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和他的十元理髮店

2020-12-19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志雄

實習生許榮霈 秦然升

人臉大的「理髮」兩個字掛在小區道路邊上,宣示著張建設師傅的十元理髮店的存在。六平方米的簡易房裡,一把椅子和一面鏡子,加上普通的理髮工具,就是這個理髮店的「核心」服務設施。張建設老漢一手按著人頭,一手翹起小拇指,緊緊地捏著剃刀,細細刮著顧客脖子上的絨毛亂發,專注的神情裡,也顯示著他身上那股子看似柔軟的堅韌。

十元理髮店在鄭州市緯二路、政五街這塊兒已有六年了,之前不是十元店,而是五元店。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成本的提高,收費才改為十元。

當都市美髮館動輒以上百元價格,在人腦袋上勾畫著險峻、渲染著綺麗之時,張師傅用他最傳統的剃刀,在城市的角落裡一刀一刀闡釋著簡約,刻畫著另一種生活方式。

77歲的李老太太住在附近小區,得過一次腦梗後,走路都有些吃力了。可她還是步行十分鐘,腿都走得「酸溜溜」的,來到張師傅的理髮店理髮。年輕時在鶴壁鋼廠當工人,老太太說話依然是「鐵姑娘」的爽朗:「別處理髮,要三四十,有一家還要六十,我說你去找那高級人吧,咱這頭能值恁多錢?又不是金頭銀頭。找張師傅理,便宜。」進門的人,都是老主顧,不用問話,那人往椅子上一坐,這人就開始理,理過了,頂著一頭碎頭髮回家洗去——張師傅這裡不負責洗頭。

收破爛的老耿也喜歡老張的理髮店,這裡除了便宜,還不用排隊,進門就理。可這也讓老耿為老張擔心:「只憑這簡單剃頭手藝,能幹多久?」

張師傅並不因此而失落,他說:「我現在眼都不太管用了,再過幾年,肯定幹不成了。」他很坦然:「人呀,日子都是往好處過。」他有堅守,卻並不固執,他的生活適應著變化。

張師傅今年66歲,來自夏邑縣,農民。他說,14歲那年趕上洪災,為了吃飽飯,開始跟著師傅學手藝。藝不壓身,學習三年徒出師,他挑擔走街串戶趕大集為人理髮,攢錢買了自行車,之前那副被磨得油光的扁擔就下崗了。

憑著「餓不著」的手藝,他娶了妻子,有了兒女。農忙種地,農閒理髮,撫養兒女長大,家庭的重心也隨之變了。

如今,兒女都比他有能耐。女兒結婚後與丈夫到鄭州打工,有了孩子沒人看護,接了老兩口來。張師傅進城了!兒子當兵立功回來,在鄭州創業,買房,結婚生子。老兩口看護了外孫再看護孫子,夫妻倆圍著兒女轉。

孫子也上學了,不需要看護了,再回老家吧,可家裡的地都流轉給別人了。總覺得忙了半輩子,不幹點什麼心裡難受。便和門口保安、院裡老人聊天,知道他們都嫌街上理髮太貴。張師傅就想起自己的手藝,想重操舊業去理髮。兒女們反對,說不缺你吃的穿的用的,掏力掏得還不夠?就不能歇歇?張師傅卻說,能幹一天就幹一天,不能總伸手向子女要錢。於是,踅摸地方,正好鄰近小區有簡易房,租金低。一拍即合,五元理髮店就開張了。

附近打工的,以及城裡不願意「花冤枉錢」的老人都來這裡理髮。收入不高,但顧住房租,一個月也能掙個像門口保安的工資,張師傅很愜意,不只是為著錢,也為「有耍的地兒」。

顧客多是同齡人,理髮時,講些年輕時的事兒,說些在孫子輩面前鬧出的笑話,談論國家大事,說說家長裡短……

張師傅愛養鳥,門口掛一籠,對面扯根線也掛幾籠。社區在那兒放張長椅,院裡的老先生、老太太們愛坐在那兒聽鳥叫,與閒了的張師傅說些閒話。

「我才不讓他理呢!」染了紅頭髮的時髦老太太耍笑張師傅,「他就會理個光頭。這附近你看誰是光頭,就是他理的。」說著話,來了一個短髮的老先生。老太太指了說:「這才是他理的呢!」短髮老先生說:「俺這頭比那七八十塊錢的頭還涼快!」張師傅聽著只是笑。

聽說記者採訪張師傅,時髦老太太稀奇,說老張也能上報紙?張師傅笑眯眯卻是很硬氣地頂了一句:「咋?俺農村人就不值錢?!」語氣重,卻是說笑,都不惱。老太太說:「還說是農村人呢?住城裡,又不種地。」張師傅這才意識到他身份其實已經轉變了。

以往是多麼羨慕城裡人呀!理髮店裡幾乎沒有別的裝飾,但一張照片卻是張師傅最在意的飾品。照片上,他穿了筆挺的西裝,將手瀟灑地插在口袋裡;老伴著了旗袍、掛了珍珠項鍊,優雅地端著手。兩人面帶微笑卻是莊嚴地站在天安門廣場。而其實,他腳下踩的是農村的土地,身後的天安門城樓只是布景。照片表現的是他的夢想,成為城裡人的夢想。

如今,三個外孫兩個孫子生下來都是城裡人。大孫子十三歲了,再過一年就是張師傅學徒時的年紀,張師傅心裡想的是孫子能考上大學。兒子買的房子好,兩孫子都上省實驗小學。農民爺爺,城裡孫兒,將來孫兒還是大學生。張師傅說,他要好好活著將來抱重孫子。

堅守著過去,那裡有快刀斬不斷的情絲;期望著未來,將會迎來更多讓人稀罕的驚喜。

製圖:王偉賓

《河南日報》2020年8月7日14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

相關焦點

  • 十元理髮店收入可觀
    玻璃牆上貼著幾個紅色大字「十元理髮店」。店內陳設簡陋,靠內牆壁上釘著一面理髮鏡照和一個工具臺,臺前一張理髮椅。店內其它空間排放著顧客等待的木櫈子。全店員就是理髮師一個人,每次出超市買菜總是看到店內座滿了等待理髮的客人。
  • 南昌一超市「快餐式」十元理髮店受熱捧
    南昌一超市「快餐式」十元理髮店受熱捧 2017-06-23 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不少顧客在理髮店前駐足停留
  • 老張和他的「光陰」咖啡館
    我就蹲在這城市的角落,默默地等你……」老張的光陰咖啡館,一如他在博客中所寫,悄然無聲地蹲在長春市一條僻靜的胡同裡,鏽跡斑駁的鐵皮門楣毫不起眼,偏偏客人卻不少。左右幾條街,模仿「光陰」的山寨店已陸續開起20多家,可個個敵不過老張。「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沒那麼多功利心。」老張削瘦的臉頰上,笑容淡淡。
  • 老市民將作別老理髮店
    老張原來在邢臺市一家國有企業從事設備維修工作,上班的時候,他就經常給身邊的工友理髮,車間的哥們兒基本上都找他理過發。那個時候他在不知不覺中弘揚著助人為樂的精神,在那個時候老張就練就了一手「剃頭」的活兒。老張下崗後利用在工友頭上練就的手藝,在東關街口自己母親的理髮店裡重新再就業了。
  • 老張和他的「寶貝」康復新液
    雖然其中有不少都是空瓶兒,但老張依然不捨得把他的「寶貝」們丟掉。老張的朋友們都開玩笑說:「你怕是要和康復新液過日子吧!」良藥「腥」口 獨居老人與康復新液結緣「如果能早點遇見這個好醫生康復新液,我也不用遭這麼多罪!」老張和記者說起康復新液的時候讚不絕口。
  • 超市出現十元理髮店 「十分鐘十元錢」受歡迎
    「10分鐘,10元錢」的消費成本和服務模式,受到不少中老年人和工薪階層的歡迎,記者觀察不到一小時,已有10多個顧客排隊理髮。超市理髮店每天平均有六七十名顧客,晚上6~9點最忙。 10分鐘10元錢 10元快剪理髮店聲稱不燙、不染、不洗頭、不辦卡,提倡去繁就簡的10元快剪。
  • 老張的兒子成了給他拘魂的地府鬼差
    老張這人挺可憐的,我們收魂的時候要提前看看這個人的信息,提前做好準備,資料上寫他的老婆在生孩子的時候難產去世了,孩子在一次和他的爭吵後出走,再沒回來過,老張一個人過了這麼些年,直到現在。我一鬼差看了都難受,雖然我在當上鬼差的時候就被收走了七情六慾,可生前為人,誰會不知道「難受」倆字怎麼寫。
  • 賣糖葫蘆的老張
    蘸糖。 「唐徠市場做糖葫蘆的那個老張去哪了?」這段時間,好幾位銀川市民在朋友圈問。他們打聽的老張,名叫張安起,是個退伍軍人,今年57歲,說著一口東北話,笑起來很憨厚。「老張」這個稱呼,是他原先在唐徠市場做生意時,同行叫起來的,後來幹的時間長了,好多市民都知道了,也就跟著叫他「老張」。前段時間他從唐徠市場搬走後,許多市民就發朋友圈,想找他買糖葫蘆。
  • 理髮店經營活動案例,精心布局三個步驟來巧妙辦卡,做出大生意!
    留不住客,客流量少,應該是大部分理髮店老闆考慮地問題。往往面對這些情況時,多數的理髮店老闆是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所以他們選擇了孤獨無聊地坐在店裡玩玩手機、看看電視或者透過坡璃窗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人群。如果此時對面也有家理髮店,你無意中看到他家生意爆滿,顧客滿座的,心裡又是何種想法。那肯定是酸溜溜地,莫名地失落、洩氣,很不好受吧。
  • 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的「老張」出院了,他許下兩個願望……
    2月22日,「老張」出院了。「老張」的全名叫張兵,今年48歲,是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交通大隊的一名信訪民警。2月5日,因確診新冠肺炎入住方艙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逐漸好轉。看著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身為黨員的他主動建起了方艙醫院東區病友群,帶領黨員病友率先實行分區管理,協助藥品食品分發、病區保潔、收集解答病友提問等工作,極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負擔。須臾不忘初心,時刻踐行使命。日前,「老張」的事跡先後被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朝聞天下》等欄目專題進行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 平輿東皇:老張搬家記
    2017年5月,經駐村工作隊和社區「兩委」走訪、了解,按程序把其老張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老張的冷暖,社區一班人記掛在心,老張也開始了三次搬家之旅。一搬,心順老張原來和兄弟共住3間破爛瓦房,一住20多年,早已成了險危房。
  •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2021-01-0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元剪髮店,不洗不吹不推銷,終於有個安靜剪髮小角落
    這中類型的理髮店所佔的地方並不是很大,每個大概都是在十平方米左右的,麗且裡面的畫風也是十分的簡約,也是只有著三至四人的理髮位置。 這樣的理髮店和傳統的理髮店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在這些理髮店有很多都看不到傳統理髮店的洗髮位,如果有的話也是只在該位置放一個盆而已,而且連個收錢的人員也是沒有的。
  •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都被整自閉了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給整自閉了今天是自閉的老張!熟悉老張的人都知道,老張喜歡玩雲頂之弈(不熟悉的現在也知道了),今天在暢快遊玩的時候,突然就在一局遊戲裡面讓人給風箏了!jpg),然後那一局遊戲老張直接連前四都沒進(ㄒoㄒ),抱著為廣大群眾謀幸福的原則(主要是讓你們搶牌、搶裝備)老張我煞費苦心,仔細鑽研查資料,再結合自身實踐,終於讓我總結出了文字攻略!!!下面老張帶你走進暗星風箏流!!
  • 品味時光:那些寫給老張的歌
    在華語流行歌曲裡,也不時可以看到「老張」這兩個字的出現。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歌曲裡,「老張」的意義和使命都不盡相同,不過「老張」通常來說就是一個平凡人的代名詞。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文/姚驊)老張,生活裡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稱呼,親切、熱絡。在華語流行歌曲裡,也不時可以看到「老張」這兩個字的出現。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歌曲裡,「老張」的意義和使命都不盡相同,不過「老張」通常來說就是一個平凡人的代名詞。
  • 【神筆優秀作文】——樓上老張(揆淇)
  • 女兒跟山西富豪離婚後,王麗雲光顧10元理髮店,買衣服逛地攤?
    一畢業就被母親帶入娛樂圈,憑藉高顏值和紮實的演技,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事業上升期嫁人跟很多努力發展事業,不管奢望愛情的女藝人不一樣。車曉年紀輕輕就開始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了。光顧十元理髮店而王麗雲就算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一直沒有停下拍戲的腳步。很多電視劇中都有王麗雲老師的身影。而到鄉下拍戲的王麗雲,也是光顧了十元理髮店。
  • 老杜與老張的火鍋之爭
    掌門人老張。(以姓氏代替)BN起源於河南安陽,現在也逐漸在全國市場是發力,掌門人老杜。(以姓氏代替)我以前也是做餐飲的,經常去觀察老杜他們家開店,有HDL的地方必然有BN,BN真是和HDL對著整,還別說,挺有效。