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理髮店學徒

2020-12-17 1010兼職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為有了愛美,從而產生了很多讓人變美的人,他們就是美髮師,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是學徒,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有一雙操作美的手,都是後期一步一步慢慢學的。

學徒學徒都是從學習開始,但是我們要怎麼做好這個學徒成為一名優秀的髮型師呢?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說說美髮學徒應該怎麼做,我們可以在網上瀏覽或者去街上逛逛看有沒有理髮店門口貼上招聘的牌子,看到有心儀的可以去詢問,大多數學徒都是沒有工資的,但少數老闆覺得大家都不容易會給一個月1000左右的工資。剛開始去的時候肯定不會讓你給客人服務什麼的,一般都是從招呼別人開始,有人上門說個歡迎光臨,您是要剪頭還是洗頭,然後把客戶帶到洗頭的地方先洗洗頭,洗完之後再把她帶到相對應的位置坐下,等她的頭髮做好之後再把毛巾收拾好放在毛巾堆放處就好了。再來就是打掃衛生,比如別人理髮完之後地上會有很多的頭髮,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地上的頭髮打掃乾淨,迎接下一個客人的來臨。當客人需要染髮燙髮時你要把所需要的東西都給髮型師準備好,當你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教你從洗頭開始服務,幫客戶洗頭不能留指甲,因為洗頭的同時還要幫客戶按摩,有指甲操作起來也不方便。工作時間長了見得多了,店長就會組織學徒教學理髮,當然不會是用真人的頭髮來讓你實際操作,都是有皮頭的,假頭上面帶有頭髮,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就算是理髮師也會根據現下流行的髮型進行反覆實際操作之後才敢給客戶剪的。

學徒一定要要做到嘴乖;眼尖;腿勤,手快。因為髮廊的活很多但也很零碎,做與不做,也許沒人看的見,但是,你做了,就會有好感,你不做,就有人認為你懶惰,即使想教你技術,也會停止。還有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是做著為別人服務的工作,我們都得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

相關焦點

  • 成本劇增、學徒招不著……理髮店風光不再
    緯十路上的一家理髮店,一小半的門面改成了飲品店。理髮店「退居」小區公寓變身工作室「三成以上的理髮店都成了工作室!」朝山街曾是濟南有名的「理髮店一條街」,鼎盛時期有20餘家理髮店,甚至同一品牌開有2家門店,直到2014年前後,街上還有10餘家。但拐點說來就來:如今朝山街僅剩5家理髮店,其中2家為同一品牌,還有一家將部分店面對外出租改成了服裝店。「5年前,一二百平方米的理髮店開始少了,現在連100平方米左右的理髮店都不常見。很多店鋪轉租部分面積,以減少房租壓力。」
  • 理髮店學徒偷了美發工具用品 準備回老家自己開理髮店
    通訊員 章官翔 戎邵丹 熱線記者 俞連明 報導  昨天早上8點,西湖區文三西路一家理髮店,店主高某早早來到,打算在8點18分放兩個「開門響」,期待新年生意興隆。店門一開,他驚呆了,一套音響不見了,櫃檯上的60隻寶莉來染膏一隻不剩,吹風機、剪刀、梳子、卷頭髮的滾刷、錫紙等理髮工具也全被盜走。
  • 七旬理髮匠收留守兒童殘障孩子為學徒 被贊正能量
    深巷裡的理髮店  七旬大爺教學徒理髮  5月3日下午,在當地人的引導下,成都商報記者穿過淮口鎮長長的鯉魚橋街,來到視頻中的理髮店,門口豎著「滕師平頭」的招牌,下方貼著一張列印紙條:理髮5元。  「今年我們漲了價,原來理髮還要便宜些。」
  • 理髮師收入很高,為何學徒都是男的,很少看到小姑娘學理髮了?
    而那些在學習的學徒也都是一些小夥,小姑娘很難見到,這是為什麼呢?說實話現在理髮店裡面的女員工是越來越少了,以前還有很多的洗頭妹,現在基本上很少見了,多數都是理髮師自己幫客戶洗頭的。而這些理髮師的工資是很高的,有的更是月薪上萬都不止的,以前很多小姑娘都去當學徒,就是為了成為一名理髮師,不過現在學徒小妹越來越少了。要說是為什麼,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老理髮店裡的舊光陰
    在缸窯糧站附近,很容易找到了一家缸窯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老理髮店——曉紅理髮店。那一刻,仿佛輕輕打開光陰的盒子,往事慢慢浮現……在缸窯經營了32年傳統手藝的理髮店老闆朱曉紅,對"理髮師"一詞比較認同,刮臉、理髮是這家店的傳統,男士理髮更受歡迎。"都得用刀。"
  • 初一到十五 理髮店冰凍期
    因此,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間成了理髮店一年中「冰凍期」。昨日記者調查到,街頭不少理髮店至今還是零生意。  「大年二十九和三十,我們理髮店生意爆滿,人排到店門口,連平時沒有機會理髮的學徒工都一齊上了,但是除夕夜一過,理髮店都整個冷清了,市民們剛剛才理過發,誰還會在這個時候來理髮呢。」新街口中山南路某著名連鎖理髮店的劉經理說。
  • 關於做好理髮店等民生配套行業有序恢復營業的通知
    「理髮店、便利店……儘快有序恢復營業,實行明碼標價……」這是新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障民生的一系列舉措。隨著企業、工地逐步復工復產,加之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人們對理髮等民生需求逐步增強,為了做到既保障民生需求,又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2月17日,新區發布《關於做好理髮店等民生配套行業有序恢復營業的通知》,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既要嚴格防控疫情,又要保障恢復生產。」
  • 「Tony老師」已就位 為何理髮店空蕩蕩卻預約不上?
    特殊時期如何理髮,是否安全?《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探查。 理髮店空蕩蕩,消費者卻預約不上 「Tony老師不復工,髮型堪比梅超風。」這不僅是社交平臺的一句調侃,更是許多人宅家兩個月沒有打理頭髮的真實寫照。雖然部分理髮店已經開始復工,但是想要約到心儀的理髮師卻沒那麼容易。
  • 46年她不捨得放下剃頭推子用心經營傳統理髮店
    康大姨告訴記者,現在是理髮淡季,店裡一般上午8時開門,她都是提前10多分鐘到店裡打掃衛生,「我有個習慣,理髮店開門前要先把所有的理髮工具都清理一遍,爭取上面不留頭髮渣。」  康大姨的理髮店叫大石橋理髮店,位於槐香小區內,紅底白字的招牌在眾多門頭商鋪中顯得十分不起眼。
  • 理髮店:沒打理好!
    市民郭女士反應,稱前段時間她來到一家理髮店,準備燙個頭髮,但過程卻十分艱辛。第一次燙出來沒有卷,折騰了五個小時,第二次終於達到了理想程度。可郭女士從理髮店回到家後,還不到三個小時,頭髮就又變成直的了,而且十分乾燥粗糙。對此理髮店工作人員表示,是郭女士的發質有問題,而且剛燙完頭髮是需要打理的,沾點水就好了。
  • 全程不說話交流靠比劃 這家「無聲」理髮店成網紅
    理髮店老闆文旭正在給顧客理髮發帖的網友稱,這家理髮店的老闆文旭是一個聾啞人,但剪髮手藝出眾,如今,不少網友慕名去剪頭,不少人還成了回頭客。這家無聲的理髮店究竟有何魔力?昨日,記者來到這家理髮店,探尋它成為網紅的原因。先認識下理髮店老闆這家名為「奇緣發軒」的理髮店,位於渝北金巷路73號。記者昨天在理髮店看到,雖然下著大雨,但顧客仍一個接一個來。
  • 義烏五星級理髮店會講英語是標配 堅持為打工者免費理髮
    之所以成為這座小商品之城裡的傳奇,是因為這家「五星級」的理髮店,並沒有跨國企業背景,也沒有業內名剪坐鎮,而是和很多在義烏的創業者一樣,由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從零做起——從學徒到老闆,從一家小作坊到一個像樣的門店,直到開出多家分店。就像許多勵志故事一樣,阿光理髮的創業經歷中,也出現了「草根」、「夢想」、「回報」這些關鍵詞。
  • 德勝「七小」門店有「雙店長」上崗,做好防控幫理髮店復工
    光打電話統計還不夠,只要有時間,他就到街邊轉一轉,督促「七小」門店做好疫情防控。最近,張琨有了一個新身份——轄區多家「七小」門店的社區派駐店長。德勝街道推出「七小」門店「雙店長」制,即由社區派駐人員和門店負責人共同擔任店長,明確「四方責任」,嚴格復工標準,助力「七小」門店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 燙卷後不好看,是自己買直發膏洗直,還是去理髮店做離子燙好?
    可是去理髮店又麻煩又費錢,於是就想到自己買直發膏把頭髮洗直。其實,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畢竟燙髮的專業性是非常強,燙髮的藥水對於發質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巨大,必須由有經驗的髮型師才能操作,絕非自己就能做好的。
  • 做到這3點在理髮店不被坑,順利完成「頭等大事」
    如何更了解染髮內幕,同時讓頭髮受到的傷害降到最小,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養發.   染髮可以很快提升人的時尚度,還可以把膚色襯託得更白,所以身邊幾乎所有姑娘都染過頭髮。但染髮涉及到頭髮顯色化學反應,對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
  • 百年理髮店陳師傅:只為男士服務 79年剪髮只收3角錢
    海珠區小洲村有間始建於1909年的理髮店,今年剛好滿「108歲」,理髮店只有一個師傅,可店裡的理髮用具、裝飾卻都有著深深的歷史印記,如1909年從國外買來的古董理髮椅、上世紀50年代的「凱歌」收音機、上世紀60年代的煤油燈等等,都非常有特色。
  • 理髮店如何復工?蘇州要求實名預約,不得染燙髮
    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理髮店復工衛生監督指南1、準予復工開業的理髮店,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文件的要求。2、準予復工開業的理髮店,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3、含有理髮、美容美髮等許可項目的公共場所,疫情期間只提供理髮服務,不得提供美容、染(燙)發、剃鬚等其他服務。
  • 老張和他的十元理髮店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志雄實習生許榮霈 秦然升人臉大的「理髮」兩個字掛在小區道路邊上,宣示著張建設師傅的十元理髮店的存在。六平方米的簡易房裡,一把椅子和一面鏡子,加上普通的理髮工具,就是這個理髮店的「核心」服務設施。
  • 南京秦淮老字號理髮店復業首日
    南京秦淮老字號理髮店復業首日 2020-02-19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農村小夥開理髮店,推出「免費理髮」月入7萬,套路簡單易複製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理髮店老闆推出一個「免費理髮」的活動,快速引流800多位顧客,一個月就賺了7萬,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家地段很不好的理髮店,是怎麼賺錢的。【1】案例背景小何是今天要介紹的案例主人公,小何是一位94年的小夥,今年26歲,經營著一家理髮店,面積不大,分兩個房間,一個洗頭、一個理髮。店裡也就兩個人,小何和小何的老婆,小何負責理髮,老婆負責洗頭,算是分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