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霜降,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什麼意思?

2020-12-23 鄉村波比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霜降節氣了,霜降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同時也是我國深秋之後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顧名思義就是下霜的意思。一般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南北各地農事更加繁忙,比如多地農村紅薯要趕緊採收,南方稻穀最後搶收時段等等。

而霜降過後的天氣也是農民們特別關注的,在農村人們常說「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這是指什麼意思呢?

隨著深秋持續推進,我國四季變化在慢慢地進行著。而這時候南方地區氣溫也迅速下降,基本上從寒露過後,各地時候也變得越來越乾燥。我們農民在長期的日常勞作中,逐漸地總結出了很多的農村氣候諺語。而「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這是指什麼意思呢?霜降過後天氣會怎樣?霜降過後會不會馬上變冷?

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通俗地說就是霜降前後看見下霜很重。那麼第二天基本上都會是大晴天。這雖然是農民們總結的經驗,但是從科學角度來說也是有很多道理的。因為下霜比較多,而這種輻射霜一般都是受到北方吹來的冷高壓控制,這種高壓多下層氣流,因此夜間天氣更加明朗。

我們在農村,平時在晚上看到明亮的天空,並且可以看到很多星星。那麼很多時候第二天的天氣也是比較晴朗的。因此在農村人們提前了解第二天天氣情況,這樣更加有利於他們從事各種各樣的農活,為提前農事做準備。在霜降到來的時候,在農村還有不少這方面的俗語,並且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霜降下霜其實反而是對來年種植的各種糧食非常有利的。人們常說「霜降見霜,米爛陳倉」,這就是說霜降確實有下霜的話,那麼今年獲得大豐收概率會很大。由於糧食充足,而之前放在陳倉中的大米因為吃不完而爛掉。霜降到來,這時候收紅薯是最適宜的,特別是南方地區而言,霜降前後收紅薯,紅薯能達到最佳的成熟狀態。

明天就霜降了,老農認真地跟我們說「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而據說今年冬天會提前到來,因此最好在霜降前一周就把紅薯收回家,以免因為天氣而凍壞紅薯造成損失。

相關焦點

  • 後天霜降,「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啥意思?今年是寒冬嗎
    導讀:後天是霜降節氣,「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啥意思?今年是寒冬嗎?今天是陽曆的10月21號,過了明天就到23號,這一天是今年的霜降節氣,俗話說「氣肅而凝,露結為霜」,霜降節氣來臨,天氣就要開始下霜了。霜降節氣是農村重要的節氣,因為農民在這個時候基本要把今年的農作物都收割完了,比如說南方的雙季晚稻,還有糯稻都已經要收割,紅薯也要採挖了。
  • 霜降將至,「打了一斤霜,糧食無處裝」啥意思?下霜多能豐收嗎
    導讀:霜降節氣馬上要到了,農村有很多各個節氣的俗語,俗語講的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來學一學這個俗語「打了一斤霜,糧食無處裝」是啥意思?下霜與莊稼豐收有啥關係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據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記載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霜降節氣到來,晚上的露氣開始凝結了,露珠開始結為霜了,有霜的存在就可以判定這天的地表氣溫在0℃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寒從腳上來」。霜降節氣來臨之後,人們要多穿衣服了,因為天氣已經到了下霜的季節。
  • 霜降將至,農村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啥意思?
    確實今年的天氣變化比較明顯,而不久就要到霜降節氣了。 在農村人們都說「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什麼意思?今年霜降打霜天氣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它是氣溫變化的轉折點,我國每年霜降氣候都不一樣。 記得前面霜降到來,南方地區氣溫下降的很快。我們農村老家種植的很多番石榴以及香料樹都被突如其來的霜降打壞了。最後不少香蕉樹和番石榴果樹都被凍死了,農民損失慘重。 然而今年的霜降節氣又將來臨,它對我國農業又有何影響?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下這個俗語具體指啥意思。
  • 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啥意思?今年哪天霜降?
    摘要: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啥意思?今年哪天霜降?文/農夫也瘋狂天氣越來越冷了,看天氣預報這幾天我們這個小縣城又要降雨降溫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進入到十月下旬,已經連續下了多輪降雨了,這個期間天氣確實該寒冷了,因為霜降節氣就要到了。在農村的老農民就很擅長「看雲識天氣」,而他們的依據就是一些古人留下來的老俗語。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就和即將到來的霜降節氣有關:「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是哪天霜降呢?
  • 霜降將至,農村俗語「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啥意思?
    最近的天氣氣溫迅速下降,而且沒有幾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霜降節氣了。今年霜降節氣到來是陽曆10月23日,也就是農曆九月初九,因此今年的霜降節恰逢九月九重陽節,雙節重疊意義非凡。隨著霜降的即將到來,我國各地農村人懣也在加緊著農作物的搶收。 而霜降節後天天氣變化對於農作物生長也極為重要。
  • 今日霜降,農諺「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是什麼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了,霜降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從霜降節氣過後,天氣就會越來越冷,距離寒冷的冬天就會越來越近。霜降節氣後溫度不斷下降,萬物也會停止生長,農忙也會暫時告一段落,所以霜降節氣在農村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 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沒有霜,來年凍死秧」,今年冬天冷嗎?
    在農村裡,進入到了冬季以後幾乎是沒有農活的,也是屬於農閒的時間,就像現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已經出現了降雪的天氣,所以說我國中北部地區進入到了冬季之後,基本上不需要幹太多的農活,農民也是清閒,就像農村到了農閒的時候,很多的人會聚在一起聊天,比如就聊一些農村的俗語之類的話題,尤其是到了某個節氣之後,農民們都會聊些節氣的俗語,那麼俗語「立冬無見霜,來年凍死秧」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一夜獨霜,翌年稀湯;多日有霜,備錢買倉」,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一夜獨霜,翌年稀湯;多日有霜,備錢買倉。
  • 農村俗語「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特別的多,在頭條相信喜歡看新聞的朋友都發現有很多自己從來沒有聽過的俗語,這些俗語簡直是五花八門,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生產的,有的是關於氣候的,有的是關於人生哲理的。今天老張要來給大家說一說即將到來的清明、穀雨到底有沒有雪,因為畢竟,倒春寒對農作物的影響實在太明顯。
  • 霜是怎麼形成的? 霜降是怎麼一回事?
    霜是怎麼形成的? 霜降是怎麼一回事?時間:2016-12-18 14:35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霜是怎麼形成的? 霜降是怎麼一回事? 在冬季的早晨,土塊上、草葉上經常會覆蓋著一層白色的晶體,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霜。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傳統食物風俗習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今日霜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氣漸冷。凍則有霜,大地因冷凍或將會產生初霜的現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二十四節氣解》中也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所以,天氣漸冷,開始降霜,這是霜降前後直觀的氣候表現。
  • 馬上霜降,俗語「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啥意思呢
    今天是10月18日,再過幾天就要到霜降的節氣了,目前也是農忙的時候,這個時候一邊是收穫,一邊就是播種,所以農民比較忙,但是對於節氣來說,也是農民比較注意的一件事兒,因為農民地裡幹活都是靠天吃飯的,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那麼來年的莊稼就不會豐收,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霜降的節氣俗語,因為在農民看來
  •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明日霜降,速看!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明日霜降,速看! 傳統二十四節氣之 霜降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
  • 農村俗語:「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是啥意思?
    今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老農說:咱們農村有句俗語----「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如果立冬的時候,天氣仍然這樣暖和,那麼,明年的農業生產可就慘了。「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咱們農村的確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明白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那麼,我就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 二十四節氣 | 霜降:露結成霜冬始來
    由霜降開啟 霜降:氣溫降,初霜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秋日晚上地面上散熱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霜,有的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在陽光的折射下綻放出燦爛光芒。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故有「濃霜猛太陽」一說。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立冬是緊隨霜降之後的節氣,立,即為開始,而冬則是終了、結束,自此,萬物收藏,秋幹少雨的氣候漸以結束,而寒冷冬季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秋熟作物已收割完成,越冬作物也陸續播種完畢,秋忙時節算是基本結束了。作為秋冬交替的重要節氣,立冬自然有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大多都是歷代農民通過立冬這一天天氣如何,來預測整個冬季,乃至來年春天天氣變化走勢的,就像「立冬晴,一冬凌」,是說立冬晴天,整個冬季就會很冷,冷冬出現的可能性大。除了反應冬天冷的外,也有表示冬天比較暖和出現暖冬的,比如,「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說得就是如此。
  • 馬上霜降,抓緊把這些花保護起來,不然被霜打了只有「死路一條」
    2020年霜降是公曆10月23號,也就是後天,霜降就意味著我國很多地區會有霜,相信很多北方的花友都看到過,昨天還開得鮮豔美麗的花朵,第二天就被霜打的垂頭喪氣再無生機的樣子,一些草本花卉尤其怕霜,花友們要在下霜前把露天養護的這些花搬進室內或封閉陽臺,才能讓它們繼續開花。
  • 霜降吃什麼傳統食物養生 霜降吃柿子的來歷俗語及含義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隨著「霜降」的到來,作物、草木開始泛黃、落葉,進入了「千樹掃作一番黃」的晚秋,冬季的腳步聲在最後一縷秋風和一抹殘陽中漸行漸近,已隱隱可聞。
  •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文/農民邦12月7日,就是傳統24節氣中的小雪,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就有著「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習俗。其實這個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到了小雪節氣以後,氣溫就越來越低了,並且還會出現霜降天氣,這個時候很多的蔬菜都會採收回來,不然被霜打過就很容易腐爛。而經過霜打以後的蔬菜更甜,用它來做鹹菜是非常合適的。至於在大雪節氣做醃肉,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到了大雪以後,很多人家就會開始殺年豬了,而有一大部分的肉就會做成臘肉,或者是醃肉。那醃肉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