣就算走完了,立冬的節氣出現也是說明了冬天已經開始了,這個節氣也是告訴我們,冬天開始後寒冷的天氣即將來臨,所以這個時候大家也是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在農村裡,進入到了冬季以後幾乎是沒有農活的,也是屬於農閒的時間,就像現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已經出現了降雪的天氣,所以說我國中北部地區進入到了冬季之後,基本上不需要幹太多的農活,農民也是清閒,就像農村到了農閒的時候,很多的人會聚在一起聊天,比如就聊一些農村的俗語之類的話題,尤其是到了某個節氣之後,農民們都會聊些節氣的俗語,那麼俗語「立冬無見霜,來年凍死秧」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咱們就來說下。

大家都知道,立冬之前的一個節氣是霜降,霜降也是第十八個節氣,霜降的出現也是說明天氣迎來了下霜的天氣,尤其是在早上的時候,地面上一層白白的晶體,這就是霜,但是霜降的節氣基本上在陽曆的時候是表現得非常的明顯,幾乎是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者24日這兩天出現,但是我國的農民耕作都是按照農曆來的,那麼霜降的節氣就有可能是在9月份,還有的會在10月份出現,由於今年閏月的原因,今年的霜降是在農曆的9月出現。

對於說「立冬無間霜,來年凍死秧」的說法也是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在立冬的當天要是沒有下霜的情況,那麼就會被認為這個冬天可能就是暖冬,可能對於其他的人來說暖冬可能還是比較暖和的,不至於挨凍,但是這樣的天氣對於農民來說是不極其不利的,因為在農村的思想裡,該冷的時候就要冷,如果亂了四季的話,那麼莊稼肯定是沒有好的收成,比如現在的小麥要是遇到暖冬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徒長,一些害蟲和蟲卵就不會被凍死,那麼害蟲就會侵害小麥,所以這樣的天氣是農民不希望有的。

其次,像立冬這天要是沒有下霜的話,那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農民在播種的時候就可能遇到寒流的天氣,這個也是我們說的「倒春寒」,要知道在農業方面,倒春寒的出現也是非常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就像在春天農民播種後,出現了倒春寒,那麼這種天氣就會極為寒冷,所以會對剛播種後秧苗進行侵害,秧苗甚至會被凍死,所以這個就是「立冬無間霜,來年凍死秧」的說法。

其實對於農村的俗語有的還是比較有道理的,畢竟在老人們看來,當年的一些節氣情況就能分辨出來第二年的天氣是啥樣,不過有的俗語還是分南北方的,並不是都適用於一些俗語,但是對於像今年來說,多數人認為是會比較寒冷的,因為受到拉尼娜的現象影響,今年有可能是寒冬,不管是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作為農民來說也是要做好防範措施。

相關焦點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見霜,春來凍死秧」,今年是暖冬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多久就到了立冬節氣了,立冬就是冬天的開始,這時候萬物收藏,陽退陰生。很多地方的氣溫開始逐漸下降,而在我們農村當中關於立冬節氣卻有很多諺語,比如「立冬不見霜,春來凍死秧」,這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
  • 農村俗語:「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是啥意思?
    再有八九天就該立冬了,因此,在與老農聊天的時候會更多地聊一些立冬時節的話題。今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老農說:咱們農村有句俗語----「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如果立冬的時候,天氣仍然這樣暖和,那麼,明年的農業生產可就慘了。
  • 農村俗語「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60年一遇寒冬來臨?
    不久立冬就要到來,而現在正是處於霜降和立冬節氣之間,確切地說現在的時間段是屬於霜降期間的。而立冬是我國冬季開始的第一個節氣,同時也是我國進入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到來,農村人們經常通過經驗俗語判定後期天氣,以更加便利於農業生產。
  • 農村老人常說冬冷看立冬、立冬晴、一冬凌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空氣是非常好,而且還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很多野生動物,除了這些,農民還有數量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創造出來,然後經過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消失了,但是現在人們知道的俗語也是不少的,其中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也有的俗語是關於教育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作為秋冬交替的重要節氣,立冬自然有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大多都是歷代農民通過立冬這一天天氣如何,來預測整個冬季,乃至來年春天天氣變化走勢的,就像「立冬晴,一冬凌」,是說立冬晴天,整個冬季就會很冷,冷冬出現的可能性大。除了反應冬天冷的外,也有表示冬天比較暖和出現暖冬的,比如,「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說得就是如此。
  • 農村俗語「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這是真的嗎?
    今天(11月7號)是立冬,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已正式進入了冬天,今後天氣會越來越冷,對於農民來說,秋種也以接近了尾聲,剛剛收種完畢的農民,最最關心的事,應該是今冬的天氣和明年能不能是豐年
  • 今日立冬,農村的這4句俗語,能預測今冬冷暖和來年收成好壞
    在以前由於沒有像現在這麼先進的預測未來天氣的科技和設備,農民又靠天吃飯,所以智慧的勞動人民便從立冬當天的天氣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我們從俗語中就能預測冬天的天氣以及第二年的收成好壞。
  • 再過幾天立冬,農村這句「立冬晴,養窮人」的俗語,說得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再過幾天立冬,農村這句「立冬晴,養窮人」的俗語,說得有道理嗎?我們國家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的祖先們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 俗語「立冬晴,養窮人」啥意思?立冬晴天好不好
    這句話同時也反映了,農村以前的生活狀況,是非常的貧窮,不僅吃不飽,就更不要說穿暖了,所以氣候的變化都會讓他們無法應對。但是這句話代表的冬天氣候變化方面的信息,卻是非常準確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這句話的深層含義現在也沒有必要去計較了。
  • 2020年什麼時候立冬?今年冬天冷不冷? 預測來了!冷暖成定局?
    2020年立冬在什麼時候?今年的立冬時間是在11月7日07:13:46,農曆九月(小)廿二。而去年的立冬則是在農曆十月十二日。從農曆來說,今年因為有閏四月的存在,立冬比去年早了近二十天。今年冬天冷不冷?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下瑞雪不好嗎
    導讀: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啥意思?下瑞雪不好嗎?今天已經是11月2號了,11月是正式入冬的月份,立冬至,萬物收藏,寒冬開始,農民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了。今年的立冬節氣是在11月7號這天,具體時間是在當天早上7點13分到來,這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與冬季第一個節氣立冬開始的時間。霜降節氣天氣地表溫度就可以達到0℃了,到了立冬節氣,氣溫進一步下降,立冬節氣水面可以結冰了。
  • 立冬的諺語俗語大全盤點 立冬的來歷由來故事50字簡短介紹
    立冬的諺語大全盤點  1、立冬一日,水冷三分。  寓意:立冬時節,寒冷的冬季已然開始。此後,氣溫將逐漸下降,水溫漸漸變冷。  2、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  寓意:立冬時節,隨著冬季的來臨,人們開始進補,此時合理進行食補,來年春天身體會很健康。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啥意思?
    現在已經到了深秋季節,沒有多久就到立冬節氣了。而立冬節氣也代表著冬天的開始,這時候萬物走將進入另一個階段。農村老人常說,天地萬物,從生長到死亡都要經歷四個階段。那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而農民們在長期的勞作中也總結出來很多的諺語,他們通過觀察立冬天氣變化來預測往後的天氣狀況。
  • 農村俗語「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今冬是冷是暖,提前知道
    導語: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一起,都是代表季節轉換的節點,古人稱之為「四立」,在古代,都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的。古人認為,這幾個節點的天氣狀況,往往能代表一個季節的天氣走向,所以流傳下來很多相關的俗語,其中關於「立冬」的就有這麼一句: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
  • 立冬將始,俗語「立冬晴養窮人」下半句多數人不知道,你知道嗎?
    今天是11月2日,農曆的九月十七,距離今年的裡立冬節氣也是越來越近了,幾年的立冬節氣是在11月7日,可以說離立冬的節氣還有5天了,這個時候也是農村農忙的時候,因為在立冬前也是農民忙活的時候,播種收穫等,這些也是為了明年能有個好的收穫,對於在農村除了農忙以外,農民就會聚在一起聊天,聊天的內容裡也不乏摻雜著農民的俗語
  • 立冬到,農諺「立冬陰一冬溫,立冬晴一冬凌」啥意思?還準嗎?
    11月7日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有些人看到立冬了,就把自己嚇一跳,認為冬天就到了。其實立冬並不意味著就入冬了。在氣象學上規定,只有一個地方的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於10℃了才算進入到了冬季。而目前國內南方還有很多的地區,氣溫是比較高的。
  • 立冬就是冬天的開頭,走進立冬,天氣漸冷,關於立冬有哪些習俗呢
    一年有著四個季節,立冬就是冬天的開頭了,走進立冬,天氣就漸漸冷了。而深圳的冬天,只有下雨的天氣,才會稍稍感覺有一絲絲涼意。在我的老家,這個時間樹葉早已變黃了。樹林滿是落葉,只剩下光禿禿樹枝陪著樹幹,靜靜地等待著風雪的到來。
  • 俗語「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啥意思?今年冬季晴嗎?
    現在這個時節正是立冬的階段,還有一周左右到了小雪節氣,那麼這才算是過了立冬。立冬的到來就已經說明了我國已經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冬季。在立冬期間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在忙碌著秋收,收割玉米、稻穀、採挖紅薯等等。而立冬的到來又給人們更多的期待,在農村人們通過生活勞作經驗總結,通過立冬天氣判斷今年冬季天氣情況。今年冬季會是如何,對於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農作物有何影響。這個也是我們農村人比較關心的,人們常說「立冬晴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是爛冬怎樣?
  • 立冬晴,一冬凌!19年立冬幾月幾日,今冬冷暖如何,老農給出預測
    生活在農村,霜降節氣後,北方冬小麥主產區大多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秋耕以及冬種,農村又迎來了閒暇的時光!隨著天氣的轉冷,漫步在鄉村古路,不乏會遇到穿著「奇異」的鄉親走過,他們裹上厚厚的「居家棉服」,被戲稱為「睡衣幫」!不過,農村不比城市,在鄉親們看來,只要穿著得體暖和,這種便宜又實惠的「居家棉服」,又有何不可呢?
  • 今日立冬,俗語:立冬陰雨下大霜,明年要唱太平歌,準嗎?為啥?
    相信俗語:「立冬陰雨下大霜,明年要唱太平歌」有些人聽過,意思很簡單:立冬當天是陰雨天,且下霜的話,明年就會是豐收的大年,倉廩充實,人人都會唱著歌謠來歌頌太平盛世。俗語的基本邏輯落腳點分析俗語意思很簡單,核心就是三點:一是立冬下雨;二是立冬下霜;三是莊稼豐收。因此想知道準不準要分析三者存在關係:冬季下雨會導致氣溫下降,氣溫下降會形成霜,人們根據這樣的天氣現象推斷冬季是冷冬。只要是冷冬,莊稼豐收概率會增大,豐收後百姓吃穿不愁,自然會感覺生活在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